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的股票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首页
|
登广告
活动
下载App
热门搜索
大事件
发现东盟
股市
星洲人
互动区
登录
Newsletter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总编时间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风起波生
大使笔迹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亮剑
下班的路
百格大家讲
长风破浪
大选探路
翱翔天际
烈火真金
华研智库
吃饱了吗
鸟生鱼汤
娴言
鹭岛南望
走读天下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杭州亚运会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动力青年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种植
【可可商机/02】巧克力买气热,可可豆抢手,大马如何光复可可种植?
去年,我国的可可及可可制品出口就赚取了78亿2000万令吉外汇,但本地可可供不应求,大部分工厂都是依赖进口可可豆,而去年进口的可可及可可产品价值达到61亿令吉,反映出本地可可豆无法满足国内工业需求。
2月前
父母曾是武林高手吗?/张雨(居銮)
父亲原是伐木工人,工余无其他嗜好,好天气时,父亲将屋后空地整理干净,把杂草清除,稍大的矮树保留,一来可以乘凉,二是可以用来牵绳搭架,让种下的藤茶类攀沿。土地面积不大,但经过父亲的规划,原本狭隘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不同的角落种下了各种蔬菜与果树。 父亲尤爱种木薯。后来是因为母亲常选用木薯制作糕点,还是因为满足母亲而大量种木薯,确实耐人寻味,但无论如何他俩都在种植与做糕上找到乐趣,当然也包括满足了孩子的肚腹。 父亲将收集到的木薯树干切成短支,斜插在已堆积成行、高及小腿的土箱。短支相隔约两呎,初时都用椰叶遮盖,不能曝晒,也不可缺少阳光,以帮助发芽生长。平日要勤于浇水,三不五时还要除杂草和施肥,特别是将近产薯时,还要撒防虫农药,大约10个月后土里就有丰硕的果实。因为埋在泥土里,为了探知究竟,必要时会抽样拔出一株检查,如果果实还未成熟,它会被丢弃,牺牲了。一般上一棵树可以收获10公斤或以上。挖掘木薯往往有叫人意想不到的收获,叫观看的人都充满期待。 父亲除了将部分木薯留下享用,通常也会与串门子的邻居分享,有时甚至会托运输罗里将木薯带去住在锯木工厂里的外公家。 从小,我就知道母亲是烹饪高手。除了菜肴,汤水,制作糕点也是她的拿手好戏。母亲曾将木薯水煮,配上马六甲椰糖的浓浆吃法是午后的最佳点心。可是最令我难忘的,还是耗时制作的“木薯假肉丸”。 母亲先将木薯除去外皮,带沙粒的外皮有时会划伤手。去皮后,白皙像美女小腿的木薯很吸睛,却很快成了母亲利刀下的薯块,浸泡洗干净后晾干。 这时父亲做的另一个“武器”就登场了。没有经过它的加持,刷一刷,还真弄不出成绩来。那是父亲自制的锌片刷,没此武器还真不能将木薯刷成薯泥呢! 那锌片宽6吋、长1呎,正面密布洞孔但毫无用处,得翻过另一面才是“用武”之处——尖钉凿穿留下4个锐利的尖角,用这面45度斜放,手握木薯块在上面来来回回地刷,刷时必须专心而且要慢,否则一个不留神,手滑肉到,刷的可是自己的手指,遭受血光之灾是不可避免的。持续细心的刷,不久之后放置底下的大盆就盛着一坨白中略带黄色的薯泥了。 将多余的水分搾出后,母亲伸手入泥堆翻找,目的是捡出硬块,不让硬块破坏口感。