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母亲

2天前
椰子树在炙热的中午既不摇晃,也不飘扬,只是静静地屹立着,仿佛在忍耐着这灼热的时光。它们似乎比人类更加习惯这一切,而我们,只能忍受这炙热的逼迫。母亲的车就停在修车店下方,我小跑过去打开车门,车门的金属表面烫得让我一阵不适,手掌触碰的那一刻,仿佛可以感受到整个车子被阳光灼热的温度侵蚀了。 车轮碾过石子,声响清脆,密密麻麻的车子在红绿灯前排起了队。实在是没有什么家常可说了,便说起了学校,说着说着,话题便自然地过渡到人际关系。 “有时候感觉,不一定要强行融入他人的交际圈的,似乎保持一些距离也不错。”我说道。 有一些鸟儿的叽喳声从车窗外飘来,似乎是在附和我说的话。 母亲先是点点头,随后又说道:“不过也是没办法的嘛,有时候,我也不想去融入那些陌生的圈子的,但是有的事情不是我们能控制的嘛。” 的确,每个地方,每段时间似乎都在为我们划定了一个不可改变的位子,那种感觉就好像因为买迟了电影票,不得不坐在电影院的边角,忍受前方的人巨大的头颅。 说起来,我总像一名观众。在课室里,亲戚家中,一个个圈子里,似乎我的角色定位是一个坐在不被人注意到的地方,不善言语的人——不过也是有另外一番的乐趣的。 每当这时候我就好像坐在电影院一样,看他们笑,看他们哭,再配上金志文的《自娱自乐》。毕竟我确实在学着如何整天都不失落,不得不说,挺难的。特别是当你还在寻找一种平衡,既不想融入,又不想被遗忘。 我想,距离的衡量标准不止长度单位,那一句句我听不懂的交谈,不认识的人,手足无措的感觉,似乎让我与其他人之间的距离,比黑木山到新柔长堤还远,实则我们之间仅隔了两三米。种种的不了解,或许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了。 年初到老嫲家拜年时,面对满屋子叫不出称呼的亲戚,我只能拘谨地坐着,时不时站起来说着一长串新年祝贺语,然后接过红包。随着越来越多人涌入,鼎沸人声使得屋子变得无比热闹,在这热闹的氛围下,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亲戚也过来和我搭话,一边夸赞着我的身高,一边感慨时间的流逝,我则笑着回应。屋内有尚未长大的孩童,仍在长大的青少年,已经长大的大人以及那正式称呼应当是曾祖母的老嫲,这些人都挤在一张沙发周围,灯光短暂闪过,四代人便都呈现在照片上,我想,时光的距离也并非如此遥远。不久,人都散了,横跨时光的桥便也随风而去,吹拂老嫲家前的花草。 叶子飘落到车窗上,挡住了一角时光,发完呆的我向母亲问道:“我们大概还有多久到家?”母亲不语,只是指了指前方,我看着那拥挤的道路,以及前方的红绿灯——似乎现实中的距离更遥远呢? 【作家点评/蔡晓玲】 作者选择通过母亲与“我”在车内的片段,来带出他们出席了家族聚会后的疲惫。这样的切入点是颇好的,尤其车内就像一个小世界,可以作为与外面世界的间隔。不过会希望看到更多关于母亲与“我”之间距离的叙述,到底是多近或多远,尤其要作为与家族其他人之间的对照。
1星期前
2星期前
中午12时,接了小宝回家,趁他小玩一会儿,我去厨房拿出3个便当盒,依个人喜好逐一把饭菜盛入盒里。小宝的蓝盖便当盒里有放煎蛋、鸡肉和萝卜;大宝的木制便当盒有水煮蛋、芥蓝菜和鸡肉块;先生的白色盒里有水煮蛋、日式咖哩马铃薯鸡和芥蓝花,另外还有增添色彩的蒸紫番薯。 便当盒和餐具准备后,恰好是出门的时间,我呼唤小宝穿鞋,他回应了我,继续在书橱前玩拼木。我拿了钥匙,开了门,他还在原地。 我忍不住说:“快点穿鞋了!要去接姐姐放学了。” 他这才缓缓走来,穿好鞋后,突然又脱鞋,拿起鞋架上的袜子穿。我看着他的袜子穿了又脱,脱了又穿,心里的焦虑早已破表。 “快点!快点!快迟到了,姐姐在等我们了。”我催促。 等他穿好鞋,我拉着他,快步走向电梯。