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停业

(居銮19日讯)森波浪西区水坝水位因干旱而偏低,居銮多个地区区如今已出现间歇性制水的情况,其中龙城卫星市商业区商家因为连续2天面对无水可用的窘境,今日选择临时歇业。 柔佛水务联熹有限公司昨晚发出通告,指居銮多个高地或水供末梢地,因为相关水坝水位偏低,导致森波浪西区滤水站无法产出足够的净水,继而发生突发停水的事件。 无论如何,该公司强调类似情况不会长时间维持,他们将继续产水以减少水供中断的问题,并派出水槽车到受影响地区。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今日走访自开斋节期间就断断续续受到水供间歇性中断影响的龙城卫星市,当地商民指出由于过去1至2天无预警断水后,今日接近中午才恢复水供。 当地许多餐厅由于水槽存水已耗尽,被迫从其他地方运水,有者干脆停业一天,损失惨重。 宠物店业者张幸运指出,其店铺从4月17日下午开始停水,一直到今日(19日)11时左右才恢复水供。 今早开店时,由于当时水供尚未恢复且存水已经耗尽,他只好通知顾客取消宠物美容的预约。 他说,店内的存水只够使用一天,而从开斋节开始当地的水供变得十分不稳定,经常在中午前就停水,一直到第二天早上6时左右才恢复水供。 龙城卫星市富爸爸美食坊负责人李先生透露,其美食坊从昨天中午开始水供中断,至今早开店为止都没有恢复。 他说,由于昨天已经开始使用水槽内的存水,存水肯定不够应付今日的运作,今早他们临时通知小贩停业一天。 李先生说,许多小贩已经准备好一天的食材,他们预订的糕点也已经到货,因此今早一直开店到早上9时许,过后就关闭。 他说,间歇性和无预警的停水让业者非常烦恼,一些同业则选择从其他地方运水到店内,勉强维持运作。 当地居民黄圣侑则指出,住家这几天的水压都偏低,昨天开始停水后无法使用热水器,只能洗冷水澡。 他说,住家的水槽目前能勉强维持正常用水,但近来当地水供一直不稳定。 黄圣侑透露,位于同个花园的工作地点则因为地势较低,水供尚算正常,但过去几天水压都偏低。 居銮市议员马华党鞭颜丽秋受询时指出,近日居銮的水供问题与水坝水位偏低有关,部分地区则与水管破裂有关系。 她说,目前水务公司不会沿户派水,但民众若面对水供问题,可以通过市议员向柔佛水务联熹有限公司反映,以安排水槽车前往派水应急。
5天前
2星期前
4星期前
2月前
(新加坡29日讯)砸逾30万元(新币,下同;约106万2393令吉)打造赛车主题的咖啡座,开业仅7周却因噪音问题遭投诉,无奈下个月停业。 《新明日报》报导,上述咖啡座于今年1月16日开业,地点位于新加坡马里士他的罗弄安拔士,是以赛车主题的两层楼咖啡座。 店主陈勇达(36岁)说,咖啡座每天营业至凌晨2时,附近公寓居民曾投诉咖啡座不断传出引擎声发出噪音造成困扰。 他也透露,曾有一名司机今年1月31日午夜时分从咖啡座前的路段快速驶过,引擎声吵到了附近公寓居民,甚至惊动了警员前来。 “那位司机其实不是咖啡座的顾客,我们事后也有和警员解释。” 陈勇达表示,,咖啡座前设有告示牌,提醒访客说周围是住宅区,切勿随意加速,并且安静地离开。 “我们的脸书专页也发了帖文,提醒前来的顾客尽量不要发出噪音。” 当局指违反条例 岂料,事后有关当局发出通知,指咖啡座违反条例,必须于3月10日后结束营业。 陈勇达说,为了打造这赛车主题的咖啡座,花了超过30万元的资金。 “搬迁前,我们还需要把咖啡店装潢拆掉,恢复原样,这估计得花一大笔钱。” 附近组屋居民李先生(69岁)说,此前曾听过几次车的引擎声,当时已是深夜1时许,因此格外清楚。 “我听过有人踩油门和快速驾驶的声音,但都很短暂,所以没有多加理会。” 据《新明日报》了解,该地段是私人地段,用途则由新加坡市区重建局授权。 安装隔音板 也无济于事 安装隔音板、店主亲自维持交通秩序,岂料都无济于事。 曾有附近公寓居民光顾咖啡座,并向陈勇达反映家中都可以听见噪音。 “为此,我们也花了约万元安装隔音板。” 陈勇达也会在营业时段,亲自监督交通情况,避免有司机在该处乱停车或飙车。 “我们一开始的出发点,就只是希望能让赛车爱好者有个地方聚集,让大家交流。为了不造成居民的不便,我们都有在努力跟进居民的反馈。” 顾客纷感不舍:在此认识许多车友 《新明日报》记者昨晚走访咖啡座时,多名顾客受访时表示不舍,希望店主可以找到新地点营业。 杨先生(50岁)说,当初听到咖啡座即将结业的消息时非常震惊。 “这里可以认识喜欢赛车的朋友,也可以趁机和一些旧朋友相聚聊天。” 李先生(45岁,金融业)说,即使咖啡座更换地点营业,他也会照旧支持。 陈勇达透露,他和其他合伙人正在寻找新的地方继续营业,无奈处处租金昂贵,寸步难行。 “我们只能从错误中学习,下一个地点尽量不设在住宅区附近。”
2月前
5月前
7月前
7月前
