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翻译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翻译是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津梁,翻译家是文化交流互鉴的使者,也可以说是文明的播火者。“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翻译对中国的思想启蒙、文化新变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1908年鲁迅先生发表〈摩罗诗力说〉一文,里面特别提出要“别求新声于异邦”。鲁迅先生亲自投入到这“别求新声”的工作,为新文化运动引入异域的火种。钱锺书先生在〈林纾的翻译〉中回忆“我自己就是读了林译而增加学习外国语文的兴趣的。商务印书馆发行的那两小箱《林译小说丛书》是我十一二岁时的大发现,带领我进了一个新天地、一个在《水浒》《西游记》《聊斋志异》以外另辟的世界。”他从一个角度印证了翻译文学当时的影响。 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发展与外国文学的翻译引进就像是一呼一应、一唱一和的关系。袁可嘉先生主编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刘硕良先生主持的漓江社“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云南人民出版社的《拉丁美洲文学丛书》成为那个时期很多作家的枕中秘籍,带来陌生国度里别样的生活,最重要的是,别样的写法,“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王小波在〈我的师承〉中一一列举查良铮(穆旦)、王道乾、傅雷、汝龙等翻译大家对自己文字风格形成的影响,他甚至并不讳言“假如中国现代文学尚有可取之处,它的根源就在那些已故的翻译家身上”。 其实翻译从来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业。但老一代翻译家却始终将这项事业视为丰富中国思想武库、滋养中国文学创作的不可或缺的途径。像董乐山先生译《西行漫记》《第三帝国的兴亡》,李文俊先生译福克纳,傅惟慈先生译格雷厄姆·格林,都是如此。李文俊先生去世后,小说家阿乙说:“李文俊先生用毕生的精力投入到福克纳作品的翻译中,不但是让福克纳的作品,也是以自己的精妙译笔,深刻影响到我们这些写作者。李译是我们读者心中的灯塔。” 热爱翻译事业的李文俊 还记得2007年前后,我为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的《逃离》寻找合宜的译者。朋友给我推荐了李文俊先生。说他喜欢门罗,译过她的中篇名作《熊从山那边来》。我去李先生家找他。他果然爽快地答应了。那时候门罗还没有获诺奖,李先生可以从容翻译,我也得以从容编辑,对照原文读李先生的译本,时时为他理解的精准与传达的精妙而叹服。如一个表示句中人物说话停顿的简单小词“now”,李先生会把握上下文语境,将其译为“话说回来”,人物声口,如见如闻。译完《逃离》,李先生意犹未尽,问我还有没有门罗其他的作品,他还愿意翻译。可见他有多么喜爱门罗,喜爱翻译事业。 李先生1月27日凌晨去世。过去的这个冬天,我们先后还送走了王智量、柳鸣九、郭宏安、杨苡等一批翻译大家。2014年3月,傅惟慈先生去世,我写过一首挽诗,结尾两句是:“耆旧襄阳零落尽,去来无迹若为情。”这将近十年前写的句子更像写的是今天的事情。去来无迹,是翻译大家牌戏人生的潇洒。但文字有灵,会长留天地之间,津逮一代一代读者、作者。