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脚车道

  (新加坡30日讯)新加坡一名脚车骑士申诉,在当地榜鹅骑脚车时,由于道路有缝隙且不平整,因此失去平衡摔倒在地,右臂右膝盖擦伤,新买的脚车也受损。 即将上大一的杨胤繁(21岁)告诉《新明日报》,6月25日晚上10时24分,他在新加坡榜鹅东的脚车道上骑行,却因为道路上有缝隙,且不平整,导致他摔倒。 “当时我以约1小时10公里速度骑行。由于前方道路变窄,所以需要向右侧变道,岂料路中央有一道裂缝,缝隙约有3厘米宽。” 他说,当时车轮从左侧转到右侧时,与裂缝右侧高出的石路相碰,导致失去平衡,连人带车摔倒在地。 “幸好我有戴头盔,因此只有右手臂、手腕和膝盖擦伤,并没大碍。有一名好心的妇女还帮我把掉落的水瓶捡起,并问我是否还好。” 他说,由于脚车受损,无法继续骑行,他只能将脚车推到附近组屋楼下,并搭车回家。 “我回家后自行处理伤口,目前没有大碍。隔日我把脚车送修,前轮胎坏了必须换,修理费共271元(新币,下同;约897令吉)。” 他指脚车是6月21日花了逾900元(约2980令吉)购买,没想不到一周,就受损要换轮胎。 “我遵守规则骑行,也佩戴头盔等安全防护措施,如今却因为路面问题而受伤。我希望当局可以派人检查,并改善道路,避免再有人因此受伤。” 杨胤繁也希望当局可赔偿脚车的修理费,并就此事向当局反映。 “维修事发路段的承包商昨日找上我,对方感谢我提出意见,最后也提供了维修脚车的费用。”  部分路段已修复 《新明日报》记者走访事发处发现,这条长达100公尺的路,中央部份确实有裂缝且不平整,若没有注意,确实可能会被绊倒。 据观察,这个路段有不少人慢跑和骑脚车。 经常在这里慢跑的赖先生(48岁,经理)说,缝隙两侧不平的情况已有数月。 “如果没有注意,在这里跑步的人也有可能被绊倒,是蛮危险的。” 另一名骑士则指出,由于自己有经验,因此道路不会给他造成困扰。 “但是这里有不少小孩子骑脚车,希望当局可采取行动,修理道路。” 该报记者今早再度走访事发处,看见工作人员正忙碌地修补脚车道的缝隙,且部分路段已经完成修复。   承包商:防高温膨胀裂开才留缝 杨胤繁透露,承包商也解释了裂缝存在的原因。 “左边脚车道是从原路段拓展开来的,为了防止高温膨胀开裂,所以中间留了一道缝。由于时间问题,被拓展的路段发生沉降,或许因此路面才高低不平。   “对方承诺会检查这区域的所有脚车道,之后会开展修复工作。总的来说,我认为承包商的处理是迅速且有效率的。”        
2天前
5天前
7月前
11月前
(新加坡12日讯)脚车道网络逐步扩建,陆路交通管理局正在招标增建多87公里的脚车道,以方便更多人骑行往返东部交通设施和工业区。建造工程将从2026年初进行至2030年底。 《联合早报》报道,陆交局2024年7月通过政府电子商务网站GeBIZ,为设计和建造脚车道招标,涵盖芽笼、后港、加基武吉、马林百列、波东巴西、盛港、实龙岗市镇,以及淡滨尼、碧山、巴西立和勿洛工业区。 岛内目前有超过600公里的脚车道和公园连道。陆交局正分阶段扩大脚车道网络,过去两年已颁发三份合约在全岛兴建脚车道,初步为各市镇提供可通往主要交通节点和设施的脚车道。 陆交局受询时说,在三份合约下所有市镇的工程都已经展开,虽然工程会一直持续到2025年,但多数居民预计到了今年底,就能看到自己市镇的部分脚车道完工。 2030年将全国脚车道延长至1300公里 有鉴于城市环境,陆交局正与多个机构紧密合作,为脚车道开辟空间,预计能按计划于2030年将全国脚车道延长至约1300公里。到时每10个组屋住户,就有八个只要几分钟就可到达并使用脚车道。 为此,当局逐步进行更多招标活动,包括本次的AM205合约。 根据陆交局提供的数据和招标文件地图,在这项合约下,后港、盛港和实龙岗各将增建15公里至20公里的脚车道,更方便骑士往返高文和盛港等地铁站。 招标文件要求,承包商应尽可能建造脚车专用道,这可以是将现有步道改建成脚车道,并在一旁边提议建新的人行道,或在现有的步道旁提议建脚车道。这项合约预计至少建成30%的专用道。 陆交局说,根据初步评估,实龙岗和波东巴西一些停车场空间,可能因为要拓宽道路建造脚车道而受影响。当局将在确定设计细节后,探讨是否提供替代停车位。 以更环保方式及材料建造脚车道 陆交局自去年起也采用更环保的方式和材料建造脚车道。这次招标同样规定承包商采用可持续做法,例如使用低碳混凝土和取代钢筋的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 脚车安全工作小组会长林树发受访时说,脚车道延长工程相信会方便许多居民和工作者骑脚车出行和上下班,对周边商家也有好处,这包括跨度非常长的主干道芽笼路。 林树发说,芽笼路沿路有许多店家和小巷,部分步道较为狭窄,人多的时候行走都可能有困难,更别说骑行。“如果有脚车道,至少能提供更宽的空间,供骑士和行人使用。” 针对四个工业区将扩建一公里至五公里的脚车道,林树发认为,乍看虽然不算很长,但重点在于建在哪里、连接什么设施。若与地铁站或巴士转换站衔接,在这些工业区工作的人就有多一种交通选择,推动他们减少用车。 新加坡爱骑车队伍联合创办人朱桦认为,这次招标对于改善脚车道网络非常有必要,他也注意到自己的邻里在脚车道升级后,骑行的人变多了。 朱桦提到,2040年陆路交通发展总蓝图其中一个未来设想,是让10岁学生也能骑脚车上下学,但这需要对脚车道进行一些调整。 他举例说,骑士沿着实龙岗路上段等主要道路骑行时,经常得为进出建筑或辅助路的车辆让路,其中实龙岗路上段一段500米长的道路可能得停上12次。如果可以设计连贯的脚车道作为主要交通流程的一部分,让车辆能礼让脚车,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等群体对骑行的信心和安全感。  
