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游戏

3天前
5天前
有人喜欢电影,有人收藏模型,自从拥有了人生第一张信用卡,我便也拥有了刷卡买游戏的乐趣。作为一个不喜社交的男子,在不工作不读书的日子里,大多时间都足不出户窝在自己的房间研究各类游戏。每当在上班闲暇偷懒玩游戏而正巧有人经过我身边时,我便会打开自己的游戏库,像介绍珍宝般一件件向他人介绍我所珍藏的好游戏,期待对方答复我也玩过,抑或受到吸引跟随我的脚步,将所有我推荐的游戏都玩一遍。 这年头每天都有新游戏上架,但渐渐发现值得投入成百上千小时去钻研的好游戏越来越少了。许多游戏大公司都把自家的游戏做得像电影,有丰富的过场动画、角色配音和场景配乐,更有画面质感逼真的细节纹路,仿佛什么都好,就是不好玩。一年下来真正值得一玩的好游戏寥寥无几,因此经常闹游戏荒,只能把以前买过的好游戏再拿出来打通一遍。上个月刚买了新上架的游戏《空洞骑士:丝之歌》,这是一个十分有自己美学特色且高难度的类银河战士恶魔城游戏,好的游戏就像一本不舍读完的诗集,每个星期挤出一点时间慢慢探索地图和玩法,深怕玩得快了又会陷入没游戏玩的困境。 作为一个游戏玩家,我偏爱具有策略深度和难度挑战的游戏,无论是魂类动作游戏、即时战略、角色扮演、回合制策略、Roguelike,各种类型的游戏只要有其独特玩法和优点我都能沉浸其中乐此不疲。有时不惜花费数十小时去观看长篇大论的文字和影片攻略,只为搞懂游戏的底层规则运算逻辑、职业技能搭配和游戏世界观,都是一件能够令人愉悦的事情。同样的,我厌恶所有四平八稳,为照顾所有玩家群体而降低难度的无聊游戏。对我来说游戏性是所有游戏最基本的架构,无论开放世界场景多么辽阔,美术建筑设计多么还原历史,剧情写得如何感人,只要不好玩,便是一种游戏无可磨灭的原罪。 我喜欢具备玩法深度,值得花费长时间研究技能搭配的游戏,当然这在普通的休闲玩家看来却是需要庞大学习成本的负担。所有优秀的游戏必定不是完美的,各有各的缺点,无法满足所有的人。但每项优点都拥有无可遮蔽的光芒,甚至说部分的缺点就是为了衬托优点而存在,使其成为独特韵味的游戏风格,能够被重新拿出来一玩再玩。一部没有缺点,能够迎合市场所有群体且面面俱到的游戏,我想最终只会沦为无聊的平庸之作吧。 这其实与文学的阅读和写作类似,一篇故事好不好看,便是整部小说最基础的核心架构。无论拥有多么华丽的文采,多么拟真的历史背景,抑或高超的叙事手法,只要故事不好看,便是一种文学写作无可磨灭的原罪。一部想要迎合市场涵盖所有读者群体,期望所有人都能看懂的作品,最终也只会是没有深度的无聊平庸之作。 游戏需要深度,文学写作更是如此。即便构筑了一个辉煌的宇宙也不需要完全展露出来,而是相信读者,相信他们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后,也能自己摸索出来,一步步揭露的参与感,是一种读者付出努力后获得回报的喜悦。一部没有深度的作品就像是市场上随处可见的各类免洗换皮手游,手把手带领你度过无聊透顶的新手教程。无需思考所有步骤的意义,只需按部就班地接收官方发来的讯息。起初或许会感到新颖,但多经历几次便会索然无味,对一再重复的简单作业感到厌恶。 文学写作题材如同游戏的玩法类型有千百种,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类型。一个好的游戏,无论被游戏公司跳票多少次,都值得我们等待;一本富有省思的著作,同样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相关文章: 【专栏.月儿弯弯照】胡玖洲/婚宴文化 【专栏.月儿弯弯照】胡玖洲/活着的名字 【专栏.月儿弯弯照】胡玖洲/有学生问我AI和写作的问题
2星期前
