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忧郁症

7天前
互联网在科技时代下神速发展,社交媒体已成为每个人必备的应用。许多社媒使用者选择在线上匿名,肆无忌惮地在社媒上发表言论。或许有人会说,“我只是开个玩笑”、“我只是发表我的看法”、“反正都没人知道我是谁”……但是,这或已对当事人造成伤害。 网络暴力现象日渐严重,言语攻击、人身侮辱、诽谤造谣等行为,让在网暴下产生的心理疾病及焦虑人数,日益增加。 网暴问题就像海底世界,到底有多宽广及多深远,没人知晓。校园里没被曝光的网暴事件,给校园内外都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对此,专家呼吁网民应该注意言辞,发表前须三思,避免给别人带来不好的影响。 本报《学海》觉民中学学记,透过身边的101名同学或好友进行问卷调查,对象是17至20岁的青少年。问卷结果显示,86.1%的答卷者是网暴的旁观者,12.9%答卷者曾是网暴的受害者,而有1%的答卷者曾在有网暴成分的事件上留言或转发。此外,高达72.3%答卷者的朋友曾遭受网暴。 约80%答卷者认为网暴问题应被重视,约14%答卷者认为网暴是不健康的行为,而4%答卷者认为网暴是目前很普遍的事。其余2%答卷者对网暴问题感觉模糊。 90%认为网暴因报复欲引起 询及网暴的起因,认为网暴是因报复欲及嫉妒心所引起的约90%;认为施暴者想借网络发泄不满的有75.2%;认为施暴者想“刷存在感”的有58.4 %;认为网暴是因为施暴者存粹对受害者感到不满的近50%。 从调研结果了解到,近乎所有答卷者认为网暴会加剧受害者的焦虑情绪,甚而影响学业、失去信心、导致受害者患上忧郁症、产生自杀的念头。但有5%答卷者认为网暴对受害者没有影响。此外,约35%答卷者认为施暴者也有可能是曾经的受害者。 80%答卷者认为网暴受害者应告知长辈,若施暴者的行径越发过分就该报警。同时,约7%答卷者认为受害者不该对施暴者做出任何回应,其余答卷者有著不同的观点,包括社会应重视网暴恶举、不应以暴制暴、施暴者应得到法律的惩罚、受害者应留下施暴者的恶行证据,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遭受网暴应向父母倾诉 万奴哈娅蒂老师指出,网络暴力是一种通过网络来攻击对方的暴力行为。她认为,网暴涉及了网络恶霸,所以在网暴事件里有施暴者及受害者,而网络恶霸不易被认出,因他们能以匿名的身分在虚拟世界里展开攻击。 她说,网暴与实体霸凌不一样,它发生在无边无际的网络世界,所以受害者无法保护自己来避开这方面的欺凌。而且,网暴也没一定的时间限制。网络霸凌是有攻击性的,如在网络上信息他人、拨打电话、以不雅词语给受害者留言或发送邮件。 她还说,网暴行为还包括有意地发布色情内容,而且通常在受害者家人不知情的状况下发生,造成受害者心理压力,致使受害者在家里易发怒,甚至导致受害者产生羞耻感,及自我伤害的念头。 她告诉受害者,当遭受网暴时不要慌张,学生可向父母倾诉或找朋友帮忙。父母也应该多关心孩子,并了解他们的处境。同时,校方该让学生知道善用科技的好处,以避免学生滥用科技,造成网暴行为。 蔡月蕊:网上发言须将心比心 蔡月蕊老师认为,网暴是一种通过网络平台辱骂他人的行为,只要某个言论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生活及感受,持续性的攻击令受害者产生焦虑,就被归纳为网暴。她强调,网暴是一种不可存在的行为,因为它将对一个人造成严重的伤害。 她说,网暴会发生是因为施暴者认为自己与别人的看法不一样,所以言辞攻击对方,利用霸凌的方式让自己宣泄情绪。她续说,网暴会导致受害者的家人间接感到不安及愤怒,然后卷入漩涡。受害者遇上网暴行为后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将导致无法专心学习。 父母应教导正确宣泄方式 此外,她表示,网暴会令受害者开始不相信身边的人,时刻战战兢兢地与他人相处。当他对自己失去信心时就会感到沮丧,然后封闭自己,进而影响自己在各方面的发挥。因此,她建议受害者要适当地发声,并向身边的人诉说,不得藏在心中。 她劝请学生在网上发言时要将心比心且勿无风起浪,必须谨记说话要负责的原则。她认为家庭很重要,父母应该给孩子足够的关心,教导孩子正确的宣泄方式,以免孩子在外种下祸根。她还补充,政府该推广如何正确运用网络的方法,受害者可向大马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举报。 谢忠悦:恐导致个人三观不正 学生谢忠悦认为,网暴的定义是公开侮辱或针对一个人。她表示,网暴是一个不可取的行为,很多时候网暴的形成是因为施暴者在学习和工作上感到压力,或遇到挫折且无法发泄,因此在网络上通过针对一些人事物来发泄自己的压力。 她还说,对于施暴者或是受害者来说,网暴都会影响前程,甚至会导致个人的三观不正。 她认为,受害者还有可能因此患上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上的疾病。她说,如果身边的人被网暴,她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支持他们,并给予安慰和鼓励,不让他们因网络上的一些“攻击”和虚假信息而感到伤心。 王子益:重则导致萌自杀念头 学生王子益认为,网暴就是在网络上肆意对一个人造谣诽谤、威胁等。他说,网暴问题应被重视。他认为,网暴的发生是因为有些人想在网络上寻找存在感,或者嫉妒和报复与自己曾经有过节的人。 他续说,网暴会打击受害者的心灵,轻则让受害者失去信心;重则导致受害者产生自杀的念头。他表示,若身边的人被网暴,他会给予陪伴,让他们不感到害怕。 