11月前
(古来23日讯)为鼓励脚车骑行活动,古来市议会近期在太子城城市森林公园的行人跑道加设了脚车道,也在优美城筑建一座骑行公园,让脚车道与跑步者及车子“抢道”的课题再次掀起热议。 古来市议会是于2019年开始,为响应减碳城市的号召及鼓励脚车骑行活动,逐步将优美城及太子城多条主干公路最左边的车道,规划出一条宽窄不一的脚车道,希望让脚车骑士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行驶。 不少民众认为,骑行公园是非常好的建设,可以让爱好骑行的脚车骑士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在骑行公园自由及安全地骑行。 他们表示,脚车道理应设在适宜及安全的地点,而非对他人构成危险的路段或公园。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依据民众的反映,到太子城城市森林公园观察,发现当局虽然在公园跑道旁划上了宽度不一的脚车道,但到公园骑脚车的民众,大多数都没有骑在脚车道上。 经常到城市森林公园晨运的受访民众周美成表示,脚车道应该设立在适当的地点或场所,而不是森林公园所有的跑道,以免为步行或运动的民众,特别是小孩及老人的安全构成威胁及意外风险。 他说:“除非是骑行公园,当局在公园设脚车道时,应将脚车道规划在特定的区域,而不是在所有的跑道上,都划上脚车道。” “现有的跑道已相当狭窄,将跑道的一半规划成脚车道,相当不恰当及浪费资源,更何况脚车道只标明图案,却没有脚车骑行方面的指引,很容易让骑士出现混乱及意外。” 他表示,为推动骑行运动,将部份道路规划为脚车道原无可厚非,毕竟车子和摩托车的速度相当快,增设脚车道,可以提醒其他交通工具放缓车速,有助于保护骑行者的安全。 爱好骑行的黄振友坦言,在公园划脚车道并不适合,因为脚车道的存在,可能防碍跑步者。 他说:“我比较多的时候是自由行,偶而也会在优美城工业区的脚车道骑行。对我而言,就算有脚车道,仍不适合在交通繁忙的路段骑行,因为脚车道相当窄狭,一不小心便会骑出跑道,特别是直行道路,往往容易被身旁路过的车子吓到,非常危险。” 另一名爱好骑行者张育生则表示,他选择的骑行路线,是很少人潮的路段,如公主城夜市集的商业区。 他坦言,脚车道的设立,应该是在推广及鼓励脚车运动,但古来现有的脚车道,却是将原本的车道变小,抢去其他交通工具的车道,对其他公路使用者构成压力。 “很多人大白天在路上行驶时,不敢将车子驾入脚车道,导致在另一条车道行驶的我们,因为两辆车非常靠近而产生压力。” 他说:“如今他们在森林公园与跑步者抢跑道,甚至听说会在埔来山设脚车道,这是非常不适合的,毕竟脚车的车速,对跑步者是一大压力和威胁。” 他表示,如果因为脚车与人,或与车子争道而发生意外非常得不偿失。随著骑行公园的建设,希望当局在公园启用后,能取消道路及公园的脚车道,以避免意外发生。 马华古来区会主席曾繁翀表示,将原有的道路规划出一条脚车道是有欠理想的方式,特别是车辆多的繁忙道路,随时会为骑士带来意外风险。 他指出,如果道路够宽敞,比如拥有3条车道,在最左边的车道规划脚车道,还勉强可以接受;反之,在只有两条车道的道路划脚车道,只会让道路变窄,非常不恰当。 他说,一般脚车运动爱好者都会避免在车辆拥挤的地方骑行,他们会规划好最佳及安全的道路进行活动。因此,从繁忙道路增设出来的脚车道路线,不会是他们的首选活动地点。 他说,如果政府要鼓励民众骑脚踏车,可以设立如优美城的骑行公园,或者加宽道路另辟脚车道。 他强调,在原有繁忙的车道硬加一条脚车道,只会让脚车骑士误以为“很安全”,但实际上可能会导致一些司机在开车时产生混淆,间接带来意外的风险。 古来警区主任陈胜利受访时表示,所有交通工具都能在路上行驶,但按照条规,脚车不能在大道及快速公路骑行。 他说:“如果马路设有脚车道,脚车就被限制只能使用脚车道,否则意外发生时,脚车骑士将是错的一方。” 他表示,由于古来的脚车道设在原有的道路,导致原有的道路变窄,当该路段没有脚车出现时,车辆可以在脚车道行驶,唯当发现有脚车出现时,车辆必须放缓车速,让道给脚车,否则当意外发生时,错的一方将是车辆。 他说:“我们的看法是马路必须扩大才能建脚车道,而不是在现有的车道筑脚车道。” 他表示,在公园建特定脚车道的情况也一样,脚车必须骑行在脚车道内,民众在跑步时,若发现有脚车出现在脚车道,他们也必须让道脚车。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