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打靈再也4日訊)世界上,喜歡養寵物的人很多,有的愛狗,有者愛貓;一名愛狗之人余月琴(52歲)因不忍看見狗狗流浪街頭,所以在近幾年努力地為可愛的浪浪打造“永遠的家”庇護所,免得它們在街上被人欺負、四處覓食、捱餓、受冷、染病……

在斯里肯邦安沙登嶺一處(靠近垃圾土埋場),經過大道,繞入新村小路,左彎、右拐之後,抵達—條通往山林小徑。車子在高低不平的黃泥小路顛簸行駛約1至2公里,即可看見—間住有約200只大小浪浪的“永遠的家”。
ADVERTISEMENT

“永遠之家”不能被稱作為—間房屋,因為它只是一片空地放著大小不一的籠子組成庇護所,給浪浪一個棲身之所。
在“永遠的家”內,收留約200只大小狗狗,其中有被“寄養”的名種兇犬(區隔)、無家可歸的浪浪、受傷被救的野狗、遭棄養的寵物狗及被市政局捕捉後獲救的無牌狗等。

無法忍受狗狗受傷棄養
“永遠的家”負責人余月琴是—名富有愛心的女士,十分喜歡各類小動物尤其狗狗;機緣巧合下,她開始收養一些浪浪。初期,住在士毛月的她,每月以1000多令吉租用一間獨立式洋樓,收養約50只的浪浪。
她對《大都會》社區報記者指出,早期,她因無法忍受看到受傷、遭丟棄的狗狗受盡折磨,所以慢慢地一隻只收養起來;日子久了,一轉眼也養下50多隻的浪浪。

“當浪浪越養越多的時候,因空間受限,我試著到處尋找適合地點,作為浪浪的庇護所,以期可收養及安頓更多的狗狗。”
她說,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4年前在偶然機會下,她找到目前這片屬於私人產業的森林地,約2英畝左右,就打造了“永遠的家”。

“這一路走來,我是從零開始做起的,凡事自掏腰包,包括買器材、建狗籠、買米、狗糧及肉類等。當然,還得準備大型電飯煲,原本從1個到如今的4個,加上預備不同款式的大小碗碟、發電機、電油、抽水機(抽取河水用)等。”

增2工友分擔工作
余月琴指出,因為有了“永遠的家”,一些愛狗之人,通常會不時地把尋獲的浪浪、受傷狗狗等,送到該處。
她說,隨著浪浪數量的增加,她的日常工作無形中也倍增。為應付重擔,庇護所被迫添加人手,從一人增至2名工友。

“我一般於上午約11時開始到庇護所,在兩名工友的幫助下,履行每日繁重的工作,直至晚上8時許才離開。日常工作,不外乎清理狗糞、煲煮4大煲的白飯、調配肉類與狗糧等,然後再裝入不同碗碟,送到每個狗籠餵養浪浪。當然,有時還需替浪浪洗澡,任務從不輕鬆。”

她表示,庇護所每日餵養浪浪一次,時間約下午1時左右。要餵養一大群浪浪非簡單之事,耗時費力。然而,無論是經費或米糧來源,也是個大問題。
“每天,這裡要煮4包(共40公斤)白米,配上30公斤肉、1包狗餅(15公斤)。一個月下來的開銷,約3000至4000令吉。所幸,偶爾有善心人的資助,捐錢或物資等,才讓庇護所得以繼續經營下去。”

建新狗籠區分兇惡浪浪
余月琴表示,為免一些浪浪爭吵或打架,庇護所經常還得搭建新狗籠,把脾性較兇惡的浪浪區分開來。
“先預備搭建好狗籠,其實是為了以備不時之需;若有新浪浪突然被人送來這裡加入大家庭,就有空狗籠備著,不致措手不及。”

她補充,至於殘舊的狗籠,則需替換或修補,以免浪浪偷跑出去。
“收養浪浪是一件艱辛的差事,只要我一日還有能力,就會堅持下去。”
任何疑問,可致電聯絡余月琴(014-337 1355)諮詢詳情。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