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深度报道
投资理财
非凡人物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孙德俊
都市动态
海外华文书市 |《AI时代2053》新书分享会 孙德俊:迎接AI时代勿害怕
(吉隆坡29日讯)科技商业专栏作者孙德俊强调,面对人工智能(AI)时代,不要害怕人工智能,应学会拥抱它。 他今日在“AI时代的生存锦囊”《AI时代2053》新书分享会上在说,大家应该以“活到老,学到老”的方式来面对未来,特别是在这个时代,不能盲目相信人工智能提供的信息,而是要与人工智能形成互补,通过合作,更好地实现目标。 “尤其是混合(hybrid)或‘+AI’概念下,人们需要思考如何借助人工智能,让自己提供的服务或各方面的内容变得更加完整和高效。” 他补充,保持学习力、创造力及批判力,才可以在人工智能时代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3天前
都市动态
都市动态
曾子曰:无法拒绝只能迎接它 AI时代伦理问题令人忧
(八打灵再也17日讯)资深广告人曾子曰认为,人工智能时代最令人担忧的是伦理问题,预测可能在未来,全世界都会制法管制人工智能的运用。
2月前
都市动态
都市动态
明办新书分享对谈会 孙德俊授AI时代8锦囊
这场对谈活动由星洲日报《活力副刊》与大将文化联合主办,除了《AI时代2053》作者孙德俊外,广告界资深人物曾子曰也将参与讨论,共同探讨AI时代的生存锦囊及未来机遇。
3月前
都市动态
读家
【副刊编辑室 X 作家 X 出版社】那一晚,大半文坛都来了!
周五雨夜,城里的文艺好友齐聚“青楼”,共赴一场与文字的约会。 星洲日报活力副刊【读家】年度选书,每年都会票选十大文学类与十大非文学类书籍,盘点大马出版业界整年努力的成果。这是【读家】年度选书首次举办实体榜单揭晓活动,于1月3日在星洲日报总社惬意展开。现场聚集出版业者、作家、活力副刊专栏作者等近80人在“灯下碰杯”,温馨氛围佐有美酒、陶土、给文字的告白,以及媒体人的殷殷心切。 ◢郭清江:深度阅读,须回到纸本 世华媒体(马来西亚)集团总编辑郭清江致开场辞时,透露他对当前阅读风气的深深感慨。 “今天每个人都把时间耗在手机上,父母也把教育责任交给手机,缺乏亲子交流。这对整体社会发展影响颇大。”他始终认为,手机只适合浅阅读,若要达成深度阅读,我们终须回到纸本,回到书籍,回到报章。以新闻事件为例,“在网络阅读,常常都是社媒平台推送内容,我们被动接受。而报章经过整理,在不受手机干扰下,从第一行读到最后一行,我们能够很好地消化,最重要是它能激发我们思考一个课题的对与错,协助我们成长。” 郭清江鼓励家长多让孩子接触报纸,缓解网络资讯爆炸带来的焦虑和抑郁,“科技很重要,我们要拥抱科技,与此同时也要回到真正的阅读,因为阅读真的很重要。” ◢孙德俊:继续阅读创作,保有判断力 以《AI时代2053》获选【读家】2024年度十大非文学类书籍的科技人孙德俊,在台上述说感言时,也发出相似的呼吁。“我在书里提到,使用AI(人工智能)有两种人,一种人会因为 过于依赖AI而降智,但我相信在场的人不一样,因为我们使用AI后依然会继续阅读,继续创作,保有判断力,这很重要。” 其他作家也有他们的关怀。 ◢陈志鸿:一起书写小历史! 以《昔日儿童皆长大:槟岛乔治市男孩的故事》入选十大文学类书籍的作家陈志鸿,当天才从法国巴黎回国,顶着时差赴约的他在台上表示,曾担心书写小地方意义不大,“但我希望抛砖引玉,可以的话,大家也把自己的成长记忆写成书,因为每个小历史加起来就是一个大历史。” ◢赖昭宏:出版两周就二刷 大体志愿者兼志工赖昭宏,透过《伤痛的祝福》一书记录大体捐赠者家属自述,入选十大非文学类书籍。“这是我的经历,是关于生死,关于照顾者,关于临终,关于丧亲。这本书出版短短两周就二刷,很难得,谢谢大家支持。”——足以证明阅读确是一种必需,我们终能在文字与书籍里,找到安放自己的角落。 入榜【读家】2024年度选书的20名作者,皆能捧回一个由灶窑坊赞助的柴烧杯。 ◢凌庆安:泥土和文字的共同点 灶窑坊创办人凌庆安说,“每烧一批杯子,要用6吨的柴,”身处不消几块钱就能购得漂亮杯子的闹市,“柴烧杯的价值在于,我们都是用心制作,我们使用的都是马来西亚的陶泥。当大家在跟文字谈恋爱,我也在和我的泥土谈恋爱,我想我们有一点点相像。”土色的柴烧杯并不发亮,一如文字的雕琢并无光彩可言,却给人一种温朴的踏实感。 人群聚散有时,走出外头早已没有风雨,清澈的夜空有点点星光。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静下心来阅读,期待2025年大马出版品持续如星灿烂。 相关文章: 【2024读家选书(上):文学类】《活力副刊》编辑室选书,来了! 【2024读家选书(中):文学类】《活力副刊》编辑室选书,来了! 【2024读家选书(下):印象篇】 ❶流散、回溯❷变变变❸“地方性”再发现
