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八打灵公教中学

大马纪录大全通过社交媒体宣布,位于八打灵再也旧区的Little Puff Bakery成功创造了“最多奶油泡芙种类”的纪录。本报《学海》学记专访该店创办人陈美婷,了解她如何在短时间内制作101种独特的泡芙口味,成功挑战并摘得大马纪录大全的荣誉。 被朋友启发踏入烘焙业 谈起踏入烘焙行业的初衷,陈美婷表示,这一切源自于一对夫妇朋友的启发。她回忆道:“有一次,我们举办朋友聚会,通常大家会自带食物分享(potluck),但这对夫妇选择了一个特别的做法——教大家一起做泡芙。” 在制作泡芙的过程中,大家嘻嘻哈哈、其乐融融,充满了欢乐的气氛,每个人都按自己的喜好装饰泡芙。 陈美婷深受启发,决定将这种有趣的烘焙形式发扬光大。于是,她决定辞去从事了15年的金融工作,追随自己的热情,开始创业之路。这也正是店名“Little Puff Bakery”中“PUFF”的由来——代表人们为了欢乐和友谊而团结起来(People United for Fun and Friendship)。 从无到有 再到一切 陈美婷坦言,成为全马第一的品牌是Little Puff Bakery的目标,而他们的使命则是不断创新。 “就像一句英文谚语所说:‘From nothing to something to everything’(从无到有,再到一切),这正是我们的宗旨。” 她表示,每年他们都会推出新的创意。今年,他们挑战了“最多奶油泡芙种类”的纪录,并成功入选大马纪录大全。尽管在这个过程中面临了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她希望通过这个纪录,让更多人了解泡芙的无限可能性。泡芙虽然小巧,但它的多样性和创新空间却很庞大。 “我们希望将Little Puff Bakery打造为民众购买泡芙的首选,因为与其他多元化、家庭式经营的烘焙店不同,我们专注于奶油泡芙,并且致力于不断创新,提供超过100种泡芙口味回馈给顾客。” 坚持与顾客紧密互动 陈美婷透露,尽管店铺规模较小,但他们始终坚持与顾客保持紧密互动。她介绍说:“我们会举办样品品尝活动,邀请顾客和亲朋好友来尝试我们每一种泡芙口味。”不仅如此,顾客的反馈和意见也极大地启发了她和团队的创新思路。通过不断尝试,他们将奶油泡芙的口味不断丰富和优化,让它不仅仅是甜点,更是令人惊艳的美食体验。 她强调:“我们每次都要求自己,确保奶油泡芙能够‘fit into your mouth, fit into your stomach, fit into your heart’(适合你的嘴巴、适合你的胃口,也能打动你的心)。我们要确保顾客吃到的每一口泡芙,都是我们亲自体验过、精心创作的,而不只是单纯为了创新。” 视竞争为动力 乐观面对挑战 如何看待同业间的竞争?陈美婷表示:“竞争对我来说是一种动力,而且与其他烘培店相比,我们是专利做泡芙的。” 陈美婷坦言,她只想坚持宗旨,并选择乐观面对竞争挑战。她进一步解释道:“‘PUFF’代表了我们烘焙店的宗旨:P 就是持续性(Persistent),确保奶油泡芙持续性的质量而非数量;U代表释放创造力(Unleash Creativity),要让大家知道他们不只是一间烘培店,而是能不断创新和发布新品;F代表欢乐(Fun),以及家庭与友谊(Family and Friendship),我们希望带给顾客一种亲切感,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当初在朋友聚会时那份温馨与爱。” 她还提到,创业过程中,供应链的管理和确保产品符合顾客需求是其中的挑战之一。“有些顾客会反馈泡芙偏甜,我们会把这些反馈视为宝贵的改进动力,逐渐调整我们的口味,甚至融合不同的酸甜苦辣,做出更适合大家口味的泡芙。” 她坚信,顾客选择他们的奶油泡芙,是因为相信他们的品质,所以他们要做得最好,确保味道能入得了自己的口,才提供给顾客。 顾客开心是最大的回报 陈美婷表示,在进入饮食行业之前,她从未想过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让产品真正符合顾客的口味,让顾客信任并喜爱。