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下载App
下载App
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人生

2月前
4月前
5月前
6月前
6月前
吹风机嗡嗡地把热风喷在她发丝上、脸上,她眯着眼,手指拨弄着带有湿意的乌发。昨晚的同一个深夜,她还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恨不得把整本课本吃到肚子里去。现下,日常没了目的,待会、明天、下个月都是空空荡荡的。 她把吹风机放进抽屉里,侧身躺到软软的棉被底下,把头枕在手臂上,叹了口气。 闭上眼,见到今天凌晨5点从床上弹起来的自己,急忙忙地奔向考场,把背下来的词句都吐到纸上。和朋友们顶着大太阳挤到车上,去卡拉OK的途中,窗外所见的哪还有风景,只都是考题。下一幕,在昏暗的小包厢里对着闪亮的屏幕歇斯底里把两年来的压力狠狠地唱出来。 分别时都是一张张笑脸,全是笑声。 她从床上坐起,随手拿了记事本和一支蓝笔,在第一行写下,“兴趣……长处……” 抬头思索了一会,在兴趣栏下悉悉索索地写了一大串。写完了呼口气,嘴角微微地向上扬。接着又准备在“长处”提笔。 望向那两个词,耳边却听见了朋友曾对她说,“你啊,最擅长的就是3分钟热度,什么都会一些,又什么都不精通。 “唱歌你是天天唱,唱来唱去还是会跑调;裁缝你是研究过,也不见得会做衣服。比起这样反反复复,还不如真的找个爱好坚持下去,这样你的人生才有意义。” 在她眼里,她的朋友都有个“主要特质”。要么,就是一直有个兴趣爱好,坚定不移地持续喜欢;要么,就是在某方面特别有天赋,稍稍努力就能有所成就。人生路似乎一目了然,无需多做烦恼。 偏偏,她两样也没有,未来路一片雾霾。 她胡乱地在纸上划了两杠,把笔记本放到床头柜上,又重新关灯,摸黑走到床边躺下。 穿过层层的黑暗,望向窗外微弱昏黄的街灯,伴着蝉鸣的生生息息。她不解,夜深人静,蝉在为谁而鸣。 眨了眨毫无倦意的双眼,庆幸明天的面试是在下午时段,不必神经兮兮地调十几个闹钟,就怕自己起不来。面试的是份早八晚五的客服工作,薪资福利都不错,朋友家人都十分鼓励去尝试。 她妈妈的工作也是早八晚五时段的。可是算上车程、加班,基本上也是天天早出晚归,十年如一日的把全身心都交给公司。饶是如此,每回裁员也还是一番战战兢兢。 一想起自己可能也像妈妈一般,她就全然失去面对未来的勇气。难道人生,就是不断地付出无谓的努力,然后死去吗? 这时,邻房传来弱弱的婴啼,一阵一阵的,像是水中沉溺的呼救。她赶忙推开房门,快步走到父母床边的婴儿床。抱起哭泣的妹妹,另一手抓起旁边半满尚温热的奶瓶,走到客厅。 坐在沙发,把妹妹搂在大腿上,她温柔地拍背安抚,轻轻柔柔地反而不像是对妹妹的爱怜,而是在茫茫大海找到浮木的谨慎。妹妹闭眼满足地一口又一口喝下,吃饱喝足,打了个小嗝,安躺在她胸前就又呼呼大睡了。 有欲求才生烦恼。 望着眼前饿了就哭,吃饱就睡的小生命,丝丝蝉鸣又传入耳里。她想,蝉不为谁而鸣,生生息息是自然。人生不为什么,满满当当,空空荡荡,也是人生。
7月前
8月前
