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下载App
下载App
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网购

18小时前
1星期前
2星期前
2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新加坡29日讯)网购便宜商品被要求下载恶意软件后遭盗取存款,新加坡在今年首6个月共发生逾700起相关诈骗案,其中8起案件涉及公积金存款,受害者共损失12万4000元(新币,下同)。 《新明日报》报道,新加坡警察部队、中央公积金局和新加坡政府科技局今日联合发文告指出,当地今年首6个月发生的相关诈骗案,令受害者蒙受约800万元损失。 文告指骗子一般会先通过社交媒体宣传便宜商品,诱使受害者上钩。随后,受害者联系骗子时,会被指示点击对方发来的链接,以及下载安卓套件(APK)。 一旦受害者下载了恶意软件,不法分子会通过电话或短信说服受害者开启手机通行功能,导致手机的安全功能被削弱。 如此一来,骗子就能远程控制受害者的手机,调取受害者的网上银行信息,进行非法转账,同时删除银行发来的转账信息。 在受害者不知情下,骗子也会非法登入受害者的公积金户头,在未经授权情况下,将里头的钱转到受害者的银行户头,再把存款汇走。 当局提醒公众对这类骗局保持警惕,公众可拨打反诈骗热线1800-722-6688,或上网了解如何防范诈骗。 当局:使用Singpass脸部验证 保护公积金电子服务用户 为了防止这类事件再次发生,中央公积金局和新加坡政府科技局联合推出了Singpass脸部验证功能(Singpass Face Verification, SFV)。 当局声明,虽然此功能有可能为使用公积金电子服务的公众带来不便,但此措施乃防患于未然,希望公众能谅解。 若公众对此功能有任何疑问,可拨打6335 3533或游览www.go.gov.sg/singpass-faq。 当局捕9男女 最年轻仅16岁 为打击银行钓鱼网站和恶意软件有关的骗案,当局展开执法行动,逮捕9名男女,最年轻的仅16岁。 警方曾发文告指出,商业事务局和警察情报局在6月19日至23日,展开为期5天的执法行动,逮捕了9名介于16岁至28岁的涉案男女。 警方吁请公众只从官方应用商店下载和安装应用程式,并在电子设备的设置中取消“安装未知来源应用”的功能,避免无意间被安装恶意软件,同时确保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定期更新,以受到最新安全补丁的保护。
3月前
3月前
(新山19日讯)网购二手汽车诈骗案屡见不鲜,手法层出不穷,特别是在市道不景时,更是务必要提高警惕。受访二手车商在预防商号遭盗用之际,提醒民众“便宜莫贪”,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免坠入诈骗集团圈套。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得知,在彭亨州的关丹,就有多家二手车商日前便申诉二度遭人冒名行骗,包括盗图放上社交媒体招揽生意,已缴付订金的买家最终因卖家失联及寻迹找上二手车商后,才恍知被骗。 网络的普及让我们迎来了信息化社会,也被别有用心者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做起不法勾当,防不胜防下,商家和民众必须擦亮双眼,识别“套路”,加强防范意识与分辨能力。 柔佛州汽车银业公会总务陈华龙,曾是遭盗名诈骗的受害二手车商。 他接受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访问时指出,去年3月间先后有3名顾客于同一天来到其公司,表明已付了订金准备看车。 他表示,当时他还没有怀疑,可是询问车牌号码及发现公司没有相关汽车,进一步了解后才发现公司招牌和地址被不法之徒盗用行骗。 “这3人是通过网络看见低于市价二手车出售,达成协议并分别付了1000令吉、2000令吉和3000令吉的定金,把钱汇进诈骗份子指定的银行私人户口。” 陈华龙说,他劝告3名遭诈骗者向警方报案,本身也向警方投报,希望执法单位关注。 “一路来我都有听闻同行遭遇类似事件,自己却是第一次亲身经历,行骗者都是等一段时间风平浪静后,再伺机造案。” 他也说,诈骗集团份子惯用的手法,不外是低于市价的二手车价格、要求数额不多的订金以防受害人起疑、指定受害人把订金汇入银行私人户口的诱骗方式。 “事成后,受害人就联络不上对方,对方早已消失无踪影。” 柔佛州汽车银业公会会长林正福指出,民众不要为了贪图小便宜而遭受更大的损失,网购二手车时一定要火眼金睛,谨防诈骗案件一再重演。 林正福的公司在一两年前被人盗用行骗,受骗者到来查询一名销售代理,但公司实际没有对方所言之人,才惊觉上当。 “对二手车行业来讲,潜伏在社交媒体、网购平台以低价出售汽车的信息越来越多,花样百出,民众千万要提高警惕,还是那句,一旦贪心就有机会中招。” 