2星期前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3月前
小学时期常被灌输父母赚钱不易,我们不应随意浪费钱,所以小时候的我深知自己既然没能力赚钱,那也只好以“不乱消费”来减轻父母的负担。长大后,作为普通打工仔,能不为日常需求烦恼已是庆幸。想必是由于典型的金牛座消费观,我常把钱包管得非常严谨,每当物欲来袭,想一股冲动直接下单,却依旧会反复思索,包括其实用性、价格,甚至是若干年后该物品的去处等等,可最终还是选择放弃。 金牛座的我,实在想不出任何让我不假思索的消费,唯身边有个天秤座的哥哥,对某物总会爽快下单。那就是棋盘游戏。话虽如此,下单前他必定会对该游戏进行一番深入研究,上网观看视频,阅读其他玩家的评论,并了解其中的乐趣。这些棋盘游戏都是从国外运来的,需耗时好几个月甚至一年才到手,可想而知价格不菲。 他视这些游戏如宝,凡是能够加以多一层保护的配件,他都不放过。每当游戏结束,他会进行一轮细查,所有的卡片、骰子、棋子、筹码、小板块等配件,都必须逐个逐个地计算,就怕遗失任何一个而从此不完整了。 每次他兴奋开箱,必定换来妈妈的训斥一番。“都30了,还玩这种小孩子玩意。现在生活不容易,钱难赚,你不省省,将来自己看着办吧!”偏偏哥哥并不认同,他表示,“首先,谁说棋盘游戏是给小孩的?再来,每人都有各自的兴趣,就像喜爱钓鱼的人也会花钱购买各种钓具啊!哪种爱好不花钱呢?” 然而,他也曾感叹年轻时拥有时间,却缺乏可以满足自己欲望的金钱,如今在社会打拼了多年,总算可以从各方面提高生活素质,可惜时间少了,再也无法耗上一两个小时享受以前大伙儿围坐一起玩棋盘游戏的乐趣了。因此,他会说他已尽量减少这方面的消费,有时看上好几个让他心痒痒的,也都舍弃了消费的念头。 其实不然,这些年来,他的衣橱下方已排得逾十盒的游戏。有次问他还买吗,他不好意思地表示他有FOMO(错失恐惧症)。后来,我才知道,这些游戏大多是在K众筹网站平台上支持的项目,一旦该项目推出了扩展包游戏,他誓要把握机会,不容错失。兴许是那天秤座的消费观,自己赚钱自己花,也愿意为提升生活品质而花钱,并看重金钱带来的幸福感,才会买了再买吧! 哥哥那不假思索的消费让我明白,生活可以多姿多彩,兴趣爱好如生活的调味剂,为它投资是值得的。别对自己太苛刻,只要不过分,偶尔为了自己的心头好而把钱包放宽点,总能为生活增添一份色彩。 近期,他偷偷告诉我,嘿嘿,下一个游戏已在途中……我想,期待也是一种快乐吧!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致阿司, 不瞒你说,我本来没有想写一篇叫“本来”的文,也没有想画成这样。你知道的,我总是有很多本来。本来我要画一大丛龙珠果树。满头长发、疯狂的龙珠果树近日让我着迷,想画。 小儿在足球赛中屡战屡败,且似乎很难看见自己的长处时他如此总结:或许我是那种果树。他补充:种树game里有这样的植物。你要一直种一直浇水一直去看,他都还不开花还没结果。但这种植物一开花一结果就有源源不断的果,让你忙着摘又忙着卖。我想过,或许我是一棵需要等很久的树。等的时候只能练,解开这个和那个难题,人家不练时我更要去练。我问他那是什么植物,他说龙珠果。 我内心疑惑,现实中的龙珠果应该不算很久才开花结果吧。至少应该没有榴梿那么久。记得以前在乡下屋子外埋了几粒榴梿种子,父亲说要等十多年才能吃。但game世界里的规律是设计game的人们决定的。或许种子摊没有卖榴梿种子,又或许如今的榴梿已不是以前的榴梿,可能好几年便可以长起来且果实累累了呢。 画这图时脑里一直出现“本来”这词。我想回嘴说,这次我偏要单单画一棵树。龙珠果。但我的手并不顺从。它要走它的路,离开“本来”,没有几次会顺着原先的想法走。一直都会不小心过了桥,走去本来的对面。那时我会问自己“本来”比较重要还是新冒出来的声音更重要。我决定听。什么声音最大,便让此时此刻,更强烈的声音做主,我只管把手放在腰后随后跟着走。 