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上班族

5天前
4月前
4月前
这是一篇告别文。【喝咖啡才是正经事】终究来到最后一篇。 2020年1月开始写的时候,我们还活在2020年会不会更好的不确定中。没想到过了两个月,大家就开始困在疫情里,生活巨变。没有车的停车场、冷清清的商场、空空的大马路、拥挤的医院、痛心的离别和挣扎。 现在,我们终于也爬在恢复的梯子上,除了失去了一些朋友。而你们,就好像陪我度过了这段时间。然而事情不会一直坏下去,当时关掉一家店的我们,一直不知道如何从谷底爬出来。羊男和我只能一直默默地守着剩下的东西,从中寻找新的出路。 一年前,我们开始策划好要开一家小店。这样一来可以在新的地点,把自己烘焙的咖啡豆和自己做的雪糕多卖一些出去,增加销量。二来才有能力发展,不然好像原地踏步,我们总不能一直活在2020年里。 谈过3个地点后,终于在今年8月找到一间小小的店面,只有280方呎。这间店坐落在市中心的一个小商区。据说这个商区已经45年,经营过9年咖啡馆的我们,在老邻居里就好像一个小婴儿那样。 恢复到两家店的状态 这让我想起,开始写【喝咖啡才是正经事】的时候,我们也有两家店。现在告别这个专栏的时候,我们也开始恢复到两家店的状态。开新店的这段日子,让我们的生活有巨大的改变。比如,从前可以睡到自然醒,现在天还没亮就得爬起来。从前是桃芋头(我们的狗)在楼下生气地吠醒我们,好像在喊,快起来,我要出门上大号!现在早上桃芋头还没睡醒,就被带出门,一副怎么这么早要带我出去遛啊,做狗好累的样子。 可能是因为在商区里工作,大家都非常积极和卖力。有早上7点就开的电话卡店,有开到半夜3点的炒饭店。这种努力拼的精神,好像会传染那样,让我们也变成积极起来。 在这个小店工作也很开心。因为上班族进来的时候,眼神落在雪糕口味上面的样子都很快乐。他们会讨论,要选哪一个口味好呢?昨天的桂花豆腐雪糕没有了吗?每天换口味吗?这个好吃呢?还是那个好吃?要配怎样的咖啡呢?大家看起来都好高兴的样子。至少在选雪糕口味,或者等咖啡的时候,暂时忘记刚才工作上的烦恼。这让卖雪糕和咖啡的我们感觉更有意义。我喜欢这种客人的喜悦,那是一种会传染的东西,一点一点地让大家都一起好起来。 小店里,我们也卖两种不同咖啡豆的咖啡。起初以为上班族会喜欢浓厚的咖啡,以保持清醒。不过开了3个星期的我们,发现上班族对果香咖啡也有一定的喜好。为了让果香咖啡更丰厚,羊男把咖啡豆烤到中焙,减少果酸的味道,增加甜度和厚度。起初早上一点生意也没有的我们,最近也慢慢有一些上班族光临。 【喝咖啡才是正经事】只能写到这里。一直以来的内容很轻,没有重量,是生活的一些小事。然而我相信把小事做好,才能走得更高更远。我会记得我们一起喝咖啡的日子,期待再见。
5月前
6月前
6月前
7月前
8月前
10月前
12月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想要改变一尘不变的下班生活就从今天开始。 当代的上班族大多都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无非是工作地点和家里往返。一天工作辛苦下来,每每到家就是忙着家务,不然就是赖在沙发上刷手机、刷视频,转眼到了睡觉时间,明天又是新的工作天,不知道你是否也和我一样过着日复一日的生活?前几天看了一本书,书名为《下班后开始新的一天》,是一位韩国作者柳韩彬分享自身经验,如何有效管理下班后的时间,既不虚度光阴,又能轻松充实地填满晚间生活。 下班后的晚间生活到底如何过的充实? 非常喜欢书中提到的:“我们不是在‘度过’每一天,而是在用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填满’每一天”。 下班后的4小时是一段宝贵时光,既可以用来提升自己,陪伴身边的人,也能做有意义价值的活动。作者把晚间计划分为3步: ❶确定目标 ❷时间管理 ❸固定日程 寻找有意义和价值的目标并非那么复杂,每个人对于意义和价值的解读都不同,只要反问自己这件事是否有意义,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便可以展开行动。做着有意义的事往往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每天一小步,就是未来的一大步。 开启下班后的充实生活也需配上良好的时间管理,我们时常可以听到身边的人抱怨时间不够用,原因或许是因为我们对时间的流逝毫无意识,再者便是生活中许许多多无关紧要的琐事偷偷地夺走了时间。