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合唱团

10小时前
3月前
4月前
4月前
4月前
7月前
9月前
(居銮5日讯)完成3周实习计划,居銮中华中学日前举办2024年銮中与华侨大学海外学习计划“音你而来·舞动精彩”成果发表会。 目前在銮中实习的华侨大学音乐系学生唐梦圆、舞蹈系学生何婷带领銮中舞蹈社与合唱团的学生,呈现精彩演出。 他们通过舞蹈和音乐向观众展现不同文化的魅力和风采;舞蹈的优美动作和音乐的动人旋律相互融合,给观众带来难忘的视听盛宴。 銮中副校长陈维毅致词时表示,在过去3周,2名实习老师不仅积极投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更为合唱团与舞蹈社带来无限活力。 他期许师生都能够保持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不忘初心,继续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联课活动组郑雅君副主任表示,两位来自华侨大学的实习生,到达銮中展开3周的实习。 她们除了指导合唱团与舞蹈社,也在教务处安排下为各班学生介绍家乡的特色、文化涵养等知识,让銮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目前中国就学的概况。 她说,这样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不仅能够增进学生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还能够促进学术和艺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何婷表示,自己非常开心能够来到銮中实习,除了感受到不同的文化氛围和不同的自然风光,每天都充满了美好与惊喜。 她感激銮中的老师们和同学们给予的帮助,让自己的实习生活能顺利圆满地结束。 唐梦圆指出,自己内心充满感动和感谢,除了了解到不同的风土文化、不同的教学模式,更感谢銮中老师和学生的热情协助与招待。 出席者包括銮中董事会执行顾问戴国光、董事长王培荣、会务执行长林国才、副董事长林吉泉、拿督蔡永福、董事王成耀、陈莞强、周国泰和戴本秋;校长吴小燕、副校长陈来发、何晓绢与陈维毅等。
12月前
报道:锺宝忆<br/>摄影:陈世伟(部分图由受访者提供) 沙登新村华小一校(沙一)合唱团初试啼声就脱颖而出,且连续两届分别荣获雪州教育厅和教育部全国各源流小学合唱比赛冠军! 国际合唱赛获A级金奖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马来西亚国际合唱艺术节中,沙一合唱团在100多支马来西亚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国内全场最高分(90.97分),并缔造历史成为第一支在该国际合唱比赛中获得A级金奖的儿童合唱团。 现在都推崇小学生全方面发展,除了学习学科知识外,若是可以培养一二兴趣爱好,则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vip_content_start] 沙登新村华小一校合唱团,或称歌咏其实早就是该校的其中一项课外活动,但仅仅是校内的社团活动,没有教练,也没有成团出赛。 直到在教育界服务逾20年的王仁恺老师在2021年加入到沙登一校的大家庭,在获得校方的支持下,终于在2022年3月,组织学生们成立校队合唱团。 王仁恺:创团老师共4人 王仁恺指出,创团老师共4人,包括身为主教练的他和另3名顾问老师或助教,即罗南熙老师、罗佳熙老师及吴文怡老师。 “每个老师各有所长。有些老师做事细心善于管理及处理团中的大小事物、有些在设计和创意上常常有特别的点子,而我本身则会花比较多时间在训练这一块。