如今,她深刻体会到,顾客吃得开心,产品的多样性和美味能令顾客惊艳,并自发地向朋友们推荐,这就是她最大的收获和成就。 这也是她想传递给顾客的信息——让大家了解奶油泡芙的魅力,以及Little Puff Bakery的创新与独特之处,分享那份来自内心的爱与温暖。 谈及时间管理,陈美婷说:“我已经把这门生意融入了自己的生活,如何规划时间是个人的选择,时间的安排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比例问题,关键是看你是否愿意将它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只要你自己做得开心,顾客也会感到开心。” 在饮食业获得成就感 陈美婷曾在国际公司工作了15年,学习了很多关于如何规模化、如何打造团队精神等方面的知识。她提到:“虽然我在金融行业获得了不少经验,但进入饮食业后,我感受到的成就感是前所未有的。这种成就感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互动。” 她还透露,目前他们只有一间小店,但计划在未来开设更多分店,“只要有需求的地方,Little Puff Bakery就会出现在那里。” 领导者需保持积极正面心态 对于创业,陈美婷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如果想要创业,首先必须有心去做,这代表你需要全心投入、全力以赴。创业绝不是三分钟热度的事情,作为创业者,你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团队、对顾客负责。” 她认为,作为领导者,必须保持积极正面的心态,并带领团队一起努力。 “老板是指导者,团队的队长则是带领大家共同奋斗的人。”她强调,团队精神对于创业至关重要,“如果遇到困难就需提出,大家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是团队精神,而不是一味指导员工。”陈美婷表示这就是她团队的其中一个理念。 马来西亚纪录大全不仅仅是个人的成就,而是一个团队的共同努力。只要团队齐心协力,就没有什么不可能。若有心去挑战那便勇敢去做,且要有清晰的目标,好好规划,找到对的方法和路线,而非盲目追求。 在采访途中,学记们也向陈美婷学习制作奶油泡芙的步骤。 学记感言:收获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采访陈美婷后,我们有不少的收获,其中之一就是团队精神。团队精神在各个领域中都很重要,不论是老板还是员工,只要融入团队,一定会在各别领域取得非常出色的成果。 正如陈美婷所言,自己不是以老板的身分去指导自己的团队,而是以队长的身分去带领自己的团队。只有团队合作得当,才能在自己的领域创造卓越成就。
2天前
5天前
(蒲种讯)为了提高批判性思维与沟通能力,青年及体育部联合国家青年及体育局、雪州青年社区和马来西亚辩论演讲协会(MIDP),在“青年之友”企划下举办了2024年雪州辩论赛。此次比赛吸引了来自雪州的18支辩论队伍,共90名学生参赛,展现了青年的力量与声音。 雪州王储东姑阿米尔沙、青年及体育部部长杨巧双、副部长阿当阿里、秘书长纳古仁德兰、国家青年与体育局总监阿祖拉、MIDP首席执行员艾米莉亚、雪州青年社区首席执行员艾曼沙菲克等出席了决赛及颁奖仪式。 涵盖数字社会相关议题 本次比赛围绕“引领数字革命和社会的未来”展开,辩题涵盖多个数字社会相关议题。初赛的辩题包括“社交媒体公司是否应为网络霸凌承担责任”,“线上政治运动的正当性”,“网红的崛起”以及“16岁以下儿童是否应使用社交媒体”;16强赛探讨“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是否能够替代人类交流”;8强赛讨论“是否应对外国科技产品征收更高的税收”;决赛则聚焦于“学校是否应允许学生出于学习目的使用手机”。比赛由经验丰富的专业裁判主持。 比赛采用混合模式,初赛、16强赛和8强赛于2024年11月30日和12月1日在线上进行,而总决赛则于12月3日在SpaceRubix社区活动中心举行。 