出门迟了,果然停车场满了,只好临时停在草地旁边的空位,再过马路去接大宝。 穿越重重人群,成功接到大宝了,越过车龙,总算回到车上,安顿好他们吃午餐,就开车去送午餐给先生。 越焦急,越要放慢脚步 回到家,孩子们玩了片刻,还没要洗澡的意思。好几次我温柔提醒,他们依然继续玩乐。眼看午睡时间逼近,我再也无法忍受了:“都几点了?还不冲凉?快点起来!” 孩子们这才匆忙往浴室方向走去。好不容易,等孩子们午睡后,已经是一小时后的事情。 从睡房出来,我给自己泡了一杯热拿铁,当咖啡的香气蔓延客厅,整个人醒过来了。我喝了一口咖啡,试图寻找烦躁的源头。 从接孩子们回家,到午睡前,我仿佛化身牧羊人,不停地口头上催促赶羊回栏。我忘了,孩子们从形如小社会的学校回来,大半天承受了群体相处和校规的压力,回到家自然想玩乐放松。当孩子们玩乐的时间,超越内心的时间表,我的理性早已断线,放任自己无数次的唠叨。 原本以为“快点快点”,可以让孩子们加速地完成任务,没想到孩子们非但不理解我催促背后的原因,同时这个唠叨也仿佛追随我,造成双重压力。 反思了自己的过失后,我理解到自己的“快点”只是一面反映焦虑的镜子。当我催促小宝穿鞋,我担心大宝迟迟等不到我而害怕;事实上如果我真的迟了一些,大宝在校园的候车亭,还是安全的。当我催赶孩子们洗澡,我担心他们的午睡时间延迟,而耽误做功课时间;事实上我可以省下口水,走到他们面前,拉着他们的手去浴室。 想通了,心里松了一口气。睡前,我和孩子们聊天,原来孩子们太专心玩乐,等到我下令“快点快点”的语气加重时,又担心我生气,所以并没有明白我唠叨的原因。我好好地和他们说出,若玩乐不看时间,下一件事无法如期进行,比如功课延迟完成,也无法准时入睡,影响隔天精神。 新的一年,我最想删除的一句话是“快点快点”。快点快点,并不会真的让孩子们快一点,相反地,让人听了反感且想逃避。越焦急,越要放慢脚步,放慢呼吸,让一呼一吸,提醒自己,活着比一切都重要。不急不急,人生慢慢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2星期前
在三坪大的房间角落摆放着一个装满漫画和书本的深褐色小书橱,上方平台居住着一只浅褐色的毛绒小狗。它有两只又大又软的耳朵,鼻头是软乎乎的,眼睛是两颗黑亮又圆溜溜的纽扣,四肢往外伸直扩展,像极了卡通里小狗休息睡觉的姿势。 这只小狗玩偶是我小时候亲密无间的伙伴。它是我第二次搬进这房间时一同前来的客人。我清晰地记得,在我10岁那年,我第一次搬进了自己的小睡房,但我整夜失眠,总感觉房间的每一处都有可能冒出可怕的东西,但好胜的我又不敢冲回父母的房间,只好等爸爸妈妈都睡着后,再偷偷溜进他们的房间,躺卧在他们床边的地板入睡。妈妈看我害怕就搁下了让我独睡的这件事。 时隔两年,我再次回到了属于我的房间。那是我第二次搬进这房间的夜晚,孤独和黑暗的恐惧感依旧深深困扰着我。妈妈如魔术师般从身后变出一个咖啡色的小狗玩偶,妈妈把它放在书橱上,它眼神紧盯着我的床铺,好似一只忠诚的小狗看顾并守护主人的安危。不知道为什么,自从小狗出现后,我不再惧怕独自在房间入睡,因为我知道我并不是孤零零一人,还有一只小狗与我一起入眠。我没有再如第一次在这房间过夜那般狼狈。 随着时间流逝,我渐渐长大,书包里的课本越来越厚,心灵也越来越成熟,那只小狗玩偶逐渐被我遗忘在角落里了。它不再是我每夜睡前必看一眼的小狗,也不再是我早晨必抚摸的伙伴。我开始忙于学业,忙于和朋友们讨论新的话题,忙于追逐成长的脚步。不知道过了多久的某一天,妈妈整理房间时问我:“这个小狗玩偶你还要留着吗?”我愣了一下,目光落在那个熟悉的身影上。它的毛发依旧金黄,只是久未清理的身体已经蒙上了厚厚的灰尘。它是陪伴我度过无数个夜晚的伙伴,是那个守护年幼时对任何风吹草动都害怕的小男孩的英雄啊!“当然要留着。”我坚定地说。 妈妈的第一个玩偶 那天,我终于放下手中的书本,拿起湿布把小狗玩偶擦拭干净后再次安放在我的书橱上。