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下载App
下载App
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打卡

1星期前
(麻坡13日讯)第21届麻县华青团中秋园游会将于9月23日(星期六)傍晚6时在中化中学校园举行,除了一系列精采节目,现场将伫立高18尺及全宽7尺的大型主题灯笼,成为其中一个打卡点。 中秋园游会为期约半年的筹备工作已来到尾声,昨日活动筹委会成员在轮值主席方志权与总务方振忠召集下,在麻坡中化中学会议室召开总结会议。 方志权感谢来自 31个社团的所有工委,共同努力与配合。 历届主席代表陈汶益宣布本届预计筹得款项达标,扣除活动支出后,将循例把盈余捐给麻坡中化中学。 相较于往年的中秋园游会,本届美食街招商反应热烈,活动当天的档位与餐车,获得逾50个社团、商家参与,喜好小吃及各籍贯传统小食的坡众万勿错过。 文化街的部分由11个单位组成;而文艺街则由上届的3个单位增加至10个,其中包括麻坡同济会特殊儿童中心为大家展现的艺术作品。 除此之外,当晚还有儿时游戏活动,也少不了本地中秋传统活动——猜灯谜游戏。 当晚安排了精彩余兴节目与幸运大抽奖环节外,还邀请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副部长刘镇东、峇吉里国会议员陈泓宾和文打烟州议员黄益豪,为大会主持亮灯仪式。 3位代议士也将在活动上,为麻坡康元龙师团的狮头、龙头点睛。 当晚烟火仪式之前的传灯仪式上,将由本地书法家——胡锦源为坡众现场挥毫,过后有大道舞门、麻坡KPOP舞团、麻坡同济会特殊儿童中心呈现精彩表演,其中GP Dancer将带来长达30分钟的中秋歌舞剧演出。 相关活动更多详细资讯,请坡众关注留意麻县华青团脸书专页( https://web.facebook.com/MuarHuaQingTuan )。
3星期前
(马六甲6日讯)你对居住的社区了解吗?你熟悉吗?你爱吗? 虽然很多人在某个社区居住了好长的时间,但每天在工作和住家两点一线的往返中,总是忽略了沿途的风景和人物,也许在某个时候突然想起或是眼角扫过时,才会犹豫着眼前所见即熟悉又陌生的一切,到底是否真的曾经有过记忆! 生活不可缺漏的拼图 这期的《带你去找爱》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在生活中多些留意社区的点滴,因为那是你最真实路过的景象,同时是你所生活不可缺漏的一块拼图。 马六甲历史城市政厅为了让民众更加“爱”社区,于是拿出总数2万5000令吉的市议员拨款,为哥打拉沙马那州选区多个地点设立11个“爱的打卡点”,让社区因为有爱的美化,显得更加温馨。 “爱心”提醒好好爱这片土地 这些缤纷色彩的设计除了作为该区域的地标,每个文字旁都添加一颗“爱心”,提醒民众要好好去爱这片土地,在居住的环境中找到爱,然后把爱传出去,让爱心深植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如此,生活才会有爱有温情。 因此,这些美丽的地标打卡点更能让游客清楚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方便他们为旅途中留下更鲜明的回忆。 彭佳兰拉马班底为你比“爱”! 市民在两点一线的往返中,总是忽略了沿途的景物,爱的打卡点将唤起你的注意。 地标每个文字旁都添加一颗“爱心”,提醒民众要好好去爱这片土地。 “我爱马打古精”提醒大家,要爱自己居住的社区。 这些美丽的地标打卡点更能让游客们清楚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 ​社区是你所生活不可缺漏的一块拼图,但你了解吗?你熟悉吗?你爱吗? 市政厅为了让民众更加“爱”社区,于是为哥打拉沙马那州选区设立11个“爱的打卡点”。 地标上的每一颗爱都希望市民在居住的环境中找到爱,让爱心深植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甘榜摩登五彩缤纷的地标打卡点,让游客带着美好回忆离开。  
4星期前
1月前
