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投稿须知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创作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投资理财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社团动态
星期天头条
深度报道
非凡人物
发现东盟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摄影
星云
穆兰——岛与岛之间的女人/张永新(八打灵再也)
有两张照片,一张是黑白,另一张是彩色的。静静的放在会议室的一角。有20年了吧,实际上有多少年,我也记不清楚了。照片里的人是我,两张照片里的我都是手指夹着香烟,凝视左右在沉思。这两张照片还是用相当不错的相框框起来的,所以照片的素质还保持得很好。送照片的人真的是很认真,很有心思和很有意思。 每当我凝视这两张照片,我便深深地怀念送照片的友人。但这个人自从二十多年前一别以后就完全没有了消息。她从群岛中来,又回到群岛中去,我在想像她是群岛的儿女,就一直游走在群岛之间吧。 印尼在8月最后一个星期至9月初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大示威,学生、工人、妇女和广大的民众走上街头抗议政府庸碌无能,政商勾结,高官享有丰厚的待遇,进而奢侈浪费。 而平民百姓则普遍的生活在贫穷线下,生活的困难让人忍无可忍,最终走上街头,而后来有些地方演变为暴动,焚烧高官和政府建筑,抢劫高官财物。这事件给全世界,特别是东南亚国家政府一个警告,即不能为政不仁。 这场示威抗议也意外的给我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印尼的朋友说在这场示威抗议中有一位杰出的女性领导,她的名字叫穆兰,穆兰两个字令我精神为之一振。朋友还形容了她的身材相貌,没错,应该是她。她现在已经是一个四十开外的成熟女性了吧,不是二十几年前的女青年了。朋友说她是全印尼妇联的总干事之一。印尼是个千岛之国,平时她真的是游走于岛与岛之间,去关怀,组织妇女群众。在这次运动中她走在前面,充分的发挥了她的领导才能和智慧。 还记得二十几年前那个风光明媚的早上,简陋而狭小的办事处前面的那棵红毛丹树上,有两只喜鹊在对唱情歌,后面的那棵菠萝蜜树上两只布谷鸟在互相倾诉着它们的故事。那位常来我们办事处的刚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带着一位也看似女学生的年轻人来到我面前。这位女青年有着棕色的皮肤,身材丰满,圆圆的脸蛋,不高不矮,笑容可掬,满脸阳光灿烂,真的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那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向女青年介绍说:“这位就是Pak Chong。”Pak或者Bapak原本是伯伯或英文的uncle的意思,在印尼社会普遍对长者或有社会地位的人的一种称呼。这样的称呼是在1965年以后,苏哈托时代。在这之前,印尼独立后,在苏卡诺时代,人们普遍称呼长者或有社会贡献的人称Bung。Bung的意思是同志,朋友,兄弟。 苏哈托是要彻底地改变苏卡诺时代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就连这一称呼他也要把它改变。我对马来或印尼朋友还是喜欢称Bung或Saudara。印尼年轻人称我为Pak Chong,那是很自然的,然而本地马来年轻人也跟着称呼Pak Chong。后来大家,尤其是年轻人都称我为Pak Chong,我觉得那总好过Uncle Chong吧! 别后无音 却不曾忘 那位女青年亲切的对我说“Apa khabar,Pak Chong.”她的名字叫Mulan,中文我把它写成穆兰。她来自印尼爪哇岛中南部的日惹,是加查马达大学(Universitas Gadjah Mada)本科第三年的学生,她主修社会科学,副修摄影。她喜欢摄影,一来到我的办事处,在和我见面之前便前前后后拍了许多照片,包括那两只喜鹊和两只布谷鸟。 “Pak Chong,来,我帮你拍照。”我是不喜欢拍照的人,但在她的热情邀请下,也只好勉为其难了。我当时在抽着烟,她说没关系,就摆一个沉思的posture吧!除了拍照以外她也询问了许多马来西亚的社会状况,尤其是年轻人的想法和观点。我也询问了她印尼那边的同样问题。 两天后友人送来了两个小相框,相框里的照片正是那天穆兰为我拍的。友人说穆兰已经回去印尼了,她临走时托友人向我告别,她希望有机会能和我再见。她是一个有感情的人,但那一别却完全没有音讯。我想这些年来她一定是在我的认知以外的领域忙碌奋斗吧。
