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巴刹

21小时前
2天前
4天前
1星期前
2星期前
3星期前
3星期前
4星期前
(新加坡1日讯)宏茂桥一个巴刹的男厕所外,因安装半球型监控器而令人感到困惑,觉得让人用厕所时感到不自在。宏茂桥市镇理事会受询时澄清,在男厕所外安装监控器是为了防止有人在巴刹非法倾倒垃圾。 另外,为了避免公众误以为监控器是来监控厕所,市镇会已更换另一款监控方向明确的监控器。 有网民于6月27日在脸书群组发文表示,位于宏茂桥4道第628座巴刹与熟食中心的男厕所外,安装了监控器。 网民在贴文中表示,对男厕所内安装监控器感到不解,并认为这可能会侵犯厕所使用者的隐私权。 网民也指出,尽管已经向巴刹的管理层反映此事,却没有人采取任何行动。 《8视界新闻网》记者当天走访该巴刹时发现,半球型监控器是被安装在男厕所外的天花板,距离小便池不远的位置,不过该监控器的摄像头,是朝向巴刹的其中一个出入口。 记者访问该厕所的使用者时发现,许多人其实没有注意到小便池不远处有个监控器。 一名公众表示:“我在这里住了20年,从没注意到这里有摄像头。如果这真的是监控器,当然会让我感到不舒服。即使是为了安全,但把监控器装在小便池区域就不理想。我认为他们可以在小便池和监控器之间放一个屏幕,这样就能挡住洗手间的视线。” 一名受访公众被告知有监控器后表示:“我觉得这不太理想,特别是在隐私方面。因为我们都用洗手间来解决个人问题,但有个监控器就在你面前。” 34岁的熟食中心摊贩陈添福则就认为,监控器安装在厕所内并无大碍。 陈添福说:“我觉得还好,因为监控器只要是向巴刹的出入口望去就没问题。我认为最重要是要看监控器是往哪里望的,只要不是望着厕所就可以了。” 不过,有摊贩认为,在男厕附近装监控器是为了巴刹的安全。 38岁的水果摊饭洪健威说,这座巴刹曾经发生纵火事件,因此认为在那里安装监控器监控出入口是作为一种防范措施。 他指出,摄像头是对着外面,不是对着厕所内部。 宏茂桥市镇理事会今天回复《8视界新闻网》询问时澄清,在该男厕外安装监控器只是为了监控和防止有人在巴刹非法倾倒垃圾。 市镇会表示,自去年12月开始就在男厕所外安装了监控器,并有效减少该区非法倾倒垃圾的个案。 市镇会也表示,此前,未收到任何有关安装监控器侵犯隐私的反馈。 不过,为了纠正公众以为监控器在监控厕所的看法,市镇会已于6月28日更换监控器的款式,让公众清楚看到摄像头是往哪个角度进行监控。 根据市镇会提供的照片显示,新的监控器外观呈正方形,可以清楚看到镜头没有朝向男厕。
4星期前
小时候住在山芭里,每次妈妈要到巴刹采集,就会带着我到街边等公交。那时候村子外还是一条狭长的泥石路,在上面行走总是得注意脚下,偶尔碰到一夜骤雨,路上不免留下许多坑坑洼洼,叫人难以落脚。 好不容易通过了泥石路这一关,会来到村子连接外头的唯一河道,大约两辆车那么宽,厚重的木板断了几次,又被修补得更为牢固。木板上偶尔能看见几道不大不小的缝隙,透过缝隙往下看去,能看见湍急的水流向一旁冲去,耳边回荡着潺潺的流水声,脑子里总是忍不住脑补:万一掉下去了怎么办?于是只能扶着栏杆,以最快的速度越过。 好在河道虽宽,却并不长,转眼便离开了村子。外面是两条双向大马路,直挺挺地朝着前方的十字路口蔓延。那时候还未建交通圈,印象里也不见红绿灯,四面的车辆行驶全靠彼此的默契。妈妈会牵着我的手踩在中央绿化带上,一步一步往前靠近。 那条路对我而言是极漫长的,酷暑的室外火伞高张,是遮阳伞也挡不住的闷热,我从泥石路走到这里,早已经累得够呛,看着前方那好像没有尽头的马路,只觉得更为难受,更遑论走到马路的尽头以后,还得往旁边稍走一段,来到街道的路口,才勉强抵达了去往巴刹的第一站。 那里没有巴士站台,光秃秃的人行道,地面也被烈阳炙烤得火热,有时候若只穿了一双薄薄的拖鞋,那滋味就好比热锅上的蚂蚁。因为没有建巴士站,我们只能在街口傻站着,顶着一大一小的遮阳伞,望着右边往来的车辆,像是在望穿秋水地等待着心中的那一道影子快点出现。 很佩服我的庄女士 巴士抵达的时间参差不齐,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很佩服我的母亲庄女士。