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亞南14日訊)雪州蘇丹沙拉弗丁指出,人類社會大量排放的溫室氣體,加劇的全球暖化現象已來到雪州和我國,而造成許多天災如大水災、長期乾旱、森林大火、土崩、泥石流和暴風等自然災害發生。
殿下今早披露,我國發生的水災次數從20年前起增加,造成逾80億令吉的經濟損失。
ADVERTISEMENT
不過,這還不包括去年12月18日發生的世紀大水災,單單造成的61億令吉經濟損失,當中雪州是受災損失額最大的州屬,即31億令吉(51%)。
殿下說,在發生大水災之際,雪州政府馬上啟動了227所臨時救災中心投入運作,安頓4萬7000名災黎,並出動3503架各類型器械和物流交通工具展開救災。
殿下對2萬名來自雪州和聯邦政府各機構公務員投入的救災和賑災行動表示感激,這些人事動員幫助災後的清理工作迅速進行及恢復災場原貌,協助災黎儘快重返正常生活。
“不能忘記還有5萬名幫助州政府的志工,尤其是雪蘭莪義工隊(Team Selangor)和雪州志工團(Serve)清理水災後災場的動員力量。”
發放1億援金助災黎
蘇丹強調,雪州政府主動發放主題為“雪州振作”(BSB)的賑災援助金給災黎,總額為1億零600萬令吉。
“在恢復遭受大水災損壞的基礎建設方面,州政府接獲772項來自雪州公共工程局、雪州水利灌溉局和雪州宗教局的建議,涉及款項為5億1942萬令吉。”
殿下認為,要解決氣候變化引起的自然災害現象,必須從減輕(mitigasi)和適應(adaptasi)兩項方式著手。前者包括種種措施,減少造成全球暖化的溫室氣體排放;後者則是採取系列行動,幫助社會和生態圈應對氣候變化,兩者必須全面和平衡進行。
殿下了解到,州政府已落實各種策略行動,加強雪州應對氣候變化帶來衝擊的抵禦能力。
殿下說,東南亞地區在過去30年來,以發生的自然災害總數位居第一,且逾90%為氣候災難。而在大馬,尤其是人口稠密度數一數二,發展蓬勃的雪州必須更正視此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