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沙登

4天前
1月前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4月前
5月前
5月前
6月前
6月前
8月前
从这里眺望,可以看到双峰塔、吉隆坡塔、默迪卡118,像乐高一样小巧可爱。这里就是沙登山的日出岭。不到半个小时,便可从山脚步行登上山顶,成为爬山初学者最友好的选项。 登山前,我们必定经过迷你果园,看见妇女摆卖随地而种的水果,一些狗儿伴随在侧驻守摊位。有时是杨桃或木瓜,有时则是玻璃瓶装的蜂蜜。我都只看不买,踏过铁丝网桥,抵达半山的拿督公庙,双手合十膜拜。其实拿督公庙前有一处聚集地,摆满遗弃的土地神、弥勒佛、观音菩萨等,仔细一数,二十有余。曾经摆放在神台上供奉的神像如今无家可归,热心人士便给祂们盖了屋顶,总算有瓦遮头。但愿借着众神的力量,沙登山获得关照,为登山者带来庇佑。 感谢前人开路 我们之所以那么轻松地上下山绝非偶然。好走的路太多的人走过,已经踏平坦了;不好走的路沟沟坎坎,杂草丛生,基本没人要走。但没有前人种树,哪来后人乘凉?而叶秋林叔叔便是沙登山的开辟功臣。那些斜坡上搭起的一块块木板成了梯子、遮阳避雨的山区凉亭、日出岭的小花圃、养鸭塘的浮台小屋和临时厕所等,八旬的叶叔叔功不可没。我相信一定还有其他不知名的善心人士也曾为沙登山做出各种贡献。 乘凉者也该当好栽树人,把沙登山规划得更完善才是。2023年10月的“沙登山步道探索与绘制”活动是一项历史印记,它由史里肯邦安州议员王诗棋发起,并与Let’s RE社会企业联办。参与者共有约三十余人,分成4组负责探索沙登山的4个区块路线,并绘制山图。 有幸参与其中的我,邂逅了热情的阿亚叔叔。他头戴鸭舌帽,背着斜肩包,手上拿着一面镜子,一直在为山友拍照。那面镜子可是他的拍摄道具,可以拍出天空之境的效果。这是小红书教的,他说。阿亚叔叔还带我们去看“大象”树,又长又粗的树干(象鼻)在镜头下栩栩如生,是生活艺术的发现。看他享受着拍照,并把乐趣感染给更多的人,这一幕是多么美丽,让山间增添更多欢歌笑语。 探索步道途中,我们发现了掉落的山榴梿。同组的山友把腰间的巴冷刀取下,熟练地把榴梿剖开。可是山榴梿仍未熟透,无法品尝沙登土生土长的榴梿着实可惜。若真有果肉鲜美的山榴梿,我想第一个食客该轮不到我们,而是松鼠或猴孙们。山林里也有许多竹树和年老的橡胶树,偶尔也会看见地上的橡胶籽、青龙木种子和蕨类。 “沙转乾坤笑春风,登顶江山看花红”是沙登现有楼牌的对联。欢迎大家登上日出岭享受日出时光,观赏红花的同时,也俯瞰沙登生机勃勃的面貌。   相关文章: 【六日情/沙登的孩子 01】我来自新村/杨慧子(史里肯邦安) 【六日情/沙登的孩子 02】出入平安/杨慧子(史里肯邦安) 【六日情/沙登的孩子 03】道地古早味/杨慧子(史里肯邦安) 【六日情/沙登的孩子 04】我们的艺术文化/杨慧子(史里肯邦安) 【六日情/沙登的孩子 05】守护沙登老店/杨慧子(史里肯邦安)
10月前
住在新村的好处是,购买日常所需非常便利,巴刹和商店都在步行距离。2000年的沙登大街,我闭上眼睛,就能倒背街头两边的店铺。药剂行、面包店、电器店、医务所、眼镜店、金店、茶室、相馆等满足村民日常所需。我喜欢逛街,走在五脚基,即便是浏览橱窗(window shopping)无意购买,也很怡心。大会堂对面的一家店铺是我每回乘车必定频频回头探看的玩具店。橱窗里的米奇和米妮老鼠玩偶是镇店之宝,一直坚守岗位,守候着我的童年。 大街这里有爸爸和妈妈的朋友。他们分别经营着中医诊所和裁缝店。早前中医诊所隔壁就是肯德基家乡鸡,每回看中医都闻到一阵炸鸡香。