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下载App
下载App
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早市

3月前
8月前
8月前
9月前
1年前
(居銮30日讯)位于联城的居銮大巴刹将重建?日落洞早市也会搬迁至明吉摩河对岸的火车高架天桥下?日落洞早市委员会促居銮市议会公布详细计划,让小贩早做准备。 日落洞早市委员会财政蔡业发今日连同居銮国会议员黄书琪召开新闻发布会,要求当局公布相关详情。 蔡业发指出,居銮市议员杨敏财之前曾到日落洞早市传达市议会的计划,即市议会将在明吉摩河对岸火车高架天桥下的空地兴建巴刹,完工后将日落洞早市搬迁过去,而联城居銮巴刹的猪肉档口也将会搬迁过去。 他说,消息传开后小贩都十分忧心,因为他们对搬迁计划毫不知情,希望当局提供相关的文件和计划书等,和小贩进行商讨。 蔡业发说,根据对方的说辞,相关工程会在明年(2023年)动工,2025年完工后会把日落洞早市现有的小贩搬迁到新的巴刹,而原有的早市地点会作为停车场。 他认为,日落洞早市漂白后,现有的早市建筑物还很新,只用了两三年,拆掉再次搬迁是在浪费资源和拨款。 他希望当局让小贩掌握更多详情及做准备,并让小贩提出各自的意见。 黄书琪则表示,针对巴刹和早市的建设,居銮市议会应该拿出整体规划,告诉市民当局打算如何进行规划和建设。 她说,日落洞早市在过去20多年来是不合法的巴刹,这几年经过漂白行动后,如今又要面临搬迁。 她认为,联城的居銮大巴刹建筑物也没有问题,只需要进行提升和维修,而她在今年上半年联系居銮市议会,表示可以拨款50万令吉以整修漏水问题,但却遭到回拒。 “他们(居銮市议会)表示希望重建巴刹,但应该交代为什么这栋建筑需要拆掉重建,而根据他们的计划,相关巴刹依然会是多层楼建筑物,而现有的巴刹楼上几乎已空置,无人问津。” 她质疑,如果重建后的新巴刹依然是多层建筑物,和现有的巴刹完全没有差别,当局如何提升小贩的生意? 黄书琪指出,各种公共建筑应该要让民众觉得有用,而不是动辄喊拆,再做出改变和改造,当局在开工之前就应该拿出计划书。 “居銮市议会也应该出面说明相关建设的真实性,因为目前为止只是有市议员放话说有建设计划,而这中间还涉及市议员职权即将届满等因素,公开说明才可让小贩安心做生意。” 对于上述诉求,土团党居銮市议员杨敏财在接受询问时,确认联城居銮大巴刹和日落洞早市都会有重建计划。 他透露,居銮大巴刹的重建计划会在年底之前动工,当局正在寻找临时营业地点让小贩营业,而日落洞早市则最快会在2023年动工,目前正在进行规划。 杨敏财也指出,他早前找到早市委员会成员,通知会有重新规划和建设,同时也表达了要和小贩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而根据计划,日落洞早市迁入新巴刹后,会成为居銮的另一个新的公共巴刹。 他说,当时早市委员会成员表示最近很忙,需要时间安排交流会,因此他还在等待对方的回应。
1年前
  (怡保23日讯)为了一劳永逸解决SPPK巴刹非法垃圾堆问题,怡保市政厅将移走原有的滚动式垃圾槽,并将该处“变身”和美化为早市摆摊地点。   市政厅也会在该处设立围篱和安装红外线智能闭路电视,揪出将垃圾丢往该处的人士,确保该处不再成为非法垃圾堆。   怡保市议员邱文传说,配合这项计划,怡保市政厅今日也派送了600个垃圾桶予当地居民,以便他们都把垃圾丢在自家垃圾桶等待市政厅前来收取,不要将垃圾丢在有关非法垃圾堆。     