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军队听令,此次任务以炸弹轰炸为主,枪击扫射为辅,势必一举歼灭哈洛西武装组织,恢复这片疆土的和谐平安!”军营里,最高军官铿锵有力的指令响彻云端。
ADVERTISEMENT
据悉,这个组织多番挑衅威胁我军,平日肆无忌惮地掠夺平民财物。短短一个月,他们进行两次大规模恐怖袭击,几日前更是凌辱虐杀军方派出的调解部队。
随后,数百军人根据军师的排兵布阵到各个分队集合。
“据可靠消息,他们已将基地移至刚被侵占的萧峰村,恐怖分子的家眷也被接到该处以提升士气。此前,友军特警冒充村民潜入,已针对无辜村民进行分批疏散,把他们分配到邻近的部落。今夜,他们将与我们接应,把炸弹藏匿在地图上的这些位置,接着在逃入安全区后直接引爆,”分队队长在地图上比划道。
我队的任务是封锁所有村庄的出入口,射杀任何企图逃跑的“余孽”,以及搜索并击毙没被炸死的幸运儿。之所以赶尽杀绝,是因为此组织悉数由塔韦尔族组成,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暴力狡猾,骨子里刻着忘恩负义。
建筑轰然倒下,空气弥漫烟灰,村镇布满尸首。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歇斯底里的呐喊声不再,取而代之的只有微风挑拨树叶的嘶嘶作响。原本仓皇而逃的影子也在声声枪响下进入静态。
我队出动了,去送漏网之鱼最后一程。隐匿在角落的、匍匐在地上蠕动的、伤势严重却尚存呼吸的,无一幸免。
一脚踹开最后一处半坍塌木屋的房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卷缩在墙角抽泣的小男孩。见我举枪,恐惧溢出他的瞳孔,四肢的瑟瑟发抖愈发剧烈。
他挪了挪身体,微弱的月光正好照射在他脖子上的象牙项链。
回忆涌现,我放下枪。
那是我首次穿梭于山林之中勘察地势。年少气盛的我擅自离队,想做出更细致的观察,以赢得长官的赞许。
天不作美,狂风暴雨把我沿路留下的印记磨灭了,而干粮等应急物品全在其余队员身上。
我花费大量精力寻找出路,却仿佛一直在原地打转,最终精疲力竭瘫倒在地。
意识在昏睡与清醒之间来回切换,我隐约感觉到有人为我包扎腿上的伤口,再喂我一些不知名草药。
离去前,他生了火,助我取暖之余也吸引后来赶来为我施救的救援部队。
迷糊中,我没看清他的脸,却对那条晃晃荡荡的项链印象深刻。
“怎么了?”也许是我逗留了太久,队长闯入木屋一探究竟。
“没什么,一只野猫而已。”砰!这时钻出来的小生命无辜沦为枪口下的亡魂。
“那还愣着不走干嘛?”队长的火眼金睛扫过角落里的杂物堆,又凶神恶煞地瞪着我。
“没什么,想看看猫是不是真的有九条命。”我故作镇定,试图以玩笑转移注意力,嬉皮笑脸道。
几分钟前,我示意男孩不许移动或出声,务必躲在杂物堆里直至我再次回来。这一待,也许是几个小时,也可能是好几天,但我一定会回来,回来报他父亲的救命之恩……
第二晚,驻守村庄的军队总算撤退,我换上便服潜入男孩的逗留之地。
手电筒的光刺痛他双眼,他下意识地闪躲,适应灯光后才狼吞虎咽地吃喝着我带来的面包和水。
简单充饥后,我取出眼罩捂住他的眼睛,牵着他冒着冷汗的小手穿梭于尸首和废墟之中。
男孩在萧峰村摇摇欲坠的路牌前停下脚步,趴开眼罩。他转过身,凝视着几乎被夷为平地的村庄,这个塔韦尔族被血洗的地方。
用战争来平息战争,我们这么做是对是错?我心里好似有了答案。
尔后,我送他来到码头,靠着有限的人脉关系让他登上偷渡难民的小船。
我递过小背包,里头装着钞票、干粮、还有保命的武器。
船上挤满了向往新生的落魄灵魂,渐渐驶向远方。
“对不起,愿你一生安好。“我与他挥别。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关丹21日讯)今年是乙巳蛇年,民间流传著许多与蛇相关的传说,展现出蛇的多重象征与正反形象。值此蛇年,本报特别邀请来自不同背景文化推广者,共同探讨关于蛇的传说与意涵。
林杰桦:《白蛇传》中国民间文学瑰宝
东海岸肖蛇公会署理会长林杰桦推荐著名的民间传说《白蛇传》,这个流传千年的故事,不仅以文字形式记录于文学典籍,还被改编为电影、舞台剧、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广为流传,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甚至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学的瑰宝。

