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投稿须知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创作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投资理财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社团动态
星期天头条
深度报道
非凡人物
发现东盟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广东义山
关注东海岸
丹广东义山遭非法侵占 义卖会筹诉讼费反应热
困扰着吉兰丹广东会馆许多年的广东义山坟地问题也必须有个了断了。会馆今日举办“筹募广东义山诉讼经费义卖会”,恳请大家本著“同气连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协助会馆义山筹募维权诉讼与非法居民搬迁经费!
1月前
关注东海岸
社区社团
赖冠福:料明年清明节竣工 维修福德祠尚欠10万
(怡保15日讯)霹雳广东会馆今日举行秋祭仪式及盂兰胜会,在怡保打扪路霹雳广东义山福德祠祭拜,发扬慎重追远的美德。 霹广东会馆秋祭盂兰胜会 霹雳广东会馆会长赖冠福表示,广东义山福德祠已经有约70年历史,木板已经被白蚁蛀蚀,因此,已展开了维修工程。 他说,福德祠的维修工程于8月初展开,预计耗资20万令吉,去年已通过筹款宴会筹得一笔款项,惟目前尚欠10万令吉,希望善信能给予支持。 他也说,这项维修工程进展颇为困难,在工程开始前,移动神主牌等工作已耗时约2个月时间,惟他们预计这项工程能在5个月内完成,明年的清明节能竣工。 注药水淘汰义山老树 另外,他透露,广东义山的大老树可能会构成安全问题,若发生倒树可能会压到坟墓,后人扫墓时可能也会构成危险。 他说,因此,他们将逐步注入药水,淘汰可能会构成安全问题的老树。 他透露,今日有约150名理事、成员和宗亲出席秋祭活动。 出席者还有名誉会长吴国华、署理会长吴佳倡、副会长江燊林、总务黄德和、交际主任萧原意、理事区耀兴、李赞然、青年团团长李天詠及妇女组理事邓运英。
1月前
社区社团
华社
隆广东义山联合6会馆 直播九三阅兵见证历史
中国九三阅兵典礼今日在北京举行,吉隆坡广东义山特别设立直播观礼场地,董事和6间创办会馆理事及青年团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历史性的时刻。
2月前
华社
城乡余集
张集强/南侨机工纪念公园
在二战结束80周年之际,吉隆坡广东义山将南侨机工纪念碑扩大成为历史公园,加上将旧冢亭改建为纪念馆,让不曾经历战争的后人了解这个重要的历史事迹,提醒大家珍惜用许多生命换来的和平。
2月前
城乡余集
市场情报
隆广义130周年庆 同迎二战结束80年
吉隆坡广东义山(隆广义)130载春秋,早已超越传统墓园的意义。这里不仅静卧先人之魂,也沉淀着马来西亚华人曾经走过的苦难与抗争。 今年,适逢隆广义130周年,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80周年,隆广义董事会决定让那些曾被掩埋的故事,重新发声,也诉说一代人守护记忆的执念。
3月前
市场情报
市场情报
吉隆坡广东义山 承载南侨机工的千里忠魂
在滇缅公路上,超过3000名南洋华侨青年投身抗战,运送物资、修车、挺身赴难。他们不是军人,却是英雄。为了不让后人遗忘这段历史,吉隆坡广东义山决定提升1947年所立的纪念碑,斥资打造马来亚南侨机工纪念公园暨纪念馆,并成功获选为中国境外首个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研究会分馆。 从提升碑园、收集逾800名机工照片,到复制当年制服与手记,广东义山董事会用行动纪念这段历史,也希望激发年轻世代了解与学习南侨机工的牺牲精神。 广东义山的目标不止于守护历史,更希望将义山转型为一座融合纪念、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古迹公园,并向联合国申报文化遗产,让马来西亚的抗战故事被世界看见。
3月前
市场情报
都市动态
隆广东义山重建羽化苑 各界人士见证动土礼
吉隆坡广东义山将兴建5层楼高的全新羽化苑(殡仪馆)大楼,以应付社会大众对更优质殡仪环境的期待,提供更周全与完善的送别空间。
4月前
都市动态
都市动态
广东义山学术研究计划 料8月公布研究成果
以“承先启后,永续光辉:铭记历史,展望未来”为主题,吉隆坡广东义山与4所大专院校联合启动了“2025广东义山学术研究计划”,预计将于今年8月向社会各界展示研究成果。
7月前
都市动态
社区动态
太平广东福建义山 展开除草工作迎扫墓
清明节届临在即,太平广东与福建两大乡团组织下辖的新旧义山已展开准备工作。
7月前
社区动态
城乡余集
张集强/吉隆坡义山公园