他说,由于过去接到很多居民投诉非法垃圾堆臭味熏天,且衍生蚊子、苍蝇、老鼠、蟑螂滋生等卫生和疾病问题,因此市政厅已成立了一支执法部队,专门揪出乱丢垃圾者。   他今日联合马华国州议席协调员与市政厅人员向当地居民派发垃圾桶时说,为此市政厅将移走原有的2座滚动式垃圾槽,另外在巴刹旁放置2座容量达660公升的垃圾桶;这两周将开始设围篱,接下来会重新铺路,惟预料要等2至3个月内才能获得2架智能闭路电视。   “该闭录电视将连线至怡保城市转型中心(UTC Ipoh)的监控中心,由于附有红外线感应器功能,所以就算夜间有人前来丢弃垃圾,也会拍下对方的行为。”   他说,这将是一个试跑计划,若有效,将会在其他热点地区推行类似策略。   他说,一旦揪到非法丢弃垃圾者,对方将面对1000令吉罚款,若在2周内未缴还,将收到法庭罚单,届时罚款增至2000令吉。   他说,该非法垃圾堆的问题很严重,主要是因为原本供SPPK巴刹小贩丢弃垃圾的垃圾槽变成了各方什么都丢的地方,包括业者和厂家的建筑废料、旧鞋、旧塑胶和损坏的电器等。这导致市政厅每天要出动一辆罗里和6名员工清理垃圾。   他说,其实厂家或业者们本身应申请租用滚动式垃圾槽丢弃工业垃圾,在工业垃圾满了之后,市政厅再载送至甲板丢弃。   他指出,一些住户也喜欢将垃圾如虾壳丢到路口,不是丢在自家垃圾桶,因此市政厅特地派送了600个容量达120公升的垃圾桶予居民,希望每户人家有了一个垃圾桶后,不在随意将垃圾丢在别处,该垃圾桶预料可容纳一周的垃圾量。   出席者包括怡保市政厅城市服务卫生执法人员李顺锦、怡保东区国会议席协调员吴佳倡、兵如港州议席协调员苏宝耀和桂和州议席协调员胡国栋。       获得分派垃圾桶的居民陈小仙(80岁)表示,本身没有垃圾桶,所以有时将垃圾放在屋后等待收取时会被狗啃咬。   他说,获得这个有盖垃圾桶就比较好,让她不必为垃圾问题而操心。       居民何丽芳(72岁)说,该处面对许多问题包括屋前水沟无人清理,所以往往需要自己动手清理水沟,另外收取垃圾的时间也不定时,原本一周三次,最近一周才收2次。   她说,由于该处有很多野猫,喜欢啃咬垃圾,因此她会把垃圾挂在屋后的铁柱上,再等候垃圾车前来收取。       居民哈米玛(70岁)说,市政厅的收取垃圾时间,虽然是一周三天,但早午晚不定时,有时垃圾桶会生蛆虫,为了避免垃圾桶积水,她在桶底开洞,那么下雨也不怕。   她说,由于居住在巴刹附近,时常有大老鼠入侵其住家。她本身也看过工厂等将木材丢到巴刹外的垃圾槽。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新山24日讯)油价上涨牵一发动全身,运输费飙升增加成本,导致各种饮料原料、食材价格上涨,平均涨幅10%至20%,让柔南一带的餐饮业者、传统咖啡茶室业者感受到通货膨胀压力,惟由于市场未因为开放堂食而全面恢复,新山一部分业者选择吸纳成本,暂时不起价,避免流失客源。 此外,新山地区贴近小市民的早市、夜市的摊贩们,为了留住顾客,也尽量维持原价,没有调整商品价格。 受访餐饮业者反映,除了食油涨价,其他原料如面包、奶油、白糖、炼奶、生奶、咖啡粉、美禄粉、茶叶、各种豆类的成本也涨价了,因此柔南地区新山、笨珍的一部分咖啡店、食阁的餐食都稍微调整饮料价格,幅度介于10至20仙,以应对成本调涨的压力。 也有一部分熟食业者调整食物价格,幅度不大介于5%至10%。 另外,奶茶业者也反映,由于各种因素包括行情差、汇率和原料短缺,奶茶的重要原料——果糖也涨价约20%,同时因为部分批发商不敢进货,导致市场出现缺货的情况。 