燃灯人远去了,但灯塔会依然矗立,召唤人们“到灯塔去”。 韩敬群简介:韩敬群,生于1965年10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编辑图书曾获“五个一工程”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优秀编辑)奖。曾被评为“中国十大出版人物”、“中国十大优秀出版编辑”。2023年入选“北京学者”。著有《编辑的光辉宝藏》。   相关文章: 【第17届花踪文学奖海外作家评审】孤城内外/韩敬群 【第17届花踪文学奖海外作家评审】贺新郎/韩敬群
2月前
4月前
5月前
我在〈女兵的眼泪〉读到她们因战争不得不错过孩子的成长阶段,在盛满了思念与哀伤的教堂里,字字泪泪地质问着“为什么要有战争?”,那场梦开始出现了裂痕。 那是一封封来自战地里的情书。很轻盈,也很沉重。 轻盈得像军队里漫天飘舞的泡泡,暖阳下缀着七彩的光,在苦难的反衬下唯美而浪漫。沉重的是,它们脆弱得只要刮来的风稍微大一些,就会被疾风戳破,碎落在空气里。 而我爱极了那位吹泡泡的女子,连同她笔下的故事。 她会和伙伴在无聊的军营里玩起飞跃水沟的游戏;她会勇敢反抗隐形的潜规则;她会随身携带泡泡管并在严肃的军营里吹起泡泡……那些晶莹的泡泡乘着风,脆弱却顽强地飞到了军营外的蓝天,载着苦闷生活里的希翼飞得很远很远。宛若一场童话世界里的梦,读着读着你会傻傻沉溺于梦境里的美好,浑然忘了那座童话城堡是建立在战争之上。 直到某一瞬,我在〈女兵的眼泪〉读到她们因战争不得不错过孩子的成长阶段,在盛满了思念与哀伤的教堂里,字字泪泪地质问着“为什么要有战争?”,那场梦开始出现了裂痕。那些被温柔掩盖的苦痛开始残忍地穿过裂痕,照进来——我看见了〈伤心大兵〉里的肯尼借着醉意哽咽着讲述他手下失去的大兵,那个还有3天就能回家却被地雷炸死的19岁美国小兵;我看见了肯尼无助地以自残把自己抽离于伤痛外,而目睹这些的作者转身流下了压抑多年的泪;我看见了〈世界已有所不同〉里的白咖哩教官在第二次出征回来后,患上了忧郁症,他发现世界永远再不能像战争前那样;我看见了〈回家〉里从战场归来的排长,在热闹的欢迎仪式里静静地舔舐伤口,只因他早已无家可回。 梦境像美丽而脆弱的泡泡,碎落在空气里。我看见了更多来不及被送出的战地情书,我更看见了,那些活泼文字下压抑着的沉郁及绝望。 全书里最令我错愕及怅惘的,是白咖哩教官的死。他在写给作者的电邮里是如此细腻地形容四季的转换,那些文字美得叫人动容。他说冬天像子宫在孕育孩子,充满喜悦和希望,时间一到就化身春天降临人间——然后他自杀了,在春天到来以前。他仍无法放下那个小兵自杀带给他的心魔,于是善良的灵魂把自己冻死在了那场冬季里。 寒冷的冬天始终没孕育出一个温暖的春天,就像那些梦幻的泡泡还没等来他们的春天,已被刺骨的寒风戳破。 于是旁观着的人,终大梦初醒:那些幽默且轻盈的文字,不过是种避重就轻的写作方式,是她在苦难里小心翼翼吹出的泡泡,是沉默下的累累伤痕——那些再精妙的文字也无法描述出的,还流着脓水的伤口。 所以上一秒还因着那些军队生活里的逗趣和小确幸而开怀大笑,下一秒却因着那些穿透纸张的悲伤而哽咽泪流。 如果有本书能让你沉浸式地体会战地里的美好和残酷,会让你笑着笑着就陷入怅惘,那许是这些活泼而沉重的情书了。 翻开那些情书,你会窥见纷飞如蝶的七彩泡泡,阳光下美好又易碎。然后你伸手戳破它时,会看见空气里舞动着的悲伤气息正悄然蔓延。 相关文章: 【读家投稿】巫若琳 / 战场的消息 禤素莱/在侏罗纪的草原上 禤素莱/霍比预言
6月前
8月前