我感觉它在安静地看着我成长。虽然学业和生活的琐事每次都让我忘记了这只小狗的存在,即使它就在我书橱的上方,但它仿佛一直处于我的视野盲区。但小狗没有忘记我,它静静地守着,等待我的回眸。我轻轻地抚摸着它,仿佛又回到了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它不仅仅是一个玩偶,它还承载了我童年珍贵的回忆。 前些日子,我在逛商场时想买个玩偶送给生日的妹妹,无意间与妈妈聊到了那只绒毛小狗。原来那只绒毛小黄狗是她在学院时期买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玩偶。当时的生活比较拮据,但少女心的妈妈又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玩偶,所以在发现小黄狗只需要12令吉后就买了下来。原来,它不仅仅陪伴了我,它也陪伴了学院时期的妈妈。 我们都会长大,生活会改变,但总有一些东西不会被时间带走。小狗玩偶依旧静静地趴在那里,像童年时那样,眼眸紧盯着床铺,守护着我。这一次,我再次拾起它,把过去的温暖拥入怀中。 如今,这只小狗玩偶仍然被我珍藏着,它不只是一个玩偶,也是时间赋予我的温柔记忆。它见证了我的成长,也提醒着我无论未来走得多远,童年的温暖始终会在心里留存。
2星期前
3星期前
(新北市31日讯)台湾新北市徐姓男子觊觎女友阿师(化名)的女儿小梅(化名),假借要替小梅针灸调理体质,趁机喂食她吃下安眠药物,性侵得逞。小梅事后提告,案件侦办期间,母亲阿师还袒护男友,辩称男友不举、不可能性侵;法院审理时,徐男也辩称自己因为药物影响,“勃起就撕裂伤”否认性侵。一二审均将他判刑8年,全案再上诉,最高法院31日驳回上诉定谳。 判决指出,60多岁的徐男与阿师交往,但他却想母女都要吃到,除了骗阿师自己有中医资格外,还骗说小梅身体不好,可以让他以针灸调理,最好能在半夜11点到凌晨1点施针,效果最好,徐男也因此两次为小梅针灸。 而案发于2022年3月间,徐男再度以针灸调理身体为由,将小梅约到住处来;这次还说针灸最好的时间是凌晨12点到凌晨3点,并在凌晨3点针灸完后将小梅叫醒,喂她吃下含Estazolam成分的之安眠药“悠乐丁”,小梅不疑有他,吃下药物沉沉睡去。 清晨7点多母亲阿师出门上班,徐男就趁机性侵小梅得逞。过程中小梅虽然醒来,但因为药物影响,无力反抗,让徐男轻松完事。小梅一直到下午3、4点才醒来,她随即打电话给朋友,在朋友的陪伴下报警验伤,并对徐男提出告诉。 案件侦办期间,检察官传唤阿师出庭应讯。但母亲阿师袒护男友,辩称“男友不举不可能性侵”、“被告生殖器软软的不能插入”,还说当天也看到男友的杯子在女儿的房间内,怀疑女儿抹杯子上的DNA,涂在自己的内裤、下体内。另外徐男也说,自己因为糖尿病的药物会造成尿道感染、霉菌感染,如果要勃起就会造成撕裂伤,根本没兴趣性交,没有性侵。 但一二审法院审理后,根据医院出具的徐男诊断证明,其上并未注明“性功能障碍”,因此仍认定他有能力性侵;此外,小梅阴道内采集到的DNA,位在阴道深处,法院认为在没有专业器具的协助后,小梅很难自行涂抹栽赃。因此一二审均认定徐男有罪,均判刑8年。全案再上诉,最高法院31日驳回上诉定谳。(ETToday新闻云)
3星期前
