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整形

6天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生为女性,我年轻时曾经觉得自己是不称职的。既然无从选择自己的长相,至少在衣着打扮上,后天应该多加努力,以补偿先天的不足。然而从小到大,自己不但不注重自身的衣着打扮,还对需要盛装打扮出席的场合避而远之。彼时,在我的认知里,白衬衫卡其裤,也只有亦舒小说中,那些天生丽质的女主角,才能穿出风格,凸显气质。以至于,禁不住好奇《要多美丽就多美丽》会带出什么样的故事?因此,我对这本小说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止这样,我对故事主角的名字杨一品,妹妹杨二晶也特别有印象。心想作者是多有创意,才会取那么特别的名字。然而读者觉得有创意、特别的名字,于妹妹而言,却是名字依附着一品两字,添加一点笔画成为二晶。妹妹的三言两语,道出心理上的缺憾。 顾名思义,《要多美丽就多美丽》是一本讲述整形医生故事的小说。 亦舒小说少不了迂回的情节。教授一次替初生婴儿修复兔唇事件,触发当时还是外科实习生的杨一品,决定做整形医生。故事主角的母亲,也以为女儿只替病人缝制双眼皮、除眼袋、抽脂肪、去雀斑、脱痣等等。然而,有的病人却对杨一品说:“医生,自你处得到的,似乎不只是易容。”确实,帮助天生破相、受重伤、毁容的病人重拾信心,过正常生活,病人得到的何止是易容,那可是重生呵。 生死回转 人生重塑 我自小非常敬佩医生与医务人员。救死扶伤,有铁一般的意志力以及华佗般身手,是非一般人所能胜任的。然而让人深感无奈的,莫过于同样是血肉之躯的医生,也有可能尝到做病人的滋味。不是故事情节特意赚人热泪,而是现实人生本就如此,出其不意,峰回路转。当角色对换时,考验的何止是人性与意志力?很多时候,人往往要经历过生离死别,才知道自己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杨一品两次在死门关兜了圈子回来后,改变了人生观,决定成为无国界医生,到山区担任普通诊所的主诊医生。小说看得热血沸腾,皆因这些触动我心的故事情节。而看小说的乐趣,岂能少了故事人物,替自己完成了现实生活中无法做到的事呢? 具美貌与智慧,令人肃然起敬的医生,也并不是无往而不利。前男友自称小男人,配不上拿手术刀的女朋友。最后陪在身边的人,却被母亲形容成长着一张北大荒农民的面孔;教授眼中其貌不扬、五短身段,别人眼中黑漆漆、外型差的男朋友。一把剪子一支针,缝缝补补,化丑为妍的整形医生,认为外貌不重要,自旁人口中才知道大家都觉得自己的男朋友,外型稍差。 抑或人美心善的杨一品,自始至终,注重的只是如何透过外科整容手术,替有需要的人,重获新生,让哭泣的病人家属,重拾欢颜。
3星期前
2月前
2月前
4月前
7月前
1年前
年纪越大,脸上的痣越来越多,大小痣星罗棋布,各占山头。长在右眼旁边是痣帮的大佬,鹤立鸡群。幸好戴上近视眼镜,遮了一部分,古诗“犹抱琵琶半遮面”,莫非琵琶女脸上也长痣?这个大佬近年来有隆起的现象,还长出一根非常细小,形状如一根袖珍枝条的异物。我闲来无事,照照镜子,屡次想把枝条剪了。后来还是下不了手,毕竟这种手术,应该由医生做。 除了大佬,在我右脸颊,距离耳垂一吋之处也长了疙瘩。它原本只是跟班,但野心勃勃,正凝聚势力,努力扩大疆界。洗脸的时候,无论我如何努力搓洗,它都死赖在那儿,看来想当老二。在这两个家伙夹攻之下,我这半边脸见不得人,幸亏我不靠外形养家糊口,不然早被老板炒鱿鱼。每天照镜,我心中有了隐忧,来者不善,它们会否发动恶变?这是一个谈癌色变的世代啊!后来一位当医生的教会弟兄发现我脸部的异样,写了一封介绍信,安排我去医院检查,动个小手术,斩草除根。 12月5日,凭着医生的介绍信,我顺利见到中央医院整形诊所的医生。可别误会我花甲之年还去整形。年轻女医生问起痣的历史。