吉隆坡义山是否能成为世界级的著名都会公园,就看政府与民间是否能够化解过去的对立关系,以永续环境发展为目的,为下一代留下珍贵的土地资源及文化遗产。
11月前
城乡余集
华社
隆广东义山129周年会庆午宴 | 杨博耀:推动中华文化 默默耕耘守护广东义山
吉隆坡广东义山主席杨博耀表示,吉隆坡广东义山先贤已为如今一代人带来很好条件,当前广东义山领导层能够做的事情,就是把未来工作做好。
1年前
华社
华社
815二战蒙难人民公祭 | 陆兆福:战争带来苦难 大马人须珍惜和平
交通部长陆兆福表示,虽然二战迄今已经过了近80年,但是世界各地依然还有很多战争及非常多的问题,因此所有马来西亚人必须了解和珍惜和平的珍贵。
1年前
华社
都市动态
隆3义山逃过“被消失” 陈国伟赞广东义山先知先觉
陈国伟指出,把广东义山、广西义山和福建义山列为国家文化遗产有5大好处,即肯定和尊重华裔是大马开邦立国的奋斗贡献者、永远保存义山文化遗迹、促进义山文化教育、让义山成为各族群研究马来西亚首都历史发展的地点及鼓励义山领导层推动义山历史文化旅游业。
1年前
都市动态
全国综合
隆广东义山二战蒙难者公祭 810起办展览等系列活动
吉隆坡广东义山自8月10日起,举办一系列的马来亚二战人民蒙难公祭仪式活动,包括展览、出版手册及公祭仪式等,欢迎民众前去参与。
1年前
全国综合
VIP文
李永球 | 董叔和校长“殉学”
董叔和(1899-1929)华文教育工作者、振华学校校长。名以璋,字叔和(南洋商报是“淑”,根据其墓碑是“叔”)。原籍浙江省湖州长兴东门人(外江人)。 拙作《移国-太平华裔历史人物集》里收录了一位人物“董叔和”,当年撰写其史略三百余字:“董叔和(?-1930)华文教育工作者、振华学校校长,名以璋。字叔和。原籍浙江省湖州长兴东门人(外江人)。杭州省立第一师范本科毕业,南渡后从事教育事业。于1926、28、29至30年,担任本市振华学校校长。处事严谨而不惮劳……曾亲率高年级学生日以继夜,赶工开辟校前斜坡锄平为操场,结果积劳成疾,1930年1月25日逝于太平医院……夫人钟氏,无子嗣,墓前立有一小型纪念碑,碑文抄列于下:(正面)董叔和校长先生殉学纪念;(左面)太平振华学校全体学生敬立;(右面)中华民国十八年十二月廿六日;(后面)仁爱永垂……” 这些资料主要参考《华联六十年》特刊及田野调查坟墓所得,资料十分匮乏。 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网上报纸查询系统,寻获一篇有关于他的新闻<吡叻太平振华学校将为该校校长董淑和开追悼会>(1930年3月22日。南洋商报,17版)内容提到定在1930年4月4日为其开追悼会,并附上六百余字的“董淑和先生传略”。这些正好补充了拙作的不足之处,经过一番修订,重新撰写如下: 董叔和(1899-1929)华文教育工作者、振华学校校长。名以璋,字叔和(南洋商报是“淑”,根据其墓碑是“叔”)。原籍浙江省湖州长兴东门人(外江人)。 1899年诞生于家乡,父亲是读书人。年幼时,家庭可算是富足不愁生计,迨少年之际,家道逐渐中落,甚至连兄长的学费也十分拮据。他那时候十六岁,刚刚完成高级小学毕业。不得已下,只好应聘于长兴县初级小学为小学教员。 十八岁那年春天,浙江省立第一师范招考,他决定去应试,可是面对家庭经济问题,连少许的旅费也无法拿出。令他感到悲伤忧郁,无法自解。他听闻吞服藤黄可以导致死亡, 于是暗中服下多量的小块藤黄。幸亏发现得早而获救,最后家里还是想尽办法,让他进入第一师范学校就读。在学习上,对于音乐与绘画最有成就,毕业时二十三岁,所画的水彩、木炭及油画,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他渴望更深进一步再去学习探求,无奈父母亲戚们希望他能够开始工作,帮补家里的拮据经济。于是乎,他便离家南渡到新加坡,受聘于启发学校,担任艺术课教师,为时五年半。 二十九岁(按:此年龄应该有误)的那年六月,受到霹雳太平振华学校之聘而来到振华。翌年受到器重而执理全校校务,那时候日夜学校的学生仅有九十六人,第二年骤增加至两百余人,第三年已近四百人。学校设备方面,也是逐年增设,规模宏大,可见在他的管理之下,振华愈办愈好,成为有规模的学校,校务蒸蒸日上。 1929年底,他忽然患了热病,给市内一家西医诊治,却因为注射疏忽而导致腿部鼓肿作瘤状,便被送进太平政府医院。经过两次的切除手术,最终以流血过多而逝,时为12月26日下午3点,享年30岁。出殡之日,共有四百余人送葬。殡葬于广东义山,遗下夫人钟鸿如,无子嗣。 《华联六十年》资料:“于1926、28、29至30年,担任振华学校校长……曾亲率高年级学生日以继夜,赶工开辟校前斜坡锄平为操场,结果积劳成疾” 。所以为其立纪念碑云“殉学”。 2001年调查其墓时,发现有棵树缠绕着,今年过去看,大树已腐朽倒下,但整个坟墓被姑婆芋密密麻麻包围而看不清楚,墓前正中竖立的纪念碑尚存。 上述旧报资料补充了拙作的不足,虽然资料不完全准确。不过关于他的殉学是因为操劳过度而患热病,最后医生疏忽而动手术导致流血过多而故,令人不胜唏嘘!