比赛采用“亚洲议会形式”,每组三人,每人7分钟发言,最后由一或二辩进行总结陈词,发言时间为4分钟。每个轮次前,队伍将获得30分钟准备时间,辩手们需在紧迫的时间内高效准备,集中精力思考,并与队友合作,深入理解辩题。 比赛前,皇家工作人员向辩手和观众讲解了参见皇室的礼仪——Junjung Duli(双手合十、手举到额头以上、稍微低头),让许多人感到新鲜与有趣。 杨巧双:发展为年度赛事 青体部长杨巧双在发言中表示,这次州际辩论比赛是一个试点项目,旨在将其发展为年度赛事,甚至国家级赛事。她指出,此活动不仅为政府提供聆听青年的平台,还能挖掘学生的潜力,鼓励他们参与有意义的课外活动。杨巧双相信,每位辩手都是学校中的领导者,期望他们能带动更多学生,分享心得,促进校园交流与学习。 在决赛中,八打灵公教中学脱颖而出,获得冠军,并赢得1500令吉奖金,队员包括关克力、庄贝儿、周湑乐、谢莉欣和陈靖怡。而哥打白沙罗斯里伯乐私立学校 (Sri KDU Kota Damansara)获得亚军,并且赢得一千令吉的奖金,其队伍成员包括陈迎瑞, 苏菲雅, 玛娅Maryam Saesol, 蔡俊翔和莫哈末木沙Muhammad Musa bin Shafiq同学。 总决赛最佳辩手由公教中学的关克力获得,而全程最佳辩手则由花园国际学校的吴凯森获得。两人均为2024年度国家青年辩论发展队(MWS)成员。
3月前
(伊兹密尔讯)马来西亚代表团在2024年11月28至30日于土耳其伊兹密尔举行的第21届世界机器人奥林匹克赛(WRO)国际总决赛中再创佳绩,成功卫冕总冠军宝座。 在这场汇聚87个国家、逾3千名学生的国际赛事中,马来西亚代表团展现出色实力,共获得2金3银1铜的优异成绩,并斩获三项卓越奖。这是马来西亚在20年内第12次获得总冠军,创下纪录。 本届比赛以“Earth Allies(地球联盟)”为主题,旨在激发参赛者开发创新机械人解决方案,应对环境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挑战。马来西亚队伍在RoboMission(机械人任务)、RoboSports(机械人运动)、Future Innovators(未来发明家)和Future Engineers(未来工程师)等赛项中展现了卓越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与问题解决技能。 依再丁:体现大马对STEM教育坚定承诺 布城教育局局长兼代表团团长依再丁表示,这一成绩体现了马来西亚对STEM教育的坚定承诺。教育部将继续与Sasbadi Holdings Berhad合作,推动这项重要项目,为青少年教育带来更多益处。Sasbadi集团董事总经理刘庆辉强调,这些成绩证明了机器人教育计划在培养21世纪人才方面的有效性,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等技术日益重要的今天。 林祺咏(16岁,Avant Garde成员):团队合作至关重要 今年是祺咏最后一年的参赛机会,她与组员全力以赴,追求最佳表现。这段经历让她掌握高效团队协作方式,并从队友身上获得宝贵启发。备赛期间,团队克服了机械设计意见分歧和Q&A环节观点差异等挑战,通过会议与家长建议增进默契。尽管最终获得第六名,她认为在团队协作、演讲表达、应答技巧及机器人技术方面均有显著进步。她的团队专注于地震救援项目,深入学习地震知识及无线电频率与太阳能板技术。 温秀璇(21岁,未来工程师教练):与全球优秀选手交流宝贵机会 作为教练,她见证了选手的努力,并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及主办方交流,深感他们对科技的热情。备赛过程充满挑战,但通过团队合作克服了沟通障碍,顺利完成任务。 这次比赛更加坚定了她将科技教育融入未来教学的信念,希望激发学生在STEAM领域的兴趣。她强调,马来西亚夺冠是全体参赛者共同努力的成果,也展现了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潜力。 林炫亦(13岁,French Toast成员):经验是最宝贵收获 他的团队获得世界第二佳绩,尽管因机械故障而与冠军擦肩而过,他仍对团队表现感到满意。