她居然能够记住巴士到达这里的每一个时段,精准地卡在巴士到达前几分钟到这里等候,几乎没有错过。当然,其中也不免偶尔延误,巴士司机在路过自己家时会下车开开小灶,上上厕所领领便当之类,但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我的母亲简直就像超人一般。 一直到如今我都没能搞明白50+26路的巴士车班,偶尔需要坐巴士的时候,只能眼巴巴去询问庄女士。所以到如今,她也依然是我的英雄。 其实巴士到没到非常好确认,因为它总会发出异于其他车辆的轰鸣,老远就能听见。那时候我就仿佛等到了希望,急急合上雨伞,催促母亲赶紧掏钱,以免发生上车后堵在大门的窘境。当然,比起我的催促,庄女士总能在第一时间就把钱准备好,往往我刚回过头,不是见她正在掏钱包,就是手上已经拿了几张钞票和零钱。 有时候她会把钱给我,让我来扔,把我给高兴坏了。我兴高采烈地接过零钱,紧紧攥着,深怕一不小心被风给吹走。家里穷,那时候到巴刹还要给一块4毛,两个人便是两块8毛,可不能弄丢了。要是不小心掉了一毛,看着它在地上打滚,我也得急急弯腰捡起,然后暗自庆幸它没有落入后方的大水沟里。 直到坐上巴士,才算彻底安了心。巴士上有冷气,我喜欢把风口打开,对准自己的头顶,仰着头任由冷风吹拂在我脸上。偶尔身上出了汗,我就会将后颈露出,让冷风吹干身上的汗水。 我喜欢坐靠窗的位置,喜欢看着窗外缓慢略过的风景,仔细辨认这是哪里。巴士经常走一站停一站,不是有人下车,就是有人上车,那些风景就会在某些时刻突然静止,然后继续移动。 那时候手机还未普及,又或许已经普及,只是我家太穷,还买不起高昂的电子产品。我只能趴在窗户上,听人家说看绿叶能够提高视力,我就一个劲地看。那时候村子还有许多树,荒野还未被开发,目光所及之处全是浓密的树叶,叫不出名的常青树在阳光下绿意盎然,充满了大马特有的风光。 偶尔我也喜欢把头靠在玻璃窗,随着巴士的移动,玻璃窗一颤一颤地颠簸,像是行走在看不见尽头的马路边上,痛并快乐着。 从村子到巴刹,大约要30分钟,妈妈会在前段路上闭眼小憩,等巴士驶入总站台,检票员上车检票,她就会从梦中转醒,提醒我拿出车票。车票是小小一张,上面印着蓝色的字迹,检票员辨认了车程与时间,便会从中间撕下一角,然后归还我们。 这个过程并不久,检查完了,巴士便会继续开往下一个地方。 妈妈一般会在老人街的某个巴士站下车,通常是幼兰大厦对面那个,所以那栋耸立在蓝天下的高楼也占据了我童年为数不多的记忆。至此为止,我们的行程到了站,采买的故事则刚刚开始。 如今回忆起来,过往被蒙上了一层泛黄的滤镜,湿润的泥石路,遥迢的绿化带,艳阳下烤得烫脚的人行道,后方偶尔散发恶臭味的大水沟,以及庄女士年轻的面孔。长大以后,我已经许久未坐过巴士,每当想去巴刹,只消在手机软件上输入个地址,便有司机到你家来接,一切如此方便,哪还需要像去西天取经一样历经那么多的磨难? 于是,那些遥迢的长路,也随着泛黄的记忆尘封在了我的脑海,成为了往事不可追的其中一个。只不过偶尔,当我秉着夕阳在家外面的人行道上牵着大黄狗散步,还能听见远方传来熟悉的轰鸣,偏头望去,50+26路的巴士还是从前的模样,只不过比起曾经,车窗内时常空无一人,却仍旧按照既定的轨迹,去往最后的巴刹一站。
4星期前
4星期前
(拉美士11日讯)拉美士巴刹申获100万令吉提升基设拨款及在近期动工,工程期间商贩们将在巴刹旁的临时棚架下营业。 拉美士国会议员彭学良表示,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已批准100万令吉,来提昇拉美士巴刹的设备。 他表示,这项提昇工程展开期间,商贩们将暂时迁离巴刹,到邻近的临时棚架下营业,直至工程结束才迁回巴刹。 彭学良今早巡视拉美士巴刹及向贩商们交流后,向媒体如此表示;陪同出席者有昔加末新村发展官方文辉。 鱼贩黄汉森(54岁)说,希望拉美士巴刹在提昇工程后焕然一新,特别是能大大改善渠沟排水问题。 他表示,临时棚架的摊位面积是10呎乘10呎,对鱼贩而言只能勉强够用,希望当局能够提供更大的摊档面积。 鸡贩吕弟(68岁)表示,拉美士县议会于5月30日与商贩们开会时,要贩商们在6月下旬清空摊档,可是目前仍不见临时棚架踪影,以致无法动手搬迁。 他说,拉美士巴刹于2000年迁入后,曾于10年前进行装修。 