3月前
读家
读家
罗咏京 / 与其担忧AI,不如掌握判断力
孙德俊的新书《AI时代2053》提出了另一种观点:这个时代只会分为两类人——会用AI的人和不会用AI的人。 最近,我工作时电脑上打开的页面不再仅仅是Microsoft Word或Chrome,而是多了以下几个工具:ChatGPT、Perplexity AI、Google Translate,之后才是Google Chrome或Microsoft Edge。没错,我们的使用习惯已经改变,越来越依赖 AI 的协助来加速工作。 我们似乎提前步入了未来。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也让不少人感到担忧——害怕自己无法适应这个愈加智能化的新时代。然而,孙德俊的新书《AI时代2053》提出了另一种观点:这个时代只会分为两类人——会用AI的人和不会用AI的人。如果再细分下去,则可以分为过度依赖AI的人,以及善用AI并因此变得更好的人。 对此,我深表认同。正如前面提到的,我现在常用的AI和数字工具为我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例如,Perplexity是我用来查询和分析资料的主要工具;NoteLM则偶尔用来快速阅读文章;ChatGPT则可以在我快速完成初稿后协助润稿或检查错别字。甚至当我对如何查找资料感到迷茫时,我也会邀请ChatGPT和我一起讨论、提供建议。 有人可能会误以为,《AI时代》是一本工具书,教你如何操作AI工具。但实际上,他并不会手把手教你这些技能。他更像是摩西,引导我们学习“如何学习”AI。如果我们过于依赖工具,最终迷失的就是自己,失去反思力,也丧失学习的能力。脸书和WhatsApp的出现,让我们除了更方便地沟通,也学会了辨别正确资讯与假消息。同样,AI工具的普及虽然加快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却也间接训练我们如何分辨AI的答案,或者如何优化AI提供的选项与解决方案。 除了作为引导的作用,德俊也在书中分享了不少他对近几年科技发展的观察,例如各个科技平台之间的争夺战以及历史发展;同时他也向读者分享了他对科技的看法,例如在“科技与人文的结合”中,他提出这两者之间的结合,会创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也因为这两者的结合,反而让人们多了不少的选项,例如有人或是使用手机阅读这篇文章,有的人或者依然依靠实体报阅读此文. 在书的结尾,作者提出了3个锦囊: ❶从来没有哪个时代,“提问”的能力显得如此重要; ❷“创意”是人类独有的能力; ❸持续练习和投资于“创意”,发挥人类特质。越接近心灵的事物,越难以被取代。 结合书中的内容和我的个人经验,我还想补充一个建议:在AI和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判断力”变得尤为重要。 只有具备“判断力”,我们才能辨别AI工具(如 ChatGPT或 Perplexity AI)提供的资料是否准确;只有具备“判断力”,我们才能同时掌握“鉴赏力”,分辨AI生成的图像或视频的真伪与品质;只有具备“判断力”,我们才能避免被新时代的科技牵着鼻子走,而是引领科技前行。 那么,如何培养“判断力”?我认为,唯有通过持续不断地阅读和学习,才能让我们的“判断力”愈发敏锐,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有清晰的头脑和思考能力。 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或许科技的发展会取代许多技能,但唯有“判断力”——这种独特的人类能力,能让我们在复杂的环境中找到方向,带领科技为人类服务,而非被其牵制。 与其担忧未来,不如从今天开始,翻开一本《AI时代2053》,用学习和阅读为自己储备判断力,成为新时代的引领者。 AI时代的生存锦囊——《AI时代2053》新书分享与对谈会 “AI会不会抢了我的饭碗”? 《AI时代2053》作者、科技达人 #孙德俊 解锁AI时代的生存锦囊,为你的未来添上一双翅膀! 资深广告人 #曾子曰 担任对谈嘉宾,探讨AI科技与创意产业碰撞时激荡出的火花与无限可能。 主持人则是多元跨界的媒体人 #郭朝河。 活动日期:2025年01月16号 (星期四) 活动时间:8pm-9.45pm 活动地点:八打灵再也星洲日报B2礼堂 报名链接:https://forms.gle/hREpCQ7JXga9npEv5 *入场免费,欢迎报名预留席位
3月前
读家
读家
【2024读家选书(中):文学类】《活力副刊》编辑室选书,来了!