他说,若要网购二手车,最好是在网上看了款式后,自行审查二手车的市价,再到车行了解及亲睹车子状况,与汽车销售代理商讨购买流程后,把订金汇到对方公司的银行户口,而不是属“钱骡”的个人户口。 林正福表示,该会接获同行投诉商号遭盗用的事件不多,虽是零星个案,但他鼓励同行向警方投报,以便当局正视问题严重性。 柔佛州汽车银业公会交际组主任陈谦雄认为,消费者需保持理性网购,选择正规网络交易平台,不点击不明的网址及不轻易转账,降低网购消费欺诈风险。 他说,网购监督存在一定难度和挑战,尽管二手车商也警惕加强防范,民众在社交媒体网购时仍要小心。 “网购已经成为社会公众的生活方式之一,在为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相关部门和平台要发挥自律监管的职责,不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陈谦雄表示,在确保社交媒体、网站和购物应用程式等平台上的交易和电子商务,对用户友好及有利和安全的前提下,政府需更严格的执法和法令,从而保障消费者和电商的利益。
4月前
(新加坡12日讯)又有一名妇女网购点心坠入钓鱼骗局,为买1新元点心,2万多新元被转走。 《新明日报》日前曾报道,一名妇女欲网购点心时,被诱下载应用程式后,银行资料被骗子截取,所幸她的丈夫及时发现,才未丢失任何钱。 这次又有读者坠入同样骗局,李女士(52岁,公司经理)向记者申诉,她6月1日在脸书上发现一家“开心点心”的广告,一包蒸排骨、一包糯米鸡、一包水饺,每份只卖1新元。 由于价格很便宜,她就通过脸书联系“卖家”,在脸书点击链接后,直接被转到了WhatsApp软件与对方直接联系。 “我告诉对方我想买点心,对方给了我许多广告图片,上面都是他们卖的食物。我下单后,他们给了我一个链接,让我下载应用程式下单。” 李女士随后按照指示,下载了名为“1stMallv6.0”的应用后输入个人资料。 “下载应用后还有很多复杂的程序,我就跟对方说不想继续了,没想到手机突然出现故障。手机突然发烫,屏幕也变黑,我女儿就让我赶快关机重启。” 她透露,一家人第二天前往马来西亚,在过关卡检查电邮时,她发现前一晚11时左右收到了好几封银行电邮,其中一封显示账户的每日限额从3000新元提高到7万新元。 “然后,其他几封电邮显示已有3笔分别为4986新元、8945新元以及9989新元,总共2万3921新元的转账记录。” 她察觉不妙后,立即打电话通知银行冻结所有账户,然而为时已晚,钱已被转,她随后听从银行的建议报警。 警方受询时证实接获报案,案件还在调查中。 吁大家不要 贪便宜上当 李女士说,她现在已找不到原本的脸书账号,但发现了另一个相似账号,对方使用的WhatsApp电话号码也是同一个。 “这个账号下面有许多人留言说有兴趣购买,我知道自己拿回钱的机会渺茫,但不希望再有其他的受害者了。大家真的不要为了贪便宜而上当。” 经过这次教训,她也表示不会再网购了。 “我连网上银行转账也不会再用了,好怕钱再被卷走。”
4月前
4月前
4月前
4月前
(新加坡18日讯)原本只是在脸书看到广告想要购买12元(新币,下同)的乌达(Otak-otak)打,狮城男子却坠入钓鱼骗局,还被骗子告知切勿相信从官方应用商店下载的“ScamShield”手机应用程式,所幸最后没有损失任何款项。 《联合早报》报导,新加坡警察部队日前发文告,警惕公众一种关于下载仿冒“ScamShield”手机应用程式的新钓鱼诈骗手法。 不法之徒会先诱导安卓手机用户下单购买食物,并在公众发现银行户头出现未经许可的交易后,再冒充银行职员,促请公众下载仿冒的“ScamShield”手机应用程式,以盗取更多受害者信息。 姜姓受害者(55岁,待业)昨日在新加坡警方安排下受访时说,他本月13日在脸书看到一个售卖乌达的广告,于是联系卖家并在对方指示下留下手机号码。 一名自称“Lucas”的女骗子过后联系他,他决定下单购买12元的乌达,但对方坚持要他通过一个链接下载手机应用程式支付3元订金。 受害者照做后发现手机下载应用程式后开始“不对劲”,如屏幕亮度会自动调暗。 他说:“我通知对方无法支付,并尝试删除手机应用程式,结果发现完全不能删除。我最后强制重置手机系统后,手机才恢复正常。” 骗子接着再次发了另一个链接给他,但还是无法成功。 他说:“我们最终同意用货到付款的方式来购买乌达。” 隔天傍晚,受害者收到自称是银行职员的来电,说他的户头上有3笔转账没有完成,对方还声称在应用程式商店上下载的“ScamShield”手机应用程式可能不安全,给了他一个所谓的官方链接。 当受害者用链接下载“ScamShield手机应用程式”后,发现手机的屏幕亮度再度自动调暗,惊觉自己上当,立刻报警处理。 他上网查看后,发现户头内真的有3笔共7万元的交易没有完成,立即打电话给银行取消信用卡以及封锁户头。
5月前
5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