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

3天前
3天前
4天前
6天前
7天前
1星期前
家庭教育乃形塑人格方面的关键角色,毋庸置疑。然而,诸如两性平等意识等现代观念,应当由教育专业更积极地倡导与传播,这有益于纠正某些还存在偏差性别意识的家庭。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发生学生盗用女同学乃至毕业校友的照片,并利用深伪技术(Deepfake)合成不雅照片或影片的事件。据说相关照片还在通讯软体众传,让参与者“共享”兼评论,甚至传出涉案者将不雅内容对外兜售的行为。 男性青少年往往容易受到色情内容的吸引,加上如今网络获取相关内容的门槛日益简易,确实难以控制。不过,这反映了涉案人(不止制图者,而是所有参与的学生、师长以及成人)家庭教育的失败,或是家长无法竖立良好榜样所导致。 在西方国家,自愿以肉体从事各种形式的商业交易,可以是工作者合理获取报酬的一种方式。此类交易的采购方,也可以是合理满足个人欲望的普通人士,未必需要以传统道德加以鄙视。 但一般而言,尤其东方社会,这类以尊重各方参与者为前提的交易,应该是罕见的。反之,现实中更常见的,是以物化女性为手段,满足个人病态性欲以及偷窥欲的卑劣行为。 此次事件,涉及的是“盗图”、(滥用)“合成”、“色情”、“非法传送”、“集体品评受害人”、“非法兜售”等一系列缺德违法的行为。犯罪的成分环环相扣,很难以“一时冲动”、“年少无知”或“只是玩笑”轻易开脱。 涉案人士应该不止被逮捕的那名16岁男生。面临如此犯罪团伙,警方不仅要一网打尽,而且唯有最严厉的惩戒,方可传达明确讯息:社会各方,绝不姑息事件的重演。 虽然社会上抨击涉案学生的声音排山倒海,但要复制此类恶行,何其容易。各国儿童色情行业在技术加持下,取缔艰难。 如果有人将古来宽中的案例加以抄袭,并运用更高的“防范措施”,让照片或视频更隐秘的流传,甚至更目标性的针对无力投诉的对象,古来宽中的事件将可能成为一连串类似案件的前哨,且更难侦破。 这是当下资讯工艺发展后,新型犯罪难以防患的难题。通讯部修法,让跨国社媒本土注册,尝试更好规范软件滥用。但之前已有足够多分析说明,小国政府欲惩戒影响力巨大的跨国社媒,成效依然可疑。 有鉴于此,横扫此次所有涉案的人士,下判最高的刑罚,才是为了防止“抄袭罪犯”蠢蠢欲动,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议题发生至今,人们聚焦制图以及传送者,但在进行相关惩戒之外,也要留意这些不法行为背后的心理结构产生机制。 涉案学生的家长究竟是如何教育出能实施如此行为的孩子,值得探究。这个层面,当然不易去挖掘。 当涉案者进入检控程序,家属忙于司法辩护及为被开除的学生安顿未来,疲于奔命,自是无暇静下来思考:家庭教育,为何失败? 如果这仅仅是家长“上梁不正下梁歪”,自身可能就沉溺于类似行为,学生不过是依样画葫芦,还在掌控现代科技后“青出于蓝”,那就是比较直接的发展,也难有他人可以借鉴的层面。 如果只是家长的问题,一般“正常”家庭至少可以比较安心,孩子不至于太容易沦为这类性犯罪者。 但如果家长并非一丘之貉,相关家长在孩子犯下伤害多人的滔天大罪后,若要将功补过,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坦诚交代产生恶魔的家庭环境,以及教养失当之处,甚至探讨其他可能影响孩子成长的校外因素。 提醒其他家长需要防范以及警惕的部分,就是涉案家庭成员对于防止案件过多重演,所能做出的贡献,也才能展现忏悔的诚意。 家庭教育乃形塑人格方面的关键角色,毋庸置疑。然而,诸如两性平等意识等现代观念,应当由教育专业更积极地倡导与传播,这有益于纠正某些还存在偏差性别意识的家庭。 然而,此次事件最引人诟病的,反而是相关教师,以及校方的处理方式。据受害人爆料,教师仅给予涉案学生轻判(记两个小过),并且言语间责怪受害人。就连其他没有直接处理此案的老师,也批评在网上申诉的受害人。 老师轻罚触犯刑事案的学生,当然是不可思议。