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都会观点

发布: 2:20pm 26/11/2025

水灾

雨季

说亮话

水灾

雨季

说亮话

陈诗蕙 · 每当下雨,就有居民睡不着……

作者:陈诗蕙(本报记者)

雪隆日前连下超过24小时的长命雨,多个地区发生、土崩与树倒事故,就连各大路段交通也因积水而行驶缓慢,加剧上下班时段的塞车窘况。

尽管那期间的雨势,曾短暂减弱或停歇,但也因为时大时小而引起部分地区,尤其是水灾黑区居民的忧虑,还记得翻阅社交媒体时,许多居民半夜担心得睡不着觉,不断查看雨势与积水情况。

ADVERTISEMENT

其中,2021年曾面临大水灾的沙亚南太子园居民相信更不好过,那时的阴影挥之不去,在连绵雨势来袭时更难以睡上好觉,甚至赶紧将车辆移到安全的地方。

那场超长长命雨,下了超过一天,社交媒体布满下雨的照片,也有不少网民纷纷询问各区居民可安好,足见对雪隆地区的防洪毫无信心。

尽管政府近年来不断提出各类治水计划,包括加固河堤、提升水闸系统与扩大滞洪池容量等,但在每一次长命雨来临时,民众最先浮现的依旧是“会不会又淹水?”、“政府准备好了吗?”等疑问。治水工程缓慢、规划不够前瞻,加上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频率增加,使这种不安的情绪在社区间不断累积。

这场雨也暴露出城市基础建设的脆弱。多个主要道路出现积水,其中一些地点甚至只是中等雨量也会形成浅层水灾,足见排水系统早已不堪重负。更糟的是,一些地区的沟渠年久失修、杂物堆积,逢雨必灾,让原本能迅速排走的雨水一时之间无处可,还有部分发展项目大规模清理土地、破坏原有植被,也使到雨水更快涌入低洼地带,进一步加深水患风险。

在社交媒体上,也能看到许多居民实时回报自身情况,有人拍下自家前门水位不停上涨的画面,有人叮嘱邻里把车移到高处,也有人半开玩笑地说“雪州一年比一年像威尼斯”;但玩笑背后,是公众对政府应对灾害能力的质疑。毕竟,每逢水灾,受苦的永远是居民。

近年来的“百年一遇”大雨几乎变成“每两三年就来一次”,意味着雨量模式已经改变,而我们的城市排水系统、土地规划条例与跨部门灾害应对皆需全面升级。

长命雨终会过去,但留下的焦虑却不会那么快消散。每一次风雨夜,居民不敢入睡、守着窗外水位的画面,都提醒着雪隆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来提升“抗雨能力”。毕竟,安全感不是口号,而是要让人民在听见雨声时,能够安心入睡,而不是惊醒叹息:“又要淹了吗?”。

大都会-说亮话/每当下雨,就有居民睡不着....../陈诗蕙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