他表示,拉美士巴刹32个菜档有7档营业、15个鱼档有3档营业、11个鸡档有7档营业、8个档猪肉档4档营业,而3个羊肉档和3个牛肉档则无人营业。 菜贩章玉华(66岁)表示,菜贩们目前使用冷房收藏蔬菜,一旦迁至临时棚架下营业,需要电源来启动冰箱收藏蔬菜。 她说,当局如果没有提供电源的话,菜贩们将使用冰块和箱子来收藏蔬菜,这将对菜贩们带来不便。 鸡贩莫汉(64岁)表示,巴刹目前面对鸟患和鸟粪问题,希望提昇工程能对症下药,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他说,目前他能够在巴刹摊档㓥鸡,可是据闻当巴刹提昇后,鸡贩们将不能继续在摊档㓥鸡,希望当局能够对此给予通融。
2月前
2月前
(新加坡2日讯)经营猪肉档的父亲因心脏病骤逝,拥大学文凭的白领男和娇妻转战巴刹继承家业,从懵懂被顾客骗到如今应对有余,甚至开新档口建立了自己的顾客群。 《新明日报》报道,宏茂桥10道第409座巴刹与小贩中心农历新年后出现一对夫妻档开设的“小鲜肉”猪肉摊,这对年轻夫妻在年长摊贩居多的湿巴刹显得格外瞩目。 摊主洪敬智(34岁)日前受访时透露,他原在银行任职,也在银行邂逅妻子,过后共组家庭。 他也表示,自己其实出生于“肉香之家”,自祖父一代就开始经营猪肉买卖生意,之后这门生意又传给了他的父亲。然而,就在2018年11月的一天,父亲在裕廊的巴刹开档营业时,突心脏病爆发倒地,溘然长逝。 他忆述,有亲友在父亲的葬礼上对他说:“猪肉摊不能没有男丁帮忙”,加上不忍看见母亲只身一人辛苦,他因此决定在隔年加入家族生意,成为母亲的帮手。他的妻子陈乐颐(33岁)接着夫唱妇随,也到档口帮忙。 起初连砍肉都不会 陈乐颐坦言,她和丈夫转行进入这个全新领域,完全是意想不到,也一无所知,就连最基本的砍肉也不会,而丈夫虽然从小在猪肉摊帮忙,但也只是帮头帮尾,如收钱和刷猪脚毛。 “有时候猪骨很硬,刀会因此弹上来,需要练习加以掌控。” 当记者问及初入巴刹遇到什么状况,夫妻笑言曾吃过暗亏。陈乐颐在旁打趣道:“有时候顾客和他(洪敬智)说是这个价钱,他就接受了没多思索,后来才发现算少了钱。” 洪敬智则认为经一事,长一智,后来都用计算机算价钱给客人看,确保交易金额正确。 时隔数年,如今夫妻二人已经可以独当一面,在宏茂桥开档短短3个月,建立了自己的顾客群。 疫情期间    开拓网购生意 疫情期间开拓网购生意,寻出另一片商机。 洪敬智说,自2020年阻断措施开始施行后,每日进入巴刹的人数有限,自己和母亲共同经营的档口又在裕廊西第505座巴刹,属于较为大型的巴刹,为了给老顾客方便,也提供帮忙买菜并连同猪肉一起递送的服务,结果这一生意上的转变也开拓了商机。 随着新加坡进入后冠病疫情时代,人们的日常渐渐恢复到疫情前。洪敬智说,目前他们仍延续这一做法,只是服务对象换成年轻家庭,为他们提供便利。 “年轻家庭一般上都是双薪夫妻,我们设立WhatsApp群组,让他们订购猪肉,只要满60新元就有送货服务,还可以帮他们在巴刹选菜买菜。我们也借此机会推出小孩爱吃的肉片和肉碎,和顾客分享自制食谱。” 陈乐颐说,作为年轻夫妻初来乍到,两人十分感激身为前辈的其他猪肉摊贩,不吝于对他们伸出援手。 “有时候卖不完的猪肉,他们会帮我们卖,让我们可以收档回家。” 从白领到摊贩各有苦乐 工作时间一天可长达十多个小时,从白领到摊贩,夫妻表示各有苦乐。 洪敬智之前在新加坡管理学院修读关于商业的大学文凭,而陈乐颐则毕业于义安理工学院和新加坡香阳环球厨师学院。 洪敬智说,小贩的工作性质和银行白领截然不同,各有苦与乐。他说,小贩的工作时间长需要早起,多数都是体力活,需要长时间站立,但胜在时间自由。夫妻目前育有一名2岁的女儿,可更好地做出照顾女儿的安排。 “以前在银行上班的时间和薪水都是固定,福利也好,但得面对较多精神上的压力。转行当小贩后我们在凌晨3时左右就得起身,并从裕廊住家到宏茂桥档口,清晨4至5时右抵达档口开始准备工作。之后我会为顾客的订单送货,有时回到家已是晚上9时许。” 尽管如此,洪敬智表示能传承祖辈的家业义无反顾,身边朋友也都十分支持。  
2月前
2月前
2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