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善事

2月前
让我们不再盲目追求别人眼中的成功,而是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幸福银行”,多往里头存些真正能带给我们快乐的回忆吧! 你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忙了一辈子,存款增加了,但心里还是空空的——总觉得少了幸福感。 作为大马华裔,我们从小就被灌输努力赚钱的观念。一代接一代地拼搏、打拼,终于有了车子、房子,银行存款也比从前多了许多。但,为什么幸福感却没有随着存款增加呢?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不知不觉就掉入了“欲望陷阱”(Hedonic Treadmill)中。 那么,该如何聪明地花钱、花时间,才能真正获得持久的幸福? 掉进“欲望陷阱” 我们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例子:从国产车慢慢升级到日系车、豪车;从排屋搬进半独立洋房,甚至别墅。奇怪的是,随着物质升级,内心的焦虑反而越来越深。明明以前开着小小的国产车时,我们很满足的不是吗? 家庭聚餐亦然。本来应是难得的相聚,结果却变成了“谁家房子大”、“谁家孩子读书更厉害”等比赛。明明是一场开心的聚会,却在彼此的攀比中徒增焦虑。 物质升级并不总是带来快乐,反而带来了更多负担。 如何用钱换到真正的幸福? 赚钱需要智慧。花钱花得开心、值得,更需要智慧。 我并非要拿一堆研究来吓你(虽然真的有很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会花钱的人,哪怕钱不多,也能活得更富足,更有满足感。相反,若你不懂“幸福感是怎样买来的”,即便你有再多的钱,它们也只会给你带来更大的烦恼。 以下这些建议,就是帮助你用有限的钱,过上更有质感的生活——不一定豪华,但一定踏实、开心、值得。 原则1:掌控财务安全,减少焦虑 为了面子,借贷买豪车、住豪宅、办撑场面的豪华婚宴,看上去确实风光,但也会换来长期的焦虑和压力。 成功人士的标准,并非开什么车、住多大的房,而是在风浪来临时,能不能站稳脚跟。财务安全感,才是真正的成功标志。 相信你我都听过不少这样的故事:有些人以前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出行坐名车,家住大洋房,生活好不风光。后来生意一落千丈,不得不卖房卖车,搬回小单位,一切重新开始。 所以啊,赚钱的时候一定要记得:不要过度消费。生活要过得好,也要留有余地。量力而为、未雨绸缪,才能在经济低潮时不至于焦头烂额。 真正的财务智慧,是在顺境中为逆境做好准备,在风平浪静时为风暴来临未雨绸缪。那种“稳”带给自己的底气,是花不出来的。 原则2:创造“仪式感”,留住幸福感 华人最喜欢在各种节日家庭聚餐。新年吃团圆饭、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赏月配月饼。这些充满仪式感的时刻,不只让人感受到家的温度,更能把幸福感延续好久好久,甚至一辈子都记得。 其实,除了这些特殊节日,我们平时购买的物品也可以成为制造幸福的“工具”。 比如你刚为厨房做升级,不妨多花时间下厨。试试烘焙、研究新食谱、邀请朋友来家里吃一顿晚餐,那感觉肯定比单纯把厨房当摆设来得满足。 又比如你收藏了很多动漫模型、球星公仔、老物件,别一直让它们封尘在玻璃柜里。找个周末,把它们拿出来认真擦一擦、重新摆设一番,顺便回忆:当初为什么买?谁送的?哪一年?那种“哇,我都忘了这件事” 的感觉,其实就是我们在物品中“回收幸福”。这样,就是创造“仪式感”。 花钱买东西没错,但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从它们身上继续榨出哪怕一点点快乐。物质不只是拥有,而是活用。会用的人,才是真正的富人。 原则3:买“物质”不如买“体验” 买体验,其实就是在帮自己创造更多美好的回忆,并存入“回忆银行”里。 比如和家人去旅行、陪父母吃一顿榴梿吃到爽,这些都是会越想越甜的“幸福投资”。