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科技

孙德俊的新书《AI时代2053》提出了另一种观点:这个时代只会分为两类人——会用AI的人和不会用AI的人。 最近,我工作时电脑上打开的页面不再仅仅是Microsoft Word或Chrome,而是多了以下几个工具:ChatGPT、Perplexity AI、Google Translate,之后才是Google Chrome或Microsoft Edge。没错,我们的使用习惯已经改变,越来越依赖 AI 的协助来加速工作。 我们似乎提前步入了未来。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也让不少人感到担忧——害怕自己无法适应这个愈加智能化的新时代。然而,孙德俊的新书《AI时代2053》提出了另一种观点:这个时代只会分为两类人——会用AI的人和不会用AI的人。如果再细分下去,则可以分为过度依赖AI的人,以及善用AI并因此变得更好的人。 对此,我深表认同。正如前面提到的,我现在常用的AI和数字工具为我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例如,Perplexity是我用来查询和分析资料的主要工具;NoteLM则偶尔用来快速阅读文章;ChatGPT则可以在我快速完成初稿后协助润稿或检查错别字。甚至当我对如何查找资料感到迷茫时,我也会邀请ChatGPT和我一起讨论、提供建议。 有人可能会误以为,《AI时代》是一本工具书,教你如何操作AI工具。但实际上,他并不会手把手教你这些技能。他更像是摩西,引导我们学习“如何学习”AI。如果我们过于依赖工具,最终迷失的就是自己,失去反思力,也丧失学习的能力。脸书和WhatsApp的出现,让我们除了更方便地沟通,也学会了辨别正确资讯与假消息。同样,AI工具的普及虽然加快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却也间接训练我们如何分辨AI的答案,或者如何优化AI提供的选项与解决方案。 除了作为引导的作用,德俊也在书中分享了不少他对近几年科技发展的观察,例如各个科技平台之间的争夺战以及历史发展;同时他也向读者分享了他对科技的看法,例如在“科技与人文的结合”中,他提出这两者之间的结合,会创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也因为这两者的结合,反而让人们多了不少的选项,例如有人或是使用手机阅读这篇文章,有的人或者依然依靠实体报阅读此文. 在书的结尾,作者提出了3个锦囊: ❶从来没有哪个时代,“提问”的能力显得如此重要; ❷“创意”是人类独有的能力; ❸持续练习和投资于“创意”,发挥人类特质。越接近心灵的事物,越难以被取代。 结合书中的内容和我的个人经验,我还想补充一个建议:在AI和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判断力”变得尤为重要。 只有具备“判断力”,我们才能辨别AI工具(如 ChatGPT或 Perplexity AI)提供的资料是否准确;只有具备“判断力”,我们才能同时掌握“鉴赏力”,分辨AI生成的图像或视频的真伪与品质;只有具备“判断力”,我们才能避免被新时代的科技牵着鼻子走,而是引领科技前行。 那么,如何培养“判断力”?我认为,唯有通过持续不断地阅读和学习,才能让我们的“判断力”愈发敏锐,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有清晰的头脑和思考能力。 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或许科技的发展会取代许多技能,但唯有“判断力”——这种独特的人类能力,能让我们在复杂的环境中找到方向,带领科技为人类服务,而非被其牵制。 与其担忧未来,不如从今天开始,翻开一本《AI时代2053》,用学习和阅读为自己储备判断力,成为新时代的引领者。 AI时代的生存锦囊——《AI时代2053》新书分享与对谈会 “AI会不会抢了我的饭碗”?   《AI时代2053》作者、科技达人 #孙德俊 解锁AI时代的生存锦囊,为你的未来添上一双翅膀! 资深广告人 #曾子曰 担任对谈嘉宾,探讨AI科技与创意产业碰撞时激荡出的火花与无限可能。 主持人则是多元跨界的媒体人 #郭朝河。 活动日期:2025年01月16号 (星期四) 活动时间:8pm-9.45pm 活动地点:八打灵再也星洲日报B2礼堂 报名链接:https://forms.gle/hREpCQ7JXga9npEv5 *入场免费,欢迎报名预留席位
1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日前,我把车子停放在吉隆坡某个收费停车场,当准备驱车离开时,我一如既往来到栏杆处,拿出银行卡放在机器上扫描;但栏杆一直没有反应,机器上也显示交易无效。 我当下一直在回想,我是否用了别张卡来扫描,后来在我确定是那张卡后,我继续反复尝试扫描,但结果还是一样。由于我的车子后方已有其他车辆等候,所以已难以倒退。再来,在栏杆处周边也没有保安或停车场负责人驻守,这让我感到一阵慌乱,不知该如何是好,形同求助无门。 直到僵持数分钟后,远方亭子里有个工作人员在远处示意我按下机器上的求助按钮。由于距离较远,我听不清楚他的指示。直到后来,我才意会过来,并发现机器上真有个求助按钮。在按下后,里头有工作人员的声音传出,向我了解情况。最后,在那把声音的指导下,我把银行卡放在下方的位置后,最终成功扫描,栏杆成功“解开”了。 这里想表达的是,在还未有无现金交易模式时,一般上停车场的出口往往都会有保安亭,里头会有工作人员或保安驻守,当遇到情况时,他们也会亲自走上前来了解情况。 就我上述的情况,尽管机器上是存在着求助按钮,但当下我已处于慌乱状态,更本无法看见那个按钮。反之,若有工作人员切身前来给予指导,相信将更顺利解开困局。而且,我也相信,肉眼所见的指导或援助,远比机器里所以给予的,来得有温度,也能带给人们一份安定感。
3星期前
3星期前
3星期前
4星期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