比赛期间压力巨大,特别是机械轮子脱落时,所有人都紧张不已,但这次经历让他学会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并深入理解团队合作的意义。他表示,虽然训练时间因学校作息不同而受限,但通过协调及老师的支持,他们克服了困难。通过这次比赛,他坚信马来西亚未来必将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更强实力。 马来西亚代表团得奖名单 1.未来发明家- 小学组 冠军 The Magical Trio 吉隆坡德威伸路州立华小 2.未来发明家- 小学组 亚军 Terraflood 万达镇培才二校 3.未来发明家- 初中组 第四名 Sprout Shield 美里中华中学 4.未来发明家- 高中组 第六名 Avant Garde 八打灵公教国民型华文中学 5.机械人任务- 小学组 第四名 Glorious Future 双溪龙国民型华文学校 6.机械人任务- 初中组 冠军 Up Up CHM1 美里中华中学 7.机械人任务- 初中组 亚军 French Toast 八打灵公教国民型华文中学 8.机械人任务- 高中组 亚军 Up Up CHM 美里中华中学 9.机械人运动-网球双打 季军 Up Up C.H.M 美里中华中学
3月前
(八打灵讯)在今年4月初开始竣工的公中STEAM实验室和21世纪实验室,终于在8月23日迎来了开幕仪式。虽然开幕仪式简朴,却意义非凡。 这间STEAM实验室的启用标志着公中在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教育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实验室配备了最前沿的设备,包括智能互动平板电脑、智能追踪摄像机和绿屏等,同时也对学校的无线网络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这些先进的设施不仅提升了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还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在开幕仪式上,本校卓越校长林佩谛博士特别感谢了叶贵华夫妇的慷慨捐赠15万令吉,为这些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在剪彩仪式上,林校长亲自颁发锦旗,并向叶贵华夫妇表达了由衷的谢意。随着剪彩仪式的完成,开幕式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幕。 叶贵华受访时提到,他希望自己的捐献能让学生在使用期间,学到各种各样新奇的知识。 舞蹈室“旋怀厅”拉开序幕 随着实验室的开幕结束,学校舞蹈室的“旋怀厅”开幕典礼也正式举行。在林佩谛和家教协会主席陈国钏的带领下,进行剪彩仪式,为开幕典礼拉开序幕。 仪式结束后,嘉宾进入场内,由两名来自文化与剧场协会的会员担任司仪,发表开幕词。接着,两名该协会的会员黄悦悯和廖偌延同学分别表演了马来传统舞蹈和现代芭蕾舞。随后,林佩谛和家教协会副主席Fiona进行了致辞。在仪式结束前,全体嘉宾被邀请与文化与剧场协会的会员一起跳了五支舞蹈,现场气氛热烈,嘉宾非常享受,也显得十分开心。 Fiona提到,这间舞蹈室是使用去年本校筹款宴的筹款,并由壁球室翻新而成。她表示,这间舞蹈室是校长要求建设的,希望能够为文化与剧场协会会员提供一个专属的舞蹈空间。
6月前