新山咖啡酒餐商公会主席张久文在接受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询问时指出,目前听说饮料价格会有调涨,尤其是财案公布后,如征收含糖饮料的国内税饮料价格调整交由会员自行决定,公会没有办法干涉。 他表示,不过,相信因为财案中有暴利税,加上目前还处于冠病的非常时期,业者也不敢随便调整价格。 新山小商公会会长郑添皇表示,面对通货膨胀压力,许多食材和原料上涨,不过,该会大部分咖啡店、海鲜业者、熟食业者都尽量吸纳成本,维持原价, “据我所知,只有一小部分业者调整食物和饮料价格,但是幅度不大,介于5%至10%。” 他指出,冠病疫情还未结束,市场淡静,许多人仍锁紧腰带过日子,因此减少打包、在外堂食,在这样的情况下,商家们也不敢起价,避免流失原有的顾客。 他也说,过去半年来,国际油价和棕油价格都上涨许多,导致船运、陆路运输费上涨、加上马币汇率下跌,进口的原料也涨价。 “面对成本上涨压力,有的业者被迫减少食材,有的业者因为食用油涨价至每桶30令吉,而更换使用比较经济装食油,来抵消上涨的成本。” 他认为,由于白糖属于统制品,价格向来稳定,因此茶水起价的原因不是白糖,而是因为其他原料,如炼奶、美禄粉、咖啡粉涨价的原因。 此外,他也指出,马新关卡即将重开,对新山商家而言是一项振奋消息,有助于提振市场消费能力。 柔南流动小商公会主席拿督姚文春表示,据他所了解,经历这场疫情过后,市场上确实有许多物品的价格,由于各方面的综合因素,包括汇率和运输费的因素而起价。 “举例来说,以进口的中国货品来说,目前平均涨价超过10%。” 不过,他指出,早市、夜市的商品价格一般上大众化,而该公会辖下的6个早市和9个夜市已全面开放,目前没有接到针对摊贩货品起价的投诉或通知,相信摊贩们都理解疫情冲击各行各业的经济,大家为了留住顾客都尽量吸纳上涨的成本,维持原价。 “反倒是我观察到一些菜档和水果档,因为良性竞争,而掀起促销战,比如多送一些水果和蔬菜,东西价格没有变贵,而是便宜了一些。” 笨珍咖啡商公会会长李瑞贵披露,随着原料上涨,该公会也同意会员调整价格,惟希望幅度不会太高,目前只有笨珍市区调整,北干那那和乡区如阿逸峇礼的同业则暂时不起价。 “据我了解,非本会会员的业者尤其是在食阁的业者,也因为成本上涨,而调涨咖啡茶水价格” 询及这一轮的涨价原因,他指出,由于马币因素、通货膨胀的关系,许多物品都应声涨价,导致商家的营运成本面对压力。 他说,业者也无法按照成本调涨物价,只能做出微调,生意也愈来愈难做。 他表示,以笨珍市区来说,同业会员经营的咖啡店调整价格,小杯的咖啡和茶水起价10仙,大杯则起价20仙,以抵消上涨的成本压力。 笨珍咖啡店业者陈海光披露,同业们调整价格是因为许多原料都涨价,因此随着柔佛州第四阶段开放,就协议一起调整咖啡和茶水价格。 他表示,由于厂家来的原料价格比较高,因此咖啡店业者转而到邻里超市补货,包括糖和炼奶。 士姑来一家食阁中心饮料业者林清祥受询问时披露,饮料原料包括咖啡粉、淡奶及汽水等成本上涨,导致成本平均加重约20%,不过因为新山的整体市场还没有恢复,因此他也维持茶水咖啡等饮料的价格。 “我们的饮料价格已经维持不变至少4年,以目前的行情来说,直到新年前也会维持原价不变。” 他指出,新山因为靠近狮城,也依赖在狮城工作的大马客工市场,因此边境封锁的影响甚大。他也看好本月29日马新陆路关卡开放后,新山的消费市场能够好转。 在士姑来一家食阁中心,营业超过10年的熟食摊贩黄志豪(41岁)受访时表示,尽管食材上涨,但是由于市场行情欠佳,因此他售卖的板面、面粉粿依然保持原价,也没有减工减料。 “对我来说,每天使用的食油量不多,因此食油虽然涨价,但是可以自行吸纳成本。” 