      (怡保13日讯)怡保白咖啡远近驰名,而近年来,除了传统咖啡店之外,以白咖啡作为主打的新式咖啡馆或茶铺,也以各种全新的面貌林立,这些新式咖啡馆具有主题性、打卡卖点和舒适感,在延续老味道的当儿,也吸引在地人和游客光顾到访。   新式咖啡馆通常以“kopitiam”或“cafe”自居,有些则没有定义,索性只用“白咖啡”,一般是设有冷气、复古、装饰雅致的新式咖啡馆,也有主题性,例如位于洞岩、板厂和工厂的咖啡馆。   虽然这是新式咖啡馆林立,但也不意味传统咖啡店被淘汰,两者之间各有优势、需求价值和可立足共存 。     江健龙:是好现象   霹雳咖啡茶商公会会长江健龙接受星洲日报《大霹雳》社区报访问时表示,最近许多新式咖啡馆林立,吸引了游客前来,这是一种好的现象。   他说,这些新式咖啡馆也一样售卖道地美食,例如白咖啡、猪肠粉和叻沙,也不乏专门店,设有主打餐,例如面包和咖喱面,多数是由新一代所经营。   他指出,由于装潢佳,因此吸引许多游客喜欢前来打卡,带动了旅游。   “而传统咖啡店是以茶室的方式经营,通常设有很多美食档口,老茶室有亲切感,气氛佳,是附近住户的日常首选。”   他说,接下来,新式咖啡馆会越开越多,因为年轻人都有意留下来,在老家怡保开设咖啡馆。       黄吉明:老一辈仍爱传统咖啡店   怡保旧街场新源隆茶室负责人黄吉明(80岁)表示,该店在1937年创立,是其爸爸流传下来,虽然近来有很多新兴咖啡馆冒起,但在老咖啡店可以感受到一股老味道。   不过他说,自从行动管制令之后,人潮和生意已大不如前,加上年事已高,所以他在下午2时至2时30分就打烊,不像以前还可以做下午茶的生意。   “目前周末假日的顾客比较多,我们招牌主打是白咖啡、烧面包和鸡蛋糕。”   不过他说,虽然新式咖啡馆带来了竞争,但是老一辈的人士依然比较喜欢来传统咖啡店。     李庭伸:传统新式各有市场可并存   旧街场亚洲茶室第二代负责人李庭伸(23岁)表示,该店是在2003年开始创设,至今有20年历史,在传统咖啡店或茶室设有各种食物档口,顾客可以看到准备食物的过程和选择自己所好。   他说,传统咖啡店也是聊天“吹水”之地,没有餐馆这么拘谨,因此具有本身的喝茶用餐气氛,而饮食价格也更便宜。   他表示,由于在清晨5至6时就开业,所以茶室为上班人士和巴刹小贩等提供了享用早餐的便利,然而打烊的时间也比较早;而咖啡馆的营业时段则比较迟,因此在市场上两者各有市场和是并存的。   他说,若有一天他接手了,他会开设新式咖啡馆,但也会留住传统咖啡店,让新旧并存。       王宏扬:新版本咖啡店讲究“体验”   红山新源隆负责人王宏扬(26岁)是新源隆茶室的第四代,于2021年选择了在红坭山一个板厂,经营白咖啡和道地美食的生意。   他说,为了宣导低碳节源概念,其用餐环境没有冷气设备,纯粹以热带植物和再循弃物进行装潢。   他指出,怡保是“白咖啡城”,来到怡保的人士都说怡保的白咖啡是超好喝的,在上世纪20、30年代就有了,而咖啡店经过历史的演进,已迈入了第5个版本面貌。   他指出,第一版本就是传统茶室老店、第二就是位于大树下或门口的茶档、第三就是遇到瓶颈后,力寻突破的白咖啡连锁店,提供比较舒服的环境、第四就是在比较大的豪宅别墅经营庭院式咖啡馆,例如许多企业家的住家,而第五就是讲究“体验”的用餐概念。   在板厂经营 让顾客认识木板工业   他说,本身就是第五版,让顾客如外地人来到这里,可以认识怡保的木板工业、可以喝到用当地生产花生所熬煮的面汤等,也可以来打卡等。   无论如何他表示,传统咖啡店依然是大家日常用餐的场所,和生活是离不开的,而且富有浓浓的人情味。   而他希望通过红山新源隆能够让访客有一个悠闲放松的地方。       江秀洁:人们开始寻求舒适用餐环境   江秀洁(左)和儿子林凯文(右)分别开设阿洁白咖啡茶坊和东泰茶铺。   阿洁白咖啡茶坊负责人江秀洁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准提高,经济能力好了,所以对舒适的用餐环境有需求,加上来怡保的游客也增多,所以提供了更多选择。   她所,以白咖啡作为主打的咖啡馆的饮食品价格不会太贵,在能力许可范围内。   身为江氏茶室第二代的她表示,在2017年开设阿洁白咖啡茶坊时,刚开始时也是担心,但结果反应不错,接下来怡保陆续有这种类型的咖啡馆,目前同一条路共有5家新式咖啡馆。   江秀洁的儿子林凯文(22岁)在前年10月也开设了东泰茶铺。       林凯文:茶铺主打古早味   东泰茶铺负责人林凯文说,该店主打的是富有古早味的马来西亚华人传统美食,例如椰浆饭、咖喱面、糕点、烤面包和生熟蛋。   他说,其工作团队都是由年轻人组成,虽然面对热烈的竞争,但是以良好服务留住客源。   他表示,所以店员会与顾客打好交道,注重顾客的回馈意见,以便时时做出改进,希望能取得他们的信任,让顾客对这个地方有熟悉感和继续前来消费。   他透露,有很多从事销售人员都会喜欢到其茶铺逗留,在舒适的环境下与客户谈生意和交流。  