八打灵公教中学华乐团于2024年8月初举办了《风雅颂•赋比兴•系列10之嘎达梅林交响诗》演奏会。历经7年的不懈努力,华乐团终于得以在学校筹办演奏会,发扬华族传统音乐,表达乐团理念。 华乐团成立于1989年,至今已有35年历史。自1994年首次举办《风雅颂 • 赋比兴》系列演奏会以来,3年一届,至今已举办第10个系列。乐团在国内外比赛中屡获佳绩,包括2022年华总国油杯国际艺术节荣获第四名金奖,以及2023年马来西亚禾乐艺术节的多项荣誉。 林佩谛:华乐是文化底蕴桥梁 演奏会由卓越校长林佩谛博士开幕致词。林佩谛表示,华乐是文化底蕴的桥梁,将古老情感与现代艺术融合,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魅力。她强调,演奏会不仅是文化的熔炉,更是培养学生兴趣与品德的平台。 家教协会主席陈国钏随后致词,感谢各界爱心人士对中华文化传承的支持,并介绍了演奏会的收益将用于乐器的维修与更新,以提升乐团的演奏水平。剪彩仪式上,贵宾们领取锦旗,展现对文化传承的热忱支持。 演奏会正式开始,首先以热情洋溢的《金蛇狂舞》拉开帷幕。接着,乐团演奏了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久石让曲目串烧》和富有激情的《千本樱》。乐团还挑战了《将军令》和《台湾民谣狂想曲》等高难度曲目,展现了团员们的精湛技艺。 轻快的《小叮当》让观众重温童年美好时光,而充满闽南风情的《乡音寄怀》则通过南琶、大广弦和南萧的三重奏展现出浓厚的情感。演奏会的压轴曲目《嘎达梅林交响诗》引发了观众的热烈反响,而加演曲《男儿当自强》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令全场欢呼不已。 这一场演奏会是代代华乐人的共同努力结晶,毕业的学长姐见证了新一代乐团的高水平演出,心中充满自豪。来自各界的支持者齐聚一堂,共同为年轻音乐人加油打气,充分展现了公教中学的合作精神。华乐团员的汗水与坚持在每一个音符中凝聚,推动着中华音乐不断向前发展。期待未来,公中华乐团能继续发扬光大,创造更辉煌的成就。
6月前
8月前
(吉隆坡讯)辩论是思想的交汇和更迭。通过辩论,我们了解到不同角度所看到的世界有何不同。辩手在辩论里很多时候不是自主地选择哪边进行辩论,即使与自己立场对立,也必须为那方进行辩论。因此,辩手变得更加宽容,更加懂得不同角度地看待事情。可能一开始不了解、不赞同的事情,其实都有背后的缘由与苦衷。只有站在不同的视角,才能看到不同的风景。 中华独立中学与本校英文辩论社联合举办了丰富的中公辩论交流会。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辩论的形式,增进两校辩论社的相互了解与学习,提升辩论技巧,并促进学生间的友谊。活动在中华独立中学陈华和讲堂举行,共吸引了两校50名参赛者及20名工委参与。 开幕仪式上,中华独立中学负责老师勒纳特(Mr. Leonard)致辞,随后中华学生筹委主席徐碧仪和公教学生筹委主席谢莉欣也发表了讲话。接着,大家参与了破冰游戏。游戏内容包括各种趣味辩题,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以及“人工智能是否能取代教师?”参加者们通过辩论和说服对方,赢得了巧克力奖励,现场气氛轻松愉快。 卡特琳讲解授实用辩论技巧 活动的下一环节,是马来亚大学英文辩论员卡特琳(Catherine Nathan Alicia)进行关于论证与反驳的教学。她的讲解深入浅出,参赛者们积极参与互动,获得了实用的辩论技巧。 随后,两校各派出3位辩手进行辩论演示,辩题为“流行文化中崛起的虚无主义是好还是坏”。辩论采用了亚洲议会格式(Asian Parliamentary Format),两校辩手在激烈的辩论中展现了高水平的技巧和逻辑,赢得了参赛者们的热烈关注与赞赏。 接下来的辩论阶段,参赛者们分为初级组和高级组进行辩论。初级组的辩题为“快乐是否比成功重要”,高级组的辩题为“无薪实习是否应被废除”。辩手们在各自的课室内进行了筹备后展开辩论,裁判们提供了详细的反馈和建议,帮助辩手们进一步提升技巧。 活动的最后一项是大型大富翁游戏。参赛者们分成三组,在讲堂地板上的地图上进行投资和比拼。游戏中的机会卡和公益金规则设计独特,惩罚环节包括做俯卧撑、舔手肘等,引发了阵阵欢笑。尽管有些惩罚挑战了参赛者们的极限,但大家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挑战。 活动结束时,筹委主席为每位参赛者颁发了奖状和礼物作为纪念。
8月前
1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