发烧感冒,妈妈带我去看中医,叶叔叔(医师)给我照喉咙,把药粉调配成药水叫我按时服用。小孩都不喜欢喝苦涩的药水,他就附上了陈皮梅给我配药吃。打开白粉色包装纸,里面是一颗黑黝黝软糯糯的陈皮梅,酸酸甜甜的,很好吃。尽管生病难受,但我总是期待获赠陈皮梅的那一刻。叶叔叔传递的是对儿童病人的关爱,抑或对朋友孩子的偏爱,我至今依然没弄清楚。 大会堂对面,有一间木板店屋,招牌上写着现代裁缝用品。不管经历了什么,它仍属于现代,似乎永不过时。妈妈和老板娘阿梅是很要好的朋友,我和姐姐小时候常随妈妈到店里串门子。店里琳琅满目,每回到店里作客,我的双眼便非常忙碌,忙着观赏那些稀奇的裁缝器材和配件。虽然店里让人眼花缭乱,但只要顾客需要什么裁缝配件,阿梅阿姨都非常清楚零件的位置,不到一分钟就可以交到顾客手中。 期盼新村治安变好 妈妈和她交谈的时候,我除了东张西望,还会逗狗儿玩。那只黑褐色毛发,颈项绑着红色皮带,叫Tiger的菜园狗长得很壮,显然吃香喝足,也拥有无拘无束的自由,忠心地守候主人,担起看店的责任。阿梅阿姨说,曾有匪徒光天化日之下潜入店内偷窃或打劫,虽然损失不大,但受了一点皮肉伤。那时候起,店内各个角落便安装了闭路电视。我真切期盼新村的治安获得改善,居民才能安居乐业。 若说大街老店兴建于1949年,那它们就拥有超过70年历史了。大部分的老店不是全木屋就是半木半砖,引发了各种安全隐忧,如:遭到白蚁侵蚀或祝融光顾。两年前,这里就发生了严重火灾,15间老店被烧毁,像是吞噬了新村几代人的集体回忆。随着新商业区的蓬勃发展,大街的繁华景象再也难以重现,只能靠着那些驻守在老店的生意人继续坚持下去,维护沙登的历史面貌。   相关文章: 【六日情/沙登的孩子 01】我来自新村/杨慧子(史里肯邦安) 【六日情/沙登的孩子 02】出入平安/杨慧子(史里肯邦安) 【六日情/沙登的孩子 03】道地古早味/杨慧子(史里肯邦安) 【六日情/沙登的孩子 04】我们的艺术文化/杨慧子(史里肯邦安)
10月前
朋友R说,她小时候住在古腰河畔的木屋区,每逢雨季,河床泛滥,与左邻右舍饱受水灾之苦。20年前,这里的木屋区已被强制拆除,几百户居民都搬到附近的组屋去。无法想像更早以前,这里竟是一片盛产杨桃的杨桃林。 作为雪兰莪最大的新村,沙登古腰河畔终于被雪州发展委员会所推行的“新村ing”计划激活,经过美化,成了休闲步道公园。原本出入沙登新村的只有村民,可是,先后重整及设立的彩虹桥、许愿树、“我爱沙登”的大型地标,以及60呎长的巨型历史壁画,大大提升了沙登的魅力!外地人接踵而来打卡,或通过参与市集,认识我们的新村,看着这一切的演变和推进,太振奋人心。 自2022年起,农历新年前,沙登地标必定迎来生肖装饰制作。牛年有纸皮牛装饰,虎年由7000个塑料瓶子做成虎头,兔年则以废弃的LED灯泡制成兔子的巨大模型。今年的龙年则以极简的龙福齐天站牌配上灯光成为打卡点,而另有看头的是以“新沙登”为主题,刷新重绘的壁画。 加入壁画制作 今年2月初的星期天下午,途经古腰河畔下车打卡,遇见了为壁画上色的3位年轻人。变幻莫测的恶劣天气并没有击退他们为社区贡献的力量,他们的目标是在农历新年前完成这幅壁画。能遇上画家们是运气,被邀请加入他们则是荣幸。只剩下5天的时间,那几个晚上,都是画家们最后的冲刺。等待雨停,或是冒着细雨上色,是无可避免的事。我们调色、写字、补上细节、画边,深深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对面的居民叔叔们非常友善,给我们提供了移动电灯,有时也请我们喝饮料。即使不相识,缘分却让我们凝聚在一起。 沙登的文化艺术其实不是近期才萌芽的。早在2012年11月中旬,“发现沙登——社区艺术嘉年华”是我记忆中有史以来为沙登感到骄傲的一刻。