编按:希望本期的“偏见选书”,可以让你窥探活力副刊编辑室的阅读偏好,并从中得到灵感,选出你自己的私房选书哦。 【读家】2024年度选书完整名单(十大非文学类) 1.孙德俊《AI时代2053》,大将 2.陈亚才《瑰丽的万神庙》,元生基金会 3.陈静宜《我说福建面,你说虾面》,大将 4.李永球《正月初九天公生:马来西亚华人拜天公礼俗》,志成文史工作室 5.吴咏駩《太平湖 • 公园生态之美》, NetsEcoVenture & Netseco 6.陈然致《逝者与法医的对话记录——解剖台前的工作日常》,大将 7.赖昭宏《伤痛的祝福——大体捐赠者家属的自述》,大将 8.朱宗贤《霹雳地方掌故》,深斋校友会及学乐书苑 9.白伟权《拜别唐山:在马来半岛异域重生》,一八四一 10.莫家浩《臆造南洋:马来半岛的神鬼人兽》,一八四一 相关文章: 【2024读家选书(上):文学类】《活力副刊》编辑室选书,来了! 【2024读家选书(下):印象篇】 ❶“地方性”再发现 ❷变变变 ❸流散、回溯
3月前
读家
VIP文
孙德俊 | AI时代的搜索引擎
今天,我们站在AI时代的开端,所有既定的牌局将重新洗牌。不管是科技大厂、新创公司,还是普通用户如我们,都得迎接这个新的时代,拥抱这个改变,掌握“问能力”,在对的时代问对的问题,並且寻找到对我们最有价值的答案。 因为互联网的大量数据,人工智能在近年来飞速的发展。而在人工智能的时代,在超大量的数据面前,我们又需要怎么样的搜索引擎呢? 搜索引擎发展历史 让我们退一步来看看过去这三十年以来互联网和搜索引擎的发展。从1994年互联网商业化之后,过去30年的互联网发展,催生了今天我们生活中无法或缺的四大互联网元素:电子商务、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尤其在一片茫茫网海之中,搜索引擎更是我们在数码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1998年谷歌创立以前,如果你是年纪不小的读者的话,你一定用过以下的搜索引擎:Yahoo、Infoseek、AltaVista、Excite等等……那是一个百家争鸣的年代。 谷歌创立之后,凭藉着其超强的搜寻结果,迅速地吸引了大量的用户,也创建了搜寻引擎广告生意模式。经过市场的验证,谷歌几乎垄断了搜寻引擎这个非常重要的互联网生意,也让谷歌崛起成为如今的科技巨头之一。 一眨眼20多年过去了,谷歌也从来没有怠慢过,它一直努力增强其搜索引擎的功能,以期提供用户一个更好的搜索体验。 AI为搜索引擎市场带来新可行性 眼看谷歌可以继续收割这个市场的成果,但是科技界的变化是瞬息万变的。2022年11月30日OpenAI推出ChatGPT之后,除了让许多领域产生变化之外,也对搜索引擎市场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首先,有份投资OpenAI的微软,就把ChatGPT的技术和其搜索引擎Bing整合,让用户享受一种新的搜索经验。用户不需要在一大堆的链接结果里寻找需要的答案,Bing或是后来的Copilot利用新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为用户生成答案,并且附上相关链接,让用户更快速的完成搜寻工作。 除此之外,这也催生了许多新一代以人工智能、或是大型语言模型驱动的搜索引擎,如Perplexity等,让搜索引擎这个已经“沉静”多年的市场,再度引起市场的关注。 根据这一年半以来的发展,以下是我的五项观察: 1,Bing/Copilot: 从Bing整合了ChatGPT的技术开始,微软急尽所能的希望在这一波人工智能浪潮中,杀出搜索引擎的一条新大道。以我个人经验来说,我在这之前我已经很多年没有使用微软的搜索引擎了,但这一年多来,我在不同的情况下,都会开始使用微软的搜索引擎,并且享受到以答案是为主轴的搜索结果的好处。从Bing到后来的Copilot,微软希望新一代的搜索引擎朝向人工智能助理的方向前进。我觉得这是聪明的企业策略,因为这才能在新的人工智能时代创造新的价值和新的服务,而不是继续和谷歌在搜索引擎这个市场上缠斗。当然,人工智能助理还是一个新兴的市场,业界玩家在未来是否会开发出除了广告和订阅服务以外的新型商业模式,我们还有待观察。 2,Perplexity: [vip_content_start] 到目前为止,除了科技大厂在AI时代问答式搜索引擎这一块大混战之外,新近崛起的搜索新创Perplexity也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Perplexity的优势是因为它是新创公司,它没有既定的生意模式去限制他们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的想象力,其问答式“搜索引擎”(https://www.perplexity.ai)的Pro付费版本版本更让用户在不同的大型语言模型之间,如GPT-4 和Claude 之间切换,可说非常方便。另外值得一提的是,Perplexity其中一个主要投资人是亚马逊的创办人贝佐斯(Jeff Bezos),未来Perplexity会否和亚马逊的产品和数据有进一步的合作,都值得关注。 