他披露,他最后一次调整食物价格是在5年前,当时因为食材上涨,而稍微调整50仙。 另一名煮炒摊贩连先生表示,由于疫情冲击各行各业,行情不好,因此他也选择不起价。 他表示,虽然食材和食油涨价了,但是自行吸纳上涨成本后,但是因为这里的租金不高,整体来说还可以应付。 “业者们还是可以买到津贴油作为替代油,超市虽然有限制一人只能购买3包油,而我这里一天消费3包油,足够使用。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怡保17日讯)怡保市议员邱文传说,怡保市政厅已批准露天早市和夜市重开,所以有关市集的小贩可以放心复业。   他说,怡保市长拿督鲁迈兹在本星期三下午的普通事务会议上作出上述宣布,由于时间迫促,加上昨天是大马日公假,以致有关决定未能马上下达到基层官员,所以才导致官贩沟通出现误会,不过彼此并未因此发生冲突。   他说,怡保贩商公会昨日接到小贩的投诉指遭到市议会执法人员为难,今天他与该公会总务陈锠鋐到大和园巴刹了解实况,发现事情是沟通失误,而负责驻守该巴刹的执法人员昨午已收到上层的指令。   “我昨午向相关小组主任反映,要求他尽速将市长的决定下达给基层官员。今天执法人员没有再过问复业的小贩。”   他表示,其实是昨天复业的小贩林成南,被未接获指令的执法人员询及为何开档,引起其他小贩误会,以为他受执法人员刁难,而向贩商公会投诉。   他说,露天早市和夜市自5月杪就一直停摆至前天,市长非常了解小贩们的处境, 不会刁难他们。   他促请小贩放心营业,不过一定要严格遵守标准作业程序(SOP);他也呼吁小贩们尽快接种疫苗,尽管当局没有规定开业小贩必须完成接种疫苗。   “不过,标准作业程序规定光顾的民众必须完成接种疫苗,所以希望民众配合,进行采购时也谨守标准作业程序,大家协助大家。”   至于有小贩担心警方或不晓得市政厅已允许露天早市和夜市复业而向小贩开出罚单,邱文传表示,他会与大和园警局长沟通,以便转告基层警员, 好让小贩更有信心开业。   大和园露天早市有20多个档口,由于许多小贩仍不确定当局批准让他们复业,所以复业者仍少,加上今早下雨,只看到寥寥几档而已。 陈锠鋐表示,他已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证实小贩的投诉之事是子虚乌有的。   “希望小贩们不要轻信外面的流言传闻,以免破坏市政厅的名声,也请小贩们不要以讹传讹,疫情已让大家够辛苦了,大家应互相配合。”   林成南还原他与执法人员的沟通经过时说,当时对方问他是谁批准他开档及如何知道顾客已完成接种疫苗。   “后来对方只是要求我出示营业执照及拍下照片,并未对我采取行动,也让我继续摆卖。”   他说,后来有其他同业向他了解情况,并说有其他巴刹的露天小贩也不能营业,他于是给了贩商公会领导的电话让他们确认,不料引起了误会。    
2年前
报道/摄影:梁光辉 (关丹12日讯)关丹市政厅自本月初开始严格执行更新后的标准作业程序(SOP),禁上非食品及主要商品类(Komoditi Utama)摊位于早市及农业市集里营业,这导致许多相关摊位小贩营生陷入困境,纷纷促请当局通融允许恢复营业。 彭亨国家安全理事会主席莫哈末再拉沙里较早时已经声明,由于衣服及生活用品等并非主要商品,因此在国家复苏计划第二阶段下的SOP,依然不许在早市或农业市集里摆摊营业。获允许营业的早市及农业市集,都只能出售食物、蔬果肉类等主要商品。 ●罗哈妮:发函申请未有下文。 关丹甘榜爪哇早市小贩公会副主席罗哈妮受询时指出,市政厅执法人员于本月初向她们发出通告,禁止除食品及主要商品类以外的摊位在早市营业,因此,许多诸如服装、潮流首饰、神料用品、炊具及生活用品等大约十多个摊贩,都不能营业。 “其实自今年5月24日开始实施的另一波行动管制令时,我们早市不能营业,直到上个月才恢复营业,但是在当局更新的SOP下,上述摊位依然不能摆摊,在长达3个月都不能做生意下,叫他们如何过生活?如何偿还各种债务? “于是,我们早市小贩公会本月2日通过我们公会顾问,公正党德伦敦区州议员沈春祥的协助,向彭亨国家安全理事会发函提出申请,希望当局放宽管制,允许所有类型产品的早市摊贩都能恢复营业。 “市政厅官员说了,只要国安会批准,当局就能根据批准信执行,否则只能继续等待至彭亨州迈入国家复苏计划第三阶段。” 她说,致至今无论是国安会或市政厅,都尚未给予公会任何回复。 ●冯子安:悄悄营业接100令吉罚单。 甘榜爪哇早市经营炊具等家庭用品的摊贩冯子安(38岁)指出,在当局的SOP限制下,他们等逾十多个摊贩至今已停业超过三个月,为了维持生计,目前他们只能在早市内悄悄营业。 “每天早上,我们把货车开到早市,不能摆摊,就在货车旁等候顾客,当有顾客要购买东西时,我们才打开车门把货品取出。但是,日前我把数箱货品取出来,为顾客寻找东西时,却遇到市政厅执法,无奈接下100令吉罚单,经过求情后,才减少至50令吉。” 他认为,国安会禁止他们营业是不合理的,因为非食品摊位向来人潮不多,而且他们都完整接种疫苗,绝对够遵守营业SOP保障顾客安全,何况现在当局已经允许二手市集及车厢夜市集营业了,这些市集卖的不乏服装、用品及二手货品,这好比采用了双重标准,把早市非食品及非主要商品摊贩逼至走投无路。 ●高志唯:生活及生意都陷入困境。 经营香烛神料摊的小贩高志唯(32岁)感叹,市政厅禁止他们营业,但是营业执照费却分文不减把要他们缴清,对他们极不公平! “我们不求政府施舍我们,或提供援助金,我们都是自食其力辛勤谋生,我们希望当局取消这些不合理的SOP,让我们安心做生意。我们已经停业超过3个月了,但生活必须过,家人、孩子的肚子必须填饱,购货欠下的货款,供应商也不断在催收,政府要我们怎么办? “其实,许多地区的早市都已经全面恢复营业了,然而当我向讨债的供应商说,关丹这里不让非食品及主要商品摊贩营业时,对方根本不相信。” 他说,即使不卖香烛神料,暂时拿一些玉蜀黍来卖,也同样面对执法人员的阻止,因为他的营业执照注明是杂货类,不是蔬菜水果。因此,他也只能悄悄营业,勉强维生。 ●刘秀英:希望当局通融。 经营服饰用品的摊贩刘秀英(69岁)说,当局逐步开放各种市集营业恢复营业,包括二手市集及车厢市集等,但是对于早市仍然设下限制,让非食品及主要商品类摊贩继续陷入困境。 “我们已经停业超过3个月了,我们必须恢复营业才能养活自己,因此希望政府重新检讨这些不合理的政策,给予通融。” ●吴华庆:转卖蔬果勉强谋生。 同样经营服饰品的摊贩吴华庆表示,为了能继续谋生,他于日前在市政厅官员建议下,向市政厅呈交一份上诉信后,获得当局给予通融,让持有杂货营业执照的他,暂时转卖少许蔬果勉强谋生。 “无论如何,这始终不是最好的方案,我们希望国安会及市政厅允许非食品及主要商品类摊位恢复营业,我们才有能力维持生计。” ◎李健聪:夜市可卖,为可早市不可? 另一方面,公正党士满慕区州议员李健聪指出,关丹青天花园大约10个摊位小贩,因为并非食品及主要商品类而禁止营业,日前已经在他协助下,于上个星期呈交请愿书予彭亨国家安全理事会,要求当局废除有关不合理措施。 “现在,连夜市都恢复营业了,而且衣服、鞋子服饰等摊位都能营业,为可早市依然受到限制,让无法恢复营业的小贩继续受苦?”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