2星期前
星云
VIP文
【人生第二春/02】在陶艺世界,陶土玩泥,捏出岁月静好的风景──陶艺人‧凌庆安
45岁零负债的离开报馆工作,除了追寻属于自己的第二人生,更是为了健康着想。阔别繁忙工作的凌庆安全心投入陶艺世界,打造一个又一个别出心裁的柴烧陶器,为平凡的人生风景,增添了独特景致。
2星期前
VIP文
新教育
野生动物摄影展 用镜头回馈自然
我们习惯把美好事物留在身边,或许这就是喜欢摄影最纯粹的动机。沈荣华和黄伟明因为亲身经历过大自然和野生动物的绚丽身影,即便工作专业与摄影差距甚远,却还是经常到访各国拍摄景观与野生动物。 近期,他们因共同好友的邀约而开设自己的摄影展,售出的作品收益也将捐赠给马来西亚自闭症协会。 报道:本刊 辜嘉荣 摄影:本报 赖国华、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他们的工作背景与摄影毫无关联,还一起开摄影展。他们是如何爱上摄影?沈荣华说:“我和黄伟明都是先爱上生态、环境,才想进一步透过镜头将它们记录下来。” 沈荣华曾是马来西亚皇家空军战斗机和民航机长,黄伟明则是执业律师。他们虽然都爱摄影,但两人的生活六十多年来不曾交会。直到9个月前,才因共同好友而相互认识。 “我们各自都认识格雷格·达尔(Greg Dall)很多年了,在不同场合跟他分享照片时都叫我们设展,我每次都以时间精力不足为由拒绝。突然有一次他邀请我们一起吃早餐,就说‘你们两位就一起设展啦!’”黄伟明回忆这段突如其来的相遇。 “我等着Captain(沈荣华)拒绝的,不过他没有拒绝,这个展览就这样定下来了。”格雷格是建筑公司Pentago Group的创办人之一,展览地点也因此设于其事务所Pentago House。 随着时代变迁,虽然胶片不再是摄影的必需品,照片数码化后理应更容易分享,可是却往往深埋在硬碟和云端。 “其实设展也是好事,就算跟好友分享也只是其中几张。这些作品若不在这里展示,就只会收在硬碟里了。”黄伟明说。 沈荣华也认同。“我70年代开始潜水和摄影。每次拍摄后我们都会和同行的朋友用幻灯机一起欣赏当天的作品,反而现在比较少这样展示了。” 沈荣华作品 克服困难 成功把作品打印在铝片上展出 摄影展不仅凸显两位摄影爱好者的拍摄技术,也售卖作品捐助慈善。“这里卖出的作品收益会捐给马来西亚自闭症协会(The National Autism Society of Malaysia,NASOM),作为他们教育和治疗的费用补助。” 黄伟明说:“会有这个想法也是沈荣华建议,不如趁机会做点慈善活动。而我自己有两位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正好可以为自闭症做些事。” 黄伟明补充,“对我而言,能够看到照片被打印出来,是另一种体验。”习惯了在荧幕里欣赏照片的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确实少有机会见到实体照片,更不用说本地少有打印在铝片上的作品了。 沈荣华解释,“打印在铝片上也是格雷格的想法,他在洛杉矶看到这种呈现方式觉得很特别。我也觉得可以尝试看看,就答应了部分作品也这样呈现。” “我原本想找人打印,没想到马来西亚没人在做这种打印服务,只好自己买了燃料热升华(Dye Sublimation)和热压机(Heat Press Machine)来打印。 “整个过程并不简单。热压机以机械式操作,需要把加热到200摄氏度的热压机用力按压才能上锁,过程中又要确保各种变量。例如不能有气泡、铝片不能太干或太湿、温度要平均等等。”难以想像这是眼前77岁老先生的杰作。 “当时失败好几次,我连打印在纸上的备用作品都打印好了。好在展会开始前几天,终于排除大部分问题,顺利制作了这些作品。” 只有喜欢大自然 才能接受一无所获 展会里的照片不仅涵盖海、陆、空的动物写真,还包括大自然景观的宏伟,沈荣华和黄伟明将自身旅游的经验呈现在我们眼前。 黄伟明分享,“我爱上大自然和摄影是源自于当初第一次到非洲旅行的经验。当时我朋友邀请我去非洲,我还不会摄影,就带着相机想要随手记录。当我亲眼看到这些野生动物在身边经过、透过导游了解它们的故事和习性,我就迷上它们了。” “一趟旅途中可能你会见到同一只狮子好几次,甚至回国后我还会问导游那只狮子后来怎么了。我就像是跟动物有了连接,是很不一样的感受。” 黄伟明作品 沈荣华也补充,“如果抱着纯粹想要拍出漂亮照片的心态,或许会很受挫,因为大自然和动物并不会每次都按计划出现。