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疗愈

1月前
1月前
2月前
在占星和身心灵里,凯龙星(Chiron)常被称为“伤痛疗愈之星”。它不像火星那样热烈,也不像土星那样沉重,但却精准地揭示我们内心那块最隐密、最脆弱的角落。 目前,行运中的凯龙星在牡羊座逆行,一直到来年1月2日。 这是一次不快不慢、但深入灵魂的旅程——我们会被提醒:有些痛,是时候面对了;有些课题,是时候不再逃了。 但别担心,这段时间不是要你“陷入痛苦”,而是帮助你从生活中真实的挑战中,慢慢长出自己的力量。 以下给你5个贴近生活的疗愈提示,涵盖职场、感情、婚姻、家庭和个人成长方面,让你在这段凯龙逆行的旅程中,看见自己、也修复自己,加油! 一:别再装没事,你不需要一直很坚强 首先,牡羊象征“行动、主张、自我意识”,而凯龙星代表“内在伤口”。当凯龙逆行在牡羊,我们很可能会经历一种冲突感:表面看起来我很强,但其实内心很怕失败、怕被否定、怕别人看穿我其实没有那么好。 你可能会在这些情境中被触动: 工作中努力表现,却一句批评就瞬间崩溃。 在感情里扮演“我很好”的角色,心却很孤单。 总是把责任扛起来,却没有人看见你的辛苦。   这段时间请记得: 你不需要完美,也可以被爱。 脆弱不是缺点,而是人性的一部分。 你可以开始试着“诚实地表达自己需要什么”。   有时候,我们不是不够好,而是太习惯压抑,忘了自己其实也值得被照顾。 二:你的「愤怒」不是问题,而是疗愈入口 接着,牡羊掌管的是第一宫,是“自我之宫”,凯龙逆行于此,也常会点燃我们压抑很久的愤怒、挫败、不满。 这些情绪,也许你平常很会压下去,但在这段时间,可能很容易一触即发。例如: 在家里因为一句话和父母吵得不可开交。 对伴侣总是隐忍,却突然爆发说“我受够了”。 在工作上长期被压抑,这时候终于大声表达不满。   这段时间请你: 不要急着压回去,也不要破坏性爆发。 问自己:“这情绪的底层,其实我在渴望什么?” 让愤怒成为一面镜子,看见自己真正在意的东西。   凯龙在牡羊教我们的不是“不准生气”,而是“学会健康地表达我是谁”。 三:原生家庭的旧伤,可能会悄悄浮现 再来,许多关于“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的核心信念,其实都来自童年时期。而这一次凯龙逆行在牡羊座,也很容易激发出我们早期成长中形成的自我认同伤痕。 你可能会回想起: 小时候太想讨好爸妈,长大了不敢说出真实感受。 总是扮演“懂事小孩”,变成现在关系里不敢有需求。 过去被比较、被压抑,现在一有人批评就不知所措。   这段时间的建议是: [vip_content_start] 可以写写童年的记忆,看见那些未被理解的你。 当你陷入低潮时,对自己说:“那是以前,现在我可以有新的选择”。 若情绪卡关太深,也可以寻求专业身心疗愈的协助。   不是要怪父母,而是重新把自己的“主控权”拿回来。 四:在关系中,别再委屈求全 然后,凯龙牡羊也会触动“我有没有为自己争取”的议题。如果你在伴侣关系中、职场合作中、家庭互动中,常常是那个“退让的人”,这段时间你可能会突然很累、很烦、很不想再继续这样下去。 你可能会有这些感受: “我都配合你了,你却一点也不感激” “为什么我总是吞下去,别人就当作理所当然?” “我好像不敢说‘我不要’,一说就怕关系破裂”   在这段时间,你可以: 练习小小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面对害怕被拒绝的恐惧,不逃避。   记住:勇敢表达,不代表你就不被爱了,反而可能更靠近真实的连结。