团队里大家任劳任怨,为了合唱团默默付出。” “合唱团的学生人数也逐年增加,从2022年的56人,到2023年的59人,今年(2024年)成员人数已经突破70人。” 他说,他尽量避免在学生上课时间进行训练,合唱团的训练模式通常是以小组或集体的训练为主,有必要时也会进行一对一训练。唱歌之前都会练习运气和发声,训练小朋友以正确的姿势及歌唱技巧来唱歌。 “目前校方也让合唱团成员在校内的21世纪教室进行练习,改教室也是一个舒适的练习场地。” 更注重声音呈现 王仁恺觉得,沙一合唱团的特色是,他们的教练团都是校内的老师,而且他们的合唱团在表演和比赛时。由于更注重声音的呈现,所以沙一合唱团成员通常都是站直唱歌,而不像其他合唱团般,让团员在比赛和表演时加入手势和动作。 “在合唱比赛中,不同的合唱团都会展示自己的特色,我们的特色应该是在合声的部分,也就是说平时练习时我们会花比较多的时间来教导及调整学生们的音准和不同声部之间的和谐。” 他们也设有学生合唱团管理员(AJK),让学生可以在合唱团内担任不一样的职位,来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 改善品行学习态度 王仁恺忆述,曾经有一名学生的歌声优秀,惟品行欠佳,校方和该学生的母亲沟通后,学生母亲反馈孩子听了之后茶饭不思,最后该名学生改过自新,付出自己的努力,单从英文听写从0分到100分,就可以看出孩子的决心。 “学生的品行和学习态度如今已经有所改善,这就是我们的成就。本身没有音乐的专业文凭,是年少时在教会中参加唱诗班的经历造就今天的我。这些合唱团员有一天也可能成为合唱老师、音乐指挥,希望他们也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他直言,沙一合唱团可以获得殊荣,要归功于校方及三机构的大力支持,教师团队及家长的通力合作,和学生们的努力。 方丽香:鼓励参与课外活动 沙一董事长方丽香说,该校合唱团有逾30年历史,没有到外比赛,是个只在校内进行演出的普通社团。 她说,他们要鼓励学生参与更多的课外活动,特别是现在的孩子经常面对电子产品,而且参与活动也能认识更多的朋友,参与比赛也能让学生有不一样的体验,老师才会更有干劲的训练学生。 “有了比赛的经验,学生在生活上也能更灵活的处理事情。” 郑东和:三机构承担开销 家协主席郑东和表示, 沙一合唱团的开销基本都是由三机构所承担,家协的宗旨就是要让学生有更多参与课外活动的空间,所以他们将会全力配合。 “我们都全力承担(合唱团出赛)租借巴士及膳食费用,创团初期也协助购买一台新的电子钢琴,当然这不仅限于校内的合唱团,也包括校内其他的一些活动,对孩子有意义的事务,我们都全力配合。” 他透露,该合唱团也即将到国外进行交流,相信这可以打开学生的眼界。 颜篎端:安排教师团队训练 校长颜篎端指出,只要是孩子有兴趣,他们就一定会全力支持,包括安排适合的教师团队,来协助学生训练和比赛。 她也说,合唱团演唱的歌曲也可以是语文的学习,而且学生有机会到舞台上表演或比赛,这将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信心,对未来绝对有帮助。 校友会会长练贵祥强调,合唱团也能让学生更有纪律、懂得分享、有合作精神,并且拥有更好的沟通能力,这些都是未来出到社会需要的“技能”。 张恺芯(六年级,指挥+女低音Alto):加入合唱团结交朋友 “我本身喜欢唱歌,所以就加入合唱团,加入后,我觉得我的身心都得到进步,认识很多朋友,老师也更认识我。 我在四年级加入合唱团不久,我们就开始参赛,第一次参赛我确实很紧张,但是师友的鼓励,让我们更有信心的面对赛事,获奖时刻,我都觉得非常光荣。我想感谢合唱团的老师和朋友的支持。 我的父母非常鼓励我,我希望未来若有机会,可以继续参与合唱团相关的的活动。” 