网上有人质疑,老师是否也 [vip_content_start] 以某种形式牵连其中?或是周边涉案的其他人必须成为包庇对象?所以不得重罚掌握“把柄”的涉案学生?这些就不会是完全不合理的疑问。 虽然宽中校方在学生涉及合成不雅照片事件的处理方式确实不够迅速,但至少今日中午已发文告表示已将涉案学生开除,并承诺会为受害者提供心理辅导,至于发表不当言论的教师也已经接受柔教育局调查。 但如果受害人的指控属实,为了维护人们对独中教师的公信,解雇被证实严重违反条例的教职员,看来是应该是最基本的动作。 独中教育体系,看来也应该从此事件全盘检讨,设立机制保护学生,免于此类侵害之重演。这包括更谨慎的遴选掌校者和教职员,并且定期培训,确保教职员对两性平等意识有更健康的认识与坚持。 此次事件得以曝光,主要感谢勇敢发长文揭发案情的受害人。虽然长文的所有内容还需要检调单位确认,但正是受害人的勇气揭发,避免了更多人持续遭受伤害;以上种种追责、补救以及机制改良的过程,也才有机会开启。 通讯部副部长张念群在此次事件当中协助受害人报案,稳住受害人情绪,并且提醒人们涉及此类案件的法律刑罚,实质协助受害者,也恰如其分提升社会对此议题的觉醒。 然而,依然有敌对政治势力借此攻击张念群,提出“身为执政党,应该解决问题,不是公开喊话”。这显然是消费课题,以达到政治攻击之目的。 目前许多议题,都有人在用相同套路进行政治攻击:“身为执政党,问题出现就是自己的错”、“身为执政党,应该体制内解决,不应再诉诸民间力量”,诸如此类云云。 在布特拉高原气爆案,行动党向公众募捐的课题上如此;在彭亨森林局罔顾法庭意见,滥砍榴梿树的事件,也是如此。敌对势力在议题当前,不实质协助受害人,反而无的放矢,乘机攻击政敌,实不可取。 其实许多议题都可以多层面进行解决,态度不需要非此即彼。如果单从务必低调进行的“内部管道”解决,又会被批评为没有作为,“只会静静”。 在古来宽中深伪不雅照事件上,张念群协助受害人报案,让执法体系对付涉案人,这是体制内处理,但对公众社会宣导,引发教育界的反思、父母的关切,也具有巨大的意义与价值。
1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古来16日讯)2024年度第50届高初中统考成绩放榜,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学生表现优异。 今届,该校来自高三理科、文商科、电机电子科及餐饮管理科的考生共计843人,初三则有875名考生。 其中, 高中统考考获10A者有1人、9A有9人、8A者16人、7A者12人、6A者24人、5A者36人。 至于22科考科的整体表现,19科高于全国及格率,分别是:华文100%、马来文95.49%、英文98.46%、数学91.94%、高级数学(I)96.46%、高级数学(II)89.85%、历史97.80%、地理98.90%、生物93.25%、物理86.50%、商业学97.89%、簿记93.36%、电脑与资讯工艺100%、美术98.06%、电学原理95.38%、电子学95.38%、电机学98.08%、厨艺理论与实务100%、餐饮理论与实务100%。 初中统考方面,考获8A者有10人、7A者7人,6A者20人、5A者21人。 8科考科的整体表现,6科及格率高于全国及格率,各科及格率分别是:华文98.51%、马来文92.30%、英文94.37%、数学87.39%、科学93.79%、历史95.99%、地理95.06%、美术94.14%。 