这时添加早已准备就绪的五香粉、少量的澄面粉和切细的虾米粒,爱辣的也可加入胡椒粉和适量的食盐,一切到位后就不断搅绊,直到沾满香料。接下来是冷油热锅,待锅里轻烟升起,就可将手捏成粒状的木薯泥放入油锅里炸。 母亲自创的“假肉丸” 母亲单手握泥成粒,速度快又饱满,相比我的左右手掌兼用,搓呀搓的,时而大颗时而扁平,相形见绌。我笨手笨脚,只差没帮倒忙罢了。此时才明白“粒粒皆辛苦”的用法,虽然是乱套,但是真实写照。 与一般炸物一样,它们只要转金黄色就可捞起隔油。一般上要更提味,都会下锅再炸一轮。此时一颗颗香气扑鼻的“假”肉丸就呈现眼前,可说香气飘万家,每当有邻居来探问,就知道他们是被香气吸引而来。 主动的邻居会要求赠送,比较会“做人”的都会带着盛有食物或水果的盘子登门交换,一般上,母亲都来者不拒。 母亲这道自创的“假肉丸”,曾经骗倒很多亲友,他们都好奇是什么肉做的;大伙纷纷要求制作材料与方法,母亲都大方无私地分享。母亲每做一次假肉丸,就被亲友称赞一次,当年没有直播,换作现在,母亲应该也是一名超级网红了。(一笑) 父亲种植,母亲制糕,他们都不是专门从事这些行业的人,当时只为打发时间和自供自给。换成今天,这些没有经济效益的动作是不值得的,可他们却收获满满的友谊与欢乐。 想起电视剧里的剑侠与爱人退隐江湖的画面,男的砍树种植,女的织布忙家务,突然联想:父母不知是不是曾经也名震江湖,只是后来选择远离尘嚣,过着不吃人间烟火的生活,才有今天我笔下的这些故事?笑。
2月前
张锦昌:解决米荒 应善用荒地鼓励种稻
(新山28日讯)柔佛州农耕家居种植协会会长拿督张锦昌吁请政府尽速鉴定国内各地适合种植稻米的荒地,并提供稻农各方面援助与奖掖,增加稻米生产量,以一劳永逸解决目前稻米严重短缺的燃眉问题 。 他指出,粮食短缺危机不仅发生在大马境内,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去年5月3日发布的2023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22年受经济冲击、冲突不安、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事件等因素下,全球粮食危机形势及严重粮食不安全状况经进一步加剧,促使世界各国提早面对更严重的粮食荒冲击 。 张锦昌日前为该会主办的“菌对植物所造成的影响”种植技艺线上分享会主持开幕时,发出上述呼吁;线上分享会由植物菌类化工研究员徐光成主讲。 张锦昌认为,随著全球粮食危机不断持续升涨,推动全球粮食危机应对机制模式转变和,加强相关国际合作已显紧迫性与重要性,政府在此艰难时刻,更应善用国内大片荒废土地,鼓励农民大事种植,以缓解粮食短缺困境 。 “根据统计数字显示, 柔佛州境内目前有900名稻农, 稻田面积达2900公顷,分布在10 个地区。根据2021年至2022年数据, 柔佛州稻米生产比前一年的收成,增加了30.1 %,却还是抵挡不住国内的米荒浪潮。” 他认为,虽然柔佛州日前获得80吨的本地白米供应, 同时获得分配至各县超市,以解决本地白米短缺问题,但若根本问题不获正视处理,政府这一切努力也只不过是治标不治本,问题依旧会重燃,甚至继续恶化。 他说,马来西亚地广人稀,全国各地荒废土地多不胜数,若政府能协助各州农民在这些土地上大事种稻,不止能自给自足,让人民享用足够的便宜米,过剩稻米产量,还可为国家带来大量外汇,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月前
顶级手套致力环保 种300红树幼苗
顶级手套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约40名职员在瓜冷昔江港红树林休闲公园栽种了300棵红树幼苗,保护自然环境,并支持当地社区的生计。
3月前
文竹/吴鑫霖(八打灵再也)