3,谷歌搜索: 虽然许多人对新时代的搜索引擎有很多新的想象,也有很多新的玩家加入战场,但是这一年多以来对谷歌的搜索引擎市场占有率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再加上谷歌也卯足全力的大推它的大型语言模型和新服务Gemini,只要谷歌在产品的迭代上保持创新和品质,我认为这一波冲击对其“传统”的搜索引擎龙头的宝座影响不会太大。除此之外,谷歌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利用它的市场优势去开发更具创意的人工智能产品,为它在人工智能时代进行卡位战。 4,Meta AI: Meta 的优势是搜索引擎一直以来没有办法搜寻到的其社交媒体内容,如脸书和Instagram等,这是Meta的护城河。Meta在2024年4月推出Meta AI(https://www.meta.ai),以Meta 大型语言模型Meta Llama 3为基础的Meta AI,除了是Meta的人工智能助理服务之外,它也可让用户进行对Meta 旗下的社交媒体如脸书和Instagram 进行搜寻,这不止让Meta在开源大型语言模型这一块得到更大的关注之外,也可能顺势开辟一个新的市场——社交媒体搜寻广告市场。 5,问能力: 我们从小就被训练成一个很会寻找答案的人。但是,从来没有一个时代,提问题的能力显得这么重要(例如:你向ChatGPT提出的问题)。有时,“问能力”甚至比找答案的能力更加重要。在这个时代,如果我们具有提出好问题的能力,我们将会更快的找到更好的答案——那是效率与效能结合的终极效果。 今天,我们站在AI时代的开端,所有既定的牌局将重新洗牌。不管是科技大厂、新创公司,还是普通用户如我们,都得迎接这个新的时代,拥抱这个改变,掌握“问能力”,在对的时代问对的问题,並且寻找到对我们最有价值的答案。
11月前
VIP文
VIP文
孙德俊 | 谷歌Gemini 如何杀出重围?
话说回来,谷歌Gemini 这一系列的相关发布,其实还是有不少看点的。我个人觉得以下三项重要的发展是值得留意 谷歌在2024年2月为人工智能产品Gemini 做了几项重要宣布,包括推介Gemini 1.5(15日)、Bard 改名为Gemini(8日),以及发布开源模型Gemma(21日)。 Gemini 1.5 的推介主要是宣布最新版本,从1.0版本的三万两千个tokens 提高到1.5 Pro 版本的一百万个tokens,以让其模型可以处理更长或更大量的内容;这意味着1.5 Pro可以一次性处理大量信息——包括1小时的视频、11小时的音频、超过30,000行的代码,或是超过70万字的文本。 从数量上来看,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跃进,也让发布会对谷歌带来重大意义。毕竟,这一年多来,谷歌在人工智能领域都一直处于被“挨打”状态。谷歌急需要一个重要的革新,向世界证明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能力,并且提高整个公司的士气。 谷歌Gemini被Sora抢尽风头 可惜的是,谷歌对手OpenAI竟然“巧合”在谷歌宣布Gemini 1.5 的同一天,发布“文字创建视频”的新人工智能模型(Text-to-video model) Sora。由于Sora发布的视频叫人惊艳,造成媒体一窝蜂报道Sora,冷落了Gemini 的最新发布,这对谷歌来说,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情何以堪。 OpenAI 在Sora 的发布这么成功,其实也不是幸运,最重要的是它做对了两件事。 第一,虽然Sora 还没有公开让公众试用,但是它在其网页上节选了非常多不同类型的视频,让全世界对这个产品有了某个程度上的认识和期许。 另外的神来之笔是,OpenAI 执行长 Sam Altman 在 X/推特上公开𨘋请大众,如果想测试 Sora生成某些视频的话,可以在X/推特上和Altman 分享其prompts。Altman 会选出其中一些 prompts,然后通过Sora 生成视频,並在其X/推特上迅速地展示生成出来的视频。 这种“即时”的动作,让大众和媒体感受到Sora 的力量不仅仅是限于Sora 网页上的视频展示而已,效果几近已经公开让公众试用。从这个例子来看,只能说谷歌应该好好的和OpenAI学习如何为其人工智能服务做好营销。 Gemini 三大不可忽视亮点 话说回来,谷歌Gemini 这一系列的相关发布,其实还是有不少看点的。我个人觉得以下三项重要的发展是值得留意: [vip_content_start] 今天各大小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卡位战,像极了90年代互联网开始商业化时,微软面临许多新创公司如谷歌等的挑战。 20多年过去了,现在轮到谷歌(过去的微软)遇到了OpenAI(过去的谷歌)等AI新创公司。马克·吐温(Mark Twain)就曾经说过:“历史不会重复,但它总是惊人地相似。”(History doesn’t repeat itself, but it often rhymes)如今,我们来看这一场人工智能科技大战,真的只能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是,它绝对不会简单重复。
1年前
VIP文
VIP文
孙德俊 | 从Rabbit R1 谈起:AI 时代的视窗和iPhone 在哪?