离开象牙塔进入职场再步入婚姻,我就常在梦里写作,这个循环不息的梦境一直都有你。 我刚嫁作人妇时,那轻如鸿毛的生命,对全新生命的转变,常常显得手足无措。在那动不动就破碎的爱情憧憬中,只能小心翼翼地呵护手心里仅存的幸福泡泡。那段青涩时光的梦里,你总挨在我案头边,桌灯窄窄的光圈范围以外,是你暗暗的脸庞,只能感受你笑意盈盈的瞳孔给我暖暖的动力。 梦醒,日子一样弱不禁风,生活一样纠缠于职场药物奶粉堵车和没有分寸夜归的人。年轻的我刻意漠视被现实生活折腾得渐离渐远的写作热诚,后来才惊觉对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写作这回事,我内心的小孩是耿耿于怀的,不然同样的梦境怎么总在岁月的漩涡里轮回呢? 夏夜梦里,我又再回到那湮远又熟悉的案头,埋头写作。你一如既往,静静坐在我身后,我知道你依旧笑意盈盈地凝视着我的背影——这个让你一辈子操透心的女儿。我突然意识到,不知何时起,梦中的你不再坐在我身边了,遥远得几乎再也无法感受到你的存在。 这样的梦境距离,是在你百年以后才出现的。 你就这样无法让我掌控地,轻飘飘地,无声无息地坐在我的梦中。在我身后的角落,凝视着我写作的纤瘦背影。而桌灯窄窄的光,再不愿给我施舍你暖暖的目光。 原来梦的距离是有能力连接现实的。 你撒手的前一年,我的家庭发生巨变,我的世界几近崩溃。你悲伤地握紧我的手,把蜷缩在墙角痛哭的我牵起来,说:不要哭,有妈妈。 那一年,你近80高龄,我也半百了。我像壮观傲娇的水坝,再也撑不住逞强支撑的裂缝,决堤了。汩汩的岁月江河一直不客气地苍老下去,而你,却是我生命中披着沧桑的耄耋巨人。守护着我,守护着我写作的生命。 或许是爱屋及乌,你总说我最像爸爸,好写作,有文人气质。爸爸先你走30年,把你一辈子的眼泪都带走了,前面的岁月再如何不堪都不会再流泪。这是你说的。 没有爸爸的日子,你代替了爸爸,成了我每一篇文章的推动力。你像小粉丝那样,不仅仅阅读我刊登在报章的作品,还会给你的佛友们推荐我的文章。每一次作品获奖,你都比我兴奋,会迫不及待细细地阅读。 我的文字天空有了保镖 有一次,你兴致勃勃拿着我得奖作品结集的出版书籍送给一位近亲,她读毕,竟当着你的面前把书丢在沙发上,不满我书写的家族故事,说简直就是家丑外扬!你一言不发把书收起,忿忿地把一切都告诉我。我还来不及反应,你就义正词严地要我继续写,支持我用文字记录真实的人和事。 “别理别人,妈妈挺你,你写的故事,妈妈爱看!” 我欣赏你捍卫文学作品的仗义,家里万事都是你说了算,从此我的文字天空有了保镖,还有了你这位超级铁粉!你在世的每一次我的作品得奖,我都牵着你一起出席颁奖,和你分享喜悦。你掩盖不住的欣慰和引以为傲的神情是我最极致的满足。 不再有你的日子里,我的文字也掉进忧郁的深谷,找不到出口。那段失去亲情和爱情的艰辛岁月,我所有文字都在谷底摔得粉身碎骨。直到穿越疫情的悲苦世界,从一具具掩埋或焚烧或消失的生命中存活下来。我才深深顿悟活着有多珍贵。我深信没被上天淘汰的生命必有其存活的理由。 再次敲键盘写作,把梦境还原现实。虽然一样没有你,我信只有让写作的生命复活才能让想念的你绵绵长存。我不再急于发表和参赛,纯粹是想念,想念你对女儿欣慰的眼神,想念你陪伴女儿写作的模样,想念所有无法笔墨的想念…… 想念你的时候,我真的只能写作。
3星期前
3星期前
4星期前
我8岁那年,母亲替我们兄弟三人算过一次命。 那时候我们住在乡下,不时可见到卖跌打膏药妇人、磨剪刀老人以及年约半百的算命先生出现在村子里。后者给我的印象是身材瘦削,头微秃,嘴唇上边蓄着两撇胡子,颇似我在连环图书里看到的道士模样。 母亲没有事先告诉我们算命一事,我是在当天放学回家后才知道的。因此,算命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进行,算命先生讲了些什么话,我完全不得而知。其实,以我当时贪玩的个性根本就不在乎算命这回事。我想的是和同龄玩伴抓鱼、爬树及打鸟等有趣的事儿。不过,事后听二姐说,当天中午算命先生在家里用毛笔在三张红纸上个别批写我们兄弟三人一生的运程。完事后,母亲便把它收好。至于放在家里的什么地方,她也不知晓。 事隔多年迄至我而立之年结婚时,母亲才把批纸交给太太保管。我取出来看,才知悉自己的命程是怎样的。原来算命先生以行草字体书写的批纸上,在我耳顺之年批示文字的最后第二行写的是:“有血光之灾,恐阳寿难续”10个怵目惊心的墨字! 