颂钵课总听到很多不同年龄层的当下故事。那天一位27岁女生来上课,不经意地聊到自己还不敢面对“死亡”这类的话题。这个不难明白,生死课题要曾经坐在你隔壁你才有机会正视它,否则都是远视甚至斜视。而她身边正好坐着一位姐姐,对生死有具体经历的同学。对至亲骤逝仍心有余悸,说起还是流泪。两人互相对望,在我眼里仿佛是两个不同时空在对望。 以前的时空和以后的时空。 我跟27岁说,我在你这个年龄也是像住在“无菌乐园”,人生际遇有个天生保护罩,很多跟人性、生死攸关的课题没有来到我身边。抱着极度美好的视角看出去这个世界没有问题,但请不要要求世界跟你一样无菌美好,否则你会有更多伤痕。活着的配套就是生老病死的大概,生住异灭的变化,生不一定生快乐,灭不一定指死亡,快乐和平静都在变化里面,祸福相依,上山下山都有时。这些都是真相,不是悲观才这么看,悲观乐观看出去都是一样的。只要我们不在顺境里忘记这个大概,抓紧逆境时好好认识这个真相,基本上我们看到的美好会更真实,不是纯粹我们的滤镜影射出那一厢情愿的美化。 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不完美的经历是和不完美的世界结合的桥樑,然后你可以用最真的自己面对世界的真相。一切共融存在,互相需要。 课堂上的姐姐开始感叹人生阅历已经磨蚀了自己的纯真,看27岁有种回不去的纯真了。我想纯真在这里就是那种入世未深,可以把人事物解读得跟自己一样无菌的状态。然后当你走过生命际遇的无情,就会发现原来自己只是世间不幸的无可厚非,非幸运儿,非例外者,只能是幸存者。因此,世界确认很有菌,而自己也确认有菌,美好的单纯因此宣告死亡。 如果“单纯”是如此定义,那么“天真有邪”真的很好。 给27岁的自己: 一、不要要求世界跟你一样,你要认识内在的自己,世界跟你一样不完美。 二、“我幸福了”这件事不是给大家看到了自己也觉得到了的。 三、没有最好的选择,只有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每个选择都有代价,包括最好的选择。 四、“我是受害者”和“我不值得”,逆境后永远提醒自己不掉入这两种心态的圈套。再坏的经验你也受惠了,再烂的剧本到手,上天还是看得起你才要你演下去的。 五、无论剧本多烂,请做一个好的角色。 六、你有足够的成熟度让别人与你在共同的空间里自由表达他自己,不要凡事都跟自己的自信和存在价值挂钩,因为只有你自己在意。 七、再刻骨铭心也是自己心里的一场戏,大剧场还是小剧场也有散场时。散场后心里的戏会像电影海报般褪色。当你看到旧海报你会觉得是那是自己上一辈子演过的戏一样,当下角色场景都完全不同了。所以散场时请允许自己好汉一条走出戏院。 其实要写还是可以有很多,只怪人生没什么说明书。实战比理论真的重要太多,会真正内化的只有实战。   更多文章: May子/节哀与顺变 May子/他乡的故事——释迦坡 May子/快餐鸡 May子/不想念很好
9月前
周末到大山脚去看赵少杰的“你忘了把雨声带走”装置艺术展。展览很深情,看完心里突然也充塞了对父母的想念。 少杰将展览献给他疫情期间离世的父母,展览物件是父母和家里的生活物品。寓意最深刻的一件展品,是他用父母旧衣服剪开绑结成的大圆地毯。随着雨声在展场木板楼上滴滴答答,听他述说父母生前的故事和展览缘由,明白了他想借由装置艺术形态,让观众踏入另一个时空,感受充满诗意与记忆的空间,看见新村人的生活面貌。 “随着居住在新村一代人老去,他们的屋子也跟着老旧败坏。这是一个关于居住在新村里几十年的记忆,新村老屋破旧的窘迫生活,屋内总是带有一股挥之不去的霉味,离世的父母生前最害怕下雨天,因为老旧的锌板屋顶,有永远修不完的坑坑洞洞,每逢大雨来临,雨水窜入屋内的各个角落,水桶承接滴滴答答的雨珠。”场刊的前言,记录了这一段。 一件件排列整齐,分成不同主题摆放的旧物,都是他和父母相处的时光。展览若有延续或更大空间,他甚至想把家里的摩托和床都搬到现场。他形容得极好:旧物是一个思念的漩涡,一旦陷入就会不停地旋转…… 回想自己和父母相处的时光,生活中也有不少雷同展览里的物件,它曾经散落在木屋老家各角落,是母亲和家人的人生轨迹,它如此平凡,如此琐碎,却涵盖了一个家庭的时代和意义。 