我一直以为,文竹是中国的原生植物,但在网上查了之后,才发现我误解了文竹的来历。 文竹源自南非,但在中国中部、西北、长江流域以及南方各地归化逸生。它是观赏性植物,名虽有竹却不是竹,我们称它为“文竹”不过是取它的样子长得像竹,实则文竹属于天门冬科天门冬属攀援植物。在雪兰莪八达灵再也部分老住宅区散步时,我曾看过有人家种出了高过一米八的文竹。当时好奇的我趋近一看,才发现这庞然的文竹,必须依附支撑物才能长到这么高大。不过,文竹长到这么巨大其实并不美观,我还是喜欢它被养在花盆里,可被仔细玩赏的情况下最有雅趣。 如今想来,我养文竹,大概是小时候受我爸的影响。我爸在农业上是个大斜杠。养鱼养鸭养鹅养螺养牛蛙,种树种果种菜也种花,小时候每到初一十五,他都会到兰花园里剪下石斛兰花枝,之后把养殖的文竹叶给剪下来,充作石斛兰花束的配叶。也许是这样的熏陶,长大了,我自然对文竹也有好感,喜欢它的叶色,喜欢它的叶子散开的样子,而且它给人的感觉亦真亦假,摸起来也很舒服疗愈。因此,在行管令期间人们都养起植物时,我也凑个热闹网购文竹来养殖。 越不打理越是长得讨喜 文竹栽培不是难事。最近,我跟一位新手文竹养殖户的中国友人经常交换培养文竹的心得。我还记得,刚开始他最常投诉的是文竹总被他养死。我让友人给我看他的文竹照片,一看,我就发现问题了!他把文竹的根部都用土给掩埋起来,像极了我刚开始养文竹的情况。文竹根茎是偏肉质的,有一定的蓄水能力,就我的经验来看需要散射光照射才能生根发芽,并且茁壮成长。倘若不给文竹根部见光,养活的几率总是让人担忧的。 行管令期间,我买的文竹由于植株颇大,我将它一分为三。目前仅剩两棵还活着,另一棵因为养护不当,早归道山见老祖去了。这枯死的文竹就是因为泥土掩埋了它的根茎,加上我心血来潮就往盆里浇水,最终因为爱之深,死也快。 话说回来,文竹不难种植,你越是不打理,它越是长得讨喜。当然,有生必有死,这是大自然规律,文竹从根茎抽出一根新芽到成为讨人欢喜的文竹再到枯黄败落,这都像在给我们上一堂生死课,让我们预习不论何事何物,终有离别。 我不太鼓励不负责任的人去养植物或动物,一则担心没有责任感,一则担心太多借口,例如总说没时间处理。若没时间处理,没有责任感,请不要因为一时的喜欢而产生冲动去拥有它们;或者换个说法,如果你没想跟它们长久在一起,你其实没必要去伤害或祸害动植物的性命。再说,如今有许多仿真植物也做得栩栩如生,真假难辨,若要为居家空间布置一点绿意,放些仿真花草又何妨?
4月前
树犹如此/游子意(峇六拜)
在客厅工作,累了,起身动一动,就走到落地窗前,跟它对话。
4月前
星云
【5月征文】我的青青日常/如风(士乃)
门前有一块空地,我从没想过打它的主意,因为觉得忙不过来。 看到邻居老伯辛勤地开荒,种出了成果,我也开始垦荒了。先种了容易生长的番薯叶,再来撒下了菜心、芥兰、苋菜等的种子也发芽了,细心照料下,蔬菜都长得翠绿青葱。小有成就感的我兴致加倍,种下了更多的蔬菜:洋葱、羊角豆、长豆、沙葛、香茅、南瓜、班兰叶等一一登场了。它们就是我的青青日常,我每天出门前给它们浇水,放工后迫不及待来看看它们,顺手拔去野草,适当时候给它们施肥。晚上,我还得来捉蜗牛,我的日子过得更加充实写意,还能吃到自己种的蔬菜,果然是别有喜悦的滋味。 蔬菜成长无意中让我增添了生活乐趣,还有许多意外的惊喜。这些蔬菜开花时,感觉太美了,平时生活匆忙之下都被忽略,看着结出花苞,再到含苞待放,就像在照顾自己的孩子般,太美妙了。 小菜园拉近了邻里关系 我特意拍下每一个阶段,镜头下的那一簇白色洋葱花,竟然美得不可思议,攀附在地上的南瓜竟然珠胎暗结,羊角豆也盛开了黄色大花,沙葛紫色花亦不逊色,无奈却得把它剪去,才能结下大个儿的沙葛…… 我的绿手指还算有所发挥。绿叶有了花朵的搭配,引来了蝴蝶蜜蜂小鸟,还有不速之客——变色龙。拍摄这些小昆虫还得花费更多等待的好时机,我的青青日常都跟着这一切活跃了。 附近晨运的人经过这片小菜园,也会放慢脚步来欣赏,我与他们见面时又多了话题。他们还会传授许多种植的心得,大家因为这片小菜园而拉近了关系。 庆幸能将附近这块荒废的土地加以发挥,从此以后,它走入了我的生活,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6月前
