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的股票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首页
|
登广告
活动
下载App
热门搜索
大事件
发现东盟
股市
星洲人
互动区
登录
Newsletter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总编时间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风起波生
大使笔迹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亮剑
下班的路
百格大家讲
长风破浪
大选探路
翱翔天际
烈火真金
华研智库
吃饱了吗
鸟生鱼汤
娴言
鹭岛南望
走读天下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杭州亚运会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动力青年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年
不容错过!中小企新年爆单数字广告攻略
专为国内中小企业量身打造的年度压轴活动,SME 新年爆单数字广告攻略,12月7日在南洋商报视听室举行。活动由世华媒体集团(MCIL)与Dattel Asia Group 联办,SME Malaysia 为支持单位,成功吸引各路商企到场。
4天前
婉拒90%“义演”盼理解 创作型网红:我也要吃饭的
创作型网红郑斌彦希望社会及各界人士能重视表演者的酬劳,理解表演者同样需要应对生计的压力。
3星期前
印裔锡克教徒 明分别庆新年光明节
国内印裔及锡克教徒将于明天分别庆祝淡米尔新年(Chittirai Puttandu)和光明节(Vaisakhi),至于印裔社群的马拉雅利人(Malayalee)则将于周六(15日)庆祝新年(Vishu)。
8月前
谢谢你回来过年/杰明(士姑来)
我从来没有这么讨厌过“谢谢”这两个字。 因为疫情的关系,我们一家人在过去的3年都没有回乡过年。也自从我开始工作,就几乎没有回乡见过爷爷奶奶。若要说是自己忙到完全抽不出时间,那肯定是假的,还是有一些懒惰和理所当然的成分。 一回到爷爷奶奶家,奶奶第一件事就是大声地叫着我,跟我说很久没有看到我了……现在长大了……开始赚钱了……好像变瘦了……诸如此类的。这么久以来再一次感受到自己像小孩一样被人关心被人疼,我除了忍不住害羞地挠挠头,心里的愧疚也一点点蔓延开来。但新年期间的所有时间都还是快活的,吃年饼、喝汽水、燃爆竹、拿红包,一样不少。尤其我们几个晚辈还应验了那句话:“有一种饿,是奶奶觉得你饿”,不只客厅桌子上的年饼琳琅满目,饭桌上还真是从除夕到我们回家的那一天,每天都是好吃好喝的。奶奶作为奶奶,就是生怕大家会被饿坏,殊不知我们的嘴巴貌似从来没有空闲过。 启程回家的那天,全家人吃完早餐之后,就开始慢慢地把行李都搬到后车厢。其实大家的动作都有意无意地放慢,一边收拾还一边话家常。临走之前,奶奶跟在我们几个晚辈后面,又偷偷塞了一封红包给我们,跟我们强调这和除夕夜的那封红包不同哦,这是祝我们一路平安到家的红包,真是既荒谬又感动。奶奶把红包递给我的时候,还顺道说了一句“谢谢你回来陪我们过年蛤”。 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只是觉得家人之间干嘛那么客气呢,这种事,不用谢。而当奶奶把红包也递给弟弟的时候,一边拍着弟弟的肩膀,一边还是说着同样那句话,“谢谢你回来过年,之后有空还要再回来玩蛤”。我心里想着,拜托啦奶奶,大家都长大成人了,怎么还会叫我们回来玩耍,我们都不是在上学的小孩了。 但车子启程不久,我还是像小孩一样,眼泪就像新年那几天的大雨,一直掉个不停。 我一定会多回乡 我想起奶奶在谢谢我们回来过年的时候,用的不是她平常说的福建话,而是用她略微生涩的华语,就好像她过去几天用方言说了多少我们听不明白的东西都不重要,但这句谢谢,怎样都要让我们听懂。我听着这句谢谢一次一次回荡在我耳边,特别不是滋味,我不想要回乡过年这件事是一件需要被“感谢”的事情,我不想要奶奶觉得我们愿意花时间回乡是一种需要说“谢谢”的施舍,我不想要奶奶连我回乡过年那么简单的事情都要“谢谢”。 但思考到最后,我清楚知道这是谁的问题。这就好像,只有从来没拿过零用钱的小孩,才会在爸妈破天荒给零用钱的时候,说一句谢谢。 谢谢奶奶的这句谢谢,以后除了过年,我一定会多回去的。
9月前
May子/过年孝敬谁?
