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露营

1月前
  (波德申2日讯)“卡式炉气罐,你扔对了吗?” 随着露营风潮在全国盛行,不少民众喜欢在星空下开炉煮食,享受户外生活,然而却忽略了一个潜藏的安全隐忧,那就是废弃卡式炉气罐的正确处置方式。许多露营者在使用完卡式炉气罐后,往往随手丢弃在垃圾桶,甚至直接遗留在营地,看似无害实则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残留的煤气在烈日曝晒下,可能会引发爆炸甚至在垃圾车压缩过程中造成火患,更严重者,若遗留在山林或海边,则可能引发森林火灾或海洋污染。 为了提高户外玩家的安全意识,FireMaple、GenOutdoor携手森州露营社、AACM露营社群、《山人露营》频道等多个非政府组织与自媒体创作者,正式启动“卡式炉气罐回收”计划,并率先在波德申举行推介活动。   森州行政议员阿鲁古玛在回收计划推介礼上指出,卡式炉气罐若随意丢弃,极容易构成安全隐患。他举例道,森州内曾发生垃圾车在压缩垃圾时,挤压到仍有残余燃气的气罐而引发火患。若类似情况发生在露营地,更可能引发森林火灾,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还会直接危及露营者的人身安全。 “这不是个别案例,而是实际存在的隐藏风险,只要有一个人随手丢弃,就可能为整个环境和社会带来沉重的代价。” 他强调,州政府如今推动的回收计划中,已不再局限于塑料、纸张、废油等传统可回收物品,卡式炉气罐虽然属于高压容器,但只要确保在处理前完成泄气或打孔,同样能够纳入回收清单中。 “只要能做到安全无虞,它完全可以和其他资源一样,其金属部分能够再次被利用,不仅减少了资源浪费,也让经济和环保形成正向循环,作为未来推动循环经济的一部分。”阿鲁古玛也透露,森州固体废料管理机构已就此展开初步讨论,有意将卡式炉气罐列入可回收清单。 “这项措施也是对应现实的需求,尤其如今露营文化盛行,卡式炉气罐用量庞大,若能把它纳入正规回收体系,不仅可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与安全意识,也更有效地减少事故风险。” 此外,除了露营场所外,餐饮业者如火锅店、食档等同样也是卡式炉气罐的主要使用群体。相关业者每天产生的废弃罐数量更多,阿鲁古玛认为,该商业群体更应加入回收计划。     上述回收计划发起人,也是FireMaple兼Genoutdoor代表的沈国竮指出,自露营活动兴起后,卡式炉气罐的使用量与日俱增,惟许多户外玩家却忽视了废弃卡式炉气罐的正确处理方式。 “很多人用完后,直接丢进垃圾桶,如此一来,在垃圾运输或压缩过程中,罐内残余气体随时可能引发爆炸,这不仅对环卫工人构成安全威胁,也可能损坏垃圾车或整体环境。”他解释,这次与FireMaple及多方合作推动的计划,冀望能让公众意识到,必须在处理前把卡式炉气罐完全排空。 “最好的方法是先在空旷安全的地方打孔或释放余气,确保罐子内部没有压力后,再进行打包回收。这样一来,整个过程才算安全。” 沈国竮透露,上述计划将先从森州露营热门营地着手,设立专门的卡式炉气罐回收站。目前已经锁定了4至5个森州的露营地作为试点。上述参与回收计划的营地,会设有固定的回收点,露营者可直接通过回收点提供的特质工具打孔,排出残留煤气,再将气罐放置回收篮中,由合作单位统一回收处理。 他补充说,该项计划将以森州作为起点,并希望日后能逐步扩展至全国范围,将有关概念及模式复制到全国各州。 沈国竮强调,卡式炉气罐的危险性往往被严重低估,因此通过上述回收计划,将“安全处置”的观念植入到露营者、商家甚至一般家庭的生活中。   森州露营社署理主席邱国荣指出,公众对卡式炉气罐风险普遍缺乏正确认知,往往使用后便随手丢弃,却不知罐内仍有残余气体,经过太阳暴晒,罐内压力将会升高,一旦过热则会引发爆炸。 他坦言,这类隐患容易被忽视,因为大部分民众认为卡式炉气罐体积小,而没有意识到当中的危险性。 因此,他呼吁露营者和餐饮业者都应具备自觉性,不要抱着“丢了就没事”的心态,应积极配合回收计划。 他也希望通过该活动,让卡式炉气罐回收成为全民的环保习惯,而不仅限于“露营圈”的小团体活动。   森州露营社副主席张润发则指出,大部分露营活动都在围绕海边或山林进行,倘若卡式炉气罐随意丢弃,后果可能相当严重。 “若在山上,一旦遇到火源,很可能引发森林火灾;若丢进海里,则会对海洋生态造成污染。” 他补充,卡式炉气罐回收不仅是涉及安全问题,也是全民环保运动。尤其热衷户外的民众,不应享受了大自然,却将危险与污染留在大自然,因此,露营者更应成为环保的表率。 张润发也分享道,废弃卡式炉气罐的金属其实具备回收价值,若能有效收集,甚至可转化为资源。不论是铁或是铝,回收后都能再利用,甚至能带来一些额外收入,这既是安全举措,也大力相应环保与资源循环利用。   AACM露营社区组织代表陈健平表示,AACM作为一个覆盖全国的露营社群组织,拥有庞大会员网络,更责无旁贷地推动及提升公民环保意识。 他解释,露营活动看似轻松惬意,但实际上消耗的卡式炉气罐数量庞大。以四口之家参加三天两夜露营为例,大约需要两罐煤气。 “如果一个营地有20个家庭,单日就能产生逾百个废弃罐,若处理不当,这就是巨大的风险源头。” 陈健平强调,AACM不仅支持上述回收计划,更会通过社交媒体宣传及推动营地合作,将环保与避险意识灌输到更广泛的群体,确保“不只是森州,而是全国都需要行动起来”。   《山人露营》优管频道博主陈慧娴则指出,许多露营玩家缺乏相关意识,随意丢弃在露天垃圾堆上,结果因罐中残留的气体,引发火患。 她认为,卡式炉气罐回收不仅能避开安全事故,也能让露营在更安全与卫生的环境中享受大自然,而露营本就是亲近大自然的活动,如果留下危险与垃圾,等同违背了露营的初衷。 作为自媒体创作者,她也坦言会通过频道持续宣传环保理念,并鼓励家长让孩子从小养成分类与回收的习惯。 “很多人嫌垃圾分类很麻烦,但习惯其实是可以培养的。只要多做一步,就能保护环境,也能避免潜在的危险。”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3月前
5月前
6月前
6月前
7月前
7月前
7月前
7月前
7月前
8月前
9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