星云
全国综合
蔡伍:补救米粮短缺 应开放荒地供种植
马来西亚蔡氏总商会会长蔡伍说,随着联合国警告不久将来全球会有缺粮的信息,大马必须提高警惕,毕竟国内长期以来都是依赖进口米粮来稳定米粮价格。
6月前
全国综合
即时财经
马股一度失守1400点 种植消费股重挫
区域股市起落参半,国内重量级股持续因逢高套利而惨遭抛售,富时综指早盘先起后跌,在种植和消费股拖累下一度下跌至1397.98点,失守1400点关口。
7月前
即时财经
全国综合
法迪拉:种植须自动化机械化 马要重返第一橡胶国
副首相兼种植及原产业部长拿督斯里法迪拉表示,马来西亚橡胶种植必须迈向自动化及机械化,从而赢回世界最大橡胶生产国的称号。
8月前
全国综合
文艺春秋
露凡/地瓜
小时候,常随同外婆到菜园里种植地瓜。地瓜是常绿藤本植物,绿色藤蔓紧贴地面,向外匍匐扩散,不畏阻难。远远望去,一大片茂密的藤蔓起伏菜畦上,密密麻麻,几乎没有一处空隙落脚。 栽种地瓜,外婆不用地下根,她说,采用扦插繁殖法地瓜生长比较快。我常紧随外婆的背影看她种植地瓜,挥动锄头,挖沟堆畦棱,动作利落。外婆捡起二十多公分的粗壮地瓜藤,斜埋半截到土里,再用脚后跟噗噗噗噗踩踏秧苗种植点四周的泥土,让地面结实。一个星期后,地瓜藤就生根孳蔓,翠绿的幼芽争相冒出。不久,叶子精力充沛挺起,一天比一天浓密。一转眼,一朵朵干干净净、白色微紫的喇叭状花朵比赛般的竞相怒放,在绿色的叶丛中舒展。炫目的阳光下,花朵随风摇曳,看了叫人心生欢喜。那时好傻,总想对花说:“你好漂亮,好漂亮啊。”倘若时光反转,我肯定也会说相同的话。定睛凝视地瓜田,不难发现,那是一道吸睛的风景。细心观察,它散发一种让人心里平静的美。 菜园里的地瓜大多茎叶旺盛不结块根,成为供给猪只的饲料。不过,外婆另辟一小块地瓜田,为了控制叶片和侧茎的生长,三天两头,她抓起一把小刀切割侧枝。她说,藤蔓和叶子过于茂密会影响地瓜的产量。圆形、椭圆形或奇形怪状的块根在土壤中静悄悄膨胀,花谢后,藤蔓一吋一吋开始转黄,我们才挖掘块根自用。不同品种的地瓜肉颜色都好看,除了橙黄色或紫色,亦有纯白色,全都蓬松柔软,入口即化。家里常有地瓜块汤,可我最爱等外婆煮好饭菜后,把地瓜丢进火炭里煨熟,掰开那一刻,香味扑鼻,比地瓜块汤更美味。 外婆沉默寡言,从没看过她的笑脸,偶尔和我说话都是寥寥数语。外婆收割地瓜藤蔓和叶子,捆绑成一紥紥。有时,我跟随在后面晃来晃去,她便让我抱起一捆藤叶走向煮猪食的木寮,若半路跌倒,她就佯装骂道:“真是大番薯。”咦,人怎么会变成大番薯?我才不要变成大番薯呢。可她说:“大番薯好,全身都有用。”安顿好地瓜藤叶后,外婆把绑缚着一把镰刀的竹竿递过来。我兴高采烈地对准园子里比较大片的香蕉叶,嚓嚓划下来,再用小刀,沿着叶梗,不偏不倚的把完美的叶片削下。贩卖香蕉叶的钱都归我,那是外婆不着痕迹地奖赏我的方式。 木寮里有一块香灰莉木制成的砧板,大而厚。我去割香蕉叶片时,外婆端坐大石头上,把大把大把的地瓜藤叶铺在砧板上笃笃笃剁碎,倾倒大铁锅里,掺入米糠,然后生火把混合物煮成黏稠的猪饲料。喂食时,猪只抢着咕嘟咕嘟狼吞虎咽。外婆说,胖嘟嘟的猪吃饱了就犯困没头脑,别学猪,做有用的大番薯比较好。除了大番薯,我猜想外婆找不到更恰当的字词来表达她的意思。 外婆每天还得张罗一家人的三餐及操劳家务,日夜双手忙个不停。不过,一个星期一次,她可以享受自己的娱乐时间。一般是星期日晚上,住在隔壁的姑婆,约她到街上陈旧的戏院看粤语残片,外婆通常都把我带在身边。影片情节跌宕起伏,最能赚取外婆的眼泪,百看不厌。描绘旧社会妇女悲苦遭遇的社会家庭伦理大悲剧戏码,岂不是外婆的生活缩影? 家里经济条件不错,可外婆一生忙碌。听说,外婆有两个女儿被太婆送给别人领养了,对这人伦突变,她始终不吭一声,很想问她,为何没把儿子送走。等到她自己熬成婆,她的生活模式也没有改变,每天为媳妇和儿孙劳累,耗尽生命。难道这就是外婆说的 “做个有用的番薯” ? 劳劳碌碌做番薯有什么好?外婆傻不傻呢?
