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拆除

(依斯干达公主城7日讯)士乃文青武术龙狮体育会配合创会25周年,积极筹募重建会所基金,以期尽早达成30万令吉目标,让老旧、虫蛀不堪的旧会所,得以在今年以新面貌重生。 该体育会昨晚筵开120多席,并通过标酒活动募款,获得热烈响应。 据了解,该体育会位在士乃新村的旧会所,甫在上周完成拆除工作,以便重建工程能随时展开。 这期间,该体育会将暂时租借士乃三山国王庙的礼堂囤放会所物品,同时,每逢周二、周四及周五展开的训练活动,也会在该礼堂进行。 早前,该体育会会所因长久失修,出现破损和白蚁蛀蚀问题,加上空间已经无法负荷如今的规模,该理事会才于数年前萌生在原址重建会所的计划。 如无意外,新会所将于今年年底完成建设工作,为会员提供更大及更舒适的空间之余,也继续舞狮舞龙的文化传承使命。 筹委会主席彭鸿君在会上致词时提及,士乃文青武术龙狮体育会刚诞生时只是一支小龙队,但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壮大成现今有组织、有纪律的团体。 他坦言,过去确实经历不少困难,但同时也收获不少成就,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来自各界的支持。 他说,在马来西亚这个多元种族国家,龙狮文化和民族精神必须延续,因此,培养下一代龙狮人是该体育会的使命。 出席者包括士乃文青武术龙狮体育会会长林喜生、副总务兼庆委会募捐主任之一彭军豪以及古来市议员黄宝前等。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周年庆,该体育会再次迎来一批新狮、新龙,分别是14头舞狮和10条龙,会上也进行了壮观、热闹的点睛仪式。 另外,筹募会所重建基金之余,该体育会也不忘履行社会责任,捐助2000令吉给士乃国中的青年文化体育协会,支持该协会的发展。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新加坡13日讯)新加坡一批居民申诉,在当地勿洛北组屋楼下亭子遛鸟数十年,4月初突被禁止,当局还拆掉亭子铁梁。居民事后自费搭建起鸟笼铁架,结果也被拆除。 事主陈先生(60岁,厨师)告诉《新明日报》,当地市镇会4月初,突然拆除勿洛北2街第121座组屋一处亭子的铁梁,导致他与其他爱鸟人士无处可挂鸟笼。 “我偶尔来这里遛鸟,断断续续也有40年,没想到亭子的铁梁会被拆除,我们没有地方可挂鸟笼。” 陈先生说,有居民5月初自费,在旁边的草地搭建鸟笼铁架,后来却收到市镇会的信件,须在3天内拆除铁架。 “据我所知,爱鸟人士花了不少钱搭铁架,不到两周就说不被允许。” 根据他提供的照片显示,当地市镇会4月10日发出告示,指草地上的铁架属于“未经允许的架构”,相关人士需要在3天内移除铁架。 照片中可见,铁架约一层半楼高,由4支铁条支撑,顶部则有数条横向铁条,以便悬挂鸟笼。 他指出,平时只有不到10人前去遛鸟,周末则有约20人聚集交流,不曾听说有人投诉吵闹。 “我们也向当局提议数个地点,让我们遛鸟,但都被拒绝,却没说明理由。” 该报记者日前走访时,亭子上方柱子之间可见数支蓝色铁条,但已不见横梁,旁边草地也不见铁架,但附近的有盖走道上方绑有绳子,并悬挂着两个鸟笼,却不见养鸟人。 《新明日报》已向新加坡东海岸市镇会了解详情。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3月前
3月前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在新山耸立,成为当时集购物、娱乐天堂之一的圣淘沙广场,陪伴了新山市民、新加坡旅客近乎半个世纪之后,即将在今年底卸下这个角色。尽管商店租户、顾客们百般不舍,却也期许这个广场在蜕变后有更好的未来。 经过时间的洗礼,目前还留在位于大丰花园的圣淘沙广场内的租户,最早是于1988年进驻,转眼瞬间,当顾客群也成了朋友,这些老字号的经营者不仅生意在这里,生活圈也在这里。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特别走访这座已计划被拆除的广场,有不少受访租户表示,自小就是该广场的消费者,与家人在那里共度了不少家庭时光。 因此,受访租户们都异口同声表示,自己和顾客们都非常不舍得要离开这个广场。 受访租户表示,该广场的租金比其他购物广场便宜,有着固定的忠实顾客群,这些种种因素相加,让他们无法确定是否能够在离开这个商圈后,还能继续“生存”下去。 有租户表示,虽然不舍得搬迁,但这个广场要有改变才有未来,这个变化对广场来说是好事,并且期许它的未来会更好。 