朱卓萱(六年级,女低音Alto):“冠军教练”鼓励加入 “我在四年级,即合唱团组织校队开始就加入,主要是我的二伯认识王老师,并称他为冠军教练,当他知道王老师要在沙一创建合唱团自然是鼓励我加入,加上父母的打理支持,我就很自然的加入了。 在这里,我学到唱歌的技巧,变得更有信心,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时,我也觉得我们一起付出的努力值回票价,也创造很多美好的回忆。 由于我们是利用课余的时间进行练习,所以我不担心自己的学业受到影响,两者之间可以平衡。我也会鼓励更多的学弟妹可以加入到合唱团。” 沙登一校合唱团成绩 2022 1) 2022年雪州教育厅各源流小学合唱比赛 – 冠军 2) 2022年雪州教育厅各源流小学合唱比赛 – 最佳民歌奖 3) 2022年雪州教育厅各源流小学合唱比赛 – 最佳指挥奖 (学生张恺芯) 4) 2022年教育部全国各源流小学合唱比赛 – 冠军 5) 第20届马来西亚合唱艺术节 (Malaysian Choral Eisteddfod) 全国儿童合唱比赛 – 金奖 6) 第20届马来西亚合唱艺术节全国儿童合唱比赛 – 最佳学生指挥奖 (学生张恺芯) 7) 第20届马来西亚国际合唱艺术节儿童组合唱比赛 – 金奖 2023 1) 2023年雪州教育厅各源流小学合唱比赛 – 冠军 2) 2023年雪州教育厅各源流小学合唱比赛 – 最佳指挥奖 (学生张恺芯) 3) 2023年雪州Sinar Bestari 教育嘉年华小学合唱比赛 – 冠军 4) 2023年雪州Sinar Bestari 教育嘉年华小学合唱比赛 – 最佳指挥奖 (学生张恺芯) 5) 2023年雪州Sinar Bestari 教育嘉年华小学合唱比赛 – 最佳主题曲奖 6) 2023年教育部全国各源流小学合唱比赛 – 冠军 7) 2023年教育部全国各源流小学合唱比赛 – 最佳指挥奖 (学生张恺芯) 8) 2023年教育部全国各源流小学合唱比赛 – 最佳主题曲奖 (M. NASIR) 9) 2023年马来西亚国际合唱艺术节(Malaysian Choral Eisteddfod)儿童组合唱比赛 – A级金奖 (Grade A Gold, 90.97分)
1年前
吉隆坡表演艺术中心(klpac)及艺人馆全民剧场将在这个3月,为观众带来一场东南亚民谣音乐之旅——《香料、魔幻与神秘》(Spice, Magic & Mystique)合唱音乐会。 这场音乐会由导演周奕延及联合导演暨音乐总监麦志豪,及青年合唱团联手打造,以东南亚民谣为主轴,带您在印尼、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文化间游走。这也是两位导演合作10周年的纪念。编舞Zhafir Muzani亦为表演者量身定制舞蹈动作,加强演出听觉及视觉层次。 演出时观众将环绕一圈,席地而坐,每一位观众都会是演出的一分子。青年合唱团则环绕观众,以吉打传统马来剧场“Mek Mulung”开场礼(Buka Panggung)带观众进入这神秘的音乐之旅。 Mek Mulung去年12月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透过对话、歌曲和舞蹈诉说传说的表演。演出曲目包括印尼民谣《Cikala Le Pong Pong》、菲律宾民谣《Chua-ay》、马来西亚民谣《Jong Jong Inai》、《Ulek Mayang》等等,编舞Zhafir Muzani也为印尼民谣《Janger》带来一段独舞,演出精彩可期。 【演出资讯】呈献单位:吉隆坡表演艺术中心 & 艺人管全民剧场  日期与时间: 2024年3月21日至23日(四至六)@ 8.30pm 2024年3月24日(日)@ 3pm * 剧场导览(限3月23日)@ 5pm(4:30pm 报到) * 演前导聆(限3月23日)@ 7.45pm(免费入场) 地点:吉隆坡表演艺术中心,贰剧场 (klpac,Pentas 2) 票价:100令吉(艺术之友)/ 60令吉 (一般) * 身障人士、银发族(60 岁以上)、学生、教育工作者享15%折扣 * 马来西亚诚品会员、山达小铺客人享5%-10%折扣 年龄:适合4岁或以上 购票:www.cloudjoi.com  / www.klpac.org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白发苍苍,我是否健忘?