高中统考成绩优异学生名单如下: 10A:林轩毅 9A:吴俐仪、张瀚萱、张卉其、李芝锜、陈靓颖、黄可宣、张净茹、陈芯茹、温子萱 8A:郑芷昕、方咏翔、陈子恂、蔡乐阳、高健智、廖芷萱、林雨欣、林宇宣、罗凯恩、冯慧琪、彭俊杰、黄子恒、伦瑜璟、潘峰胜、苏恩茹、符证扬 7A:蔡恩雅、黄宇阳、蔡诚恩、蔡依倩、沈育哲、陈柔旖、黄心姵、陈冠峰、陈紫欣、罗诚恩、陈则睿、黄则义 6A:谢雨恩、刘棋旻、张力升、张镇豪、方琝茜、李承燊、李恩欣、赖泇璇、莫嘉胜、黄筱悦、谭嘉乐、谭静仪、王学斌、黄祈睿、张勇航、梁今瑄、薛乙雯、童羽萱、叶凯恩、蓝钦岩、张俊铭、刘俊源、沙义、黄嘉恩 5A:陈钧权、蔡乐晨、钟星洋、张瑜恩、吕薰瑶、温凯莹、李佩轩、刘静瑜、林靖涵、林善婷、吴思莹、丘子皓、陈可欣、刁镘漫、郑芸曦、黄吟秋、黄歆茹、谢怡萱、陈冠宏、颜楷喆、吕恩仪、李佳蕙、罗语彤、王靖茹、陈佳倩、黄诗漫、易哲宇、林欣恬、苏俊卉、李嘉豪、李嘉俊、李志浩、陈怿、罗源斌、庄子仪、杨时涛 初中统考成绩优异学生名单如下: 8A:洪敬威、马智恩、蔡瑞斌、胡舒涵、傅子芸、高乐珈、柯秉言、刘予彤、王凯丽、余碧雁 7A:古煜程、吴倚彤、韩芯卉、李沛霖、刘洁、陈伟豪、杨苑廷 6A:林芊妤、林子言、白品辰、戴语乐、王宥汐、叶智航、姚佳颖、蔡宜廷、张峻慎、林俊文、李思娴、梁嘉暐、林诗雅、黄浚燮、彭婧恩、孙永恩、陈俐蒽、陈正康、郑善宇、姚佳琦 5A:梅惠淇、方柏乐、覃子瑄、阿琪卡、罗敏欢、黄妤彤、陈韵羽、杨时语、陈亮盈、曾筱彤、庄睿娴、苏恒、李婧恩、李袁皞、廖彦楷、黄子恩、黄家浚、郑义恒、邓楷逸、余靖宁、尤宇洁
3月前
辩论,不只是语言的交响,更是思维的舞蹈,让年轻的灵魂从辩论舞台上的逻辑与感性间找到自己的节奏。在这个世代,若是要让情感的传承与科技的创新能平衡地融合,能在年轻人脑海中烙印的,不仅仅只是课本中的方程式或手机里的短视频片段,还能是辩台上交锋的智慧与火花。柔佛州一年一度公开给柔佛中学生参赛的“磬艺辩”,去年末迎来了它的第2届。从前年疫情后的首次尝试,到如今已成为一项备受瞩目的赛事,也逐步成长为本地乃至国际华语辩论圈的重要平台。 马来西亚工艺大学艺华辩主办的“磬艺辩”,为中学生与大学生搭建了思想对决的舞台,让学生们以辩为笔,以思为墨,尝试编织出属于他们的答案。今年的中学生州际赛事不仅延续了去年的成功,更在规模与筹备细节上不断精进,彰显了团队的团结与努力。 参与磬艺辩的一共有来自柔州的12支辩论队,他们来自柔佛州马星国中、昔加末昔华国民型华文中学、新山宽柔中学、培群独立中学、笨珍斯礼国中、宽柔中学古来分校、Paragon私立中学、峇株巴辖华仁中学、居銮中华中学、 Paragon国际学校、柔佛开屏山庄国中及大学城国中。 艺华辩筹委会秉持“点燃南马辩论热情,弘扬思辨文化”的宗旨,以科技为主题,旨在通过辩论提升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同时促进校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作为工艺大学辩论社的特色活动,艺华辩论赛注重选题的深度与实证的严谨性,结合时下热点话题,将科技进步的机遇与挑战融入辩题,引导参赛者深度思考人类社会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初赛和8强赛事均是通过线上方式举行,辩题分别为“把自己生前的记忆植入人工智能身上是喜是悲?”和“生成式AI的能力被高估或低估?”经过初赛和8强后,晋级的学校有新山宽柔中学、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峇株巴辖华仁中学及Paragon私立中学,他们在半决赛的实体赛事中碰头,辩题为“虚拟现实是不是逃避现实的工具?”。 最终,由新山宽柔中学与峇株巴辖华仁中学,于11月30日进行决赛王牌交锋,通过探讨“大数据时代,人类的理性能力或共情能力更重要? ”进行实体辩论,并且经由脸书直播,让大众可以一睹学生辩论赛,了解辩手的角度和观点。 最终,由新山宽柔中学在总决赛中的出色表现,成功击败劲敌峇株巴辖华仁中学,摘下冠军桂冠。来自峇株巴辖华仁中学的陈勇轩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清晰的论证与从容不迫的临场发挥,征服了评委和观众,荣膺“全程最佳辩手”。 | 辩论赛事背后的挑战与成长 | 筹委会希望通过这一赛事,能够为中学生提供一个优质的平台,进一步加强南马地区辩论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力。 