你不是来牺牲的,也不是来讨好世界的。你是来,活出自己的光芒。 五:允许自己慢慢来,也是一种温柔的强大 最后,凯龙逆行长达五个月,不是要你一次性清创完毕,而是邀请你:慢慢来,一点一点地看见、修复、再前进。这段期间,别急着给自己设太多目标、KPI或“成长速度”。 反而是可以: 多做些你真正喜欢的事,不为表现,只为自己。 给自己“空白日”,不用社交、不用完美。 允许低潮、允许疑惑、允许心情不好也不解释。   提醒你: 疗愈是一个旅程,不是目标。 真正的力量,是在你最不想面对的伤口前,也不逃。 每一次的自我照顾,都是在帮你一点一点拼回完整的自己。   总括而言,凯龙星逆行在牡羊,是一段邀请你“回到你自己”的时间。 或许,过去你习惯了隐藏、习惯了逞强、习惯了压抑……但这一回,你有机会不一样—— 你可以选择更诚实地活着;你可以在关系中更坚定地表达;你可以疗愈那些老旧的伤,不再让它们继续掌控你的人生。 愿这段凯龙逆行的旅程,成为你人生中一次最诚实、也最温柔的成长练习。
2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4月前
7月前
曾经天真烂漫的我们,会天马行空的畅想长大以后的各种可能。我们不曾设下什么限制,也不考虑失败的后果。在蓝图上不断添加新的构思与色彩,那乱七八糟的路线图看起来就像毕加索的画,我们却乐此不疲。 长大后才发现,光是将工作给完成就花去了极大的心力。生活没有因为长大变得更加自由,反而得学会背负责任,让我们变得越来越不自由。下班后,连同事约的局都会下意识抗拒。好像聚会只是变相的加班而已。 时下流行所谓E人(Extrovert)和I人(Introvert)的区分,外向的E人在任何场合都游刃有余;I人比较内向,仿佛开口跟别人说话都是酷刑。我却觉得好像没差别,不过是E人的能量比较多,扛得住消耗而已。怎样才可以重新积累那些被消耗掉的能量呢?我发现只要自己一个人待久了,那些耗尽的能量就好像会慢慢补充回去。 下班开车回家,需要20分钟的路程。这段时间安静地开车,将情绪慢慢梳理,那些无以名状的波澜,那些困扰的烦恼,想不通的问题,有时会很自然地得以解决。有些事想着想着就通了,有时候灵感也会突然冒出来,我就会心一笑,看来今晚可以写一点东西了。 安静不是字面上的意思。不是你在一个绝对安静的空间,而是那个空间只有你,一个人安静地看着书,安静地听着歌。通俗一点就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开口跟别人交流。安静非常有力量,它可以让你修复身体流失的能量。抑或者那些不想示人的伤口,会悄然止血结痂然后痊愈。 工作也好,人际也罢,总会猝不及防地将你搞得狼狈不堪。学会利用安静的力量,也许能让你过得没这么疲惫。沏一壶茶,闻着溢出的淡淡茶香,能凝神亦能舒心。我不喜喝茶,却因偶然看到一个伯伯专注地摆弄茶具,那种散发出来的氛围便叫平和。 身边总会有缺乏边界感的人,那一种只想专注在自己内心的时空,总是可遇不可求,所以安静有时显得可贵。与自己的对话,太赤裸,太丑陋,太黑暗。那种剥开伤口然后一针一线缝合的过程,唯有自己能够完成,即使你有伴侣,也无法假手他人。 安静写作是我自己的良方,我总会打开音乐然后开启循环播放,手指就像芭蕾舞者在键盘间跳跃。将情感依附在文字里,是我一直以来的习惯,猜想那会是男人的另一种浪漫吧?人生好难,也好容易,情绪转换一下,那个有缺口的杯子就依然是圆的。我们不曾拥有,谈何失去的伤心失落;我们曾经拥有,那就够了,至少曾经的美好会陪着你一直走下去,直到你把它遗忘。 总是弥漫着雾气的车窗,并没有发出呐喊。它就只是安静待着,然后太阳升起雾气散去。一切发生得很自然,我想我们也得学会自然地接受一切的发生,然后安静地看着它的变化。安静存在于每个角落,学会与它共存,也许就不需要用一辈子去治愈那童年的伤了。