我把故事写在纸上,提醒我的过后。幕起的那天,你站在我身旁。” 数十名年长的合唱团团员,相互搀扶步上演出梯台的画面,展现了长者对合唱音乐的热爱与坚定,令人感动。这样的一个画面,后来被转化成文字与乐曲,就藏在宽中合唱团团友廖立彬作曲,易恩填词的《幕起》这首歌里。 数名来自宽柔中学合唱团的团友感情深厚,虽身处不同国度或地方,却能长年联系分享创作。当中,廖立彬主要负责创作乐曲,李易恩和陈宇昕填写词诗,其他人则各出己力。 他们不仅把身边感动人心的故事化作音符,将音乐作为好友的结婚礼物,也用行动丰富本土创作,而《幕起》就是其中一首。 在来临的7⽉29⽇(星期六)晚上,《幕起——廖⽴彬⾳乐创作分享》将在新⼭宽中⼤礼堂举行,约40名宽中合唱团团友、新山室内合唱团的新旧成员将共赴一场音乐之约。 《幕起——廖⽴彬⾳乐创作分享》将演绎10首由廖立彬作曲,分别由李易恩和陈宇昕写词的歌曲。曲子风格多元,包括流行、民谣、校园风、童声及现代合唱曲风。 难得的是,这项音乐会获得台湾作曲家黄俊达与新加坡作曲家梁洁莹助阵,各别为数首合唱曲子进行修定,让四部合唱曲更臻完美。 张钦丽受邀为⼤会钢琴演奏,旅美声乐家谢伟吉及本地著名男⾼⾳胡志强,分别受邀担任合唱指挥。 另外,本地女高音张彩霞将独唱《红地毯》。陈宇昕除了演唱《半衰期》和《画框》之外,也将联合谢伟吉演唱《敬礼》。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日前专访廖立彬、李易恩、陈宇昕、谢伟吉,进一步介绍音乐会所将呈献的歌曲。 廖立彬坦承,音乐会主要分享的是他和陈宇昕及李易恩的作品,文字和音乐各占一半,希望赴会的人士除了听歌,也能阅读和体会当中的文字。 他提到,经1995年宽中合唱团团长高端禾的牵线下,台湾作曲家黄俊达不仅为《爱》编写钢琴谱,也为合唱曲《爱》和《幕起》进行修定工作。 在这之后,很幸运地,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任职记者的陈宇昕介绍下,新加坡作曲家梁洁莹也为合唱曲《落花》和《断层》进行修定。 廖立彬表示,在4首合唱曲成形后,他与易恩及宇昕开始联络身边的合唱与音乐好友,从最初十来个到后来的40人,集众人之力展开合唱音乐会的筹备工作。 谢伟吉拥有美国波士顿大学音乐艺术博士学位,在美从事声乐艺术和教学工作,这次趁暑假返马,与亲友相聚之际,义不容辞参与音乐会之演出。 对于即将到来的音乐会,谢伟吉表示,虽然音乐会发起人 并非来自声乐专业,但借由声乐专业人士的助力,他们勇敢圆梦,并分享大马现代诗曲,难能可贵。 廖立彬感情丰富,喜欢创作。他的创作灵感是在寂静的夜晚迸发,或在旅程中灵光闪现,或是与好友在社媒互动时突然有感。 谈起《幕起》的创作过程,廖立彬透露,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他文思泉涌,通过钢琴演奏创作了这首曲子,除了发群分享,也邀好友写词。 李易恩忆述,收到立彬发来的乐曲,当下没什么感觉,直至出席观赏长辈的一场合唱音乐会。 他看见年长的合唱团团员们一个个互相搀扶走上演唱梯台,小心翼翼缓缓上阶,当大家转身站好,自信坚定地看著前方,显示“我们准备好了”,并将开唱,这样的场景让他感动。 回程中,他重新打开立彬的曲子,非常有感地谱写完整歌词,甚至多写了一段文字。立彬获悉后,随即加长了曲子。 作为音乐会10首乐曲的作曲人,廖立彬将为4首乐曲担任钢琴伴奏,分别是《画框》、《红地毯》、《舞动的家》、《半衰期》。 《舞动的家》是为安琪儿舞蹈学院20周年庆而创作。