1年前
VIP文
VIP文
李永球 | 杏济堂东主戴尊三
感谢戴鸿昆老先生的接受专访,他讲的大埔客家话,腔调与我国的有点差别。 其华语(普通话)也是带有客家腔,在经过缓慢的沟通下,终于明白了他的言谈。 拙作《移国——太平华裔历史人物集》里收录了一位人物“戴尊三”,当年撰写其生平是,仅靠有限的田野资料,草草百余字。 即“戴尊三(?-1939)本市商贾、修齐和振华学校财政、茶阳会馆发起人。 祖籍广东大埔县中兰乡(客家人)。 从事中药业,为‘杏济堂’的老板。 是修齐学校……。 1939年谢世,茔于新港门广东义山。 妻妾四名……哲嗣……。 ” 今年清明节,其中国及澳洲的子孙过来扫其墓祭祀,可是他们认不得路。 没办法之下,要求我带路。 于是义不容辞,带他们一伙过去扫墓了。其中一位他的孙辈戴鸿昆,年纪已九十,老当益壮。 趁此机会,也访问他关于其祖父的历史,下面是从各方面收集资料而重新撰写的。 戴尊三(1871.11.13—1948?)太平市中药酒业商、杏济堂东主、修齐和振华学校财政、茶阳会馆发起人。 祖籍广东大埔县中兰乡(客家人)。 名仕达,字尊三,谥诚慈,家族中为第十九世,是维龙的长子。 尊三自中国泛舟南来后,经过一番拼搏,在太平市开办“杏济堂”中药店,兼卖西洋烈酒。 从本市学校及社团特刊里,查寻他曾经担任的职位。 计有:修齐学校财政(1931)、副总理(1932-33),振华学校财政(1933-36),华联公学财政(修齐、振华、励群三校合并成为华联公学,1937-39),华联中学财政(杏济堂,1937-39)、董事(1946-49)。 当年茶阳会馆创办时,他也是发起人之一。 广东会馆中文书(1948-49)。 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网上报纸查询系统,寻获有关他的资料: 太平华侨公立同仁医社财政(1935年度第二届),茶阳会馆财政(1935),广东会馆产业管理员(后改为永远监督产业委员,1935年。 其他三位管理员为郑大平、陈永全、马茂如。 ) 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华北,东南亚华侨捐款救助中国伤兵难民,在太平,由白仰峰倡导呼吁市民慷慨解囊,戴尊三认捐一百元,其杏济堂职员也联合捐助百元国币等等。 在中国家乡,戴尊三也作出数个善举。 据鸿昆指出共有三项: 一、在二次大战后,中国家乡许多乡亲们挨饿受饥,其祖父寄钱回去给儿子振发,嘱咐购买白米二石(大约三四百斤),借与乡亲们度日,待以后有钱再还。 二、二战后家乡暴发疟疾,村民深受此病折磨,全身忽冷忽热,甚至死亡,祖父寄了很多“奎宁”西药给乡亲们服食治病。 不过此药不能吃多,不然耳朵会聋,头会晕,病好了就得停止服食。 三、修筑乡里的山路,路严重破烂,尤其雨季,学生都难于行走,祖父修筑约两米宽的一公里多的平坦道路。 大约于1948或49年间于太平去世,妻妾四名。 原配何元娘在中国家乡娶,生有长女更英、长子振发、次子玉发。 南来太平后,再娶刘应兰,生一男(淼发)二女,后不幸离世。 继娶其妹刘日杨,不久亦病逝。 最后娶了王宝珠,生有一男(洪发)二女。 哲嗣:振发、玉发、淼发、淞发、洪发,女儿五名:更英、瑞英、群英、桂英、梅英。 杏济堂是中药店,也兼卖洋酒。 其后裔在后来将杏济堂出售,目前是别人在经营,主要是酒业。 感谢戴鸿昆老先生的接受专访,他讲的大埔客家话,腔调与我国的有点差别。 其华语(普通话)也是带有客家腔,在经过缓慢的沟通下,终于明白了他的言谈。 其中他以客家音提“疟疾”音如同华语的“尿急”,令人啼笑皆非。 这次的专访与调查,补充更正了其史略的不足与错误。
1年前
VIP文
更多广东义山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