AI时代的视窗或是iPhone,会何时出现?又会是由新创公司还是科技大厂创造出来? 我在之前撰写的某一篇专栏文章里提到,AI时代的其中一个趋势是人工智能装置(AI Device)将会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为我们提供有如私人助理(Personal Assistant)般的服务。 今天的智能手机就像是我们生活中或者工作上的重要助理,但是使用界面还是由不同的App驱动,我们还是要使用触屏,并且在不同App的使用界面上发出指令/按键去完成工作。 ChatGPT 的出现,让我们进入了一个一问一答就知道答案(如果是对的)的时代。这样一个AI时代的开始,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想象空间,如果我们可以拥有一个人工智能装置,通过声音下指令就可以完成工作的话,那会有多方便啊。 当然你可以说,之前的一些人工智能音箱,例如 Amazon Alexa 等,就已经有类似的使用经验了。但是不要忘记,如果拿这些音箱的智能化和由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简称LLM)驱动的ChatGPT 对比的话,效果就真的相差一大截了。 所以,这一波的人工智能浪潮,必然会推动人工智能装置的发展,像之前Humane推出的 Ai Pin就是一例。而刚刚在2024年1月宣布的Rabbit R1,也引起了不少的注意。 Rabbit R1 把自己定位为“你的口袋伴侣” (Your Pocket Companion)。此人工智能装置大概是今天智能手机大小的一半,其操作系统叫Rabbit OS,它号称是一个通过自然语言就可以操作的个性化操作系统。你可以像和ChatGPT沟通一样问它问题,也可以叫它帮你完成任务。开发公司Rabbit Inc. 在Rabbit R1的推介视频里就展示了以下几样功能,例如:叫车、订购食物、整理行程、酒店订房、在Excel 上加上新栏目等。 Rabbit R1 的特点在于Rabbit Inc. 开发的Large Action Model (简称LAM),它会模拟用户在网站或App 的使用经验,从而帮助R1 的用户在语言指令下完成工作。 说真的,Rabbit R1的推介视频算是做得不错的,内容也有让人惊艳的地方(有很多“借鉴”苹果的痕迹),但是,它还是有很多“语焉不详”之处。到底Rabbit R1 是否真如视频里呈现的这么厉害,还是得等到它于2024年3月推出,让第一波用户使用了之后才能断定。 不管是Rabbit R1 还是Ai Pin,如果要成为主导AI时代的人工智能装置,就得带给我们我们一个划时代的体验和阶值。近代科技史上,最重要的两次类似的产品就是: [vip_content_start] 今天,我们最重要的两个电腦工具是个人电脑(不管是视窗还是麦金塔)和智能手机(不管是iOS还是安卓)。从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发展来看人工智能装置的话,一切还是初始阶段。AI时代的视窗或是iPhone,会何时出现?又会是由新创公司还是科技大厂创造出来?这些问题,不管是人,还是人工智能都没有办法回答。
1年前
VIP文
VIP文
孙德俊 | AI大爆发元年,2023科技圈发生十件大事
2023年一眨眼就过去了,大家都说它是人工智能大爆发的元年 。回顾2023年,让人不禁想起1994年,因为那一年是互联网商业化的元年。30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今天来看2023年显得尤其重要,因为未来30年将会是人工智能的新时代。 也因为2023年是重要的一年,我们更应该来检视科技圈在这一年内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件。对我来说,下列十件事情尤其重要: 1. 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大爆发 2022年11月30日OpenAI 推出ChatGPT 后,全世界陷入了人工智能工具的狂热派对,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AI)的新创公司和新产品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占据了科技媒体、乃至主流媒体的大量版面。 许多用户也因为这样的一种新工具而进入了一种新的工作模式。我有一个高管朋友,有一天就实验式的用了一个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为他一场重要的演讲做PPT。他在演讲结束前向观众袒露,他的PPT是由此类工具生成的,全场观众无不哗然。 2. 大型语言模型成为AI主战场 ChatPGT 的背后就是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也称做LLM),也因为这样,许多美中的科技大厂、或是新创公司,都一窝蜂的要开发最新、最酷的LLM。历史总在重复,就像90年代,每家公司都要开发搜索引擎一样。但是,今天只有一个谷歌称霸天下。我认为,LLM应该也会重复同样的剧情。 3. 微软帝国反击战 微软在2023年非常风光,因为是OpenAI 最大的投资方,它把GPT 技术整合到它的许多产品之中,推出了一系列以人工智能为主轴的产品和服务,例如Copilot。