我一直觉得传统节日跟“孝敬的心”息息相关。不是因为新年广告,而是家里过年有没有气氛这件事,真的是靠家里那一两个人的意图决定的。在厨房里的女人,为什么可以这么用心的煮,就是想要照顾大家,想付出的强烈动机推动的。 这个动机背后,也许是传承的心,也许是思念的心,也许是孝敬的心。对我来说,在这个人生阶段里所领悟的,孝敬这个动机确实有着最大的推动力。 我们家最有气氛的一定是年初二的姑姑回娘家日。以前公公还在,姑姑回来的动机还包括了孝敬父母。煮菜烧饭,有一些很传统的菜肴是孝敬而做的。后来公公也走了,对姑姑来说回来娘家剩下跟阿哥(我爸)团聚了。当年姑姑会到处张罗黒梅菜,煮爸爸最爱吃的唐山黒梅菜猪肉。再后来爸爸走了,姑姑回来就剩下跟阿哥的老婆和孩子们团聚。我们就开始我们这一代的从简方式。越来越简单和随性,但求一个聚就是了。其实也是因为少了“孝敬”的动机。说我们这一代怎么孝敬姑姑们?也就是买什么给她们而已,说不上煮出什么厉害的拿手的孝敬她们了。再不然花钱出去吃。所以我们身教下一代的“孝敬”,仅仅就是买东西花个钱。 爸爸走后,我把家里的过年气氛搞好,多少是为了年初二姑姑回来时觉得很有气氛。此外,就是姐姐弟弟在海外终于回来团聚,我想给他们万象更新的气息。这些就是我过年的推动力,我的动机。我很清楚知道,如果爸爸还在,爸爸绝对是给予我最强的动机的人。给多少红包下一代,都不及今年能给爸爸多大的红包来得有意义,有代表性;都不及看到他老人家的笑容而感到欣慰。 你说要给下一代感受到新年气氛,要有传承的使命。这些我们还要借连接对上一代的思念才做得好。就好像爸爸走了,我带着他留下的记忆,去添购拜拜所需要的一切,当我完成的所有拜拜的仪式,跟神明说个话了,心里剩下的的圆满竟然跟父亲有关。我觉得过年做了一件事来思念父亲了。然而回想当初父亲做这一切,他根本没想到传承,他要生意兴隆,要招财进宝罢了。他的动机,我也想念。我过年没这种动机。 我解剖一个家的新年气氛的源头,到底是怎么组成的?真的也就是来自家中一些人的心和动机。这些动机存在与否、多寡,就决定了我们这一代,和身教下一代的“新年气氛”。 你的年,还是浑浑噩噩的过吗?你付出的是什么?开始为过年付出了吗?还是你还靠家里的一两人的动机去决定新年的气氛?然后叹新年气氛不及以前的好。 说真的,以这种演算法看来,我觉得新年气氛免不了都是以前的好。相信每一代都有同感。因为到后来我们孝敬的人,总会变成我们思念的人。那些几代同堂的日子,要加倍珍惜啊。 更多文章: May子/给27岁的一封信 May子/节哀与顺变 May子/他乡的故事——释迦坡 May子/快餐鸡
10月前
李志强 | 这个新年也不一样
君不见世界反贪调查报告,截至2022年杪,大马的反贪努力又跌了3级,现在团结政府誓言大力反贪弃腐,从高官阶层开始,有期明年在世界排名榜上扳回一局,阿弥陀佛。
10月前
胡天胡地
胡须佬/年年好过年年过
最喜欢过年。圣诞一过,又是元旦,日子仿佛自动forward加速。觥筹交错间,粮照出,酒照干,无惊无险,很快收工12点。
10月前
胡天胡地
百格街访
百格街访 | 结婚意义在哪?现代人认为几岁适婚?
农历新年期间,年轻男女少不了被问有没有男女朋友了?有的话 打算几时结婚? 新时代的人们是否执着结婚?婚姻殿堂有多少人已经准备好踏入了?
10月前
百格街访
都会观点
张淑媚·新一年 新希望
我心想也是,打工哪有开心的?大家都只是为了谋生而已。
10月前
都会观点
不极简城市
NOvia/万象更新
更多作品: NOvia/新年到 NOvia/后叶亚来时代 NOvia/吉隆坡灾后重建 NOvia/叶亚来重建吉隆坡
10月前
不极简城市
真情告白
戴小同 | 北风起似旅行
今年的新年在雨天中度过,我记得这不是第一次这样的新年,前几年也有下雨的初一,我本身是蛮喜欢这样的新年。
10月前
真情告白
星云
天天都是好天/杨帆(万津)