说到这里阿司,我忍不住离题说一个我喜欢的画面:足球员把手叠放在身后,脚却灵活地运球。我喜欢那股轻松、自信的劲,喜欢忙碌的脚和不做什么的手,虽然理智地想,那不过是防止手球的习惯,并不是因为自信或轻松,但我仍觉得画面美好,也想这样双手放身后,脚踢踏踢踏地走一段路。 究竟离题多少次呢阿司,你知道我是这样的:碎碎如葱花。有很多本来本来,喜欢叠词例如berderai-derai,且总恍神地不小心走到本来的对面。只要默念几次这几组词的音节,就可以很唔拉刚地(有的有的)连去Seberang Perai。不管怎样,本来、berderai-derai和 Seberang Perai 都是让人喜欢的词。 你说是不是?                                                                                                   抽某 上 相关文章: 【专栏.砂煲罂罉】抽屉/锁屏壁纸 【专栏.砂煲罂罉】抽屉/上二楼 【专栏.砂煲罂罉】抽屉/虚虚的
3月前
母亲对着我新买的地毯皱眉,我将房门关上,隔绝她复杂的表情。 总忘不掉童年中,姑姑送来的那块地毯。那也许是人生中第一片探究想像力的丛林——笼罩在复古配色建构的神秘氛围里,我们可谓是在它身上玩出许多花样。有时像模像样地“采摘”上头的彩色草木,扮演熬药的女巫、最大的色块是棕红色的河流,我们常争先恐后地要进去“游泳”。当时正处于玩累了都能随地睡着的年纪,脸上常不小心拓印它的肌理,像被大力拥抱过。 可疲倦的大人们通常只能看到一种结果——也就是它厚重的身体下积攒的灰尘。于是它被这个家作主的人请出去了,不知到了哪个地方。我大约记得,它像被捆绑起来的巨蟒,拖行了一地泥沙。 某一天我决定为自己冷硬的房间地板,盖上一片温暖的薄被。这片新买的地毯则像极了雪白的布偶猫,甚至于天性也一样顽皮。它总和我掉落的长发缠到一起,身上的灰尘在雪白的对比下更为显眼。与它斗志斗勇的回合简直就是解锁新大陆的钥匙。我搜罗了各种清洁用品:粘毛滚筒、吸尘机、杀菌喷雾、宠物毛刷后,终于成功驯服了它。 在这场微不足道却切实的战役里,再一次重温了童年的想像游戏。也是这样的对比,才让人发现早已如约而至的成长。我大约体会到大人们的疲累,想来他们也曾是孩子,只是被日常的琐碎打理耗尽了热情。 纵观成长的必然性——我想,这只是一场游戏而已。
4月前
4月前
五 年纪稍长,教会的日子远去,Aloysius也渐渐没了消息,而新的世界还在屏幕里缓缓铺开。那时的网游,像个虚拟江湖,风起风落,人来人往。《武林群侠传》、《天龙八部》、《寻仙》,游戏不少,而最让我难忘的,还是《寻仙》。那些山川河岳、仙风道骨,至今浮沉脑海,未曾真正消散。 但最深刻的,终究不是风景,而是同行的人。Taijikidz、konghuofashi、瀛知、战魔疯——我们不算英雄,也谈不上霸主,却能并肩闯荡,默契配合,分赃笑闹,偶尔在城中闲逛,看夕阳一点点坠入云海。后来,他们不再上线,游戏世界里只剩下我,地图依旧,怪物依旧,只是少了他们,终究还是空了。 无人的日子,角色等级越来越高,装备越来越好,曾经难以战胜的敌人,如今轻松碾压,孤独却愈加沉重。偶尔,还有几个特别的朋友——来自沙巴的Faye和99岁老人家——他们像江湖异士,偶然现身,带着几分温和的关照,让这荒凉的世界,还留着一点人情的余温。 最终,伺服器关了,游戏不复存在,朋友们也失了音讯。这江湖,就此落幕。偶尔想起,仍会念着,不知他们如今身在何处,过得是否安好?不过,这些念头只是闪过,我知道,那些日子已过去,不会再回来了。 六 后来,升学,工作,日子推着往前走,游戏也渐渐淡了。网游里的朋友,现实中的同学,一个个散去,音讯杳然。偶尔翻开通讯录,才惊觉那些名字还在,但已未联系。他们像橱柜里的游戏机,落满灰尘,摆在那里,不坏,也不开。人活一世,总有些名字,曾日日相唤,到头来只剩下一片沉默。 