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诗蕙 | 搞好公交,不应再是口号


待启用的 LRT3(轻快铁沙亚南线)从原定的9月30日推迟至12月31日,让巴生一带的居民倍感失望。
本已引颈期盼的公共交通,如今无法如期行驶,不仅打击了民众对政府的信心,也让每日受困于交通的上班族再度陷入无奈。
ADVERTISEMENT
以实达阿南居民为例,过去早上7时许出门尚能顺利通行,如今却必须在清晨6时许就从家中赶出,只为避开日益严重的塞车。
新巴生河流域大道(NKVE )的车流量逐年增加,再加上汽油补贴持续存在,人人都更倾向开车,进一步加剧交通负担。
原本应该成为替代方案的公共交通,却因为屡屡出状况而让人提不起信心,形成恶性循环。
事实上,我们的公共交通问题并非一天形成。
从屡次故障的轻快铁格拉那再也线,到三不五时延误的捷运,再到高峰时段月台人潮挤得水泄不通,许多通勤族每天为了准时上下班焦虑万分,甚至体验过“为了搭车而流泪”的狼狈。
政府屡次承诺提升服务,但实际改善速度缓慢,使人民对公共交通体系产生深深的不信任感。
除了交通工具本身的问题,道路管理同样令人担忧。
政府多次强调要严抓超载罗里的问题,举国上下都拍手称快,毕竟超载罗里不仅造成交通阻塞,更是其他道路使用者的潜在杀手。
然而,口号喊得山响,执法却迟迟不见踪影。我们很少在大道上看到陆路交通局人员进行检查,执法空洞化,使这些“铁怪兽”继续横行,危害道路安全。
最令人心寒的是,一些决策者口头上高喊改革,底下的执行单位却缺乏行动力。
政策层层传下,但落实却层层失守,最终让人民看见的只是空洞的承诺与日渐恶化的交通环境。久而久之,人民对政府的信赖被一次次消磨,只剩苦涩的无奈。
我们希望政府在推出任何大型交通计划时,都能秉持严谨、透明与负责的态度。
公共交通不是口号,而是关系民生、安全与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
请务必加快改善公共交通服务、提升系统稳定性,让人民敢于依赖公交,同时加强道路执法,严格取缔超载罗里及各种违法行为,恢复道路秩序,保护所有道路使用者的生命与财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