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创业

“先打工,创业的事以后再说吧。” “可以升职,但不想太累。” “可以打工,也可以创业,为什么不能都要?” 新一代拒绝升职,管理层因没新血接管而出现断层的状况,近年来并不罕见。当上一代的八九零后一心追求稳定的职位和高薪水时,时下的年轻人却开始摒弃传统的“努力工作,早日升职加薪”思想,而追求更为灵活、自由的生活方式。大部分人选择打工带来的稳定,少数则选择创业,走上了经商之路。也有一部分人,选择了双轨并行,既做打工人,也在为未来的创业梦想铺路。 这几位年轻人,是如何看待打工与创业的抉择,背后的选择动因又是什么? 谢淑欣(Nix):不要老板的烦恼,但要可以活得像老板一样 这是27岁的Nix在经历过一次创业的失败后最深的体悟。曾从事影视工作的她,在疫情期间转型经营手冲咖啡品牌。那段日子,她每天一睁眼就得想今天的促销方案、拍摄内容、客户应对,连最基本的生活作息都被打乱。虽然有小赚几千块,她却因而深知自己缺乏创业者所需的心理素质和高度自律,最终她决定回归打工生活。“创业不能摆烂,但打工可以。”她笑道。对她来说,打工,是一种稳定,也有喘息的空间。 Nix的创业经历,给她带来了深刻的教训,也让她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她不再幻想创业带来的自由与财富,而是认清了自己适合的工作方式。“我发现,我需要被引导与被赋予任务,我能够把被吩咐的工作做得很好,却没办法自主地去做该做的事情,总是一拖再拖。”目前她在一家餐饮店当管理人,享受着比创业更为轻松和安定的工作节奏。打工,给她带来了相对的安全感和稳定收入,虽然不再拥有创业时的高风险,但她也从中获得了不同的成就感。 “打工虽然没有创业的自由,但我甘愿承担薪水范围内的责任,也很满足于现在能活得像老板那样自在。”她说,打工不意味着放弃梦想,而是选择一种更适合自己的方式,稳定地过着每一天的生活。她还在这里遇见了人生中的贵人——现在的老板和老板娘,像父母一样循循善诱,教导她未来生活该如何规划。 苏莉微:我不想升职加薪,只想过得舒心 与Nix类似,23岁的咖啡师苏莉微也选择了稳定的打工生活,而不去追求升职或创业。她对于选择工作的要求并不高,最看重的是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苏莉微曾因前任主管的暴力管理方式而辞职,在经历过那种压抑的环境后,她现在特别珍惜自己当前这份能够保持良好人事关系的工作。对她来说,纵使有更高的薪资,她也不要委屈自己去迎合或承受不必要的压力。 被问到对于未来的计划,苏莉微觉得就算一辈子打工也没关系。身为家里幼女的她受到身边的人的爱护,因此从未急着把买房、买车列入自己的人生清单,以免承受更大的开销负担。 咖啡师忙碌的工作,带给莉微不小的成就感,尤其是当她准备一杯咖啡、端给客人时那份满足感。虽然薪水并不高,但她不觉得缺少动力,也不渴望改变自己的现状。在她看来,能和同事和睦相处、和老板保持良好的沟通,比起其他的一切都重要。她不愿再经历以前那种不断进阶的压力,活在当下,过简单的生活,让她心安。 曾经,莉微也想过休息日去摆个摊,但后来想想还是不让自己那么累,这个创业的想法最终也不了了之。她的选择,代表了那种不急于求成、不追逐外界定义成功的态度。年轻人对于“成功”的定义,早已不再局限于升职加薪或成为老板,而是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与满足感。 刘馨蔚:创业与打工,为什么不两个都要? 26岁的刘馨蔚(Shin)现在的身分颇为特殊而繁杂,她是Sunway Pals的品牌经营者、包装食品品牌的创始人、餐饮业者、内容创作者、占卜师、能量治疗师,甚至是宠物沟通师。她的职业生涯自16岁开始,便与销售紧密相连。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内衣专卖店当销售员,接着她当过神秘顾客(Mystery Shopper)核查商店服务质量,开始锤炼自己的市场嗅觉。 Shin的创业心路历程,与许多年轻人相似——最初的动机或许不是热情,而是生存和发展。“我创业的初衷并非完全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兴趣,而是因为我发现市场的需求,认为有利润空间。要赚钱,才能支持我做更大的事。”她所创立的“RasaWow”蒜米辣椒油,是她最近的创业项目,并取得很好的成绩。与大多数全职创业者不同,Shin并未放弃打工,她在Sunway Pals的品牌经营工作为她提供了稳定的收入,也给了她更多的创业资源与学习机会。 对Shin来说,打工与创业是互补的。打工让她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她的创意项目,而创业则为她带来了自由度和成就感。在她眼中,打工是一个稳定的平台,而创业则是让她实现自由与梦想的途径。“创业的好处是,你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当然挑战也同样巨大。”她强调,创业不仅需要创意和激情,更需要执行力、时间管理和持久的精力。“当老板和打工的心态截然不同,做老板不能懒散,没办法偷懒。”她明白创业的辛苦,虽然创业很累,但它也带来了不可比拟的成就感。 Shin鼓励年轻人可以选择兼顾两者,灵活地平衡工作与创业之间的关系。打工为创业打下资金和经验基础,创业则让职业生涯变得更加丰富有趣。 张紫燕:想过创业,但工作结束之后累得无法再去想创业的事了 张紫燕在毕业后曾是一名药剂师,经过几年的工作,她逐渐意识到自己并不满足于传统的职业生涯。经历过朝九晚五、日复一日的药剂师工作后,她发现自己喜欢自由度更高的工作。张紫燕目前在医疗行业做销售工作,虽然工作很忙,但她享受这种灵活的时间安排和相对较高的薪资待遇。同时,她也曾梦想过创业,并发想过各种创业点子。 “我想过开贝果店、开早餐档、开网红酒吧。”她说,虽然市场上类似的餐饮店不少,但只要能够打卡吸引顾客,生意不一定差。“现在的市场环境,让人感受到创业的自由,但同时也不缺乏挑战。很多创业者看似轻松赚钱,但背后其实要承担很大的责任。”张紫燕虽然有创业的念头,但她清楚意识到,创业并不是单纯的乐趣,而是要直面市场和消费者的变化,需要不断思考如何创新、如何营销。更重要的是,自己是决定公司生死的人,危机处理刻不容缓,不然可能连公司的员工都负担不起了。每每想到这,她都觉得自己还未准备好。 “做老板的责任大,不能放松。”她说,“而且,如果创业失败了,损失的就不仅仅是时间和金钱,还有自己的人脉和信誉。”因此,她暂时还是打工,同时思考如何在未来找到更合适的创业机会。对于张紫燕而言,打工和创业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可以并行的计划。她并不急于成为老板,而是通过工作积累经验和资金,为将来可能的创业计划铺路。 记者后记:选择的背后,其实是认清自己 这几位年轻人的选择虽然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点——她们都在认清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无可否认,现在的她们确实无法预知未来,也曾想过或许年纪再大一点会有不一样的看法,但至少至今为止的选择都是最舒心的决定。 这些年轻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打工”与“创业”的选择之间,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答案。每个人的需求、环境和选择都不同,重要的是理解自己内心的需求,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当选择变得多元,也许,“打工”与“创业”之间,不是非选其一的战争,而是各自精彩的人生练习题。
46分钟前
3天前
7天前
1星期前
2星期前
3星期前
3星期前
4星期前
4星期前
1月前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