《白蛇传》讲述了白蛇精白素贞化身为人,与凡人许仙相识、相恋,却因种种考验与阻碍,历经波折的爱情故事。
“故事中的许多情节,如白娘子盗仙草、雷峰塔镇压等,皆充满戏剧张力与文化象征,展现了善恶、人妖相恋、忠诚与牺牲等主题。这个传说不仅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更蕴含了中国传统价值观与伦理观念。”
他说,多年来,《白蛇传》不断被重新演绎,不论是在戏曲、小说,还是现代影视作品中,都展现出不同时代的艺术特色与社会价值观,让这个故事持续焕发新生命,深受各界文化推广者与观众喜爱。
“我与东海岸肖蛇公会几位好搭档在农历新年也携手演出《白蛇传》,在增添节庆喜庆氛围同时,也让更多人了解这段流传已久的传说。”
他表示,《白蛇传》是一则值得世代传承的经典故事,应让更多人认识并延续其文化价值。
黄碧云:推荐《蛇年的礼物》绘本
彭亨佛教会儿童图书馆馆长黄碧云推荐《蛇年的礼物》说,是集齐天津快板、童谣剪纸、民间故事于一体的绘本,情趣盎然的故事,非常适合亲子共读或师生共读。

她说,于平和任凭这两位作者是著名的剪纸艺术家,而《蛇年的礼物》是“生肖剪纸系列”绘本。

“这本绘本内容丰富,首先是‘蛇年说蛇’,一古人视蛇为圣物,二说长着人首蛇尾的伏羲和女娲,三说灵蛇引亚当和夏娃吃禁果。”
她说,内容二是“灵蛇报恩”,绘本里写的是《搜神记》中的灵蛇报恩。有位郎中采药归来途中,见到一受伤的青蛇。郎中速用筐中的草药给蛇疗伤。草药抹上后,青蛇能动能爬了。过了一年,郎中家里来了青蛇,对郎中道:“你曾救过俺,俺来报恩呐。”
“至于青蛇如何报恩呢?卖个关子,你自己读一读吧!”
她提出,绘本内容提到“以毒攻毒”,话说一少女染上传染病,家人只好让少女住在酒窖里,与世隔离。
“有一天,房梁上爬下一条蛇,一滑溜,蛇掉进了酒缸,少女便喝了蛇毒酒想了结生命。结果……结果怎么样?你往下看书吧,看完你就知道啦。”
她说,绘本还提到著名民间传说,即白蛇娘子的故事,人与蛇仙的爱情故事。这故事可出名呐,电影拍了一遍又一遍,电视剧播了一轮又一轮,相信很多人都看过。
“像这样的文图合奏的故事,大家千万别错过,请爸爸妈妈读给你听,孩子可以边听故事边欣赏美炫了的剪纸图画。”
她补充,更多绘本和故事书内容,欢迎到彭亨佛教会借阅。
王丽春:蛇经常以“龙”形象出现
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东海岸三州联委会主席拿督王丽春指出,蛇在佛教传说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印度文化与佛教经典中,蛇经常以“龙”(又称那伽)的形象出现。这些传说展现了那伽与佛陀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佛法中的象征意涵。

“最为经典的是那伽王保护佛陀。当佛陀在菩提树下静坐七日入定时,天降大雨,这时那伽王从地底升起,张开七重蛇冠为佛陀遮挡风雨。”
她说,这个故事象征那伽对佛法的守护,也表达佛陀得到了大自然的庇佑。
“蛇在佛教传说中,既是保护佛法的灵性存在,也象征著转化与修行的精神,也提醒了我们应透过智慧与慈悲超越执著,最终证悟解脱之道。”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