唉,它究竟何年何月驻扎在那儿,我完全没印象,只说超过10年了;它变大,大概是5年前的事情吧?我像个没做功课的学生,被老师盘问得浑身不自在。 24天后,切除手术在另一栋大楼进行。想起18年前曾经切除长在耳垂后面的肉疙瘩,整个过程不超过15分钟,我天真地以为这次的手术也是如此简单。我到了三楼的接待处,把信件交给护士,等了约半个小时,被带到了手术室外等候。 护士递给我一套蓝色手术衣,吩咐我换了衣服,躺在病床上休息。我意识到情况跟18年完全不一样。后来陆续来了病人,都是来动手术的,年轻人居多。我与隔壁床的张先生闲聊,这是他第三次动手术,这次是要切除长在手臂上的肉块。 到了10点半,护士叫我的名字,终于轮到我了。我把身上的贵重物品交给她保管,她要求我列出物品的清单,譬如50令吉的钞票有几张。最后,连眼镜也摘下了,戴了手术帽,踏入手术室,我仿佛进入一个迷糊的世界。 躺在手术台上,灯光太强烈,我不敢睁开眼睛。即使盖着被单,我的身子还是一直哆嗦,不是因为恐惧,乃是冷气太冷。护士见状,开了迷你暖风机,塞在我的被子,我才渐渐停止颤抖。 4位医生站在手术台旁,有一位男医生看似手术团队中的领袖,由他先动手术。他在我脸颊喷洒液体,然后感觉到他以尖锐的工具在靠近眼部的痣四周轻刮。我以为他已经开始切除,这么快啊,怎么一点也不疼?心中一阵窃喜。 医生说要打麻醉针了,原来刚才他只是做记号。啊,要来的终于来了!打麻醉针的痛苦,之前我略有所闻。当医生沿着他画的圆圈一针一针地扎下,痛不欲生,我终于后悔了,何必与那根枝条怄气,任它逍遥自在,迎风招展,岂不更好? 更大的挑战还在后头 男医生在动手术时一直咳嗽,整个手术室,只有我没戴口罩。两个星期后,我在复诊当儿遇到张先生,原来他也由这位一直咳嗽的男医生操刀。我告诉老张,当时心中最想说的一句话:医生,你应该去看医生啦! 切除长在脸颊的另外一颗痣,由我的主治医生操刀,男医生则在一旁指点。她在我脸部补了麻醉针,展开第二轮的手术,这个非法入侵者终于处决。我只盼望它从此销声匿迹,千万别重出江湖。 当第二个伤口缝上,包扎,手术终于圆满结束,总共花了一个小时半。护士交代暂时不能淋浴,不准洗头。若要洗脸,只能用沾湿的小毛巾擦左脸,右脸包扎处不能弄湿。这对有洁癖的另一半来说,真是晴天霹雳。我每天勤洗头,她还嫌我洗得不够干净,如今连头也不能洗,她几乎崩溃! 没想到更大的挑战还在后头。隔天醒来,右眼的眼皮肿得几乎睁不开,情况不妙,赶紧回去医院急诊部,还是由我的主治医生检查我的视力。左眼的视力还正常,右眼视力却受了影响。她解释道,手术进行时,右眼的微血管出血,导致眼皮肿胀起来,只要服消肿的药及消炎就行。住院期间,整形与眼科部门携手合作,洗伤口,检查眼睛,滴眼药水,右眼稍微好转。我只住了一宿,隔天下午出院,不至于在医院跨年。 手术后的第五天,眼睛已经恢复正常。我倒回整形诊所洗脸部的伤口。医生说伤口不必再包扎,他给我涂伤口的药膏,一天涂三次。我去厕所照镜子,终于看到了两位医生在我脸上的杰作。右眼旁边的是圆形腾图,比纽扣大,靠近耳垂则是一条直线,像一条拉链。眼旁的伤口微隆起来,因为医生切除痣,在旁边切了一块肉补上,从此我的右脸有了山丘和低谷,与左脸不对称。幸好我已经有了妻室,不然以这副容貌去相亲,不知要相多少次才能成功呢? 手术后一个星期,我回到整形诊所拆线,耳垂旁的疤痕还算小儿科,右眼旁的小肉团,真是碍眼。谁也没料到,小枝条被切除后,居然冒出一座小山丘!有碍于这些手尾,老婆大人不敢直视我的右脸,她胆小,一向不敢看恐怖片。我安慰她,人生路上出现高山和低谷,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一首教会的诗歌〈云上太阳〉,歌词是这样:“无论是住在美丽的高山/ 或是躺卧在阴暗的幽谷/ 当你抬起头你将会发现/ 主已为你我而预备……” 我坚信只要调整好心情,一定看得到云上的太阳,世界依旧美丽。 管他什么高山或低谷!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