但我还是玩着,最后一次,是PS4时代。或许年纪渐长,已无心计较输赢,反倒更在意故事的余韵。玩《人中之龙》,明白桐生一马的孤独,明白有些责任一旦扛上,便再无放下的余地;玩《荒野大镖客 2》,看亚瑟·摩根在命运的洪流里挣扎,甚至不敢通关,只为拖延那必然到来的结局。年少时只当游戏是游戏,如今才知,有些故事便是人生,沉浸其中时痛快淋漓,走到尽头却只剩下一声叹息。 可生活不会等人,工作越来越重,时间越来越少,终于连游戏机也卖了,像是做了个了断。曾是生活一部分的游戏,终究还是离开了我的世界,像Aloysius,像taijikidz他们,像曾在《寻仙》里看夕阳的人,一个个散落在时间里,不知所终。 如今人生再容不下游戏 而我自己,也早已不是那个能随时坐在屏幕前、一玩数小时的少年。现实的重压扑面而来,容不得沉溺,旧日的快意恩仇,如今看来竟如泛黄旧书,再熟悉,也终究翻不过去。只是偶尔想起,仍会念着,不知那些人身在何方? 七 去年还是按捺不住,买了台二手Switch Lite过过瘾。依旧是掌机,依旧是《怪物猎人》,依旧是联机打怪,画面、节奏、操作,都熟悉得仿若昨日。然而屏幕里的世界未曾改变,屏幕外的人却已非昔日之我。狩猎仍是狩猎,怪物仍是怪物,只是昔日的伙伴早不知所终,连自己,也像个迟暮的旅人,在旧地徘徊,试图寻回些许往日余温。可那种热血沸腾、废寝忘食的激情,终究是不复了。 下班后偶尔与朋友茶叙,这时候的游戏,不过是个点缀,是社交的媒介,甚至玩什么都无所谓。像麻将,像扑克牌,重在热闹,胜负无关紧要,不玩也无妨。纵然谈起游戏,也只是随口一提,说得最多的,竟不是新作如何,而是“以前那款才好玩。”只是那些“以前”的游戏,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 再后来,也曾动过买PS5的念头,毕竟心里尚存几分执念。然而业务繁重,琐事缠身,游戏的意义已与往昔不同。曾经游戏是人生的一部分,如今人生却再容不下游戏。日日奔波,哪还有闲暇沉浸其中?更何况,这个年纪,玩什么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再找回那种全神贯注游戏的纯粹。可惜,再无可能。 八 Switch Lite最终还是和小时候的俄罗斯方块游戏机一样,被搁置一旁。像某年搬家,旧玩具塞进纸箱;像学生时代,随手创作的武侠小说遗落在教室一角;像某个夏日午后,跑遍街巷追寻风铃的声音,最终只剩一阵恍惚的耳鸣,在记忆深处断续回响。 偶尔翻开购物网站,PS5的价格赫然在目,像一个迟到的邀约,提醒着某个曾经向往的世界仍在门外。手指悬在“加入购物车”上许久,最终还是关上了页面。会议文档尚未整理,未读邮件一天比一天多。那些废墟、战场、夕阳,只是尘封的旧梦,甚至连梦都算不上了。 如今,朋友间的茶叙,偶尔也还会谈起游戏。然而话音里却总带着几分迟疑。“以前的才好玩。”有人说。“对,现在的游戏,都没以前的味道了。”另一个人接道。众人纷纷点头,仿佛已有某种默契的结论。沉默片刻,又有人笑道:“其实,也不是游戏不好玩了,而是我们没时间玩了。”这话一出,茶杯碰撞,哈哈一笑,话题就此散去。 或许他们是对的。游戏未曾改变,变的只是握着手柄的人。小时候,屏幕前的一分一秒都是自己的,如今,时间早已属于别人。那些琐事堆叠如山,哪还有精力追寻游戏里的余光?从前是为了通关废寝忘食,如今,只是偶尔留意游戏或游戏机的消息,看着熟悉的画面,半晌,叹一口气,旋即离去。 偶尔也会想起Aloysius,想起taijikidz,想起那些在游戏里并肩作战的名字。他们或许仍在某处奋战,或许早已和我一样,告别了那个世界。只是无人告别,亦无须告别。一场游戏,结束便罢;一场人生,沉默便是终局。 于是,索性不玩了。 轨迹(上)/覃勓温(新山)
5月前
5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