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都会观点

|
发布: 2:40pm 02/04/2022

劳工

中小型企业

最低薪资

劳工

中小型企业

最低薪资

李景志·最低薪金制非皆大歡喜

作者:李景志(本报记者)

冠病疫情爆發以來,大多數企業元氣大傷至今尚未恢復,很多行業受薪人士的薪酬停滯。政府在這個時候,調高最低薪資至1500令吉,使得以聘用大量勞工的中小型企業感受最深,負擔變重,營運成本大增,直呼吃不消。

ADVERTISEMENT

對於打工仔來說,待遇獲得調升固然是件好事,但是薪資上揚,物價也會跟著上升。當企業成本大增,自然會“轉嫁”給消費者,亦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

雖然調高最低薪會稍為改善低收入群的收入,可是在一定程度上,對人民生活沒有過多的好處。以現有的通脹率來看,1500令吉最低薪酬還是追不上物價。

況且,如今疫情尚未消失,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戰爭持續燃燒,我國同樣未能倖免,和全世界一樣都面對通膨問題。1500令吉夠不夠用,說實在的,這個薪酬在大城市是不足以餬口的,七除八扣已然所剩無幾,省吃儉用或有機會剩餘一丁點的錢。

那麼,高不成低不就的中產階級,也不會被有關政策帶來間接幫助;從兩年前疫情出現,中產階級收入暗淡無光,越賺越少,壓力變大。面對的苦惱,引起大家的共鳴,怨聲載道。

當政府要推高最低薪資,企業方面會乖乖地配合,支付更多薪水;不過,成本終究會轉嫁給消費者。要避免人民生活成本不斷地上漲,政府必須設法去抑制通膨。

(作者為本報記者)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