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糖塔是福建籍貫華裔人士拜天公時,不可缺少的供品之一,惟隨著時代的改變,糖塔這一道曾經存在於上一輩生活中的東西與工藝彷彿逐漸被遺忘,儼然成為一個夕陽行業。
ADVERTISEMENT
糖塔由塔、龍、鳳、獅、象組成,也稱為“五獸”,與“壽”諧音,有長壽、吉祥、甜蜜的寓意,是供桌上不可或缺的神聖供品。以往每一年在農曆新年期間,糖塔總是格外受落。
位於班達馬蘭新村維多利亞西餅屋業者劉美美(50歲)接受《大都會》社區報記者訪問時表示,該餅屋製作糖塔的秘方是其父親年輕時,學習製作糕餅時向老師傅學習的,這一門手藝後來則是由其弟弟劉美髮(49歲)接手,繼承這一門傳統手藝。
春節前半個月開始製作
她指出,糖塔是福建人在拜天公時不可或缺的物品,而且在各種神廟慶典上也能看見其蹤影。
“雖然糖塔看似逐漸走向沒落,惟期間還是有人詢問及訂購糖塔。因此糖塔訂單和銷量還是有的,為了應付市場,我們必須在農曆新年前的半個月,開始製作糖塔。”
她透露,在我國還未爆發冠病疫情及落實行管令之前,他們還是接獲不少製作糖塔的訂單,其中以神廟訂單居多。
夕陽行業 面對失傳窘境
她表示,如今在班村,已沒多少人懂得做糖塔,不然就是傳統糖塔製作者面對膝下無人繼承及傳統手藝的窘境,這是非常可惜的。因此,為了不讓父親這一門製作糖塔手藝失傳,他的弟弟就接手,爾後,弟弟再將其秘方傳授給他的兒子。
她說,他們製作的糖塔有8寸,目前一組糖塔售價為48令吉,如今雖百物漲價,但他們還是維持與去年相同的價格,其餘成本價則由他們自行吸納。
劉美美:煮糖需控制火候 挑戰大
劉美美表示,製作糖塔最有挑戰的是煮糖的時間,最重要是控制火候,若火候不足,糖塔就不能豎立,反之,火候太旺,糖塔會生洞,不美觀。
她說,糖塔的製作原料是糖、水和色料,先放水加糖煮滾後,攪動至發酵,當煮到糖份熟透了就可以倒入木模內,過後取出即可。
她說,現有的木模是其父母親好幾年前特意前往檳城採購的,具有極大的紀念性及意義。
她解釋,一般上人們在祭拜完畢後就會將糖塔扔掉,有者則選擇將糖塔敲碎後,用來泡咖啡飲用,以免浪費。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