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工程师

2星期前
3星期前
4星期前
(新山2日讯)柔佛州政府与工程相关领域机构合作,培训新一代工程师精通技能技术外,还具备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使其步伐紧跟就业市场需求,拥有全球竞争实力。 柔州教育及新闻委员会主席阿兹南今天与柔佛人才发展理事会(JTDC)、马来西亚工程师局(BEM)、马来西亚工程师学会(IEM),以及马来西亚科技协会(TAM)举行会议,讨论有效的工程专业培训,协助工程系毕业生快速就业等课题。 阿兹南在脸书发文指出,工程行业一直是国家发展的支柱,平均每138名国人就有一名工程师,而柔州的工程产业、制造业、能源业、自动化业、海事业和电气电子业等发展迅速,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脉搏。 “为了响应柔新经济特区的愿景,此次会议著重讨论专业机构在确保工程标准得到维护的作用,以及为州内工程系学生开辟新途径,提供更多实践和高影响力工业培训的机会。” 他表示,会议重点之一是让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到柔州的公司接受工业培训,为日后毕业直接进入就业市场提供绝佳的机会。 “这种方法能加速提升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满足柔新经济特区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马来西亚工程师局非常关注此事,目前正在争取批准。” 他说,柔佛人才发展理事会也加强大学、产业和学生之间的协调,希望通过这项计划帮助工程专业学生获得技术方面的实践机会,培养沟通、领导力和解决问题等软技能,成为应对高科技行业挑战的全面人才。 “这次的战略合作将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工程师,提升柔新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确保柔州成为区域和国际的工业及卓越工程人才中心。”
4星期前
4星期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新加坡25日讯)网络流传视频显示,一名狮城陆路交通管理局工程师就驾驶执照和安全带问题,大声责骂建筑工人。陆路交通管理局事后发文表示,当时工程师正在处理工地上的安全疏漏问题,但他处理的方式并不恰当,当局已对涉事工程师进行辅导,而他也已向工人道歉。 《8视界新闻网》报道,根据Complaint Singapore Unrestricted在脸书上载的视频显示,一名工程师在为一些安全疏漏事宜责骂工人。 视频里听到工程师说:“没有系上安全带。第一天(工作)?驾驶执照呢?” 随后,被骂的工人向他道歉,但工程师没接受还不停地骂他。 工程师说:“(你的)驾照是在2023年签发的,你是怎么考到驾照的?” 随后,工程师拿着相信是工人的驾照,往工人的头盔打了下去。 工程师又说:“你究竟是怎么考到驾照的?(驾驶)学校是怎么教你的?告诉我!不需要系上安全带是吗?” 他一说完,便将驾照往地上扔,而工人全程都保持沉默。 贴文也附上了一封网民昨日(24日)发给陆路交通管理局的投诉电邮。 内容提到,看到网上流传的视频,尽管他完全支持当局就交通和安全规则执法,但不能接受视频里人员的做法。内容也提到,客工是社区和劳动力的必要组成部分,他们应该得到有尊严和尊重的对待。 网民对于视频持有两种态度。有网民觉得:“你可以责骂,甚至可以开除。但体罚就太过分了。” “喊叫是正常的,但不允许肢体接触的”。 不过,也有网民认为工程师的做法并没有太大过错:“安全第一,被骂比死掉好。再活一天,就能回到家乡和家人团聚了。尤其是驾驶重型车辆,系安全带是非常重要。” “(工程师)的行为可能有点过分,但没有造成身体伤害。而且工人也知道什么是安全。所以,不要只是指责工程师,如果有人认为只要和工人好好谈谈,事情就能好转,那就做梦吧。” 陆路交通管理局今日针对此事在脸书贴文指出,当局知悉一起涉及陆交局工程师和承包商员工的事件,当时陆交局的工程师正在处理工地上的安全疏漏问题,但其处理方式不当。 “我们绝不容忍这种行为。该工程师也接受了辅导,并被提醒所有员工应遵守的行为准则。他对自己的行为表示遗憾,并已向涉事员工道歉。” 陆路交通管理局表示,严厉看待这起事,并且会继续强调在维护安全标准的同时,要尊重他人,保持专业行为。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新加坡20日讯)多年来坚持参加“散发希望”(Hair for Hope)的工程师没曾想到,长子6岁时竟确诊第四期癌症,令他更切身感悟剃发的意义,至今参与活动已有17年,希望尽绵力为儿童癌症基金会筹得更多款项,助孩子摆脱身心病魔,拥有快乐童年。 2007年,胡子贤(现年48岁,卫星通讯工程师)在商场经过并看到“散发希望”的海报,秉持着做好事的心态,决定身体力行参与剃发来支持患癌孩童。 《新明日报》报道,胡子贤受访时说,当时刚刚组织家庭,妻子怀上第一胎,他设身处地为育有患癌孩童的家庭着想,之后几乎每年风雨不改参与散发希望。 2013年,当时年仅5岁的大儿子胡文鸿(现年17岁)被确诊第四期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这一变故给予家庭沉重的打击。 胡子贤忆述,大儿子先是出现一系列症状,包括持续高烧不退、胸口闷痛、睡觉盗汗严重、体重骤减等,后来经层层检查才确诊。自此他开始接受化疗、放射性治疗以及手术,终于在小一入学前完成这些治疗。 期间,由于化疗导致头发出现斑秃,医院护士建议剃去头发,所幸完成疗程、入学前,大儿子的头发已经慢慢长出。 问及过程最艰难的是什么,胡子贤坦言,大儿子完成疗程后免疫力仍十分虚弱,所以他和妻子每天都会准备食物让他带到食堂吃。 “我觉得对孩童患癌的家庭来说,家人是最重要的支持。我很感激我的姐姐,她不遗余力来帮忙带文鸿去看医生,给他做饭,这也让我们可以继续上班,保持稳定收入,来支撑孩子的治疗。” 切身经历让胡子贤更坚信散发希望的意义,他总共参与了17年的剃发活动,尽管疫情期间无法举办,他也会自己到理发店剃发,并拍照上传到社交媒体,呼吁人们通过实际行动或捐款方式,帮助更多家庭。 同事朋友受启发 妻也曾参与剃发 胡子贤说,目前大儿子康复情况良好,就读华侨中学初级学院一年级,也是儿童癌症基金会大使。父子俩也曾以“父子共同散发”登上舞台,鼓励更多人参与计划并捐款。 不过,他坦言,相对于女性需要好几年才能留长头发,剃发对男性而言相对的心理负担比较小。 他透露,身边亲朋好友甚至是太太看到他剃发后,也会通过实际活动来支持他,包括参与散发希望或者捐款。
2月前
2月前
3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