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发布: 10:21am 24/11/2025

台湾收纳教主

遗物整理

台湾收纳教主

遗物整理

整理遗物也整理心情  廖心筠 : 留下的才是最重要

(大都会)本报活动,廖心筠演讲/7图
有“台湾收纳教主”之称的廖心筠是于星期六(23日)在吉隆坡富贵生命馆进行“从断舍离,遗物整理,才知道人生要的是甚么!”的讲座。

(大都会)本报活动,廖心筠演讲/7图

(大都会)本报活动,廖心筠演讲/7图

ADVERTISEMENT

(吉隆坡23日讯)有“”之称的廖心筠表示,收纳亡者遗物的同时,其实也是整理在世者的心情。不是看你丢掉了什么,而是看我们留下了什么。

她说,明天先到还是无常先到,人永远不会知道。但我们可以在拥有自主能力的时候,好好整顿物品的去留,过来得及的人生。

本报联办遗物整理讲座

她是于昨午在吉隆坡富贵生命馆一场题为“从断舍离,遗物整理,才知道人生要的是甚么!”的讲座中,如是表示。这场讲座是星洲日报《活力副刊》与富贵集团共同策划的“生命咖啡馆”系列之一。本场讲座也和城邦出版集团联办。

廖心筠是台湾第一位“到府整理师”,从事到府收纳服务至今,已成功帮助几千个家庭克服囤积、改善彼此关系。她也是华人第一位“遗物整理师”。

她说,面对遗物整理,更重要的是生前整理。

多年来协助家属整理遗物的过程中,她体会到“收纳亡者遗物的同时,其实也是整理在世者的心情”。看到亲人们拿起每一样物品,总是难过地痛哭,因为这在在显示“我已经失去他了”、“我再也看不到这个东西的所有人了”,甚至很怕丢了这样东西,就丢了与他最后的回忆、最后的连结。但是遗物整理,不是看你丢掉了什么,而是看我们留下了什么。

(大都会)本报活动,廖心筠演讲/7图 (大都会)本报活动,廖心筠演讲/7图
囤积物品最令人遗憾

“每次整理遗物的时候,总会有一种感觉,好像我丢了这个人一辈子的累积。不管当时他有多喜欢、多么常用,甚至只是囤积的物品,在离开的时候,没有一样东西带得走,甚至有些舍不得用的名牌包、珍贵的宝贝,商品吊牌都还在,但主人却再也没有机会使用,这些都让我觉得很遗憾。”

廖心筠曾帮一位80岁的老奶奶整理衣橱,这是她遇过年纪最大也最有学习力的长辈。她们一起清理衣橱深处时,发现一个包著毛衣的罐子,老奶奶哭著说,“这件毛衣是我买给妈妈的礼物,她已经过世很久了,我一直找不到这件衣服。”而毛衣里的罐子,有妈妈为她存下的零钱,是母亲最后的礼物。这一刻,让廖心筠深深体会到身为收纳整理师的意义与价值。

她说,长辈死后,子女通常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没有悔恨与自责,不断要求我找出值钱物品。这时候我都会想,如果爸爸妈妈辛苦地把孩子拉拔长大,最后却没有任何情感甚至回忆,孩子只在乎钱,真的是非常讽刺。另外一种是在整理遗物的过程中,想起父母的养育之恩,觉得对不起爸爸妈妈,怎么让他一个人在这里生病离开,甚至产生抛弃父母的罪恶感。

当下就开始做生前整理

“让我觉得最难过的不是人,而是动物,因为真正陪伴亡者到最后的,常常都是他养的宠物。很多时候现场吵成一团,但回过头来看到有只狗狗,只是静静坐在床边等待主人回来,形成很大的落差,让人不胜唏嘘。”

她说,整理遗物是件令人心痛、难以面对的事,所以不要到死了才整理,你爱的人承受不起。无常来得特别快,人生有太多来不及就挥手再见,因此当下就开始做生前整理,在活著的时候,把每一样东西安顿好,留下你认为真正珍贵的东西,才是对家人最大的帮助。

(大都会)本报活动,廖心筠演讲/7图
廖心筠演讲会现场。
(大都会)本报活动,廖心筠演讲/7图
廖心筠(第一排左八)演讲完后和现场观众合影。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