我不知道当年母亲心里会怎么想,也没问过她我运程的吉凶。唯我肯定的是,她不是一个执迷算命的妇人,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我揣想她之所以替孩子们算命,兴许是想在心里图个安心吧。 至于我自己,打从念完中学出国深造,就按照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节奏为前程而努力奋斗。不过,有一点我得感谢算命先生的提点,他让我婚后在任何时候都注意交通安全,开车小心驾驶。此外,结婚后的这40年,我始终把身体健康和养生之道放在心上,并且实践在日常生活的饮食、睡眠和运动上。平日里除了阅报及写作,还不时在国内外旅游,享受退休后的悠闲自在生活。 其实,我早就该把“有血光之灾,恐阳寿难续”这10个字从我的生命史册上delete 掉!
1月前
文/3点3 夜晚的空气静谧而沉重,时针刚刚指向十点,可人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推开家门。客厅里一片昏暗,只有墙角的夜灯微弱地闪烁着。老公已经将小天哄睡,整个家仿佛陷入短暂的安宁。 她轻手轻脚地走进书房,视线不由自主地落在那堆叠如山的博士课程书本上,心中的沉重感油然而生。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与困惑,仿佛身处深渊,四周的重压使她难以呼吸。她知道自己已经撑到了极限,但却不敢,也不能停下。 她坐在书桌前,手指轻轻翻开一本书。 “你是个失败的母亲。”忽然,书页上浮现出一行陌生的字迹。 这一句冰冷的字眼仿佛化作一把利刃,刺入她的心脏。可人倒吸一口凉气,猛然后退了一步。她揉了揉眼睛,试图确认自己是否看错了。但当她再次凝视书页时,字迹已经消失无踪。她强迫自己深吸一口气,告诫自己这只是幻觉,是过度疲惫的产物。 然而,一股诡异的不安感已经悄然无声地蔓延开来。 X X X X X X 接下来的几天,可人的生活仿佛被无形的手拨动,开始发生些细微而又不寻常的变化。 她不时会听到小天的声音在家中回响,可每次她前去查看,才发现小天早已安然入睡。深夜里,电视无故自动打开,屏幕上闪烁着扭曲的图像,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她开始质疑自己的精神状态,是不是因为压力过大导致了这些离奇的幻觉。 某天夜晚,她从梦中惊醒,隐约看见书房的灯亮着。走进书房时,她发现桌上多了一份从未见过的文件,文件的标题赫然写着:“放弃吧,你注定失败。”可人的心猛地一沉,手中的挂坠随着她的颤抖滑落在地,发出清脆的声响,似乎在提醒她,这一切并非虚幻。 她开始频繁做同一个梦,梦中的她不断在一条无尽的走廊里奔跑,四周寂静得令人窒息,只有她的脚步声在空荡荡的空间中回响。走廊的尽头,远远地站着小天,他笑着,挥手招呼她。可是,当她奋力奔向他时,小天的脸却逐渐模糊,仿佛被某种不可抗的力量抹去了,最终如烟般消散在空气中。 X X X X X X 某个凌晨,可人再次从梦中惊醒,心跳快得像擂鼓。她立刻冲到小天的房间,确认他安然无恙地躺在床上。 “你真的以为自己做得够好吗?”就在她松了一口气,转身准备离开时,一把低沉而冰冷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她猛地转过身,只见床上的“小天”正直勾勾地盯着她,眼神空洞,毫无温度。可人的身体瞬间僵住了,她的呼吸变得急促,意识到眼前的这个孩子根本不是她的儿子。 她想要尖叫,却发不出任何声音。整个房间的空气瞬间冻结,墙上的时钟停止了运转,周围的世界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寂静。 