如果你想静静地听一个人诉说她的故事,我推荐你去阅读《战地情书》。素莱的坚韧让她在苦闷的军中生活里即便知道有人战死了、有人自杀了,甚至于她也在与危险共舞的日子里也一直能够保持快乐的能力。 当视线划过图书馆架上一本本书,有个熟悉的名字吸引了我。禤素莱,几年前曾以《随军翻译》一书牵动了我的笑与泪,让我这几年时光里对世界另一头念念不忘的女孩。而今阅读这本《战地情书》,好像听见一个许久不见的老朋友从战场上传来的音讯。对比她前一本随军驻扎国外的著作,《战地情书》在她被调任司令部的背景下更多着墨于她在军中与诸人的相处和逗趣日常。但在那让人看了不住嘴角上扬的字句背后,是那战争带来的难言伤感,和沉默下的伤痕。 我想她是极其勇敢的。无需教条化的训导,素莱本身就是一个普通女孩最美的写照。她精通五语,于重重考核中脱颖而出,成功任职联合国为随军翻译。作为一名亚裔女孩,她无可避免地遇到了文化冲突,也遭到了隐隐的歧视。在随军的路途中,危险不仅潜伏在暗处,还在诬陷与身处权力地带而必须小心翼翼的境遇上。但在面对种种状况时,她勇敢且坚定。正如素莱有意将泡得难下口的咖啡端给上司以视对约定俗成的“女人活”表示拒绝一般,在另一位上司吩咐她晚上来给他“按摩”时,她不惜得罪上司也绝不赴约。 ◢在严肃的大兵中吹泡泡 素莱也是个将“自由”二字书写在自己人生中的人。她大胆地在无聊的军营生活里为自己和伙伴们苦中作乐,也不吝于小小违反一些军规为生活带来乐趣。我对她随身携带的泡泡管印象深刻,不管多久以后,我都会记得她在面容严肃的大兵中吹的泡泡。那些晶莹剔透的泡泡既脆弱又顽强,它们乘着风,载着苦闷生活里的童趣被吹得很远很远。风小时,就会有大兵将泡泡吹起。军营里的将士们长年离家,枯燥的生活滋养了如野草疯长的思念,也让军中诸人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战友情谊。有人来这就做好了死亡的准备,亦有人远赴战场就预感与某人永世不能相见。 如果你想静静地听一个人诉说她的故事,我推荐你去阅读《战地情书》。素莱的坚韧让她在苦闷的军中生活里即便知道有人战死了、有人自杀了,甚至于她也在与危险共舞的日子里也一直能够保持快乐的能力。她以妙趣横生的文字记载她逗趣的日常,仅在只言片语间流露出战争的残酷。但无论何时,她永远自信飞扬。而这份如早晨阳光的自信不单照耀在了她的人生旅途上,在军中熟识的将士们身上,也在每一个阅读了她的文字后或喜或悲的人身上。 相关文章: 【读家投稿】伊婉 / 谁刺杀了肯尼迪? 【读家投稿】萧宇淮 / 平凡人的侦探梦
9月前
11月前
12月前
某些翻译长辈后来也踢到铁板,随着对翻译的要求越来越高,才知有些以前的英文小说并没被完整翻译,比如史蒂芬·金恐怖小说就被省略了很多细节…… 30年前到台湾念大学时,有个现象很令我惊讶:电视上的英文影集都是中文配音。马来西亚电视上的《哆啦A梦》也是讲马来文的,不过英文卡通还是讲英文呀。 台湾的翻译行业起步很早,以前在中学图书馆看了很多从英文和日文翻译的台湾书,不仅是书,电视和电影也需要大量的翻译,我甚至认识一名台湾女孩,可以现场同步口译科学家对话的专有名词。 不过某些翻译长辈后来也踢到铁板,随着对翻译的要求越来越高,才知有些以前的英文小说并没被完整翻译,比如史蒂芬·金恐怖小说就被省略了很多细节,因为译者认为读者不会喜欢看,后来新译本的大砖头书《它》(It)就被读者抗议而回收全面重译。 记得大学期间,有个电影字幕翻译者在报章上写专栏,常常批评其他译者,比如电影对白中提到美国典故,译者用台湾人能理解的典故来取代,就被她认为不合格,后来引起众怒,便渐渐淡出电影翻译界,转去同步口译界了。 而本书作者是近年有名的电影字幕译者,她自辅仁大学翻译研究所和比较文学研究所,以及英国肯特大学电影研究所博士毕业,还在台大翻译硕士学位当助理教授,专门教翻译,一年翻译50部电影,无人能比。 她的看法就比较温和,同一个字,喜剧片有喜感的译法,战争片有战争片的译法,很有弹性,甚至有时候还会被审稿人改稿,她也无可奈何。(阅读全文)
12月前
12月前
1年前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