有时候我为了拍摄鸟类,带着摄影机、脚架登山,走在泥地、斜坡,抵达后就只能等待,希望它们会出现。” “当然我们也可能那一趟旅途一无所获,但如果喜欢大自然,至少旅途中的宁静和自由能让你不虚此行。” 【活动资讯】 两位旅人:野生动物摄影展(Two Journeyman–Wildlife Photography) 日期:9月1日至9月12日(需提前预约参访时间) 地点:Pentago House,No.58, Jalan Rotan, Kampung Attap, 50460, Kuala Lumpur, Malaysia 联系方式:012-371 1347(Cheryl) 更多【新教育】: 豆子/孩子的声音,我的教学路 Animasia主创三剑客 创马来西亚特色动画 可可脂崛起 领航绿色护肤新潮流
2月前
新教育
地方DNA
卓衍豪/让日常生活变成隽永风景
“我眼中的家乡”从来不只是一次工作坊或展览,它是一场真实的教育实践——以孩子为主体、以地方为教材、以影像为语言,让下一代能够理解自己、理解土地,也被看见。
2月前
地方DNA
好料推荐
乐活频道 | 张捷明:从小痴迷星空 星野摄影 开启“追星”梦
小时候喜欢仰望星空的张捷明,即使到了55岁这个年龄,仍对星空痴迷,而他“接近”星空的方法,就是透过他手上的相机。
2月前
好料推荐
北马新闻
香港艺术家何兆南 9月6起办摄影展
“当我抵达槟城时,彷佛时间被凝固,城市仍留存过往的痕迹。这让我感受到一种与香港既熟悉又陌生的对照。”
2月前
北马新闻
社区动态
凤头蜂鹰第一花园两度筑巢繁衍 摄影爱好者蜂拥而至
第一花园山明水秀,连鸟类也垂青,连续两年吸引凤头蜂鹰前来筑巢繁衍后代,令附近居民及鸟类摄影爱好者雀跃万分,每天守护在鸟巢下,期望透过镜头捕抓雏鸟成长的珍贵瞬间!
3月前
社区动态
摄影美学
Kim Teoh/定格 时光 瞬间
现实中,因为时光流逝,所以人事变迁与物是人非是免不了的事实,被摄影定格下来的时光,就成了珍贵的记录。
3月前
摄影美学
全国综合
董总再办大马日摄影短片赛 917前须提交作品
为庆祝2025年马来西亚日,董总今年再次与PhotoJam联办 “马来西亚日摄影与短片比赛”,以“和谐街坊,幸福邻里”为主题,并获得Sony、Canon、Yongnuo、ThinkTank及YL Camera等品牌的赞助。
3月前
全国综合
护生
《全球爱宠故事4》大马站招募,等待你来分享毛孩的动人故事
《全球爱宠故事》是全球专业宠物摄影师联合发起的摄影集慈善计划,是透过摄影作品为澳洲吉朗动物福利协会(Geelong Animal Welfare Society)筹集善款,同时也记录参与这项计划的毛孩故事,从而鼓励更多人爱护动物。
3月前
护生
关注东海岸
“寻找马来西亚之美”摄影赛 丹州黄永杰赢最佳个人作品
“寻找马来西亚之美(In Search of Malaysia)”2025全国摄影徒步之旅第7站哥打峇鲁站活动圆满结束。丹州摄影师黄永杰以一张《一颗鸡蛋的重量》赢得“最佳个人作品奖”。
4月前
关注东海岸
都市动态
雪州议会 | 收集意见应对外资“抢滩” 近期将与商会对话
外资包括中资大举在本地市场“抢滩”引发忧虑,雪州政府对此将在近期内与雪州各大商会和商业组织召开对话会,以收集本地企业面临的挑战、问题和意见,甚至探讨处更合适的营运模式或投资结构。
4月前
都市动态
周刊专题
【299摄影配套风波/03】一堆繁琐程序,看懂才知道聘请外国专才有多难
“普遍上有两种签证,分别是专业人才到访签证和工作签证。”KNK税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执行合伙人张文绮称,PVP适合那些短期工作或来马培训的外国人,他们可以逗留最长1年,但不可以续签;若打算长期在本地发展,则建议申请工作签证。
5月前
周刊专题
周刊专题
【299摄影配套风波/02】价格战打到“骨折”,何来本钱谈创新,摄影产业如何扭转败局?
竞争本是市场常态,但前提是必须要有良好的竞争行为,不能走向恶性竞争。“他们(中国商家)的恶性竞争是带有一些狼性,而他们的‘卷’是要卷钱,是以本伤人的。”
5月前
周刊专题
周刊专题
【299摄影配套风波/01】海外摄影团队入境抢滩,本地业者是岁月静好,抑或逆境自强?
中国摄影团以299令吉“全包式”摄影配套来马抢滩,打起价格战,打得本地摄影产业措手不及。但299令吉真的有赚头嗎?
5月前
周刊专题
北马新闻
丹绒双亲节摄影/短视频比赛 总奖金逾1万 欢迎参与
丹绒国会议员服务中心举办“丹绒双亲节摄影/短视频比赛”,总奖金超过1万令吉,欢迎槟州居民以搞笑家庭照、亲子脸、多代同堂或是家庭才艺秀为题材,发挥创意,抱走奖金,留下美好的回忆。
5月前
北马新闻
更多摄影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