音乐会当晚,廖立彬将钢琴伴奏,其8岁女儿独唱,而廖立彬在德国从事专业舞蹈艺术工作的弟弟也将返马,为作品呈献舞蹈演出。 谈及《断层》这首歌曲的创作,廖立彬提到,有一次,他在脸书上请朋友们写关键词。在看见“断层”这个词,即涌现作曲灵感。 后来,新山室内合唱团有将《断层》作为公演的其中一支曲子,廖立彬就硬著头皮,将之写成四部合唱曲,并获得首次合唱曲创作发表。 2014年,李易恩写了《紫藤花开》,发给立彬和宇昕。当时,正在土耳其度蜜月的廖立彬一打开手机,看到了易恩的歌词,就即兴创作曲子。 2015年6月,《紫藤花开》在新山室内合唱团举办赴日比赛筹款音乐会时,获首度发表,由尤亿达演唱。今次音乐会,亿达将再次诠释此曲。 众人将在音乐会上演唱《敬礼》,这是献给新山宽中已故的地理老师陈鸿珠的歌曲。 廖立彬解释,陈鸿珠老师对学生的爱将永远留在人间,为纪念陈老师,师丈筹备出版《鸿珠与学生的72个故事》,当中收录了李易恩的诗词,谢伟吉则写了故事。 立彬为易恩的诗词谱了曲,并在来临的音乐会,伟吉和宇昕将在钦丽钢琴伴奏下演唱这首歌。 ■《幕起——廖⽴彬⾳乐创作分享》音乐会 日期:7⽉29⽇(星期六) 时间:晚上8时 地点:新山宽中礼堂 详情:欢迎乐捐索票,成⼈券35令吉、学⽣券20令吉。乐捐200令吉以上可成为赞助⼈,并获⻔票2张及这场演出⾸演的4⾸委托编曲作品之正式合唱谱。 联络人:廖⽴彬(016-702 9985)或陈俊荣(018-261 2345)
2年前
世界上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以与众不同的方式感知这个世界,以独特的方式表达情感,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闪烁,人们称这群自闭症孩子为“来自星星的孩子”。 “星星的孩子”有视力却无法对视,有语言却难以沟通,有听力却充耳不闻;但在这一个小小的音乐教室里,孩童洋洋盈耳的歌声在回荡,他们的世界因歌唱因音乐而长出梦想的翅膀,来听听“星星孩子”合唱团的故事吧! 报道:本刊特约 叶心圆 摄影:本报 黄安健 视频:本报 黄琬焮 随着马来西亚自闭症协会(NASOM)总经理玛丽雁进入Somerset Music的音乐教室,里头约有十余名孩子在练唱,看见突然“闯入”的陌生人,纷纷停下歌唱,热情地自我介绍打招呼。 “你叫什么名字呢?”、“你会跳舞吗?”,逐一回答孩子好奇的提问后,音乐老师傅月凤马上拉回孩子们的注意力,一边弹钢琴一句接一句教唱,一边叮咛他们专注。“记得哦,我们这次不是唱R&B风格,是P. Ramlee经典歌曲,好吗?” 不难发现班上部分孩子较为活跃,一些则默默专心练唱,每个人风格各异,却意外地和谐相处,教室里歌声、吵杂声及欢笑声满满。 傅月凤笑称,在这个自闭症儿合唱团的音乐教室里,孩子们练习的不仅是歌唱技巧而已,这里更像是他们的社交能力练习平台。 早于13年前,她刚开始音乐教师教职生涯,NASOM找上门询问她是否愿意执教自闭儿童合唱团,她自此与“星星的孩子”结下缘分。 “当时我连自闭症是什么都不懂,幸好当时有谷歌,在搜寻资料后,我答应接下挑战。” 她深知自己答应NASOM后,这将会是重大责任,不可轻易答应却无法达成承诺,她花了不少功夫做好功课。 经过与自闭症孩子相处后,她发现自闭症孩子对画画、数字、运动颇有潜能,更发现孩子们都是未经琢磨的钻石! 尽管做好功课,但初期上课依然状况百出,孩子们无法专注,到处走动,无故失控大笑,甚至有孩子无法开口言语,更甭说歌唱了。 她与NASOM导师想尽办法协助,孩子们走动就把他们带回原位,再以图文并茂的卡片为孩子讲解音乐课“社交规则”、让家长陪伴上课、若孩子失控大笑就带他们去冷静室、孩子无法开口言语就耐心鼓励,一切努力只为成就合唱团,鼓励“星星的孩子”踏出第一步。 “我们一切以孩子的感受为首要考量,如果这是我的责任,我会尝试做到最好。” 