从台湾过来成为大马媳妇后,因为想找点事打发时间,梁慈原于1988年,在该广场租了一个小店面,售卖日用品。37年后的今天,一手创立的佳欣贸易公司必须“收摊”,让现年75岁的她百般不舍的同时,也一时间不知道是否还要继续经营这小本生意。 “这个广场要进行拆除,尽管不舍得,但我们租户也没办法。” 回忆当初,她表示,开始在该广场营业时,该广场是个非常热闹的地方,顾客多,生意多,也就从那时候开始累积至今,有了不少老顾客。 “本来孩子们要我就此结束营业,但熟客们都说‘你不能退休,否则不知道要去哪里购买这些我们用惯的日用品啊’,念在还有一批忠实顾客以及可以打发时间,我近期决定了,要在新山班兰市场一带找个落脚处继续营业。” “为此,现在老顾客来到,我就会通知他们我未来的营业地点和联络电话,方便他们以后继续光顾。” 杨玉珍(56岁,人称爱妮,水晶店老板娘)表示,她是千禧年之后入驻该广场经营水晶生意。 她追忆到,2009年进驻做生意的时候,该广场是个旺区,不仅人超多,生意多,管理层也很照顾租户。 提到租户必须在今年12月2日前撤离,她不禁感叹:“真的舍不得,但也无可奈何。” 已处在半退休状态的她表示,管理层在2个月前通知不再续约时,也有献议让租户搬迁到其他商场,但她基于租金问题,决定“以家为店”,在家里继续营业。 “我的生意是靠着一批老顾客支持,尽管往后可能不会再有新顾客,但应该还能继续做下去。” 不过,她还是希望广场管理层多加考虑,让租户在明年农历新年过后才搬离。 王慧萍过去24年来,都在广场内“缝缝补补”,身为一名时装店老板娘,还有着时装设计、裁剪手艺的她,已经累积了不少顾客群。 “当知道广场要拆除后,顾客们都纷纷询问我会迁去哪里营业,但是当我知道必须离开这个地点适中、应有尽有的商圈后,我真的不知道前路如何。” 在进驻圣淘沙广场开业之前,王慧萍自小就是该广场的顾客,自小就和家人到该广场消费。 “不管是顾客还是管理层都很照顾我们小店家。我在这里拥有几十年的回忆呀!很舍不得!” 自15岁懵懂少女时期,就在亲戚位于该广场内的店里忙活儿的郭萌萌,如今52岁了,仍是广场内一家钟表店职员,一生的职场都在这里。 她回忆道,在广场要拆除的消息传出后,她曾在店里遇到一名曾是广场管理人的阿叔,讲述了一些有关广场的历史,她才知道,该广场至今已有40多年历史,几乎快走过半个世纪。 她认为,如果不改变,恐怕这里的市场也做不起来,尽管不舍得,但有改变就有未来,这对这个广场来说是一件好事。 至于顾客,她表示,老板已经决定搬离后就不会再回头进驻这个广场,所以目前已开始向老顾客索取联系电话,方便日后找到营业地点后可以通知顾客继续光顾。 圣淘沙广场管理层发言人向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表示,自有关拆除消息传出后,外界谣言四起;他澄清,该广场拥有人并未易主,而有关未来发展计划会在拍板决定后,对外公布。 向来对推动文化、慈善活动不遗余力的圣淘沙广场,一直以场地赞助的角色,支持社区文化、捐血、宗教信仰等活动在广场内举办。 该发言人受询时证实,随着有了新的发展计划,今年内都不会再进行场地赞助或接受任何一方申请在该广场举办任何活动。 他透露,该公司有意拆除圣淘沙广场的计划,是于去年尾做的决定,但任何的计划,都还在等待有关方面批文才能成事。 他说,在此之前,他们决定先通知租户另作打算,在今年12月2日前就要搬空店面。 “但我们鼓励租户越早搬空越好,因为担心日期越接近越没有人潮或顾客上门。” 他说,该公司也希望能够帮助到原有租户,因此也有献议租户搬到该公司为大股东的假日广场(Holiday Plaza)里继续营业,就看租户们要不要接受。 “被通知搬迁的,包括广场内的酒店。” 他表示,该公司是于2009年接手该广场。 ■科普时间: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的专栏《新旧对照》,曾以题“新山圣淘沙商业大厦与郑镜鸿”讲述这个广场的故事。 人称“屋王”的亿万富豪高级拿督郑镜鸿,思维理念新颍,将一共8座,6座5层、2座6层的全部广场建筑物似分开实则连成一体的设计、建设出来。各座之间的通道相通之外,四边及中间部份地面,各设有停车场,而且进出口众多。 自80年代起,它是集娱乐、餐饮、购物、旅游、教育于一炉的一个购物中心,启用后一跃而成为新山人、外州人及新加坡人最喜欢一游之处,也一度是新山引人注目的地标。 这广场因业主更动,也曾多次易名。它一开始被称为“新山圣淘沙商业大厦”(Kompleks Sentosa),之后被称作“联和广场(Lien Hoe Complex)”,后来再易名为圣淘沙广场(Plaza Sentosa)。
3月前
3月前
4月前
4月前
4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