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包容

3天前
6天前
年轻时在教学中遇到学生听写、默写、测验或评审的表现欠佳,我总会对学生咆哮“这么差,连羞耻两个字都不会写”,结果引来学生白眼或怒目相视。当时的我还生气学生,觉得他们不尊敬师长,我把我自己的理念硬生生地套在他们的身上,恨铁不成钢,要他们考获优异的成绩。我从来没有虚心探讨,找出他们在课业上表现差劲的原因,也许是他们天资较差,吸收能力弱,即使加倍努力,也不见有优异的成绩。有些学生表现差劲,或许是家境问题,造成他们无法专心学习。有些学生不能自动自发,需要人家督促,加上父母工作忙碌,无暇监督或不懂得如何监督孩子的学业。他们考得差劲并不可耻,教育工作者应该另谋对策,尽量帮助学生们,尽力而为就好了,不必给大家额外的压力。如今想起往事,我觉得太对不起学生。 外人又何必责骂人家 每当我跟兄弟姐妹的意见不一致,我总是坚持己见,不肯接纳他们的意见,认为他们的想法低俗,不符合我的要求,即使不当面责骂,也会在背后骂他们:“连羞耻两个字也不会写。”大家互不理睬一阵子,虽然过后冰释前嫌,伤害却已造成,连他们也觉得我是一个怪咖,不好惹,有些事也不让我知道,好多事情,我都是后知后觉。所以从今年起,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句话删除。凡事将心比心,多考虑他人的立场,兄弟姐妹互相谅解,毕竟“家和万事兴”。 许多年来,一听到邻居夫妇吵架,声浪高飙,我就骂道:“真丢脸,连羞耻两个字都不会写。”过了几天,我又看到他们和好如初,手牵手有说有笑出门去,我觉得他们有点神经质。如今看来,我这外人又何必责骂人家。现在,这句“口头禅”我该永远把它删除,别拿他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人家吵架也许是沟通的方法,把心中的不满发泄出来,否则误会越积越多,后果不堪设想。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家吵架,可能是为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问题,可能是为了情感问题,人家会处理他们的家事。我要学习克制自己才好,何必没有口德,责骂人家。 在公车上,我偶然会遇到一些倒霉的事,如老伯已站在公车的门边,想要尽快下车,不过却来不及,尿或屎从裤管滴出来,老伯一脸错愕,我就在心里骂道:“这老头真丢人现眼,连羞耻两个字都不会写,竟然在公车上排尿、排泄。”回想起来,老伯可能是前列腺、膀胱或肠道出现状况,以致不能忍尿、忍屎,来不及上厕所;也许是他的家境不好,没有能力购买纸尿裤,这都是无可奈何的,我不该带着有色的眼光看待弱者。只是他们不幸的遭遇添加了公车上清洁员工的工作,但愿社区里的善心人士乐捐纸尿裤给有需要的人士。 2025年的脚步抵达了,我最想删除的一句话,就是我的口头禅——“连羞耻两个字都不会写”,因为这句话不知伤了多少人的心。从今后,我凡事要包容。
3星期前
最近,我了解了一个新颖的词汇——“知识诅咒”。它的意思是,当你学会了某个新知识后,很难再想像自己不知道它时的状态。这种心理往往让人无法站在初学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对别人的困惑感到不耐烦。 前段时间,我收藏了一位博主“小新疆”的视频。他们分享了很多实用技能,比如登机指南、宿舍收纳和教程,堪称我的“网络室友”。其中教大家如何坐高铁、飞机的视频单篇点赞常达几万到十几万。有人不解:怎么还有人不会坐高铁?但视频爆火正说明,很多你习以为常的事情,对别人未必如此。 让我想到自己第一次去吉隆坡旅行时,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为了避免迷路,我提前查阅了大量公共交通攻略,研究了地图上不同颜色的轻快铁线路。毕竟,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出行大多依赖私家车,很少接触地铁或者轻轨。当我真正走进轻快铁站时,才发现面对陌生的东西,我仍然感到手足无措。那一刻,我才明白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对于“初学者”来说并不容易。 