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下载App
下载App
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水獭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3月前
4月前
6月前
(新加坡19日讯)水獭清晨溜进洋房大开杀戒,鱼池里的8尾锦鲤和鲶鱼一夜间死光,现场还留下4尾“断头鱼身”,饲主心痛难当。 痛失整池鱼的屋主周先生(72岁,退休)联系《新明日报》,称他和家人住在加东士温纳路(Swanage Road)一带超过16年,从未发生过这样事,如今担心水獭大军将继续入侵加东一带私宅。 他透露,前天(3月17日)清晨6时许被女佣叫醒,下楼查看后,发现“案发现场”惨不忍睹,鱼池里的鱼被水獭咬到穿肠肚烂,传出阵阵鱼腥味。 “开始时我听不懂女佣说什么,她很紧张说’ikan ikan’,我下楼后看到鱼池里都是鱼鳞和鱼鳍,以及鱼的残骸,心都碎了。” 他指所饲养的6条鲤鱼和2条鲶鱼,全部惨遭毒手,其中4尾“尸骨无存”,另4尾也只剩下残骸。 他提供的照片显示,水獭啃食后留下的鲤鱼死状恐怖,有的被啃掉鱼头,有的则被吃到只剩鱼尾。 他绘述,妻子事后回想起当天凌晨1时许,她在睡梦中依稀听到水池传来水花溅起的声音,相信水獭就是在那时候行凶。 “但她以为是过滤系统发出的声音,不以为意,车子的行车记录器也没拍到水獭入侵的过程。” 他相信水獭是从铁闸的缝隙钻进来。经历此事后,他称打算用铁网围起大门的缝隙,但又担心水獭还是可能攀上铁网或翻墙而入,所以暂时不添购新鱼。 “很难防止它们再来,我也不想在鱼池顶部放铁网,暂时几个月不会再养,不想再看到心爱的鱼被杀害。” 鲤鱼是儿所赠   鲶鱼养逾20年 周先生说,他所饲养的鲤鱼虽不是名贵锦鲤,但对他来说意义非凡,是儿子在六七年前送他的生日礼物。 “我从它们只有六七公分长,养到现在每一尾都超过30公分,我的鲶鱼也养了20几年。” 他也说:“我每天早上喂鱼时看到它们心情就很愉悦,这次的损失,远远超过金钱所能衡量的。” 饲主:盼当局关注水獭问题 周太太透露,近来发现有水獭家族入侵加东一带,她在住家附近散步时,曾经两次遇到水獭一家大小出没觅食,相信这些水獭可能沿着河道、水道“搬家”。 周先生则指出,同样的事故频频发生,希望当局关注并解决水獭问题,必要时应把它们迁回大自然,阻止它们重返住宅区。  
7月前
(新加坡3日讯)水獭大军入侵新加坡实龙岗花园,私宅鱼池的二十多条锦鲤在清晨惨遭水獭大军的“毒手”,被挖眼、拉肠和啃头,还猛撞玻璃门企图入屋,吓坏居民。 《新明日报》报导,饱受惊吓的女屋主称,她和家人住在新加坡实龙岗花园附近的力通道一带多年,从没发生过这样事,她相信这也是水獭大军首次入侵实龙岗花园私宅,还猛撞玻璃门图入屋。 不愿具名的她说,女佣昨天清晨5时许便听到水池传来水花溅起的声音,根据女佣的说法,水獭得逞后还不断撞门,尝试进入屋内,吓坏大家。 她指丈夫闻声后走出来大力拍打玻璃门,最后拿出高尔夫球杆将水獭赶走。 “我们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闭路电视只拍到它们出现的影子。” 根据女屋主提供的照片显示,至少有二十多条鲤鱼惨遭毒手,其中几只的死状更是惨不忍睹,被水獭穿肠剖肚。 《新明日报》记者抵达时,负责清理池塘的负责人也在现场。 据观察,池塘内还留有数只锦鲤,但有几只不是不见尾巴,就是鱼眼不知所踪,好些已奄奄一息。 池塘的水质相信也因为被水獭入侵后显得浑浊,更有杂质漂浮在水面。 男屋主透露,池塘里养了超过20条鱼,有些锦鲤还养了好些年,最长的有18公分。 或从邻居家翻矮墙而入 女屋主指铁闸门没空隙,相信水獭是从邻居家矮墙翻墙入侵。 女事主说,无论屋外外墙,包括铁闸门栏杆的设计紧密,不解水獭从何入侵家园。 不过,根据水獭的“逃亡路线”,他们相信水獭是借助邻居家的矮墙翻墙,再爬入他们家。 “它们从邻居家的方向离开,而且四周还留有脚印。” 经历此事后,她称不想再看到心爱的鲤鱼惨遭毒手,所以暂时不愿添购新鱼,也防止它们再次到来。