农历年前,市面上已出版了好几本算命居士的好年开运书籍。什么生肖对冲太岁,什么生肖要穿什么颜色衣裤甚至出门拜访亲朋戚友、接财神、剪发、大扫除都会有好贴士,不免让人啼笑皆非。若过一个年要如此诸多禁忌,真有点不想过,因为有了这些居士的预言,造成了每家每户除夕夜不同时间,拜天公接财神,有者要等到凌晨3点至5点才可拜拜,否则会伤害到不同生肖家人,不吉利。更有者完全不理,午夜时辰12点刚过,全家大小穿新衣,齐聚拜天公迎接新的一年。鞭炮响连天,象征新的开始,什么预言都不相信,以前爷爷奶奶不是如此传统吗?哪有现代五花八门,各说各的,造成人心惶惶。 我也曾因深信某相士的预言,所以每一年的除夕夜,非要3点至5点才可拜拜,造成儿女疲累不堪,无法配合时辰,先上床会周公,每一年的除夕夜拜拜人数总不齐全,老伴更怨言多多,怪我迷信,过一个年搞到大家苦不堪言,为何要如此麻烦? 奇怪身受英文教育的老伴比我更迷信,每年神庙的大年初九,凌晨补运从未缺席过。早在几天前已登记名字拿了号码,然后两老带了水果,拿了孩子们衣服和红鸡蛋、面线、发糕前往拜拜。往往人潮太多,排队轮流拜拜到完毕已凌晨3点左右,老年人跪跪拜拜,膝盖可不听使唤,甚吃力辛苦,但为了家人一年能行好运万事兴,再大的苦算什么? 心存善念 好运自来 自冠病疫情暴发后,神庙停止了补运活动,孩子就地过年没回家,加上心情失落,没再买好运书,一切从简不再拜天公。年静悄悄来,静悄悄过,陪伴我的是新旧贺岁歌曲,整日响不停,在耳边播送正能量,一首首都是振奋人心,浓浓年味温馨大团圆好预兆歌曲,听得我心花怒放也变年轻,勾起童年回忆。我家贺岁歌曲从年头播到年尾,多听贺岁歌曲身心欢悦,常保心不老。尤其喜欢大锣大鼓的配乐,增添了旺气,赶走了霉运,天天都是好天。 欣慰三年多没有相士指点依吉时拜拜,没有神庙补运,家运亨通事事顺,家人健康平安万事兴,让我悟出一个道理:凡事不要太执着保守旧思想,有时改变会为自己带来新格局。转一转,换个心情,你会对事与物有不同看法,相信自己,心存善念,凡大小事,认真以待,不做伤天害理之事,多说好话,心怀乐观,热爱生命,好运自然来。
10月前
星云
星云
【新春征文】粿条米粉/雨木木(巴生)
“今年的粿条米粉还没吃呢。”此时心里默默想着。 脑海里仿佛有一个闹钟,在一年一度的新年前都会准时响起,提醒自己该完成属于自己的新年仪式感。没错,吃一碗粿条米粉,是我农历新年前特殊的开运仪式。 依稀记得这个仪式源于8年前的一个晚上。那时农历新年的脚步渐近,父母带着我和年幼的弟弟到新村的年货街采购年货。回家前,已逛得大汗淋漓的我们决定先安抚饥肠辘辘的肚子,因此在年货街众多档口中选择了一个顾客络绎不绝的面档,坐了下来。 10分钟后,一碗冒着热气的清汤粿条米粉上桌了,不管烫不烫嘴,大家都埋头狼吞虎咽了起来。吃着吃着,我的五官瞬间都开启了功能,嘴里的咸香、眼前磨肩擦踵的人潮、窜进鼻子里的烟火味、萦绕耳边的贺岁歌曲和因为空气闷热而在皮肤上形成的黏腻感,竟然拼成了那年新年最难忘的记忆。 隔年,我们依家里的惯例来到熟悉的年货街。采购完毕后,或许是命中注定,我们的眼光恰好停留在去年那一个面档,很自然地,我们又坐了下来。当时不嗜辣的我,不假思索点了与去年一样的清汤粿条米粉。一样的地点、一样的味道、一样的热闹,更加深了那一年的佳节气息。 不自觉地成了新年仪式 很快地第三年了,我的脑海不自觉浮现那碗粿条米粉,味蕾开始想念滑溜的口感和清甜的汤底,于是主动跟家人提议再回到那个面档,重温记忆。 就这样,它不知不觉成为了我的新年仪式感。只有完成了这项仪式,我才感觉那一年的新年是完整的。 直到4年前,我在外地求学无法回乡过年,但我依然心系这项“传统”,在当地买了一碗清汤粿条米粉。为了感受新年氛围,我选择不外带,就独自坐在摊位前,在新年歌曲的陪伴下度过新年前夕。 遗憾的是,去年我从家人那里得知,熟悉的面档不再营业了,而我记忆里的味道将永远定格在5年前。我和家人只好另觅其他摊位,但不变的是,我依然坚持点上一碗清汤粿条米粉。 吃着吃着,我才知道我为何那么执着于一碗粿条米粉,只因它承载的不仅是美味,还有亲情的陪伴和珍贵的人情味,暖胃,也暖心。
10月前
星云
记者心视线
黄丹芳|这个农历新年不一样
这个农历新年真的很不一样。以前长辈们常说,农历新年的到来,也意味著炎热的天气会伴随而来。只是,今年从除夕开始却不见大太阳,之后的每一天不是天阴阴,就是下起雨来,就连想要趁除夕把该洗的衣服、床单拿出去晒,都没办法了。
10月前
记者心视线
精彩系列
马拉妹出闸 | 曾智霞·逢宴必捞─七彩鸿运鱼生
希望今年有吃到捞生的人,都能越捞越好,风生水起!
11月前
精彩系列
全国综合
新年获赠包装饮料年货等 清洁工喜获RM809红包钱
根据华人农历新年传统,长辈们都会派红包给晚辈象征祝福,一名清洁工友在新年期间工作,同样也收到不少居民派给他的红包,点算之下发现竟然有809令吉,让他欣喜不已。
11月前
全国综合
更多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