艺华辩筹委会总策划唐瑀帆回忆起上一届的筹办过程时,感到一切都历历在目,在需要兼顾学业和课外活动的时期,能参与这两年的筹划过程,对他而言亦是宝贵的功课。 因为在中学有社团经验,他在首届的磬艺辩委员会中任筹划部的一员,负责活动行程安排。今年在接任总策划后,方发现筹备工作挑战巨大,特别是预备期紧凑,只能在考完期末后的休假期间才可以完成委员招募,而赛事就立刻接踵而来。 “我们的赛事周期分为11月份面向中学生的州内比赛和隔年中的大专生国际赛,2项赛事的筹备工作其实是同步展开的,因为国际赛我们有更多的细节需要安排。” 唐瑀帆表示,虽然科技已经带给人们沟通上的便利,但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当面协调,例如在敲定场地租借、确保网路设备的稳定以及直播器材选用等,这种分阶段的安排不仅考验筹委会的规划能力,也需要他们在资源整合和执行上做到滴水不漏。“今年的赛事依旧会保持线下与线上结合的模式,特别是国际赛部分,需要邀请外国队伍来马参赛。去年的比赛吸引了来自中国的选手,他们的表现让我们看到了国际交流的价值,尤其是同年龄却不同背景的学生,在想法上的差异。” 提及今年辩手的表现时,他说,虽然大学生离开中学生活不久,但筹委会还是对当代学生的思维方式有了全新认知。 唐瑀帆感慨道:“现在的中学生不只是上学、回家、做作业而已,他们的生活有更多吸收知识的渠道来源,产生出当代中学生的另一种思维方式和独特的视角,跟我们想像的方向并不完全一样。” 他坦言,因为是工艺大学的赛事,赛题几乎围绕着科技为主,这些内容并非中学课堂上会教授的,不过,学生们通过自学和时事新闻的摄取,完善了他们的论证能力。 | 辩论赛是语言艺术的较量 | 财政韩立权(20岁)指出,辩论赛是一场语言艺术的较量,辩手们需要观点清晰,筹备充分,并且对自己所捍卫的持方有着坚定的信念。 他认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筹委会也有自己的信念和责任,就是尽可能地把磬艺辩和明年5月的国际赛事艺华辩办得完美。 “作为艺华辩筹委会的高层之一,我在这次的筹办当中也学习到了很多。高层作为筹委团的首脑,我们的决策对整个活动筹备的走向是至关重要的。” 他说,在拍板任何决策之前,高层通常都会举行数次会议以得出一个结论,而这也让他学习到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整合别人的意见,才能在最后得出一个相对完整的结论。 | 与艺华辩的共相知 | 赛会筹划部组长颜依淋(21岁)表示,这是她第一次参与艺华辩的筹委会,却不是第一次接触这一赛事。在上一届比赛中,她曾以兼职司仪和大会主席的身分参与,即被参赛者对华语辩论的热诚以及团队合作的氛围深深吸引。那时,她便下定决心要为艺华辩贡献一份力量,而这也成为她与艺华辩的初相识。 作为筹委,颜依淋坦言,她最大的感动是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筹委之间没有是非争斗,也没有免费搭车或勾心斗角的情况,大家齐心协力、频率一致,使得沟通和合作变得高效。 “面对难题时,筹委们苦中作乐,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特别是在筹办艺华辩旗下的第2届磬艺辩时,更深刻体会到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谛,在观众眼中顺利进行的赛事,其背后是筹委们日积月累的准备、不懈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彩排。” 作为赛筹部组长,颜依淋负责整场赛事的流程安排,需要与各部门提前沟通好一切事宜,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对于初次担任全场场务总监的她而言,这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然而,在全体筹委的努力、高层顾问甘圣恺的悉心指导以及赛筹组组员的团结合作下,赛事最终圆满落幕。 “场务总监的角色可以比喻为桥梁,即是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桥梁,需要整合赛事的重要资讯;是筹委和高层之间的沟通桥梁,需要及时传递最新消息和意见;更是面对突发状况时,确保比赛顺利进行的关键桥梁。” 谈到最难忘的回忆,颜依淋提及与大家熬夜到天明的经验,大家一边吃夜宵一边反复准备,口中还念叨着“赛筹部一个都不能少!开干!”那段日子,充满了战友情,也成为她记忆中最独特的一部分。 对于比赛中印象深刻的环节,她则提到辩手们以幽默的方式讲解辩题,将抽象概念拉近至观众的日常生活,以及评审老师们幽默风趣的点评,不仅剖析全场攻防关键,还对辩手们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展现了华语辩论文化的传承与关怀。 “这便是我与艺华辩的共相知,未来也会和它终相守。 ” | 辩论是团队合作的结晶 | 赛事部组长邱煦娢(21岁)表示,作为曾经的中学政策辩论队成员,她一度因大学生活而暂别辩论,此次能以筹委会成员的身分参与艺华辩,倍感荣幸与激动,因为这是一个将自己对辩论的热忱传承下去的机会。 身为赛事部组长,她和组员们不仅为比赛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还希望通过努力让每一位参赛者感受到辩论的意义与魅力。 “在筹备过程中,与不同部门的合作让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例如,在面对赛会时间临时调整时,团队能够迅速商议解决问题,这让我更加明白,一个优秀的团队不仅需要分工明确,更要建立在彼此信任与支持的基础之上。” 她说,赛事部的职责包括拟定比赛规则、章程、制度及辩题,筹备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挑战,但这些经历也让她成长。 “为了制定公平且具有吸引力的赛制,团队参考了以往优秀赛事的经验,同时结合实际情况与赛会主题,精心设计了合理的赛制和评分标准,这些细节上的努力成为赛事成功的关键所在。为保证比赛的专业与公平,团队投入了大量时间研究与完善每一环节。” 在比赛进行期间,邱煦娢意识到,辩论的世界不仅是思维逻辑与语言表达的交锋,更是团队合作的结晶。每一场比赛都像是一场思想的盛宴,让她叹为观止。 她指出,一个辩题并非只有A、B两面,辩论展示了思维的无限可能。 在初赛与八强阶段,她担任大会主席,这一角色对她而言尤为重要,因为通过这次经历,邱煦娢不仅提升了自信心,也更加体会到公平与严谨的重要性。“大会主席是整个辩论过程的核心领导者,需要统筹全局、严格把控时间、监督规则执行,并在比赛中处理争议与违规情况。” 邱煦娢坦言,她认识到,辩论不仅是台上的唇枪舌剑,结束了就没有了,通过筹备辩论比赛,见证筹委们智慧与努力的产物,让她更加坚定自己对辩论的热爱,余韵仍在。 台上的灯光渐渐熄灭,台下的掌声却久久回荡,第二届磬艺辩虽然已圆满落幕,但它所点燃的思想火花却将持续照亮未来,那些被激发的观点与梦想,都会随着每个辩手的脚步走向更远的未来,或许多年后,他们回望今日,会发现那些辩论场上的热血与执著,早已化作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底色,照亮前行的每一个瞬间。  
4月前