微软也因为“父凭子贵”,股价在2023年11月创下历史新高,市场对其前景尤其看好。 4. 谷歌在低迷的气氛下“庆祝”25周年 谷歌创立于1998年,今年正是它的25周年。但是它并没有太多理由可以大事庆祝。这些年来一直以人工智能公司为定位的谷歌,在OpenAI 和微软不断地强攻之下,也急忙的推出了Bard 和Gemini,可惜的是,两次都因为视频的内容和剪接出现问题,而让人们质疑他们的相关技术是否真的可以达到视频里面所呈现的效能。其执行长Sundar Pichai 在宣传Gemini 的视频时难掩疲态。建议基本盘强硬的谷歌,清空脑袋,不要盲目受竞争擺布,2024年再重新出发! 5. Twitter在万众不期待下改名为X Twitter(推特)改名为X,到目前为止还是不受用户们欢迎。我倒是相信,Elon Musk 绝对不是为了改名而改名,它应该有一系列的计划,让推特转型成为下一代的杀手级应用。到底是不是谣传中的Super App 呢?我们等着瞧吧。 6. OpenAI宫斗 OpenAI 在11月那五天的宫斗大戏,堪称Tech Drama of the Year。我在另外一篇专栏文章《我看OpenAI反转再反转的一百小时》中详细的阐明了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需要重申的是,作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其中一家人工智能公司,OpenAI 应该对此次开除事件的来龙去脉,做出一个清楚的交代。 7. 拼多多成为中国电商一哥 [vip_content_start] 拼多多终于在创立不到10年的时间 、于12月1日在市场价值上超越阿里巴巴和京东,成为中国电商老大。拼多多证明了商业是可能的艺术。没有永远的老大,只有不断地挑战、不断地精进,才是生存之道。当大家开始在谈AI 电商的同时,这些引领中国(甚至东南亚)电子商务的大厂,会如何演化、较劲,好戏在后头。 8. TikTok的印尼风暴 当TikTok Shop 开始席卷全球,成为电子商务领域不可忽视的一股新实力的同时,印尼政府9月的“封锁”宣布,对TikTok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当然,TikTok 也不是省油的灯,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他大手笔了花了美金15亿注资印尼电商龙头Tokopedia,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双赢策略,可谓是高招! 9. 微软和亚马逊云服务“飘入”大马 一直以来,亚洲云服务的重镇是新加坡、香港和日本。今年微软和亚马逊宣布在马来西亚设立云服务数据中心,这对马来西亚来说,绝对是基础建设领域上的一个里程碑。 10. Magnificent 7 主导大巿 “Magnificent 7”是指七家主导大市的的美国公司/股票,它们包括苹果、微软、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亚马逊、Meta/脸书、英伟达和特斯拉。这七家公司的总市值接近12万亿美元,不难想象它们可以如何推动和主导美国股市的整体表现。由于生成人工智能让2023年成为人工智能大爆发时代的开始,而这些科技大厂都在其产品和服务上有着相关的发展,这也导致了它们在未来3至5年内,仍然会在科技圈扮演着主导地位。 多年以后,再回过来头看2023年,我们会发现人工智能大爆发的元年,是多么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啊——而我们何其有幸,在经历着这样一个重要的时代。
1年前
VIP文
VIP文
孙德俊 | 我看OpenAI反转再反转的一百小时
OpenAI这五天的大戏,堪称“Tech Drama of the Year”。不管事情如何发展下去,此事件再度提醒我们:“一家公司,没有了人,什么都不是。” 从美国时间2023年11月17日一直到11月21日,开发ChatGPT的人工智能公司OpenAI董事会开除CEO 阿尔特曼(Sam Altman)的“剧情”和发展,简直是硅谷今年最”神奇的过山车”,反转再反转。 阿尔特曼从被开除到进入谈判到加入微软再到成功回锅,这“惊天”100个小时,很多人都啧啧称奇,並且都说这场“年度大戏”比串流媒体的连续剧更加精彩。 “剧情”发展到马来西亚时间11月22日下午两点,OpenAI在推特/X上宣布各方已达致协议,阿尔特曼回任CEO,董事会也进行改组,到这里为止,事情总算告一段落。 因为这是大新闻,各大媒体已经做了详细的报道,我在此也不再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拜访此网页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 当然,针对此一事件,我有一些想法在此和大家分享: [vip_content_start] OpenAI这五天的大戏,堪称“Tech Drama of the Year”。不管事情如何发展下去,此事件再度提醒我们:“一家公司,没有了人,什么都不是。”
1年前
VIP文
VIP文
孙德俊 | TikTok Shop:印尼电子商务的暴风眼