然而,“知识诅咒”的影响不仅仅存在于交通攻略上。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知识的优越感。有一次,我妹妹发信息问我如何制作PPT、如何转换文件格式。我第一反应竟然是感到焦躁,甚至下意识地觉得,明明这些技能在学校的电脑课上都教过,怎么可能不会?但冷静下来后,我才意识到,她只是没实际接触过。 世界并不需要更多的鄙视链 生活中的知识是分领域的,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自然掌握的内容也不同。也许我在办公软件方面比她熟悉,但她在其他领域可能同样是我的老师。就像当年我不熟悉吉隆坡轻快铁的规则一样,每个人都有求助别人的时候。 更重要的是,“知识诅咒”并不仅仅影响对他人的态度,还会阻碍我们与人沟通。因为无法换位思考,我们的语气可能会变得傲慢,甚至无意中伤害了别人的自尊。一个简单的疑问,换来的却是“你怎么连这个都不会”的冷嘲热讽,这不仅不会帮助别人进步,反而会让人更害怕提问。 其实,知识从来不是用来标榜优越感的工具,而是促进彼此理解与合作的桥梁。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与其带着居高临下的态度,不如多一些包容和耐心。 想想看,当我们自己变成求助者时,是否也希望被友善对待?世界并不需要更多的知识鄙视链,而是需要更多的理解与尊重。毕竟,懂得是一种能力,而教会别人懂得,才是真正的智慧。
4星期前
母亲生前是烧菜能手,在物资不算丰裕的年代,任何普通材料,经母亲巧手烹调后,必成为美味可口好菜。 我每天吃母亲煮的饭菜,直到30岁成家搬离后,才断断续续地在周末或假日,重回母亲家,吃着母亲用心准备的饭菜。 母亲是煮咸饭高手。“咸饭”是闽南语叫法,其他籍贯都说成“菜饭”。它会被鄙视这煮法的人说成懒惰,是懒人煮法,因为确实是只需“一锅熟”。 咸饭可以用茎类植物如芋头、甘冬薯,甚至是番薯为主角;至于蔬菜,首选是芥菜,其次才是包菜。另外,长豆也常派上用场。事实上它们各有其名,比如:芋头饭、芥菜饭和菜豆饭。母亲省略的叫法就是咸饭。 咸饭的配料,比如香菇、虾米、蚝干、三层肉等,几乎跟任何“主角”都可轻易配搭。比较阔气的煮法,会加腊肠、干贝和烧肉,有者甚至配上腊鸭腿呢! 母亲将热锅冷油烧开后,爆香蒜蓉和小葱,再添加一众配料,边翻炒边喷下盐巴、酱油、胡椒粉,和少许蘑菇粉,接着主角登场——即芋头或芥菜,就看当日买着什么“主角”。再来就是把已经浸泡洗净、软化后的米倒入锅中,不停翻炒。锅里满满的食材被多次翻滚后,主角配料已经打得不可开交,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汇集成不分彼此的大团圆。这时加入少许温水,将锅盖上,大火焗个3-5分钟,待水分收干前,搬入电饭锅,继续低温焖煮。不久后一锅可口的咸饭就完美呈现出来了。 曾经幻想,自己开家售卖咸饭的小店,没有固定食谱,可以是每日不同“主角”的咸饭,让登门的食客有不一样的惊喜外,还要有颗包容的心和欢喜随遇而安的态度。想吃的吃不到,不抱怨,换个口味,可能吃出精彩。如果不想尝试或当天不是心目中的咸饭,那是彼此没有缘分。店里配上的炖汤也得天天不同,无需预告。要揭晓答案,就请明日登门。 不知这妙想中的奇异咸饭店是否会被人接受?店家和食客都要有冒险精神才行。
4星期前
“我讨厌吹冷气。” “我讨厌坐这家公司的飞机。” “讨厌……等下那个空姐又叫我把包包放在座位底下。” 女人终于受不了,“妈妈,你不要一直讲话,很吵!” “讨厌……讨厌……” 这一幕,发生在我从新加坡转机到吉隆坡的飞机上。说来好笑,因为自己的乌龙买错了机票,我被迫从古晋飞往新加坡,再转机到吉隆坡,用这种方式实现了去西马带护照的笑话。 那一段对话是我身旁的一对母女。母亲坐在我旁边,女儿则坐在靠窗的位置。从外貌上看,母亲已是白发丛生,女儿也差不多是中年的模样。我静静地听着她们之间的谈话,但实则也没有多少话,更多的时候是沉默,而她一开口就能听见女儿的不耐烦。 沉默期间,我和那位母亲对望,我用微笑回应她。即便她戴着口罩,但仍能从布满皱纹的双眼中看出,她也回我以微笑。比起她和女儿的互动,我和她更多只是点头、微笑。 她从背包掏出一面毯子,顺便再一次抱怨空姐让她把背包放在座位底下的事情。女儿再一次说道:“好了,妈妈,这是规定,你不要一直碎碎念了,听到很烦。” 