8月前
文艺春秋
大霹雳
农的传人 | 彭顺康何金兴种迷你西瓜 每天训练它 “爬起来了”
沉甸甸的西瓜向来都是落地种植,36岁的彭顺康和25岁的何金兴每天做的是挑战地心吸力的工作,将西瓜“吊起来”,让它们离开地面生长。
9月前
大霹雳
星云
【新春征文】种一盆叶子/阿简(居銮)
每年岁末,习惯为过去一年做复盘。数算与写下过去一年经历的大小事,所有得失皆是上帝恩典,学习感恩与顺服。还有件重要的事——种小植物。是的,自母亲父亲去世后的每个开年,我都让自己种植一盆植物。 母亲生前爱种花种叶子,车房前边的小园地是她的活动空间。20年前她因洗肾病变永远离开,小天地没人打理杂草丛生。那年我把野草杂草拔掉,只留下母亲种植的水梅。新年前母亲必定交代我载她到花圃买一棵植物放家里。女儿你要记得,开年很重要,就买一棵新的,迎接新的一年。母亲从不买年花或金桔,她说不耐久难打理且价格不便宜。 母亲离开后,开年我必种一棵植物。很常是十点花(日本玫瑰),母亲最喜欢的花朵。小小花瓣可以有多种颜色。每年种不同的也种了好几年。父亲负责浇水。每次他总说你妈看到这些花一定很开心。几年后父亲也因洗肾病变而离世,我没有再种花朵。改成种叶子。父亲每次提醒简你改作文改久了眼睛辛苦,要记得看下绿色植物。 我常种绿萝。容易养可水栽或土栽。房间电脑桌客厅书橱车房角落小玻璃桌处处叶影。我从现有的绿萝根部剪下3小截,用插穗方式种植。绿萝喜欢阴凉不太喜欢阳光,适合种植在室内。周休日我把全部叶子搬出去母亲的小天地晒太阳。中午时分搬进来,因阳光若太强,叶子会灼伤。 某次学生带先生来拜年,从事室内装修的先生说老师你知道吗这叶子是很好的空气净化器。原来帮顾客处理好屋子后他们必定加上一盆绿萝,能够吸收室内甲醛、苯以及新地板等的杂质。我说我没有研究呢种这个是因为它容易养。某次年尾长假出国骑车,老姐忘记帮忙浇水,我几个星期回到后我赶忙把已经干掉的几个盆栽处理,全部移植到一个大花盆,松土浇水,过不多时,绿苗又冒出头来。坚韧的植物,顽强的生命力。 冠病疫情让全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祈愿来年,天地万物仍充满生命力,一如绿萝。
10月前
星云
星云
种子的启发/黄晓玲(芙蓉)
跟马来邻居伊莎蒂讨了一把散叶生菜的种子。按照以往的惯例,我会先靶松泥土,在湿润的土壤上戳洞,一个小洞一颗种子,埋好土后,才浇水。 一天,两天,一个星期过去了。生菜的种子尚未萌芽。每天依旧浇水,光照也充足,种子仍固执地在土里沉默着。 到底是哪儿出了差错?我百思不得其解。 两个星期后,我向伊莎蒂提出了我的问题。她听了也感奇怪,亲自过来查看情况,然后一一指出我的错误:首先,种子应洒在土地表层,浅浅盖上一层薄土就可以了(不必把种子掩埋),并保持土地的湿润(无需天天大水浇灌),因为过度的浇水可能会导致种子在湿土中无法透气,未萌芽已坏死。 听了才恍然大悟。惭愧的是,自诩懂园艺的我,其实未必真晓得每一种植物的生长特性,回想自己之前的做法,根本就是惰性的使然,未曾认真地深入研究散叶生菜的种植方法,就以自己一贯的方式来处理,当然事与愿违。 我对伊莎蒂说还以为种植生菜就像种植其他蔬菜一样简易,伊莎蒂笑说:“Tak semestinya.” 她说不同的种子有不一样的种植方式。 我望着那堆毫无生机的泥土,开始认同伊莎蒂的口头禅:那可不一定。如果自以为是也是一颗种子,那么它就像杂草一样会不时地掩盖了部分的事实真相。 记得邻居哈菲兹和妻子伊莎蒂刚搬来的时候,因为左邻右舍都有养狗,于是他们把屋子左右围栏拆了,改砌砖墙,墙不高,却足以防止狗儿攀爬其上,也隐含拒人千里的意思,以为他们是在拒绝与邻居沟通,其实不然。 