在TikTok宣布对东南亚,尤其是印尼,进行如此庞大的投资三个月后,印尼政府的新条例绝对对TikTok接下来的东南亚布局产生重大影响。 印尼政府在2023年9月27日宣布禁止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电子商务交易。这项即时生效的禁令,被视为是对短视频龙头TikTok的重大打击。 印尼政府宣称,采取这个措施的原因是: 在我们检视这件事情之前,先让我们来看看印尼的电子商务发展。这些年来,印尼的电子商务市场由本土科技公司GoTo的Tokopedia、新加坡Sea的Shopee和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的Lazada等公司主导。2022年印尼的电子商务交易额接近520亿美元,其中5%的交易发生在TikTok此一平台。这也就是为什么TikTok选择印尼,作为推出TikTok Shop的少数几个市场之一的原因;TikTok认为其在印尼的庞大用户群,有巨大的潜能可以转化为电子商务的收入来源。 由中国科技大厂字节跳动开发的TikTok,在东南亚拥有超过3.25亿月活用户(Monthly Active Users,简称MAU),一千五百万家公司使用该平台。TikTok在印尼则拥有1.25亿月活用户,几乎与欧洲的月活用户总数数字相当,只是落后于超过1.5亿月活用户的美国。从这个角度去看的话,就能理解为何印尼市场对TikTok这么重要了。 因此,TikTok在2023年6月宣布,它将在未来几年内于东南亚投资数十亿美元,以推动其电子商务平台TikTok Shop的建设。在TikTok宣布对东南亚,尤其是印尼,进行如此庞大的投资三个月后,印尼政府的新条例绝对对TikTok接下来的东南亚布局产生重大影响。 针对此一发展,我有以下四个想法: [vip_content_start] 电子商务发展了接近三十年,到今天的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数据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管互联网怎么样发展下去,我只希望互联网精神继续贯彻,让我们继续拥有开放而美丽的天空。
1年前
VIP文
都市动态
孙德俊:只能选择面对 专业者不会被AI取代
由星洲日报、马来西亚佛教发展基金会、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联办的“人工智能AI—是人类未来的大幸福还是大灾难?”讲座会,吸引约100名读者前来聆听。
1年前
都市动态
VIP文
孙德俊 | 检视泰国数码媒体和广告发展
东南亚各国在数码时代的发展,虽然有一些在地化的差异,但是其发展轨迹还是大致相同的。以上的例子和数据虽然是属于泰国数码媒体和广告业界的发展,但是由于泰国和马来西亚两国在数码方面的发展极为相近,我个人觉得两国都有很多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2023年的马来西亚国庆日我过得有点不一样,因为我受邀出席泰国数码广告协会(Digital Advertising Association Thailand,简称DAAT)的DAAT Day 2023,并且在大会上发表演说。 DAAT Day 2023的主题是“营销智能的时代:当人类和人工智能紧密合作”(The Age of Marketing Intelligence: When Human & Al Work As One)。 DAAT Day虽然只有一天,但是节目内容丰富。其中,大会开幕的主题演讲之一就是泰国业界一起努力和参与的泰国数码媒体和广告2023报告。 该报告非常详细,涉及泰国数码媒体和广告发展的关键数据。以下是我在现场看到的一些重点整理: [vip_content_start] 我在DAAT Day的前一天也和一个在泰国数码业界有超过15年经验的业界老手吃饭,他也和我分享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经验。这个朋友现在从事零售业,他的产品是和美容有关的食品,主要的销售渠道是线上。他告诉我说现在他超过50%的线上收入来自TikTok Shop,而且他有一天突然发现,在TikTok里面,他有超过两千个TikTokers的联盟营销伙伴,在购买他的产品的当儿,也拍摄使用该产品的短视频,为他推销产品,並赚取平台发给的佣金。值得留意的是,TikTok提供了一个简易好用联盟营销功能,TikTokers在其短视频内,可以轻松加入我朋友的TikTok Shop里的相关产品链接,把商家如他、TikTokers和顾客无缝连接在一起。这个案例也在在地证明了以上报告分享的重点的真确性。 东南亚各国在数码时代的发展,虽然有一些在地化的差异,但是其发展轨迹还是大致相同的。以上的例子和数据虽然是属于泰国数码媒体和广告业界的发展,但是由于泰国和马来西亚两国在数码方面的发展极为相近,我个人觉得两国都有很多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2年前
VIP文
VIP文
孙德俊 | 凯文・凯利的科技趋势与人生箴言
