(巴生20日訊)儘管雪州冠病疫情的確診病例開始滑落,如今也過渡到地方性流行病階段,惟受到通貨膨脹的影響,百物價格上漲,消費者如今趨向謹慎消費,導致餐飲業、早市及夜市並未完全恢復人潮,讓好不容易原本看到“曙光”的巴生小販大嘆:“生意難做!”
雪州冠病疫情從高峰1萬多宗病例,趨減至如今的逾5000宗,其中多數確診患者都屬輕症,因此一些民眾對於確診數目似乎都已”麻木“,開始恢復到原來的生活,外出堂食、逛街及旅遊等。
ADVERTISEMENT
不過,由於最近俄烏戰爭,國際原油、糧食及原料價格飆漲,導致市面上許多必需品或食物成本大幅提高,連帶百物漲價,造成民眾消費都得三思,市景自然受影響,其中最受衝擊的就是小販和小商家。
梁德志:恢復社交仍謹慎消費
班達馬蘭區州議員梁德志向《大都會》社區報記者表示,據他觀察,民眾對於疫情不再那麼恐懼,尤其許多確診者都偏向輕症,大家逐漸恢復社交生活,只不過在消費上就比較謹慎。
他披露,最近,他接獲不少巴生小商家或小販訴苦,指許多進口蔬菜和原料價格飆漲,就以辣椒為例,每公斤辣椒價飆高至80至100令吉,令許多餐飲業者大喊吃不消。
他說,一些商家將調漲的成本轉嫁到售價。不過,也有部分小販和小商家在農曆新年期間已調整食品售價,所以這段期間的漲幅,只能自行吸收。
“在面對百物漲價的情況下,打工族薪水卻沒調漲,自然得顧及荷包,精打細算地減少消費。”
少人潮 夜市不延遲打烊
梁德志指出,據他了解,餐館和早市的人潮依然無法恢復到疫情前高峰景象,尤其做夜市生意的商家,也沒延遲打烊,主要是依然沒太多人潮。
他說,小販和小商家如今更憂心油價若調回浮動機制,加上如今國際油價居高不下,恐怕掀起更高的通膨窘境,進一步衝擊消費市場。
他直言,物價與經濟環環相扣,尤其糧食、蔬菜及原料都是必需品,一旦政府沒介入控制,百物就會大漲價,苦的是消費者,連帶影響經濟萎靡。
潘國全:非所有食肆恢復客流
同時,雪隆販商公會聯合會投訴組主任潘國全則表示,據他觀察,部分巴生地區的餐飲生意回溫,但並非所有餐館或熟食檔口都恢復客流。
也是餐館業者的他說,疫情雖有趨緩,但巴生縣確診病例依然破千宗,所以大多數餐館或咖啡店為了防疫和遵守人身距離,並沒擺放太多桌椅。
他披露,政府雖不再限制餐飲營業時間,但巴生大多數華裔經營的餐館或檔口,在晚上11時前就已開始打烊,主要是越晚時間,人潮越少。
“我瞭解到,百物價格上漲後,加上疫情影響,民眾還是漸少外出和消費,首要衝擊自然是小販和小商家。”
葉金髮:週末才稍有人潮
此外,巴生市區流動小販公會主席葉金髮指出,巴生許多早市和夜市人潮都依然不理想,只有到週末才稍微有人潮。
他直言,疫情和百物價格上漲雙面“夾攻”衝擊下,導致最近到早夜市的人流不理想;有些小販大吐苦水,生意越來越難做。
他說,曾有顧客埋怨,過去100令吉去一趟早市可買很多東西,甚至還有剩錢;如今逛個早夜市,能買的東西卻不多,大嘆馬幣追不上通膨。
“就以菜園雞為例,買一隻幾乎要40令吉,比過去漲價不少。”
他補充,民眾如今防疫之餘,也謹慎消費,所以也減少到早市的次數,通常只選擇在週末去早市採購。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