用橡皮圈绑紧的已付水电费单、不舍得丢但已经看不到影像的VHS录影带、从泰国合艾市场买回来多年却从来舍不得使用的搪瓷碗层、一年才用上一次的铜制老火锅锅具、几副旧眼镜等等。尾随的还有那些散不去的气味。那是一瓶瓶没用完,但未丢弃的驱风油,正骨水,青草油、黄药水…… 当木屋变成砖屋,这些老东西渐渐的被遗落被遗忘,没有人在乎它去了哪里,最后只剩下一些老照片和几件衣物作为思念。 豁达的人会说,人生啊,没有什么是带得走的,最后留下的仅仅是思念。如果被问起:人生走到终点前,你最想让大家记得的是什么?我会说,记得我们相处的时光就好。也请别把我的书我的衣服我的用品扔掉。   更多文章: 张丽珠/好糕兴 张丽珠/莫忘影中人 张丽珠/为你种树 张丽珠/煎饼人生 张丽珠/​走错路
10月前
10月前
12月前
总是要逃离出去往前走。家里挂着大幅的祖父祖母遗像,潮湿的共用厨房,第二天早晨地上必留有老鼠粪。听说以前祖父是抽鸦片的,已经二十几年前的事,为什么空气中依旧像是腻着这种腐败的气味,屋里开了灯仍是暗的感觉。 我喜欢外头的世界。二十来岁去到五星级的酒店开会,那踩上去的地毯真温柔,吸去了所有的脚步声。里面光线柔和,只觉那是光明的世界与未来。 走在星岛的乌节路,高尚品牌的店铺一列列,行走在这样的街道,那风可以把自己吹得很时尚。 首次乘坐飞机时,机舱里的空务人员给你礼貌的颔首微笑,她们优雅的举止,轻声细语,大城市的人都当如此,不是么? 我这里是小城市,还没进展到一等一的规模与人文。 城市的反义词应该是乡村,但那时我不明白,同学乘校车回家的住处,都是较远的古来新村、地南新村、等等其他新村。怎么不说是乡村呢?生性好奇心不重,或许新村就是新建立的村子。 不喜后巷。听说更早的年代挑粪的人都行走后巷,而后巷的墙都是破落斑驳。前门店的五脚基却是干净体面得多。 总感觉自己离此地越远的世界越干净明亮。 我要寻找那很轻的风 而现在为什么人都走回来。快结婚的人找着破落的一片墙拍婚纱照,那堵墙就是在“倾城之恋”天荒地老就只剩的那堵墙。都炸完了,塌完了,新人依旧要完婚。 我记忆中也有塌了楼的一堵墙。我家就在学校旁边,这老家的墙倾斜了一段日子无法重修,上上下下几家人与我家都忙着搬迁撤离,空了数月后就塌了,留下一堵前面的墙。在校园内我抬首看,就在墙上端留了一副父母结婚时人家送来的牌匾,绣了什么字我不晓得,记得下面有一对鸳鸯。我回去没告诉家人。若用鸳鸯说成语,我只记得是苦命鸳鸯。 成长岁月里没有战争没有饥荒,是可以生存却不知道如何生存。每次看到灾难片电影,就想当事者只有一个目标——要想办法活下来,只求生存,不必想东想西。 往前的路有多少选择又难选择,选择题有时是A或B,有时是ABCD,这样的选择题也太难了啊!然后有时是对对错错,有时是错对错错,像小时候走的蛇棋,对了上几级,错了又被蛇滑下来,这狡猾的蛇从创世纪至今未死。 外面物质世界越来越繁华,里面的灵魂越来越飘荡,那里是灵魂的落脚处。 那天听阿豪在大都市上班,路途来回需3句钟,我数一数,若是这样子从年轻作到老,算个30年,累计在车龙里的时间也有五、六年。天啊,这活的牢也要守这么多年。往回走的人,时间竟然可以多出五、六年,年终花红都拿不了这么多。 不知为什么,现在很喜欢那些年轻人往回走。阿哲眉清目秀,制作一系列的新村节目,在河边海边的小镇,还有离市区不太远的新村,说着一个又一个往回走的人,没有发大财的梦,都在用着心做事做人。 名人老了也往回走。喜欢听见蒋勋去到一个名叫池上的小镇,那里有一大片的稻田。他的住所铁栏杆外,随时有人送来一袋瓜果挂着。看着透过树叶照射下来的阳光,蒋先生用他宁静的生活来研究美学。 现在我喜欢走在后巷,两排背对背店面之间的后巷,永远是那么的凉快,因为东照西照都照不到,只在中午稍有阳光。