7月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新加坡5日讯)继大巴窑东夜间蔬菜批发市场之后,位于乌美工业区的露天蔬菜批发市场也面临停业,摊贩最迟必须在今年8月底迁走。 《联合早报》报道,这个在乌美三道第3017A座旁的露天停车场,除星期天外,每晚11时营业到隔天早上7时的夜间蔬菜批发市场,仅剩的3个菜商上个月接获业主裕廊集团来函通知,最迟须在8月31日结束生意。 同大巴窑的批发市场一样,当局也为这些菜商提供3个转去其他地点继续营业的选项,即巴西班让果菜批发中心、环境局管理的巴刹,或者私人菜市场。 这些受影响菜商的主要客户是餐馆和小贩。他们受访时说,由于大巴窑东要发展,当局要求那里的菜贩迁离无可厚非,但乌美是工业区,业主也未详尽解释原因就通知停业,令他们感到无奈。 其中一名林姓菜商(70岁)做蔬菜批发生意已有50年。他接受访问时说:“大巴窑东(蔬菜批发市场)因为要发展所以必须关,乌美没有新建设,为什么不能暂时让我们用呢?” 根据早前的报道,大巴窑东蔬菜批发市场最迟得在8月19日停业。新加坡食品局当时说,随着大巴窑东住宅项目的发展,预计这个批发市场占用路段的交通会更繁忙,不适合运营菜市场。 乌美蔬菜批发市场的另一陈姓菜商(78岁)说,这个市场是在2003年沙斯疫情后设立的,全盛时期有近20摊。虽然现在只剩零星几家,但他们在这一带营业也有近20年了,对这个地方有深厚的感情。“突然宣布要关闭,十分不舍。” 另一不愿具名的菜商(48岁)说,他自幼就跟随叔叔从马来西亚古来采购蔬菜来乌美售卖。他的顾客集中在东部,如果搬去巴西班让果菜批发中心,单单送货所需的燃油和人力成本就会大大提高。“如果找不到(适合的)地方,也许就不卖菜了。” 裕廊集团发言人答复询问时指出,目前这3个业者持有的临时租用准证将在3月31日到期。为了让他们有更多时间搬迁,集团把临时准证的有效期延至8月31日。 裕廊集团比照大巴窑东情况   停止乌美蔬菜批发业务 发言人并未说明不继续对这些业者发出临时租用准证的原因。根据菜商收到的电邮通知,裕廊集团也仅说将比照大巴窑东夜间蔬菜批发市场的处理方式,停止乌美的蔬菜批发业务。 原本也在乌美蔬菜批发市场做生意的菜商刘进业(37岁)得知须迁出后,在上个月退租。他说,乌美和大巴窑东的情况有所不同,乌美的业者不是免费使用场地,每个月须缴付约3000元的停车场租金和厕所清洁费。他现在不再摆摊,而是直接从马来西亚取货送到顾客店里。“不然人工费、车油费、新马两边消费税都要缴,很辛苦、不好赚。” 在后港经营咖哩餐馆的王姓店主(75岁)近几年来都到乌美工业区采买蔬菜,每星期两三次。“这里蔬菜新鲜,每公斤便宜约一两角”。她说,这个批发市场停业后,她得到较远的巴西班让中心去办货。
1年前
1年前
(中国‧北京7日讯)是否广设国营食堂、社区食堂去年在中国一度被热议。新华社旗下杂志《半月谈》报道,社区食堂虽为老年人用餐提供方便,但却陷入租金高昂等的营运困境,有社区食堂即因不敷成本而停业。 半月谈2023年第2期以“社区食堂:持续运营有困扰”为题报道,指“社区食堂”为不方便做饭或没时间做饭的族群,在居住地提供较为稳定用餐的地方。且平价、卫生,获得一些居民青睐。也有部份社区的爱心人士、企业提供捐赠,并在食堂担任服务员、送餐员,整体提升民众对食堂的获得感。 但报道指出,社区食堂在运营过程中也出现了困扰。首先是“场地成本”造成较大压力。经走访发现,由于食堂的“惠民”属性,饭菜利润有限,而装修、房租等投入比较高,一些社区食堂若无房租减免可能会亏损。有业者表示,1年多营运下来,每个月均处于亏损,需靠其他收入填补社区食堂的损失。 其次,众人口味喜好各异。如果想多些口味就要增聘厨师,但客源却不一定成比例成长。其中,河北省保定市一家“社区食堂”招聘了4名厨师,但每天只有30多人用餐,加上人均消费仅人民币10元(6令吉34仙),食堂每年人力成本却超过26万元(约16.4万),不敷成本,只好暂停营业。 此外,部份居民担心“社区食堂”具有公益性,利润较低,一些经营者可能为了获利使用即将到期食材,降低卫生标准。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会让居民失去信任,未来经营难度会进一步增大,惠民属性难以保证,因此产生疑虑。 报道指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科研助理宋煜表示,“社区食堂”最好不要“一拥而上”,有条件的社区可先试办。而缺少场所的地方则可尝试“中央厨房+流动餐车”模式。至于无法试办食堂的地方,可等多种模式成熟后,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也有人建议,“社区食堂”可贩卖饮料、香烟等商品增加收入;并增加“外卖”功能,扩大服务范围;还可利用行政手段,联系大型蔬菜基地或批发企业直接供货,降低进货成本;也可让社区志工协助管理食堂以降低人力成本;食堂设置初期可降低房租甚至免房租,水电费并以较便宜的民用费率计算,以降低营运成本。(中央社)
1年前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