(古来22日讯)宽柔中学古来分校的639名学生在国内外各类学术、体育及艺术赛事中为校争光,学校今日举办了“2024年度校外竞赛表现优异表扬会”,以鼓励和嘉奖这些获奖学生。 表扬会共嘉奖了639名在县际、州际、全国及国际赛事中荣获冠、亚、季和殿军的学生。其中64名来自学术项目,128名来自体育项目,447名来自学艺项目,累计得奖人次达1128次。 学生们共参加132项的赛事中,其中有16项是国际大赛。 宽柔中学董事长郑振贤表示,为鼓励学生为校争光,董事会决定从明年起对在体育和学艺方面表现卓越的学生提供半免学费。 “宽中三校的高中生及初中生,各6个名额,而获得半免名额的学生,第二个学期和第三个学期无需缴纳学费。” 他认为,学生若对学术、体育及学艺感兴趣同时取得杰出表现,希望学生家长们不要阻止,学术成绩不是唯一,中学的联课活动评估分数也是入选大学的评估。 出席者包括宽中常务董事锺镇鸿、李明耀,副校长颜壮志、李锦星、郑叶枫、蔡顺程,教师阙玉萍、蔡伟尼及黄巧柔。 2024年第21届马运会跆拳道女子组团体品势银牌得主:刘侑灵(高一理3) 我从10岁开始练习跆拳道,目前是黑带一段,每天放学和周末花1.5至2小时练习,同时兼顾学业。本月25日,我将代表大马前往台湾参加国际跆拳道邀请赛,期待在双人和个人品势赛中脱颖而出。 第三届马来西亚“中文-马来文”翻译大赛一等奖得主:黄汇泽(高二理2) 在老师建议下,我意外参赛。这场9月的赛事中,口试最具挑战。其中一个环节播放1分钟马中交通的华语视频,参赛者有2分半时间准备,再用1分半的时间用马来文复述,过程紧张刺激。 2024年全国华教常识比赛(团体组冠军)及2024年第23届《星洲日报》中学生时事问答比赛冠军得主:张宇康(高二文商2) 我初三参赛未入围,但不气馁,隔年入围,第三次终于夺冠,圆了心愿。备赛时,我每天阅读《星洲日报》并记录社会议题,通过笔记强化记忆,期待明年保卫冠军。 Next Big Chef 2024冠军和最佳表现奖(双料得主):王乐宇(高三餐饮管理1)和陈冠峰(高三餐饮管理2) UCSI大学疫情后复办赛事,我们8月构思日式便当食谱,选用三文鱼、饭团、玉子烧和沙拉,希望以美味取胜。决赛评审试吃后说“不予置评”时,我们非常紧张,直到听到“很美味”才松了一口气,最终夺冠。 “紫荆杯国际舞蹈大赛2024”中学组优异奖(15名团员):陈舒愉(高三文商1)及黄颖燕(高一理2) 宽中古来分校首次成功进入香港紫荆杯国际舞蹈大赛决赛,15名团员从5月开始筹备,经过3个月训练,8月飞往香港参赛。我们获奖的是新疆舞《欢》,目前正准备明年1月参加大马全国舞蹈赛,继续代表大马争光。
6月前
(古来14日讯)宽柔中学古来分校今早迎来1729位学生到校参加2025年度初一新生入学试,对比前年的1383名和去年1531名应考生,该校连续3年应考人数直线增加逾百人。 该校今年的有1785人报考,56人临时缺考,共1729人应考。 其中,非华裔和外国考生共有42人,分别是1名中国人、3名巫裔、9名印裔、26名混血儿、2名华嘉族和1名卡达山族。 宽中第三副董事长拿督陈益昇表示,目前宽中三校有超过1万3000名学生,教职员工高达800人,由同一个董事会管理,实属不易。 “幸得乡团会馆和社会大众的热心支持,宽中才可以一步一脚印成长,办学深具特色。宽中校友遍布世界各地,在各个领域均有发展,为社会贡献,是学校的光荣。” 他说,随着两所分校的设立,大大减轻家长交通上的负担。 “古来分校2025年度将招收750名新生,三校共招收2300名新生,但却有4700名报考,受限于校园课室和师资有限,校方唯有进行入学试作为收生门槛。” 他也说,校方不但为成绩优秀的新生提供学费优惠奖学金,亦为初一新生提供清寒学生助学金,帮助学生安心完成6年学业。 “宽中两校近年来在大马教育文凭(SPM)考试中考获佳绩,国文科和历史科都达到90%以上的考获文凭率,这归功于校方的积极办学和老师的优良素质。” 宽中古来分校校长黄慧珠指出,从2021年开始,宽中入学试即由三校的华文、英文、国文和数学科主任统一出考题,整合整理成3份考卷,由三校校长抽签,三校各使用不同的考卷方式进行入学试。 “宽中根据小学地点来划分学区。” “宽中虽非双轨办学,但几乎学生都会报考大马教育文凭,近年来本校有93%至95%的考生考获此文凭。” 她表示,校方秉持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因素而缀学,所以新生考上入学试后都有提供申请助学金的机会,开学后亦开放给有需要的全体学生申请常年助学金。 “三校入学试成绩优异的前5%学生中,第1至10名可获初中3年学费全免;第11至20名可获初中学杂费全免;第21名至前5%者,可获初中一学杂费半免。” “今年开始,三校特设初一新生学艺及体育奖学金,供在艺术、学艺和体育方面有优秀表现的学生申请,三校各录取6名,总共有18个名额。” 出席汇报会者,包括宽中前董事长林俊民、前校长张拔川、总务叶运才、常务董事锺镇鸿、副校长颜壮志、李锦星、蔡顺程、新山中华公会教育委员会委员黄丽颖、新山中华总商会培训与人力资源发展组暨资讯及通讯工艺组副主任胡凯劲、新山客家公会前文教组主任赖瑀凤、新山海南会馆副总务麦邦忠、柔佛潮州八邑会馆副总务陈泰明、柔佛州河婆同乡会财政刘志华、古来海南会馆副主席拿督斯里张运祥、古来潮州会馆财政陈政中、古来广西会馆副会长廖宸孝、古来福建公会妇女组委员蔡伟今、柔佛丰顺会馆会长梁泽超、古来客家公会会长李德隆、古来中华总商会青商团团长梁志豪和文教组副主任王庆义、古来中华公会妇女组主任赖慧玲和副主任赖静娣。
7月前
(古来10日讯)宽柔中学古来分校今午首次举办“校友回校日”下午茶聚,让过去17届毕业校友及部份曾任教的师长前来相聚,至少有来自各领域的13届校友也再次登上母校的舞台呈献表演,场面温馨欢愉。 回校日的举办,是为了欢庆宽柔学校111周年暨古来分校启用20周年校,参与表演的校友皆已在不同领域工作,但为了今日的演出,他们特地抽出时间练习及彩排,以再次为同窗及师长献上一曲。 校长黄慧珠在致词时表示,自2007年第一批从校本部迁移到分校的电机科生毕业,古来分校17年来的毕业校友已逾1万3000人。 她说,宽柔是校友的家,希望校友常常回家,包括以各种方式,随时顺路转到校园看一看。 她也表示,像今午这样的“校友回校日”应该不会每年举办,下一次也许是在10年后,或20年后。 “所以,我不说第一届或第几届。10年或20年后再见,也许大家都已两鬓斑白,老眼昏花,但愿到时大家对古来分校的记忆都还在,谈着笑着,仍是一颗暖暖的少年心。” 出席茶聚者,尚包括宽中董事会总务叶运才、副总务何舜成、分校第一任校长彭志伦、第二任校长颜光辉、校本部退休校长谢秀权等。 何舜成在致词时表示,古来分校的学生有4983人,是宽中三校最多学生的校区,校本部的学生有4949人,至达城分校则有3291人,预估明年至达城分校人数会增至约5000人,届时三校总人数将达1万4000人,是非常庞大的人数。 他披露,宽柔三校皆需要老师,希望有兴趣任教的校友能回母校服务,目前具大专资格老师,单单基薪已达3800令吉,且有机会报读受大马学术资格鉴定机构(MQA)承认的专业执教文凭课程。 他重申,董事会很注重校友,视校友为最重要的资产,并开设了校友事务部,每两年在新春佳节期间主办校友“回家日”。 “我们总共办了3场,两场在校本部,另一场在至达城分校,希望明年可以在古来分校办,更希望分校1万多位校友的庞大力量,可以给予我们支持。” 彭志伦在接受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访问时表示,今午的回校日办得非常好,很有创意。 他说,古来分校已有20年的历史,校友逾1万3000人,若这股力量能凝聚起来帮助学校将会很状大,这是非常珍贵的寳藏。 “但是,回校日若10年才举办一次就太久了。每年举办可能没有办法,但可以3年或5年举办一次,甚至再来一次三校团聚的校友回校日。” 他表示,宽中的学生人数冠全马,甚至全世界最多,若校方与校友能配合,将能展现团结的力量和气魄,不管是董事会或行政人员,今后在办学时会更有自信,也能加强校友与学校的联系。 颜光辉表示,茶聚是值得鼓励的活动,不但是毕业学生与学生的相聚,也是前任或现任老师和老师的相聚。 他说,茶聚的范围比较小,不像教师节般大场面,大家可以自由地聊天交流,又可以看到校友的精彩表演。 “我希望茶聚至少能5年办一次。第一年大家可能比较辛苦,但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和资料,接下来就比较容易了。”  
8月前