不是留在橱柜里发霉,而是留在内心里发光。 反观那些花大钱买的名牌包包,下雨淋湿一些,就足以心痛一整天。买了跑车,却不敢随便停在路边。住进豪宅,又担心招贼惦记,烦恼多多。我不是在“酸葡萄”,而是说,如果你要享有这些物质,就得有心理准备——贵的东西,不只买的时候贵,用起来、守起来,代价也一样高。 所以,真正的重点是:你要等到自己有那个level,名牌包被刮了也不皱眉,跑车被撞到也不心疼,才出手。否则,花出去的钱,带来的不是快乐,而是制造压力,那么,就失去了花钱的意义。 原则4:挑战自己,创造生活目标 有些人能活到90岁,甚至超过100岁。不只因为他们吃得清淡、睡得好,而是他们活得有“目的”。 退休之后如果整天无所事事,躺着看电视、打发时间,真的会“越休越快走”。不是身体不行,而是心没有动力。你必须每天早起,有个理由起床,有个目标推动你往前。 不管几岁,只要你还活着,你就还有价值。你可以继续 [vip_content_start] 贡献、继续成长、继续带给别人温暖与启发。活着,不只是“呼吸”,而是“活出意义”。 很多人以为退休后的目标,是过得舒服、轻松,不做事。但我觉得,真正让人快乐的,不是最终目的地,而是努力中的那段过程——学习、挑战、突破、成长。 所以,我鼓励你去加入一些本地社团,比如狮子会、义工团体,或参加兴趣班,学烹饪、绘画、乐器,甚至挑战一场马拉松、考一个线上课程。这些目标,都会让你觉得:我还在进步,我还在活着。 退休,不是结束,而是另一个版本的自己开始登场了。 原则5:多做善事,利人又利己 无论是去老人院探访、到孤儿院帮忙,收获最大的,不只是被帮助的人,也包括你自己。当你看到对方因为你的出现而绽放微笑,那股心里的暖流,比买任何奢侈品都来得值。帮助别人,其实是在成就自己,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更有幸福感。 这也是为何世上最富有的一些人,像巴菲特、比尔盖茨,最终都选择把大部分财富捐出去。他们明白,钱的价值不只是拿来享受,而是拿来改变别人的人生,从而丰富自己的灵魂。 别误会,不是有钱才可以给予。即使你没有很多金钱,你依然可以“付出”。一句赞美、一个微笑、一句鼓励,这些全都免费,却能创造出巨大回响。你一句温暖的话,可能就是对方这一天最大的亮点。而你从他们的回馈中感受到的满足感,是任何东西都买不到的。 所以,不要小看你所能给出去的。你永远都有东西可以分享,而这些分享往往会将你牵往更富足的内心世界。 原则6:投资在亲情与友情,快乐翻倍 花时间陪伴你真正关心、爱的人。人在临终前,脑海里闪过的,往往不是自己没赚到的那几百万,而是那些熟悉且温暖的脸庞——父母、伴侣、孩子、朋友。 我们在人世的时间其实很短,每人都只是匆匆过客。但,就算只是旅人,我们依然可以选择留下一些美好的痕迹。对我来说,最简单也最实际的方式,就是对你爱的人好一点。 请爸妈吃顿他们喜欢吃的,陪太太去听她爱了20年的歌手演唱会,与老友定期喝茶、吃饭、聊往事。这些看起来很平凡的“人情投资”,其实才是我们华人文化里最珍贵、最踏实的幸福来源。 说真的,如果每个人都愿意好好照顾身边的人,这世界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慈善机构。每个人只要守好自己那小小的圈子,把关心、时间和爱分给值得的人,社会自然就会比现在温暖、美好得多。 所以啊,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来后悔。幸福,其实一直都在你身边,只是你有没有用时间,把它好好捧在手心里。 精明花钱,聪明花时间的实际步骤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这么做: 设定年度预算,清楚列出“体验支出”的比例,刻意增加与家人、朋友的相处时间。 定期举办家庭聚餐或朋友聚会,巩固亲情与友情。 每月至少参加一次义工活动,让生活更有意义。 每年订一个新的学习目标,比如学习新技能、参加比赛或考取文凭,让自己的人生不断进步。 最后,想问问你:你赚到的钱,有多少真正换来了幸福? 让我们不再盲目追求别人眼中的成功,而是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幸福银行”,多往里头存些真正能带给我们快乐的回忆吧!
