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保护

2星期前
1月前
1月前
2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4月前
4月前
4月前
我忘了我买的第一本二手书是哪一本书。我是在去年左右才开始接触二手书的,之前没什么购买二手书的习惯。却有过几次帮朋友在网络上卖书的经验,她们买了一段日子,发现不适合,想转手卖掉。没有盈利,纯粹想为书本找到下一个适合的主人。那两次的经验都是满有趣和快乐的,把书本的所有简介,都写得吸引和细致(但不作假,写的资料都是书本身就有的特质)。其中包括售价和受损程度(这是一定要知道的,还需要附图)等。但这和编辑制作的新书资料卡就不大相似,因为不包括书本的ISBN(国际标准书号)和页数了。(笑) 有趣的是撰写每本书的特点,像是夏宇的那本,它是一本会随着时间而完全变得空白的诗集。而且制作工序繁杂,报废了四五百本。这可以说得上是一本从开本到内页,都是细节的制作。当然书的珍贵,不只是因为它的制作,内容也是一部分。后来我才知道,其实可以在二手书里淘到很多宝,可能会找到很多的经典书籍和一些绝版书。我对“淘宝”的兴致还是没有太大,但并不抗拒二手书。二手书有趣的一点是,可能在这本书身上找到上个人留下的痕迹,也可能或许没有,但可能也就获得一个品味相似的人。 二手书和全新书如何保管也是很重要的事情。记得我告诉过姐姐,因为随身携带的关系,又或是对书本保护的疏忽,我的书边边角角总是容易受损。姐姐就拿着一本书示范正确放置的方式。她把书衣整理好,再小心翼翼地把书衣往下移,直至适合书身的位子,书衣和书身两者都契合,不会出现高低不一的情况。教学示范完毕,她告诉我,这样就可以了。但我的书偶尔依然会受损。我倒也不觉得书的主人没有在用心,只是书确实是容易受损的,需要更细心和周到的照顾。如果当时没有书签在身边,是否可以将书的内页上角往下折,充当书签的作用?这也是可以去思考的一件事。对我来说,内页有折痕也没什么,那可能是一种读过的痕迹。只是还是不大能接受自己对书封的照顾没有做好。 看见书本受损会伤心 雨天会有为雨天设计的各种雨具,其中包括雨伞、雨衣、雨鞋等,这是为了保护人们或是物体,不被雨淋湿。那书是否也会有自己的保护道具呢?有天突发奇想,既然有书签、书腰、书衣,那会不会做一个书袋呢?我知道市面上也会有书袋的出现。但会不会有个可以充分照顾到书本,并且不同尺寸的书袋,适合不同尺寸的书本呢?因为常看见书本受损,总会忍不住伤心一次,可能在书架再度看到那本书的时候,就会伤心第二次。所以书袋的发明和出现,可能也满重要的。以自己而言,我喜欢便利的购买服务或是想当个固定的长期顾客。如果光顾的店家可靠,并且适合自己品味,除了书,书的附件和与书相关的用具也希望能从那里购入。 白色的书封可以简单好看,但也可以轻易就被弄脏。台湾出版的书本和马来西亚出版的书本,有些许的不同,书封纸质好像有分为较为粗面和光滑的。后来参观印刷厂,无意间也发现一本在马来西亚印刷,书封纸质属于粗面质感的,觉得满好看的,就前去询问。但记得朋友曾跟我说,一些摸起来粗面、有质感的书封纸质,其实不知该如何保护,因为感觉过了一段时间就容易损坏。 除了书袋,书本是否需要包裹上一层的透明纸,这也是可以讨论的。有人会觉得书本不需要裹上任何东西,否则就没办法摸到书的质感,或是书的原貌就会被覆盖之类的。但也有人觉得裹上一层透明纸,是为了防止书本遇到液体。很久以前在摆市集的时候,当时天色已暗,不知觉会出现一些飞行的昆虫。后来近处凝视,才看到好几只飞虫停留在书桌耸立的书本上,当时觉得这个情景也仿如“书虫”的场景,还是说,就连“虫”也爱看书?
4月前
4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