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医生教你防糖尿病并发症 控好血糖防器官损伤



(八打灵再也23日讯)2025年最后一场《医识力》论坛昨日举行,邀来4名专科医生深入探讨糖尿病与各类并发症的关联。论坛吸引330名线上观众及220名现场观众,共550人聆听,大家一同掌握关于糖尿病与并发症的健康知识。
上述主题为“糖尿病‘四’面埋伏——别让沉默并发症偷走你的健康”的论坛,是由星洲日报举办,Sunway Medical Centre Damansara赞助,昨午在八打灵再也总社B2礼堂展开。
ADVERTISEMENT

主讲的4名专科医生分别是普通及上消化道外科顾问郑思琪、肾脏内科顾问张贻文、泌尿外科顾问杨维轩及眼科顾问杨铭贤,他们从肝脏、肾脏、泌尿及眼部健康等角度出发,全面解析糖尿病与并发症之间的密切关系;中西医结合顾问林仁吉医生担任论坛主持人。
论坛开始前,赞助商Sunway Medical Centre Damansara为100名出席者提供基础健康检查服务,包括血压、血糖、胆固醇、尿酸及心脏检测。

郑思琪:脂肪肝增心脏病中风几率
郑思琪指出,脂肪肝的主要问题在于它可能形成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而且一旦有了脂肪肝,还会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病发的几率。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一定要重视和治疗脂肪肝,因为它与许多其他疾病息息相关。”
她指出,代谢性脂肪肝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普遍,因此呼吁大家从生活习惯改变,少吃蛋糖、少摄入碳水化合物、减少加工食品,并且一定要定时运动。
“只有定时运动,再加上生活习惯的改变,才能从永久性解决或预防脂肪肝问题。”
她补充,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能需要药物甚至手术治疗,但她仍呼吁大家从源头做起,预防胜于治疗。

张贻文:糖尿病肾病变早期症状不明显
张贻文指出,糖尿病肾病变是一种因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水平造成的肾脏损害而引起的疾病,如果治疗不当,可能会导致肾衰竭。
他说,在糖尿病肾病变症状方面,早期可能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而常见症状包括尿液中含有蛋白质、腿脚肿胀、疲劳、恶心和排尿模式改变。
他表示,糖尿病肾病变的诊断包括临床评估、尿蛋白检测、肾功能血液检测、影像学检查,有时还包括肾脏切片检查。而糖尿病肾病变的治疗则包括使用药物控制血糖和血压、减重、改变生活方式、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及在严重情况下进行透析、肾脏移植。
他说,糖尿病肾病变是可以预防,包括有效控制糖尿病、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监测肾功能。
他指出,虽然早期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但晚期糖尿病肾病变通常是不可逆转的。
他也说,糖尿病患者应至少每年监测一次肾功能,如血糖、血压控制不佳或有肾病风险因素,则应更频繁地监测(每3到6个月)。

杨维轩:影响泌尿系统
杨维轩表示,糖尿病因为血糖高,常常会从泌尿方面引起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造成一些泌尿的症状,最常见的就是频尿、夜尿,因为神经线的控制和协调已经失控,所以会造成这样的症状。
他表示,第二常见问题是尿路感染,这是很普遍的情况,因为尿里含有血糖。如果排尿排不清洁(不完全),排尿功能出现障碍时,会造成很严重的尿道感染。
他说,第三常见的问题还包括神经性的膀胱,也就是因为神经线受损,导致膀胱无法正常控制,造成有些人不能顺利排尿,或是尿很多却感觉不到,而最严重的就是会导致不能排尿,膀胱完全失去功能,需要使用导尿管。
他说,第四个常见的问题是糖尿病会影响血管和神经,从而会引起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最后,糖尿病也会造成肾脏功能方面的障碍。
他指出,如果在早期就把血糖控制好,这些症状通常可以控制,如果病症已很严重,神经线受损太严重,有些症状就可能无法挽回,只能接受治疗,也可能不能根治。

杨铭贤:视网膜病变须及时治疗
杨铭贤说,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需要重视,因为它是糖尿病最普遍会被影响到的眼疾,另一个原因则是它在初期时没有症状。
“如果我们没能在‘黄金时期’给予建议或治疗,它(病情)会变成更严重。”
他说,在病情更严重时,虽然仍可以治疗,但治疗方法会比较侵入性,可能需要眼睛打针、眼睛激光治疗或进行手术,所以,希望尽量避免让病情发展到那样的程度。
“虽然到了上述程度,但还是可以逆转,通常必须接受较为侵入性的治疗。所以,要尽早检查,这样我们才能在病变还处于非常初期的时候发现变化,并给予适当的建议和治疗。”

民众踊跃出席健康论坛,认真听讲。(陈启基摄)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