陈静萱:做好自己最重要 学生陈静萱认为,网暴就是利用言语“攻击”他人或侵犯他人隐私权。她觉得,现在社会上频繁发生网暴,足以让一个人患上各种精神问题,如焦虑症、忧郁症、抑郁症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受害者产生自残或自杀的念头。 她说,如果身边的人遭受网暴,她想告诉他们不要在意他人的看法,做好自己最重要。 学记感想 胡伊善:网暴有逐渐被人忽视的趋势,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件很平常的事,过些日子就会被遗忘。可是网暴对受害者的伤害是终生阴影,难以抹去。网暴问题应被重视、严格处置。这将是对受害者们最好的交代,也可避免施暴者越来越放肆。 林于嘉: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施暴,抑或通过网络谩骂,事情的本质皆是恶。这种暴力不该继续发展,反之大众应合力遏止。无论是谁,大家都应将心比心,才能塑造一个更和谐的社会。 陈奕杏:网暴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受害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造成深远影响。它不仅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尊重,还加剧了网络环境的恶化。所以,应加强法律监管和平台责任,教育公众理性使用网络,共同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网络空间。 容诗琦:网暴在现今社会层出不穷,匿名发言助长了语言攻击等行为,使受害者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网暴问题应被大众重视,相关部门也应提倡健康网络文化,并呼吁社会监管与保护网络空间的安全,以建立更加友善和尊重的网络环境。 马欣妍:网暴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网络本应是方便交流、沟通及分享的一个平台,不该被利用为欺凌他人或给予主观评价的工具。所以,网络使用者在发表任何意见时,请三思而后行。 负责人感想:数据支持提升可读性 这则专题,是学记自动向我建议要做。他们组队后给了我专题的架构,向我提议采访对象等,很有组织性地完成了专题的采访与报道。 我看到学记们不断在进步。问卷调研透过数据支持他们的观点,让专题的可读性更高,也更有说服力。   网暴受害者援助管道: 大马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网站:https://www.mcmc.gov.my 电邮:[email protected] 电话:03-8688 8000 相关报道: 【专题】教练:需资源增赛事提升水平 篮球也可成全民运动 【专题】一夜无梦代表睡得好?黄章元医生揭开梦的迷思 【专题】开斋节是宗教节日 回历元旦才是马来新年 【专题】马六甲特别之旅 访保育中心与海龟相遇 【专题】美罗中华华中生参与环保计划 水果残渣变有机肥料 【专题】炭烤制作 有咸有甜 咬一口 福州月饼 品乡愁 【专题】新增10v10对战更强大 打王者 别沉迷! 【专题】实践管理并解决问题 传奇学生社团 开发领导力 【专题】走过百年熏房见证鲁乃橡胶业兴衰 【专题】青年作者马尔科姆6岁起写作 挥发童心 书写童书 【专题】飞航学院CEO:较细心专注 女性 也可冲上云霄!
2星期前
3星期前
2月前
(新加坡18日讯)74岁的郑玉冰曾经因为照顾智障的儿子和患癌的丈夫而失去自我,生活压抑的她甚至患过忧郁症。但她成为义工后渐渐走出阴影,现在的她与受益人交流时笑脸迎人,和过去判若两人。 郑玉冰接受《8视界新闻网》的访问时说,她与丈夫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在小学三年级被诊断患有智力障碍,需要念特别学校。 她的丈夫在51岁时患上血癌,3年后过世;她的家婆则在过去20多年因行动不方便,起居饮食冲凉上厕所都需要郑玉冰代劳。 这些年来,守护着家人的郑玉冰似乎一直在为别人付出,渐渐失去自我。 郑玉冰说,当年发现儿子智力有障碍后,曾遭旁人冷言冷语。除了外出被路人以迟钝、傻瓜、笨蛋等字眼指指点点取笑,儿子也曾经常常被旁人欺负。 “因为他当时还不懂事,念幼儿园的时候在课堂上跑来跑去,被其他家长投诉,我只能流眼泪,除了责怪他还当众‘打’他,这些心酸只有自己知道。” 之后,丈夫突然患了血癌,原本是一名家庭主妇的郑玉冰扛起了养家的重担,开始任职清洁工。她陪丈夫进行化疗后,就得赶去上班,打扫他人的住家。 “我丈夫原本是工程师,但是患癌后就没办法工作了,我靠打扫住家一周做足7天,否则生活费没有着落。” 丈夫离世后,她继续以当清洁工为生,一人工作养大两名儿女和家婆。为了供女儿念大学,她也不惜向人借钱。 到了70多岁,郑玉冰的家婆开始行动不便,郑玉冰得为她冲凉、扶她上厕所、洗衣煮饭,同时继续工作,直到家婆去年过世。 这些年来,郑玉冰生活得十分压抑,她形容自己时常闷闷不乐,整个人空闲时都“傻乎乎”地愣在那里,感觉失去自我。 直到两三年前,她偶然加入全欣社会服务(Allkin Singapore)担任义工,陪年长受益人聊天玩游戏,生活变得更充实,也逐渐变得更开朗。 郑玉冰一周会到全欣社会服务中心两三次,每次会去帮忙半天。她的儿子目前在服装店工作,偶尔会和母亲一起做义工;女儿也成家立业,生活总算安定下来了。
3月前
4月前
4月前
5月前
5月前
5月前
6月前
6月前
6月前
8月前
8月前
8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