7月前
11月前
12月前
12月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报道/摄影:陈文强 (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马六甲15日讯)马六甲河有一种爱叫“缘份”,如果是刻意的等待,往往徒劳无功,唯有随缘的经过,才有缘在河岸边和它相遇! 它过去不曾出现在甲河,但缘份将他引领来这里生活,让河面因他的出现而有绚丽水波,更因它可爱泳姿,令市民和游客为之着迷,期盼着能见上一面,拍下他灵活身影。 它就是这期《带你去找爱》的主角,马六甲河新住客——水獭,就让我们去甲河岸散散步,用爱与河内觅食、畅泳的水獭一家人打个招呼,让甲河生态因为有爱而美好。 市民蹲守甲河看水獭 由于水獭的出现,吸引了更多市民将目光聚焦在甲河上;因此,大家开始发现甲河生态变得丰富了,或许是疫情期间少了发展的侵害及大批游客的打扰,以致甲河静静地孕育出更多姿多彩的自然生态。 很多市民在得知水獭消息后,前往甲河各处蹲守,这就是水獭独有的魅力,也是人类无法复刻出来的大自然惊喜。 记者不久前在丰兴巷和水獭相遇,它们的尖锐叫声吸引各族市民及小孩四处寻找,一旦看到水獭冒出水面,马上发出欢呼声。 当地居民告诉记者,每天傍晚“一家七口”都会在沿岸找食物,对人类的注视早已司空见惯,毫不影响食欲。 晨运客吴添福、陈金木、郭尚铿和李辉雄都曾在甲河与水獭相遇,并通过《带你去找爱》与读者分享那份惊喜。 吴添福:河边晨运见过3次 吴添福指出,从小在甲河边长大,过去从没出现水獭,如今亲眼看到河里出现新物种,自然高兴。 他表示,早晨约8时左右在甲河边晨运时,共看到3次水獭,市民看到水獭都感惊喜,可惜很多人都叫它“水赖”。 “水獭的出现,说明甲河生态出现了变化,河里鱼种多了,河边也出现许多小鱼群,恰好给水獭和四脚蛇带来食物,这就是大自然生物的生存方式。同时,四脚蛇处处可见,偶尔有水鸟在岸边栖息觅食,连水獭也繁殖得很快,令晨运客有很大的机率跟水獭说嗨!” 陈金木:近距离拍水獭家族 陈金木则在巴刹桥近距离拍摄到成群水獭家族,约略估计有十多只,画面非常疗愈。 他说,之前听说甲河有水獭就前去“拜访”,可惜有缘无分;后来,经过巴刹桥时,终于看到整群水獭在河中嬉戏,好开心也很刺激。 “当时大概有十多只,一大群好像海里面的海豚般,很漂亮。” 他说,本身喜欢大自然,看到甲河生态越来越好,水獭数量开始增加,浮现了很多自然生态的美景,这是一种好的现象。 他指出,朋友曾拍到水獭在吃鱼的画面,实属难得。 郭尚铿:四脚蛇水獭同时出现 郭尚铿表示,之前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水獭,结果不久前在鬼门关一带亲眼见到水獭的模样。 “当时,我听到一阵叫声,才发现四脚蛇在追逐水獭,可以同时看到2种生物出现,证明甲河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他指出,水獭冒出水面那一刻,岸边的游客都露出惊讶的表情,纷纷拿出手机拍摄。 他强调,水獭出现在甲河,等于是提醒大家要有环保意识及保护大自然的爱心,不要将各种废水和垃圾直接排入甲河。 “水獭在甲河游泳的画面,绝对比动物园内的水獭还要活泼,以及更加大自然。” 李辉雄:常见水獭上岸吃“早餐” 李辉雄指出,每次早上7时多晨运时,经常可以看到水獭上岸吃“早餐”。 “而且,看到我靠近拍照也不会害怕,很悠闲地享用从河里捉上来的鱼儿。”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