8月前
9月前
10月前
10月前
10月前
从小就被“懂事”一词标签,所以对这词汇的记忆颇为复杂,直至上周六前往峇株巴辖时,才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一个被囚的人。司机先生以为我千里迢迢来到亣亣书册是为了买书,但我其实是为了“无心之诗”的诗联展。这一路上,起始非书,归途竟是字。 我本该上午就乘搭友人的车,可一个8岁女孩的悲伤淹没我的前方。我望着积聚的泪水,竟撞见了前身——她站在我面前无声落泪,一颗颗晶莹泪珠倒映她痛苦的记忆。当她抬起无助的双眸与我遥遥对视时,我竟却步了——恍然的与眼前的8岁女孩重叠,我赶紧伸手将她搂进怀中。 耳边充斥各种杂声,但那么一句“你要懂事”却异常清楚的将绵绵情绪激成滂沱大雨,我还来不及渡她,便已湿了全身。我抱紧瘦弱的她,说:“你不需要懂事,你可以哭,你可以生气,你就是个小孩,完全不用懂事!”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像极了我早已死去的记忆…… 我想尽各种办法弥补曾经丢失的时间,让记忆重生——终于有辆司机愿意临时接单。我擦掉她的眼泪,道:“姑姑可以陪你到回家时间。”她收声点头之际,我竟又见到记忆中的人站在她身后含泪注视着我,而我却垂眼拉起小手去净脸。我知道她在等我,但我每踏出一步便彻底失去前一步。 身后尽是幽暗的悬崖,我不敢回头,只能拼命往前走——堵在峇株巴辖的路上,看着雨水将我的过去统统洗去。年迈的司机反复询问我的年龄;我从28开始后退,一退就退了10年,再退就成了另一个8岁女孩。她像我一样坐在车上昏昏欲睡,但手竟紧紧抓住安全带,看着窗外的世界一点一点的褪色。 我再度睁眼,乌云开始密布,淡视我步入友人的下榻酒店。我们一起吃了一顿晚餐,诉说大家的久别重逢。我点了一份招牌炒饭,从淅沥吃到凄凄——我担心自己会吃不下,怎知雨却润物细无声,使我咽下的美食都在心底扎根发芽。我开始陷入沉思,与满城风雨一同在这文化街里飘摇。 还未年轻过就老了 亣亣书册迎来很多远方之客后,我才姗姗来迟。友人初次相见,认为我与照片里的自己判若两人。我不禁失笑,忆起昔日与网友初见时,他就站在我面前四处寻找长得圆润的人,直至我向他打招呼后,方才惊觉我是个娇小的人。赫然觉得照片里的自己是一个被囚的人,她活在过去的时间里,漠视我一步步地走向凋零。 “无心之诗”在我的世界里插柳成荫,开出一朵久违的红花。他主持了这次的诗联展,与两位年轻诗人对谈文学创作,从当下的土地谈及了逝去的城市年华,再从内到外的跟自己喜欢的状态相遇、相识及相爱。友人说,年轻人都在往外看世界,待年纪渐长才开始观看自己的土地。原来我还未年轻过就老了…… 我对自己的出生地充满缱绻、迷思、哀伤等各种复杂的情绪;所幸被东海岸到西海岸的地平线不断拉扯生命的维度后,使我能够在浪花淘尽青春时,还有那一瞬间的日起日落。偶尔过往的记忆会随着黎明苏醒,让片片流光缓缓地爬上我的心头,一起倾听民声海事激起的斑斑点点——我渐渐地成了一块被时间晒红的礁石。 (编按:亣亣书册为一家设立在峇株巴辖的独立书店与艺文空间,今年9月至10月间,亣亣书册举办了一次“无心之诗”新诗联展,马华新生代诗人无花、宇正及泽榆在诗展特设的交流会上与读者交流。)
11月前
11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