想起那一天,当他们热情主动地向我们一众街坊打招呼时,我内心的疑虑全消,是自己从开始就往不好的方向思考,为何根据第一印象来判断一个人、一件事呢?有时候,第一印象不一定就是理智的。 别凭外表来判断一个人 相处久了,发现哈菲兹待人温和有礼,有时会义务地帮助独居老者除草、修剪树木;雨季来临前,我们担心会发生闪电水灾,一天,却见哈菲兹卷起裤管,屈身打捞排水沟里的垃圾,他说这么做是为了降低水患的可能。问他这是市政府的工作,何苦非要自己动手做?他答说:“Tak kisahlah, janji persekitaran kita bersih.” 伊莎蒂则好客,逢开斋节会邀请街坊邻里一起庆祝。她制作的马来糕点,总使我垂涎三尺。我们的兴趣相同,喜欢园艺劳作,她在庭园摆满了大小不一的盆栽,绚丽灿烂的花草,充满热带风情,争奇斗艳地绽放了一个又一个季节。她还在丈夫的协助下,另辟了一方园地,全是有机种植的瓜果蔬菜,常唱丰收。 但是,他们都害怕狗儿。尤其哈菲兹,有次他坦然向我表示他不但惧怕狗,甚至厌恶它们。原因是小时候曾被恶犬追咬,致使他一见到狗儿靠近自己时就心生憎厌,连带地讨厌起狗的主人。 有一次,伊莎蒂对我说,他们初见我时,还以为我是个高傲冷漠的人,直到那一天下雨了,她听见我从隔壁提醒她出来收衣时,她才释然,并对她丈夫说别凭外表来判断一个人。 我听了感到愕然,没想到他们在意的是这些小事,随即又扪心自问,难道我本身就没有心存偏见的时候吗?这其间存在的问题,不是他人的选择或爱恶背离了自己所想的,而是自己所投射的主观印象所导致的。 由此可见,先入为主的成见力量是多么强大可怕啊,既形成个人的心理障碍,也会隐蔽部分事实的本质,而这些看不见的盲点,总是在我们与他人互动时忽然闪现的,关键是,我们是否及时发现并纠正它,还是根本就对它视而不见。 后来,好心肠的伊莎蒂,不只送了我几把鲜嫩的生菜,还再给了我一些生菜种子,鼓励我:“Cuba lagi, jangan putus asa ya.” 我没有辜负她的一番好意,这次是依照她所指点的方法,重新播种,果然不到一个星期,种子都发芽了。
11月前
星云
大柔佛
柔农耕家居种植协会 后日分享农耕技艺
(新山24日讯)柔佛州农耕家居种植协会将本月27日,举办“叶面肥对农业未来的展望 ”农耕种植技艺分享会,入场免费。 分享会于中午1时,在士姑来The Leverage酒店举行,开幕人是柔佛州农耕家居种植协会会长拿督张锦昌,主讲人是周允南及徐光成。 张锦昌:提升土壤管控叶面肥认识 张锦昌希望藉分享会提升各地农友对农耕种植,尤其是土壤管控与叶面肥方面的认识,协助农友减低成本,提高收成。 陈成祖:2 APP供免费交流农耕技艺 柔佛州农耕家居种植协会副会长陈成祖说,该会目前的两大家居农耕种植学习手机应用程式平台=(APP),免费让农耕技艺爱好交流。 有意加入该会者,可联络郑明裕(017-359 1328)、王桂钰(012-973 4069)。 陪同发布消息者,包括联办单位代表黄绍武等。
1年前
大柔佛
焦点财经
联合种植第三季净利增28% 种植炼油收入增
上半年棕油和棕油仁价格走高,促使种植和炼油业务收入增多,联合种植(UTDPLT,2089,主板种植组)截至2022年9月30日第三季净利录得1亿9672万2000令吉,比前期增长27.62%,高于去年第三季的1亿5414万6000令吉。
1年前
焦点财经
更多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