一系列艺术文化活动走进了大家心里,更写进了沙登的历史长河,成为了重要的记录。其中一个小学生艺术创作营会率领营员发挥环保创意,走出校园,展开艺术游行。大会迎来张吉安为艺术踩街主持。游行作品朴实无华,有当年红透的愤怒鸟和小叮当模型车、民族服装装扮、高脚人踩高跷、巨型木偶等全手工制作。除了沙一管乐团在游行中吹奏乐曲,还有人尽情大唱客家山歌,孩童们也高唱:“沙登是我的老家……沙登艺术朝着理想……我们继续努力推广它……”。这首〈让艺术萌芽〉由曾远强作词,周金亮编曲,内容简单在地且颇有深意。 偷偷告诉你,隐藏在沙登一校的沙登民间故事馆,可是我们新村的缩影,是我们艺术文化的宝藏!   相关文章: 【六日情/沙登的孩子 01】我来自新村/杨慧子(史里肯邦安) 【六日情/沙登的孩子 02】出入平安/杨慧子(史里肯邦安) 【六日情/沙登的孩子 03】道地古早味/杨慧子(史里肯邦安)
10月前
虽然脸书上充斥着“沙登17个美食合集”“沙登九大景点”等现成的懒人包,但自己并不会照单全收。与个人情感连接的地标和美食,必须要亲自参与、体验和品尝过,才敢向身边的友人推荐。 沙登学校路的中区,有一家至今仍营业的面包店“琼利面包西果厂”。老板一家是海南人,海南面包是他们家的招牌,也成了我童年上学必吃的早餐。当时,经常在店里看到一位老奶奶端出新鲜烘烤的面包。削掉了皮的面包,吃起来又松又软,但我总是嫌它太小块。有时候,我选择吃没有削皮的面包——吐司,它比海南面包稍大,较有嚼劲,吃了有饱足感。面包店的老板爱唤我“Girl,要什么面包?”而我最喜欢冰箱里美丽小巧的巧克力蛋糕,却被大人交代买一条“猪仔”面包回去,因为这款面包最经济,能让多人享用。不买面包的时候,我和姐姐总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会张望雪糕库,最后用了当时仅剩的零用钱,买了他们家自制的红豆冰棒。 名店老板竟然是邻居 长大一点,我发现隔壁邻居居然是梁雅餐馆的老板!相信当时“梁雅”的名字远近驰名,一辆又一辆的旅游巴士停靠在店前,餐馆内高朋满座,生意火红。他们三兄妹在同一区各开设分店,想当然耳,一样很受欢迎。周末时,我们一家会与游客挤进餐馆,必点纸包鸡和酿豆腐这两大招牌美食。纸包鸡是经过处理的一份份鸡二度或鸡腿,淋酱上姜,用烘焙纸包裹烹煮的美食。至于这儿酿豆腐的特色就是酿料会直接淋上自制的豆豉酱汁,风味不赖。由于爷爷和老板交情甚好,所以每次光顾只收友情价,让我们怪不好意思的。记忆中美食的定义,不局限于味蕾上的盛宴,而是蕴藏着浓郁的人情味与淡淡的童年回忆。 中学毕业至大学期间,我和姐姐比较懂得外出寻觅美食。女孩子总爱甜食,所以当台式甜品店阿嬷芋圆进驻沙登,我们就迫不及待光顾。店里主打以天然材料及手工制的芋圆冰品,有不同口味选择,也可添加自己喜欢的配料。个人比较喜欢仙草冰芋圆,里面还搭配了红豆、薏米,咀嚼起来非常满足!虽然它也可切换成热食的烧仙草芋圆,但口感有所出入。早期被墙上一张张七彩便利贴吸引,各种天马行空的留言创意满分,甚至有人留下联络方式作联谊之用。日复一日,满墙布满厚重的便利贴,温馨提醒密集恐惧症者必须慎入。阿嬷芋圆至今已营业了12个年头,在沙登开出一朵美丽的花儿。 经年累月的古早味,并不是千禧一代懂得欣赏的。如果你来到沙登,是否愿意跟着我成长时代的味蕾地图去寻觅道地美食呢?   相关文章: 【六日情/沙登的孩子 01】我来自新村/杨慧子(史里肯邦安) 【六日情/沙登的孩子 02】出入平安/杨慧子(史里肯邦安) 【六日情/沙登的孩子 04】我们的艺术文化/杨慧子(史里肯邦安)
10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