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生30日訊)巴生班達馬蘭華小A校校友會主席劉文財指出,中秋節是和家人團圓的大日子,意義和農曆新年一樣;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華裔應當謹記,並繼承中華文化的美德,更要與家人共享佳節帶來的團圓和喜悅。
他日前出席班A線上中秋歡慶會主持開幕致詞時表示,中秋節的特色是吃月餅和提燈籠。傳說中秋節當天要讓孩子打燈籠,當燈籠碰撞一起時就會燃燒起來。意思是“遠離噩運,好運到來”。
ADVERTISEMENT
他認為在疫情中,家長利用空餘時間與孩子共同製作燈籠,發揮創意也促進了親子互動關係。
他讚揚每個參賽家庭的付出,指合力構思製作出來的燈籠是無價的。
鄭明發:記取慶典正面意義
同時,班A董事長拿督斯里鄭明發表示,歡慶中秋節已成為A的常年活動之一,本意在傳承及發揚華族的傳統文化,也從活動中體會及理解中秋節的意義。
他說,中華文化歷史源遠流長,每一個節日都有其典故及涵義。歡慶不能流於表面形式,更重要是記取慶典的正面意義及文化精髓,發揚一個傳承文化之際,也在生活上體現中華精神。

陳義駿:隨時迎接學生返校
此外,班A陳義駿校長披露,由於疫情嚴重學校還未能復課,只好在線上共同歡慶中秋佳節,別開生面。
“無論如何,校方已做好準備,隨時迎接同學回校上實體課。希望同學也能準備好心情,當教育部宣佈開課日期時,能做好準備回到我們美麗的校園,再次與關愛你們的老師及朋友見面。”
他感謝,校友會贊助慶典的所有獎品及禮物,感謝精心籌備線上活動的李副校長及負責各項工作的老師,努力付出成就了儀式。
他讚賞,學生家長的用心參與,尤其是印裔學生與家長的參與,驗證馬來西亞各族之間相互歡慶節日的特色。
燈籠製作比賽以家庭為單位,參賽家庭必須提供作品的照片及視頻,取其獨創性、可循環物品的使用、70週年校慶主題及整體表現作為評審標準。在線上公佈成績後,獲得佳評。
出席慶典者包括該校家教協會主席羅文彬、基金會主席拿督黃東春、4機構理事、副校長,師生及家長。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