在最后的画面里,可人无声地坐在书房的椅子上,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显示着一封未发送的辞职信。 “我已经无法继续。”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悬停在发送键上,仿佛在等待着什么。突然,屏幕上的画面一闪而逝,她猛然意识到自己从未写过这封邮件。屏幕的倒影映出她苍白的脸庞,而背后,一个模糊不清的影子正缓缓逼近。 她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令人毛骨悚然的微笑,仿佛所有的恐惧和疑虑在这一刻找到了归宿。 可人的心智仿佛已经崩溃,或者某种超自然力量正在掌控她的生活。现实与幻觉的界限早已模糊不清,生活中的压力、恐惧,和日常的琐事,逐渐吞噬她最后的理智。她究竟是自愿走向崩溃,还是早已被看不见的手推向深渊?一切都在令人窒息的悬念中画下句号。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2月前
(新加坡25日讯)新加坡艺人洪凌的泰籍母亲Kaewsoda Kesorn本月23日胃癌病逝,得年52岁,洪凌悲伤表示母亲刚开始享受生活时,却离开了这个世界。 洪凌接受《新明日报》访问时说,母亲去年5月发现胃癌末期,今年1月大量出血,她放弃治疗在家养病。 她说:“妈妈去世时,我和爸爸都在身边陪着她。” “妈妈平时都会做我们最喜欢的泰国菜,即使化疗耗尽了她的精力,她仍然会为全家人做饭,因为担心我们再也吃不到她做的饭菜了。她就是这样的母亲,总是把我们放在第一位。” 她也透露踏入社会工作后,每当她外出拍戏,无论母亲有多想她,也从不主动打电话找她,因为担心打扰她工作。 她说:“母亲这一生都在照顾我们,3年前才开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包括种花、练太极、爬山。然而,就在母亲刚开始享受生活时,却离开了这个世界。” 洪凌表示,最近发生了很多事,自己需要时间调整,刚好也拍完了《带剑女孩》,所以这期间可以多陪家人。 为孩子勤学中文 另一方面,洪凌在社媒贴文说,母亲初到新加坡时,对新加坡的语言和文化一窍不通。 她说:“有了第一名孩子,也就是我,担心孩子日后讲泰语被同学嘲笑,她便强迫自己从零开始学习中文,只为了帮助孩子能更好地融入这里的环境。” 她认为妈妈个性温和,母女像能谈心事的朋友。 “每次我发脾气或有负面想法,妈妈就会劝我,她就像我的心理医生那样开导我,她常跟我说,只要有正面的思想,就会吸引好的事情,而我也相信。” 洪凌表示,父母是她的“山水”,父亲是她喜欢倾吐的对象,是她随时可依靠的山;母亲的冷静、温和及乐观,则像水一样滋养了她。 洪凌多年前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自己有过叛逆期,但因为爱妈妈、不想伤妈妈的心,所以“叛逆期”只是很短的一段时间, “因为每次说出伤人的话就很后悔,妈妈会躲在房间偷偷哭,所以我就尽量改过。” 根据洪凌的老公张奕恺昨天在IG限时动态贴出的讣告,岳母的灵堂从昨日开放,本月27日早上10时出殡。 泰国军营邂逅 父学泰语展追求 洪凌是新泰混血儿,根据《联合早报》之前的报道,洪凌的爸爸洪益书是在1990年回营受训、被派到泰国曼谷3个星期时,邂逅当时在军营工作的洪妈妈Kesorn。 洪爸爸对Kesorn一见钟情,回新加坡开始自学泰语,后来还飞去泰国千里寻佳人。 洪爸爸说,他当初寻找Kesorn的过程可以拍成电视剧。 “过程有些崎岖又有点奇妙。我们见面5个月后,我得到Kesorn父亲的许可,把她带到新加坡注册结婚,并在4年后,即1994年,生下洪凌,之后再生下二女儿和小儿子。”
2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