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生福建會館義跑籌逾3萬 購平板電腦贈63清寒生




(巴生29日訊)巴生福建會館青年團與婦女組於8月17日開始舉辦為期一個月的“福氣行·‘疫’快跑”線上虛擬義跑,成功籌獲3萬3000餘令吉,以購買63臺平板電腦送給巴生縣21所華小的各3名清寒學生,從而幫助63名學生在疫情期間居家上網課學習。
巴生中路紅屋茶餐室One Billy油條王,將於來臨週五(10月1日)和週六(2日),把義賣兩天的一半收入捐出,放眼總善款可另“加碼”一二千令吉,達3萬5000令吉。
ADVERTISEMENT
獲144跑友參與義跑
這項獲得144名跑友參與的義跑活動,一共跑出4萬6133.21公里總裡數,雖低於目標的5萬公里,但迄今3萬3000餘令吉的籌款數額,已高出原定的2萬5000令吉。
由上述單位組成的HokkienChallengerTeam義跑活動,志在發動150名跑友,從8月17日至916大馬日的一個月內,跑出5萬公里的總裡數目標。

義跑以每公里50仙方式籌足2萬5000令吉,加上其他善心人士捐款,購買平板電腦送給家境清寒學生上網課幫助學習,預料可讓至少50名各族學生受惠。
值得一提,跑友中有兩名男女冠軍各跑出1600公里以上佳績,即男子組巴生福建會館青年團團長吳金星的1600公里、及女子組潘秀嫻1638公里,激勵人心。
虛擬義跑也是巴生福建會館本年度117週年會慶的首炮活動。
蘇學民:藉活動鼓勵捐助貧困生
巴生福建會館會長蘇學民指出,在冠病疫情下,會館瞭解到學生居家上網課學習已勢在必行,但若要每位學生,尤其是來自清寒家庭學生能擁有一臺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絕非易事,孩子上網課被迫面對很多問題與挑戰。
他強調,該會一向秉持“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理念,為了能讓學生在無後顧之憂下居家上網課學習,該會舉辦虛擬義跑活動向各界熱心人士籌款,鼓勵社會大眾出錢出力,捐助清寒學生。
他希望,在這場與病毒對抗的戰役中,孩子的教育能被關注,不會被犧牲。在被擇定的巴生縣21所華小中,每所學校會有3名不限種族的清寒生受惠,由校方遴選和決定,把平板電腦分配給3位真正需要的學生。
本身也親力親為參與義跑的蘇學民感到欣喜,由144名跑友組成的隊伍,成功在一個月跑出的4萬6133公里佳績,名列全國第11名,更有兩位組員(男女冠軍)入圍全國十強。
他形容,會館就像一艘大船,讓大家都能在鄉情理念、國民和諧、不分籍貫與種族的互相照應下,同舟共濟安渡疫情。

葉金花:參與義跑養成早晚健行習慣
會館婦女組組長葉金花透露,自己和丈夫每天都早晚步行兩個小時,最終個人完成536.82公里;義跑雖已結束,但早晚健行已成夫婦倆的生活習慣,培養出健康身心。
她形容,一開始是為做善事義舉而參與,結果被跑友們的正面積極態度影響,就算跑步群組裡頭的多數隊員是年輕人,但她及十多名60歲以上的樂齡人士,和大家相處都沒代溝。
她說,跑友間互相勉勵,為不同的體育活動進行交流諮詢,並分享眾人在跑步時的有趣照片和錄影,令她感覺參與義跑彷彿變年輕了。
吳金星:義跑活動讓人們愛上跑步
以領跑姿態跑出個人1600公里紀錄的吳金星(42歲)指出,義跑陣容尚有10多位非華裔和逾10名以上的60歲以上長者跑友,感激在全體人員的落力參與和籌備下,包括籌委會主席陳偉富的帶領,使得虛擬義跑活動能以佳績圓滿收官。

他透露,自己於8月31日國慶日和9月16日大馬日,各以10次6.4公里和10次9.16公里,即單日64公里和91.6公里的超級馬拉松成績,作為獨立64年國慶和大馬日獻禮,也算突破了個人跑步紀錄。
“有10多位跑友更趁916大馬日公假,從上午6時跑至晚上8時,在巴生斯里安達拉斯人民公園接力完成共14個小時的收官之戰。”
他指出,隊員中有許多人都沒有跑步習慣,但因此次義跑活動,讓他們愛上跑步。
潘秀嫻:高興義跑籌款助學生
向來熱愛跑步的潘秀嫻(57歲)表示,每天上午會在人民公園跑步10公里鍛鍊體魄,在參加義跑後盡力而跑,連傍晚時段也一快跑,最終跑出1638公里的最高紀錄,完成這項有意義活動。
她說,首兩週的每日裡數為30至40公里,後兩週則增至65至70公里,雖然跑得辛苦,還瘦了6至7公斤,但她很高興能籌足款項來幫助學生,為自己的善舉感到自豪。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