傅月凤:教导用歌唱表达情绪 傅月凤感叹,部分人士因对自闭儿缺乏了解,认为他们很顽皮没礼貌,但其实自闭儿须接受特殊教育,发掘其潜能。 她说,即使简单的读句子,脸部表情及肢体语言表达,对自闭儿都是艰难挑战。 “孩子们不会用言语表达,不要紧,那我们尝试透过歌唱方式,教导他们表达情绪,比如开心可以拍手,生气也可以透过歌唱表达。孩子学会表达,家长也容易照顾。” 她说,透过与同龄孩子相处,过去不愿开口的孩子也渐渐能说话唱歌了。“现在我们的音乐课比巴刹还热闹,但我认为这是好事!” 她察觉,自闭儿非常重视朋友,执教多年来,她不曾听见孩子们投诉小伙伴的,尽管他们偶尔会因小伙伴的不经意行为生气或受伤,但从不会说对方一句坏话。 “这是因为他们不仅仅用眼睛看人,他们是用心看人!” 到电视台及韩国表演 孩子们一点一滴练习,合唱团的实力渐增强,不定期获邀公开表演,家长也乐意让孩子接触外界,这里的孩子多数拥有公开表演的经验,除了到电视台表演,甚至也获邀前往韩国表演,经过琢磨的钻石在台上闪闪发亮,这让傅月凤、协会导师及家长深感欣慰。 “我们已在此设立平台,希望鼓励其他父母不要放弃让自闭儿接触外界。 “这里没有魔法,教育自闭儿也没捷径,我们需要完整社会教育孩子,这可不是一名教师就可教育成功,而是需要协会导师及家长配合才能完成。” 她说,父母每个周末风雨无阻地带着孩子来上音乐课,或许有者认为这是浪费时间,但若不愿意花费这么一点时间,孩子珍贵的潜能或就此埋没。 步出音乐教室时,孩子们嘹亮歌声围绕在走廊上,抬头一看,等待孩子下课的家长们围绕一起开心聊天。他们给予孩子最真诚的陪伴,无疑是最动听的乐章。 瓦希达(39岁):孩子学唱后增信心,接触外界又能交友 “我的孩子阿当现年13岁,从小开朗又好玩,他玩玩具的方式与其他小孩不一样,他喜欢把玩具车倒转来转着车轮玩,喜欢拿着气球转圈圈,如今回头看,这些都是阿当给我们的提示,只是我们未察觉。 阿当到了两岁仍不会开口说话,但他喜欢以行为表达自己,喜欢与人拥抱,想要上厕所时,会把我们带到厕所;要喝水时则比划茶杯,却从不开口说话。 当我们发现他到了适当年龄,仍无法以言语表达时,我们带着他去寻医,到政府及私人医院问诊,进行一系列语言及肢体检测,也检验聆听及视觉,最终诊断阿当是一名自闭儿,那年他约4岁。 当初我们难以接受孩子与他人不一样,最终接受事实,决定对阿当保持开放态度,一切以孩子为重,为他做最好的准备面对未来。 上普通幼儿园就被要求接回家 我们曾尝试让阿当上普通幼儿园,早上才刚送他到学校,中午老师就来电了,让我们把阿当接回家,坦白说,这是非常痛心,但我们了解这可能还不是他到学校的时候。 所幸我们接触了NASOM,在专业导师耐心协助下,他开始接受教育,也发掘他喜好唱歌的兴趣,那为何不让他加入合唱团呢?除了他感兴趣,也可与同龄朋友相处又能与外界接触,这对阿当是很好的开始。 我理解有些父母得悉孩子是自闭儿后会封闭生活圈,但我觉得让孩子接触社会是最好的方法,毕竟父母无法永远陪伴在旁,他需要学习群体生活。 如今13岁的阿当与其他同龄少年无太大差异,他有自己的朋友圈,与教师同学舒服地相处,虽认识新朋友会害羞,但他仍能与对方沟通。 阿当在接触音乐后,他学习聆听及表达,也更有信心,会与我们分享课堂上的趣事。 作为父母,这已是很崇高的进展,我非常光荣,也感谢教师的指导,让阿当可学习自理。 在合唱团小伙伴互相支持下,他曾数次参与合唱团的公开表演,至于未来是否会担当独唱,这就得培养更多信心了!” 马来西亚自闭症协会主席黄明维(43岁): 举家搬来隆求医,争取疗育黄金时间 “10年前我从东马亚庇搬来吉隆坡,是为了现年15岁的儿子黄圣宴。早在儿子三四岁时,我与太太察觉儿子行为举止与同龄孩子有差异,怀疑他是自闭儿。 东马医院对自闭儿的诊断及治疗方式非常贫瘠,从儿子首次问诊、检测、至问诊儿童心理专科医生,就耗时长达9个月时间。 恰巧当时任职公司给我调职至吉隆坡的机会,我和太太毫不犹豫答应,为的不是事业发展,而是希望儿子在吉隆坡可获得完善的治疗机会。 我们在隆市仅花一周时间,就获儿童心理专科医生证实儿子患有自闭症,最终选择NASOM的早期疗育课程。 