3月前
5月前
(马六甲22日讯)你有不要穿的衣服吗?还是一些丢了可惜,但自己又不穿的衣服。如果你为这些还有价值,只是穿不到的衣服烦恼,可以选择将这些衣服捐出来,或是送给收集二手衣服的团体,让他们为这些衣服重新赋予生命,在新主人的身上继续发亮。 这期《带你去找爱》引领大家去看看你不要的衣服,却是他人非常需要的物品;所以,大家可以将家里收集起来的二手衣服,当成一份春节的爱送出去! 怡力区州议员林朝雁对《找爱》记者说,二手衣服文化应该大力推广,不论是送衣服的人还是接受衣服的人,彼此都很有福气和福报,绝对不是一件羞耻的事。 林朝雁:送衣给需要者温暖社会 林朝雁是在甲州行动党举办的赠送二手衣服活动上,看到很多有需要的人因为能获得这些衣服而露出笑容,自己也感到非常开心和感动。 她说,亲眼看到几位比较穷苦的父母带着孩子到来,他们对孩子说:“你们在这里选一些喜欢的衣服,我们就当作是新年新衣服。” 她表示,有时候只有在这样的活动上才能明白,在这个社会上真的有着一群连新衣都买不起的家庭,他们有时连三餐都成问题,根本无法多加考虑物质生活的需求。 “在新春佳节来临前赠送二手衣服给有需要的人,能够为社会带来温暖,以其将不要但还完好的衣服丢进垃圾桶,何不选择送给人,在帮助人的同时也很环保。” 买错拿出来做善事 她表示,很多女生往往不小心买多了,也有一些因为网购的货不对版,导致这些衣服不知该如何处理。 “因此,我鼓励大家把这些衣服拿出来做善事,你可以送出来也可以便宜卖给别人,你会从这些举动感受到开心。” 她指出,收到的二手衣服当中,很多都是价格不菲的衣服,甚至连标签还在;所以,现在的二手衣服已经不像“二手”物品了! “其实,友族对二手衣服的接受度比较高,我们也是从他们那里学习到如何让华裔接受二手衣服的观念。”  
9月前
1年前
1年前
某天,一位动物沟通师在社交平台上载了几张带乌龟看兽医的照片与一段文字。她是一个有趣的人,救狗领养猫是平常事,还救过两只收养的乌鸦,其中一只还在家中,给它们取名“Yaya 1”和“Yaya 2”,等它们伤愈之后就会飞走,但是救乌龟还真是第一次看到。 好奇之下就问了她怎么一回事。原来是散步捡到龟。话说她带狗狗到附近公园散步,结果就遇到这只伤龟,于是就一手拉狗,一手抱龟的把它带回家,然后带去兽医诊所。 她猜测这只乌龟应该是被人放生到附近的湖,却感染了细菌,就连坚硬如石的龟壳都有裂痕,可想而知这只龟的命运是多么坎坷。 或许大家身边都会有亲友在一些神诞或节日做放生功德,很多有湖泊的公园都成为放生的地点,乌龟、鱼、小鸟都可以放生。 且不谈这个放生的意义,但是放生方法不对,就会造成千千万万只的受伤龟、鸟、鱼;为了应付放生需求,一个笼子里囚禁几百只鸟或一个袋子里装着几百条鱼,恐怕未放生已经往生。 乌龟从一个地方放生到另一个地方,可能就会如朋友所救的那只乌龟,因为环境与水质的不同,感染细菌,甚至误闯马路,被车辗过,以致龟壳爆裂。幸运如它受到医治,但又有多少只放生龟是龟年鹤寿的? 除了放生,一些原本被当作宠物饲养的乌龟或其他动物,当有一天不再被宠爱,也同样放生到陌生的地方,觉得这些动物都能自立,可以在新环境中生存下来,放生是给它一个更好的将来。 我无法理解“放生”的概念为什么是构建在先擒后放之上,最终得益的是那些贩卖者,受苦的是被放生的动物,而我们真的得到功德了吗? 放生做善事的本意是没有错,但做善事可以有很多方法,让我们的善事做得更有意义,不要再打扰动物界,不要把我们的善念建筑在它们的痛苦之上。   更多文章: 许钦斐/这篇文有16个错别字,你找全了吗? 关丽玲/婉拒与推荐 梁靖芬/编采手记的编采手记 紫盈/如果无法养一只狗 林德成/你还读长文吗?
3年前
4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