作为旁观者,我自然对女儿的说话方式感到反感。我心想,这只不过是母亲发了简单的牢骚,为什么回答的语气是如此莽撞?当再一次留意那位母亲的白发与皱纹,我不禁心生怜悯和气愤。可是,这终究是别人的家事,即使心有不满,但自己又有什么资格去评论呢? 于是,我闭上双眼,静待飞机抵达终点。 忽然间,有人扯了扯我的衣袖。我有些惊着了,扯我衣角的人,正是那位母亲。 她笑着问我:“小弟,你是新加坡人吗?” “不是,我是马来西亚人。”我回答道。 “哦……你是来新加坡玩,现在回家喔!” 我有些尴尬,“不是的,我是去新加坡转机到吉隆坡,我是东马人。” “原来东马去吉隆坡需要转机,没有直飞的航班吗?” 我继续笑着说道:“有呢,我只是买错了飞机票。” “呵呵呵……”她忍俊不禁,“你是东马哪里人呢?” “砂拉越。” “砂拉越……”她不停重复着这三个字,眉头紧皱,看似根本对砂拉越没有概念。 于是,我再补充一句:“古晋。” “古晋!”她恍然大悟,连声调也拉高了不少。“是古晋人,我知道了。我以前去过,你们那里有很多热带森林。” “对啊。”我附和道。“你是去吉隆坡玩吗?” “对,我在吉隆坡有房子,可以住在那里度假。” 她问起我的年龄和工作,得知岁数之后,笑着说自己的孙子还小我两岁,年纪差不多。我们只是巧遇的陌生人,却说了很多家长里短。不知不觉中,机舱响起广播,通知乘客即将着陆吉隆坡,我们之间的谈话也就此打住,各自沉默着等待飞机着陆的那一刻。 机翼划过白云,大海与天空被一抹绿色分割,广阔的油棕园显现。不一会儿,一座座高楼大厦渐渐地拔地而起。飞机正在盘旋,寻找着陆的时机,片刻,机身开始往下滑翔,引擎声愈发轰动,耳膜膨胀,我感到一丝疼痛。 震动之后,飞机着陆,前进的速度一点点变缓,乘客静待在座位上,直到飞机彻底停下。之后,人们开始窜动、起身,纷纷准备走出舱门。这时候,那位母亲再一次叫唤我。 她说:“小弟,你能够帮我拿行李吗?” 我没有拒绝,起身将行李从头上的柜子里拿出。 她接着说:“还有一个,是我女儿的。” 我心里也想替她拿,只是狭窄的走道已经放不下多一个行李箱。她听过我的解释,似乎还是想要拿下行李箱。这时,她的女儿发话了。她说:“好了妈妈,不要紧张,等其他人先走。” 着急又任性的老太太 只是,她可真是一位着急的老太太。她迫不及待从座位出来,我被迫给她腾出位置,推挤身边的人。此刻,我和她的女儿相视苦笑,各自无奈地摇头。我懂了,她不仅是着急的老太太,也是任性的老太太。最后,她拖着行李,扭捏着身子向前走去,还不忘回头与我道别。 她的女儿则是放声提醒:“不要走远!先在外面站着等我!” 走下飞机后,我关掉了手机的飞行模式。打开移动数据的那一刻,手机的消息通知声立马响个不停。我点开一看,是外婆发来的语音消息,好说有四五条,而且平均一条消息有十来秒。播放后,内容与我猜想的大致相同,无非就是问在哪里、到了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我只是简单回复一句,秒数不到5秒钟。 我心里想说,怎么问的都是同样的问题,有点烦人。 这一刻,我停下了脚步。我发现自己与外婆的聊天记录,竟然是如此失衡。翻去前面的记录,外婆总会一次发许多语音消息,而我每次只是简单回复一句。后知后觉的滋味总是可怕的,我才意识到自己不知在什么时候,与外婆说话的语气逐渐变得不耐烦。 原来外婆也像那位母亲一样,偶尔发着牢骚,我却包容了那位仅有一面之缘的母亲。同时,我也扮演着那位女儿的角色,说起话来也毫不客气。走在人来人往的机场里,我不禁觉得惭愧,也有茫然。 我们总习惯将好脾气留给陌生人,而将不耐烦留给亲近的人。自私的我,还想着亲人的包容是应该的,肆意地享受与索取,不曾有过犹豫。其实,我爱着我的家人,从牙牙学语到伶牙俐齿,从蹒跚学步到昂首阔步,我们再熟悉不过。那些无意间流露的坏脾气和敷衍,只不过是我太理所当然。 对了,我也记起了飞机上,有关那对母女的一帧画面。母亲倚靠在女儿的肩膀,亲昵得很。她说:“你看,好大一片的园!这些都是油棕!” 女儿的头也与母亲相靠,她微笑着,用手指向窗外说道:“对呀,很宽阔,也很漂亮。妈妈,等下你想要去吃什么?” 母亲抚摸着她的手臂,轻声地回答:“什么都可以,因为现在什么都好吃。”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3月前
3月前
4月前
5月前
5月前
5月前
6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