自闭症疗育越早起步越好,从三四岁就可接受早期疗育,着重改善孩子动作技能、语言表达能力及社交技能,孩子可变得独立自理,甚至有机会进入主流学校就读。 自闭症孩童在东马面对诸多挑战,缺乏诊断及教育中心资源,NASOM目前已在亚庇设教育中心,但这不足够,尤其全国各地的教育中心都有着等候名单,NASOM每月学费介于400至500令吉,希望可协助更多B40群体。 自闭儿其中一项症状是重复行为,因此他们在唱歌、画图、乐器、运动等方面有潜能,我们提供技术培训,希望这些技能协助他们在未来可觅得工作,如家务管理、烹调、烘焙等属于重复性步骤的技能工作。 希望企业给就职机会 我们也培训孩子接触外界,希望企业公司抛弃怕麻烦和歧视的观念,给予自闭儿聘请的机会,毕竟许多自闭儿属高功能阶段。 至于我的儿子嘛,15岁的他目前在家上课,掌握与人沟通能力,书写念书也不成问题。我们不时带他到人潮多的地方,尽管知道他不喜欢,但还是希望他能体验环境。 部分父母怕麻烦怕孩子失控,长时间把孩子留在家,这对病情不会有进展。我们甚至带他去演唱会,他会觉得太吵而用手盖上耳朵,但多尝试几次,他也渐习惯。 当然初期上音乐课时,他很不习惯,但老师很耐心教导他,也认为他已准备好公开表演;但未准备好的是我太太,她担忧孩子在台上一时无法专注。不过,若未来有公开表演的机会,我愿意让孩子尝试。” 大马自闭症协会合唱团(NASOM Maestros)背景: 自闭症协会合唱团于2010年10月17日成立,成员由12岁至25岁的自闭症患者组成,是国内首个获得马来西亚纪录大全认可的自闭症合唱团。 合唱团首个慈善演唱会于2010年在KLCC举办,获得不俗回应。合唱团也于2014年受邀到韩国平昌参与特别音乐艺术节表演。 自闭症协会合唱团协助自闭儿加强社交、沟通、聆听指示及观察技能,培养自信心。 大马自闭症协会合唱团脸书:www.facebook.com/NasomMaestrosOfficial 大马自闭症协会官网:www.nasom.org.my 视频:星星的孩子合唱团 用歌声找回自信 更多文章: 特奥健儿6月出征德国 跟着苍蝇去破案,上一堂法医昆虫学实践课 国中生,台湾高教欢迎你 ChatGPT,对学校是好是坏?  
2年前
施坦威钢琴家Poom Prommachart,以及马来西亚指挥家郑联晨 (Caeleb Tee),将演出两部精湛的古典乐作品。这一场由两位音乐家亲手策划举办的 音乐会,主题为 “Love and Strength United”,将为观众呈现贝多芬的作品《合唱幻想曲》 ——一首由钢琴独奏、独唱、歌咏队、交响乐团联合演出的作品,以及普罗科菲耶夫 (Prokofiev)的作品《第三钢琴协奏曲》,这是钢琴协奏曲目中最难的一首作品。 此次音乐会也包含了马来西亚多个优秀的音乐家团体合作,例如VerSeS诗乐合奏团的6位独唱家、音契圣乐团、The Rondo Production 乐手,以及 The Percussion Store打击乐手同台演出。 施坦威艺术家,Poom Prommachart 博士有“泰国钢琴王子”之美名。他是马来西亚飞优大学音乐系副教授,也是 2020 年泰国第五届施坦威青年钢琴比赛的艺术总监,以及新加坡国际VP Agency 的艺术总监。 郑联晨则是马来西亚指挥家、作曲家,如今担任音契圣乐传播中心的艺术总 监。身为音契圣乐团的指挥,他曾带领音契的诗班与交响乐团演出许多大型现代及古典作品。身为作曲家,他的作品也曾被许多音乐团体演奏,包括了音契、马来西亚巴赫节、哈利路亚圣乐社以及马来西亚爱乐乐团(MPO)等。 【演出资讯】 日期与时间:2022年11月 25、26 日 @ 8PM, 地点:旺沙马朱飞优国际学校大礼堂 (Dominus Grand Hall) 购票:cloudjoi.com/shows/love-and-strength-united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