作者推荐大家制定时间表或计划表,书中附录也展示了不同计划表供大家参考,按照制定好的日程行事,并灵活地调整计划,更重要的是,计划表不应该成为我们的束缚,而是作为我们去善用时间的指引。完美的时间管理并不是把全部时间都放在工作和学习上,有效的安排休息时间和与身边的人度过也不可忽略。无论是小憩、冥想还是追剧,只要是正面的充电,那就是有效的休息。 斜杠青年 近年来,“斜杠青年”越发流行,它指的是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分的多元生活人群。例如,作者本身是一名兽医/博主/讲师。现在的年轻人不想仅仅依靠作为打工族的工资,也想尝试开展副业,但从哪入手,找到适合自己的副业却不是一件易事。作者在书中分享了如何探索适合自己的副业,可以从爱好或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着手,配合充足的规划和管理,考虑好时间和金钱成本开始拓展副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想要改变一尘不变的下班生活就从今天开始。这本书非常推荐给想要开启不一样晚间时光的你,书中写到了很多作者亲身试验如何确定目标、提高专注力、时间管理、克服低谷期无力感的有效方法,给想要摆脱下班摆烂的你,活出双倍精彩人生。 相关文章: 刘洁颖/斜杠作者的fusion饮食情书 【读家投稿】黄晓玲 / 如何成为精读读者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近来看见一则台湾新闻,某公司有新同事第一天上班,报到后坐在位子上打开早餐正要吃,被告知上班时间开始后就不能吃,结果中午休息时间就一去不回了。这新闻引起广泛的讨论,“若发现你的新公司不能吃早餐,你会跟他一样帅气走人吗?” 不是生长在台湾的人看了此则新闻,肯定会大吃一惊,认为“有那么严重到需要离职吗?”或是“什么,竟然可以边吃早餐边上班?” …… 其实台湾人从小学生到成人,几乎每个人早上都会拎着一袋早餐踏入校园或公司。到学校,第一件事便是拿出早餐享用,边与同学话家常,那是一段幸福时光;出社会工作,上班坐上位子后便打开早餐,开始边吃边工作,享受着美味现做温热的餐食。当早晨的幸福活力来源被禁止时,宁愿辞职走人,似乎也就见惯不怪了!而我也是嫁来大马后,才发现台湾上班族觉得的“再正常不过”,对他人而言却是“不可思议”! 在大马,我习惯带着早餐到公司休息区享用,日复一日,虽然休息区大多数只有我一个人,但我从未觉得奇怪。直到近期有同事问我,“你为什么不在家吃早餐?”这个问题我从未思考过,一时之间反应不过来,语塞。 难怪,这些年来鲜少看见同事携带早餐来公司享用。百口莫辩,我也思索着“为什么不在家吃早餐?”最后结论是:“从小到大拎着早餐上学、工作的这份幸福感,以及记忆的累积,很难割舍!”这是没住过台湾的人所不能理解的。 大马的早餐其实没有太多的选择,美其名称为早餐,却几乎都是午餐也能吃到的餐食。我则入境随俗,早餐不再像台湾一样天天到早餐店打包,而是每天早起自己准备料理,再拎到公司享用,依然守着我那分外带的晨间幸福感。 习以为常后,当我回台湾,才了解早餐店真的是一件很台湾的事,世界上很少有地方和我们一样,能让早餐走出家庭之外,也突显了台湾人早餐喜爱外食外带的习惯。即便在家无所事事,台湾人也会特地外出买早餐回家享用,连咖啡、奶茶等饮料也一并外带;假日为了吃早餐也会早起,只因365天,早餐可以有365种选择,从丰富多变的食材与口味,到充满人情味的互动与食物的温度,3分钟做好一份蛋饼,5分钟完成一套三明治,不管是要辣不要辣、吐司要烤焦一点、半熟蛋或是全熟蛋、汉堡不要抹沙拉酱等等,只要是在有限的时间、人力之下,老板大多乐于客制化,以及饮料从冰、温、热一应俱全,糖分可调整,满足各种需求。 幻想着可以开台湾早餐店 “便利、快速、经济实惠、多元选择、人情味”,是台湾早餐的特色。而一家又一家早餐店在街头巷尾高密度地成长,也成了台湾独特的“街角风景”。它们不单反映出早餐产业的时代性,也承载着不同世代的记忆累积,如今连便利商店也贩卖众多的早餐商品。 而我,一整天的餐食里,最爱的就是早点,不管是中式的蛋饼、煎饺、饭团、锅烧意面,还是西式的汉堡、铁板面、松饼、贝果,又或是米粉、面类、粥类、粽子、羹汤等传统餐食。先生回来大马最怀念的也是台湾早餐,还幻想着可以在这里开一间台湾连锁店般贩卖多样化食物的早餐店,生意肯定火红。流着口水,笑着做着他的白日梦!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