2月前
2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5月前
6月前
6月前
前阵子获得朋友赠送的《再见梵谷:光影体验展》(Van Gogh Alive)入门票,于是和友人相约去看展。排队等待检票时,友人瞄见前面的女生在手机上刷着“梵谷展打卡指南”。他给了我一个眼神提示,我瞄了瞄,瞬间明白他想说什么。原来大家都是有备而来啊,竟然还有这样的指南。 进入展厅前,要先越过一片橙黄色的向日葵园——实则是插满塑料假花的花丛及玻璃镜背景墙,以环绕的镜面折射营造一种仿佛置身大片向日葵园的效果。狭小的走廊因打卡拍照的三两人群阻挡,使我们一开始参观就有些寸步难行。塑料材质的花瓣和枝叶在镜面的反射下有些过于刺眼,我开始意识到,这艺术展是以“参观者的打卡胜地”这样的出发点来设计的。比起传统美术馆和博物馆,这类购物中心里的展览所构建出的场景展,其实更受年轻人欢迎,且不需要费力宣传,它的“打卡点”其实就是最好的宣传工具。对大多数人来说,其参观价值不在于艺术品本身,而在于是否能够拍到好照片,为自己的社交账号增加流量。 匆匆走过来到主要展厅,墙上和柱子上分别是梵谷的生平及一些作品介绍,以马来文和英文文字搭配一幅画来呈现。扫描旁边的QR码还能阅读华文翻译以及聆听三语的语音介绍,也算是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要。 另一边,展厅尝试还原了梵谷的画作《在阿尔勒的卧室》,让梵谷曾居住过的房间实景重现。参观者轮流上前坐在椅子上、床上,甚至地板上摆拍。不知梵谷是不是好客的人,这一天得多少人进入他的房间啊。我们正准备转身去往下一个展区时,一群穿着白色衣服的男男女女越过我们涌了进去,一同摆出各种姿势拍摄。友人见了忍不住说了句:好像在拍专辑噢!我被他犀利的言辞逗乐,边转头憋笑边提醒他控制声量,免得被当事人听见。 梵谷的画作不过是点缀 展区的另一角还设立了小画室,四方大屏幕前站立了两排画板,工作人员分发画纸和铅笔,让参观者跟着录像的教学临摹《星空》及《在阿尔勒的卧室》。我对此颇感兴趣,便也领来画纸和铅笔涂涂画画。间中突然出现一位“好心人”近身替我录影,友人小声地告诉我:你被录进去了呢!原来所谓的体验式互动展览,观看者也是被观看的一部分。 我于是归还铅笔离开画室,一边行走看画,一边用身体闪躲拍照的人群,似乎要把体积缩到最小,才不会入了别人的镜。偶尔无意间与摆拍的人对上眼,我都会产生一瞬的尴尬。那种尴尬来自于对方肢体表现的不自然,符合网络审美而刻意摆弄出来的姿势,定格几秒钟,好为当晚的帖子积累些素材。 我们现实中的躯体和意志,仿佛被系上了木偶线,而在另一端牵引着我们的,是网络世界里的另一个自己。 此次展览的亮点是一个长达40分钟的沉浸式体验,即运用虚拟现实,360度将梵谷绘画生涯中的作品投射到屏幕、地板及天花板上,让观影者在音乐、旁白及动画的伴随下感受梵谷短暂的一生。展厅内影影绰绰,有人盘坐在地上,有人站着,有人走动着。更有人站在大屏幕前用高科技镜头截取光影,毕竟绚丽多彩且不断变换的斑驳油画是照片最好的滤镜。我甚至有种错觉,梵谷的故事与画作不过是点缀,主角另有其人。我和友人缩在一角,透过不断移动的人群缝隙,努力捕捉色彩之下的激情、沉沦或阴郁。事后有人问起此次的体验,我想了想答道:你有试过在电影院看电影时,屏幕上一直有影子在走来走去吗? 闭展时间到了后,工作人员催促我们离开。临走前,友人随口问了一句要拍照吗,我笑笑,看了看购物中心走廊上的巨大广告墙。我们挑了一处灯光不太好,没有文字、图画,仅有油画色块的背景,简单合照后就离开了。只因为那是梵谷式的油画笔触,我曾仔细寻找它,在星夜里,在向日葵里,在夜间咖啡露台里,在乌鸦与麦田里。淡黄、橘褐、墨绿、靛蓝,一笔一画叠加出梵谷的一生。
6月前
6月前
7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