店前门太忙,店上面挂着正式的招牌,而后巷有涂鸦,有厨房员工从后门出来透口气抽个烟,墙上墙角也有植物攀藤,后巷有种松懈感。 那光亮的大都市,到处光鲜的名牌,高端科技的先进,往前走的物质都是很有分量的重。我要寻找那很轻的风,要寻找那看不见的……要往回走。 后来才知,那建得不那么整齐与规则的新村屋子,原来是南洋历史戒严时重要的一段。不再热衷行走那些巨大的商业中心,那门的入口处有如张大的口。 往回走的人,有的去到农耕,有的经营小店继续其传统,拒绝了塞车堵车的日子,拒绝滔滔浊流的车流人流潮流。思考人生是那么重要,往回走的路,在寻找往回走要如何往前。
12月前
1年前
你有多久没好好休息,静静地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了?还记得好几年前,访问过一群二三十岁左右的室内设计师,两三位朋友一起放弃了稳定的上班族生活,共同创业投入文创领域,自己设计产品贩卖。 依稀记得其中一位受访者说,之前工作收入虽稳定,却很常在赶工,没时间好好休息,创业后尽管收入不如从前,还需接一些设计工作来帮补文创事业,但开心得多。 我常常思考,人类生存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少年时期,总会想像长大后的自己是个怎样的人,甚至期待能成为具备影响力的人,年少时追求的是梦想,梦想就是生存的意义。 随着年龄渐长,人生阅历变多,经历挫折后,才发现无法事事如愿,有些事情不是尽力了,就可以得偿所愿,不管是事业、友情,抑或爱情皆如是,尤其经历生离死别,重要的人离开自己生命之后,难免再次反思人生,这时候梦想也许变得不再重要,也不执着于名利,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安宁,可以的话,只希望能活得开心健康。 但,开心这两个字说来简单,执行起来却一点都不容易,怎样才能活得开心,对某些人来说,已经是一道需要花时间探索的难题,加上现实生活的压力及社会刻板印象,要能够心无旁骛地忠于内心声音,不受外界干扰,单纯追求快乐,试问有多少人可以真正办到? 生命就是不断在理想和现实间挣扎与妥协的过程,尽管不容易,不过仍要继续,幸运的话,可能可以提早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幸运的话,或许一辈子都在徘徊中度过,直到心跳停止的那一刻。 然而,这就是生命的有趣之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人生意义不可能完全相同,而且不同年龄阶段,随着阅历的提升,心态和对于想追求的事物也会有所转变。 有这样形容人生的一句话,“一口咖啡,一口甜甜圈,苦乐参半,乃人生滋味。”还有一句话这样说,“完整的人生应该五味杂陈,且不排除遍体鳞伤。” 人生本来就是由不同滋味堆叠而成,不管经历是好是坏,总能从中得到什么,好的经历让我们感到幸福快乐,坏的经历即便带来痛苦,却是一次次灵性成长的契机,就把它当成是滋养人生的有机肥料好了。 或许我们都该当地球是游乐场,大胆地去探索和体验各种可能,不要因为害怕受伤或失败,继续受困于沮丧和失意中,错失了令自己开心的机会,就算是受伤或失败了,也知道什么才最适合自己。 Never try never know,愿大家都能忠于自己,找到属于本身的人生意义,开心健康地生活下去。   更多文章: 李依芳/月球任务 林德成/长者内心需要一份踏实 袁博文/浴室“笨”装备,救命! 林芷桑/你是不是“压力山大”? 张露华/浪浪的守护者 许钦斐/布告栏
1年前
1年前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