从科技趋势到人生箴言,凯文・凯利是一本让人读不完的精彩之书。如果你今天因为读到这篇文章才认识他,不要紧,那已经是一个好的Beginning了。 2023年上半年的科技新闻几乎被人工智能、ChatGPT、OpenAI、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推特和伊隆・马斯克(Elon Musk)等所霸占。结果,我竟然没有注意到凯文・凯利(Kevin Kelly)在五月的时候出版了新书《Excellent Advice for Living: Wisdom I Wish I’d Known Earlier》。 凯文・凯利当然没有像山姆・奥特曼或是伊隆・马斯克这些科技圈创业家大咖这样广为人知,但是,曾经是著名科技杂志《连线》(Wired)编辑的凯利,在科技新闻圈也算是大咖。 凯文・凯利目前仍是《连线》杂志的资深伙伴。《连线》于1993年创立,他是共同创立人之一,并在首七年担任其执行编辑。凯利也是Cool Tools网站的创始人,该网站20年来每天都在审查不同类型的工具。凯利出版了不少书籍,于2016年出版了《The Inevitable: Understanding the 12 Technological Forces That Will Shape Our Future》。他通过该书分享了他对未来科技的趋势观察,深受业界关注,並且也进入当时《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的畅销书榜单。 凯利在《The Inevitable》里提出了十二个科技趋势观察。经过七年之后,再配合当下的发展来检视这12个趋势,只能说一句“佩服”: [vip_content_start] 聊了这么多关于凯利的前一本书,让我们看看他的新书《Excellent Advice for Living: Wisdom I Wish I’d Known Earlier》。这本新书是一本小书,收录了凯利450个人生箴言,全书文字不多,但是每一字、每一句都充满人生的智慧,我在这里节录了以下五个例子: 从科技趋势到人生箴言,凯文・凯利是一本让人读不完的精彩之书。如果你今天因为读到这篇文章才认识他,不要紧,那已经是一个好的Beginning了。
2年前
VIP文
VIP文
孙德俊 | 如何与AI共处
今天的AI,就像电影里的恐龙一样,张牙舞爪,向我们冲撞过来。我们能做的,就是排除杂音、厘清观念,让我们回归到人的本质,发挥人的特性;让AI去做AI擅长做的事,我们去做人类擅长做的事。 最近因为出版新书《数码时代:48个生存基本法》,需要出席新书分享会和媒体的访问。最常遇到的问题是:“在AI(即将)‘横行’的时代,作为人类的我们,应该如何与AI共处,应该怎么样不被AI取代?” 很明显的,大家都非常焦虑。大家的焦虑从2022年11月30日ChatGPT横空出世开始,再加上媒体广泛报道说世界各地有多少人因为人工智能而失去了工作,结果造成不少人除了焦虑还是焦虑…… ChatGPT令自由撰稿人失业? 我先分享一个我在工作上遇到的亲身经历。 我服务的公司是一家营销科技公司。作为新创公司,我们不定时需要发布新产品或新服务相关的新闻稿。一般上我们都会聘请自由撰稿人为我们撰写这一类以商业为导向的新闻稿。 自由撰稿人一般上会对我们进行采访和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写出初稿,之后再经过至少三轮的修正和编辑,最后才会定稿,这整个过程一般上需要花上至少两个星期。 最近我们又需要发布一篇新闻稿了。结果我们对ChatGPT进行了测试,输入了详尽的Prompt,5秒钟之后,一篇似模似样的新闻稿就产生了。负责新闻稿的同事花了一个小时,做出局部的修正和编辑,一篇可以发布的新闻稿就完成了。 对于一家新创公司来说,除了省下自由撰稿人的聘请费用之外,也达到了完成事情的高度效率。但是,对于另一方的自由撰稿人来说呢,那简直就是噩梦吧!? 难道说,就因为这样,自由撰稿人就会完全失去工作的机会了吗? 我并不这样认为。 专业写手无法被取代 [vip_content_start] 我只能说,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自由撰稿人,你昨天就已经被ChatGPT取代了。如果你很专业,你很厉害,可以写非常深入的文章,我认为市场还是需要你的。以之前的新闻稿作为例子,商业上的新闻稿一般上都非常格式化,所以利用AI工具如ChatGPT很快就可以生成尽如人意的作品。但是如果需要写一篇具有一定水准和深度的文章的话,我们还是需要聘请专业写手去完成这项工作的。 学习与AI共处 各展所长 基于以上例子,我认为,我们应该学习如何与AI共处,让AI去做它(目前)最擅长做的事,我们作为人,去做人擅长做的事。 要如何与AI共处呢?以下我举两个例子: 生命自会寻找它的出口 以上的两个例子,让我想起了电影/小说《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里的一句话:“生命自会寻找它的出口”(Life finds a way.)。今天的AI,就像电影里的恐龙一样,张牙舞爪,向我们冲撞过来。我们能做的,就是排除杂音、厘清观念,让我们回归到人的本质,发挥人的特性;让AI去做AI擅长做的事,我们去做人类擅长做的事。 从蒸汽机到电力的发明,到工业革命,到IT浪潮,到互联网的商业化、再到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人类一直持续地演化和进步,因为,“生命自会寻找它的出口”。
2年前
VIP文
更多孙德俊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