(古来16日讯)宽柔中学古来分校今日举行“2024年度奖助学金颁发仪式”,共颁发734份助学金给获奖的学生,总额达145万6675令吉。 该校副校长郑叶枫在致词时披露,颁发项目包括校内助学金217份、校外团体奖助学金218份、学业优异奖学金51份、校外考试成绩优异奖励金116份,华小老师、国中全职华文老师及南方大学学院老师子女学费半免优惠132份。 她说,颁发的项目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校内外清寒助学金,此助学金是让家境清寒,造成学费缴交面对困难的学生申请,让他们可以不必过于担忧学费压力,顺利在该校就读学习。 “第二类则是奖学金和奖励金,颁发给去年初一新生入学试成绩排名前5%的考生,校内各 级全级成绩第一名的学生,校外考试(包括统考及大马教育文凭考试)获得成绩优异的学生。” 她表示,奖学金及奖励金是奖励学生的努力和良好的学习成果,也希望获奖者再接再厉,不只在学业有优异的成绩,也在其他方面有杰出的表现。 出席者仪式的嘉宾,有该校董事长郑振贤、校长黄慧珠、赞助奖助学金的各单位代表。 郑振贤在致词时表示,宽中3校的总学生人数有1万3300位,今年颁发的奖助学金数额,已从去年的330万令吉增加至今年的350万令吉。 他重申,该校董事会的位场,是学生进入宽中的大家庭,绝对不能因为经济情况而辍学,若学生家庭有变故,校方必须迅速及即刻通知董事会,董事会将给予相关学生援助,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包括面对住宿问题的学生,也将被安排入住设在校本部的宿舍。 他感谢热心教育的团体及个人,一直以来给予该校学生的援助。 他指出,虽然该校已增设第二所分校,但学生在学术的表现仍很卓越。 他表示,在今年5月间公布的大马教育文凭考试(SPM)中,古来分校共有779名考生考获文凭,当中马来文的及格率是99.41%,华文、英及国文考试几乎是100%的及格率,唯历史科稍微逊色,及格率是91.86%,导致该校的SPM及格率为91.86%。 他强调,董事会关注宽中3所学府的学术上的进展,更落实了与时并进的教育转型计划,著重如何塑造学生自主学习精神,让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出校园进入社区感受社会的冷暖,激发他们内心深处不一样的思维及确认自己未来的方向。
9月前
(古来11日讯)2020年至2023年间,宽柔中学古来分校的毕业生升学率皆超过90%,且选择在本地大学就读的毕业生有近70%。 其中也各有约12%毕业生,选择到新加坡和台湾深造;4%选择中国,其他选择还包括英国、澳洲、爱尔兰、日本、韩国等地。 宽中常务董事兼教育组主任锺镇鸿今日在古来分校举行的海内外大专院校教育展开幕礼上致词时,如此表示。出席嘉宾尚有校长黄慧珠、副校长颜壮志、郑叶枫、蔡顺程、董事会总务叶运才、宽中至达城分校升学辅导处主任何丽萍等。 今日参展的75所大学,包括本地大学21所、本地外国大学分校9所,海外大学新加坡14所、台湾8所、中国6所、澳洲6所、英国3所、爱尔兰2所、日本2所,美国、法国、香港及瑞士各1所。 锺镇鸿指出,今年古来分校的高三学生有845人,未来一年后宽中至达城分校即将送走首批高三毕业生,意即2025年以后,两所分校加上宽中校本部的高三毕业生人数预计将有2000人,必定会成为各大学极力争取的重要目标市场。 他希望参展的单位,在提供优越及有吸引力课程的同时,也能提供更多奖助学金给有意前往深造的宽中毕业生,且这些优惠聚焦的不单只是成绩优异生,也能特别提供给在课外活动、学校社团组织或在某些技艺领域表现优秀的学生。 他表示,为了确保学生都有机会升学,宽中董事会早前就设立了大专院校教育基金,每年提供给有需要的学生申请,成功申请者将获一次性8000令吉作为升学启动基金。此外,校方也提供保送计划给有志成为老师的毕业生申请,以继续到大学深造。 他说:“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希望宽中毕业生,不会因为经济问题而放弃继续升学。”
9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