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宗求同 | 被视为“地头神”“镇村之神” 顺天宫 丹村人精神寄托



还未有“新村”概念以前,顺天宫的香火已随先辈迁徙落户在马来亚半岛,从加厘岛到峇都劳勿,接着在紧急法令时期随村民一起迁入丹绒士拔新村。
对村民而言,顺天宫不仅是一处祭拜场所,而是跨越年代的精神依靠。无论节庆、喜事或灾年,庙宇始终陪伴在旁,形成一种与生活难以分开的情感连结,让迁居的新村人在陌生的土地上找到依托。
ADVERTISEMENT
也因如此,村民视顺天宫铁元帅为丹绒士拔的“地头神”和“镇村之神”,尤其顺天宫与村民共同经历动荡与平安,成为守护新村的象征。
顺天宫的存在,不只是信仰传统,更是一条紧扣着丹村集体记忆与命运的精神轴线。

林钦荣:最早可追溯至加厘岛
顺天宫主席拿督林钦荣接受《异宗求同》专访时指出,如今扎根丹绒士拔的顺天宫,香火虽源自峇都劳勿(Batu Laut),但其最早的起点,其实可以追溯至更早的加厘岛。
他说,无论从史迹或口述传统来看,顺天宫已有百年以上历史。

他回忆,自己小时候在峇都拉勿生活,40年代就经常见到非常精彩的酬神戏。
“直到1950年紧急法令期间,英殖民政府将附近居民迁往丹绒士拔新村,顺天宫也随村民一同迁到新村。那时庙宇是木板屋结构,直到1965年才重建。”

他不讳言,顺天宫成为村民心中的“地头神”或“镇村守护神”,象征着先辈迁村以来共同的精神寄托。
林钦荣指出,顺天宫最为人啧啧称奇的故事,来自513事件,当时候外头动荡、吉隆坡戒严,但丹绒士拔新村却奇迹般平安无事。

友族警员曾目睹“黑脸将军”
他说,一名老一辈的友族警员告诉村民,说他在深夜巡逻时时目睹到一名身材魁梧的黑脸将军,手握斧头站在村口,令人望而生畏,令外来者不敢靠近。
“因此,村民深信,那是铁元帅显灵守护丹村,使新村得以在风雨中保持安宁。”
他也说,另一段深植村民记忆的事件,则是1999年“立百病毒”爆发之时,当时距离丹绒士拔不远的森州武吉不兰律与雪邦县的双溪比力猪场群体感染。
“然而,作为雪州最大养猪区的丹绒士拔,本应难以幸免,却最终丝毫未受影响。”


他直言,许多村民视之为铁元帅的庇佑,让丹村再一次逃过劫难。
顺天宫每年最盛大的活动,是农历三月十八铁元帅千秋宝诞,其庙庆长达22天,从潮州戏、福建戏到夜市档口,整座新村普天同庆,并都沉浸在浓厚的庆典气氛中,宛如过年!

沈顺源:22天庙庆热闹非凡
乩童沈顺源指出,过去因善信太多,大家都要酬谢神恩,因此曾庆祝长达28天甚至30天,后来才调整为22天。
他说,正日当天更是热闹非凡,从凌晨便开始祭拜,村内大小几乎全体参与。
“外坡与新加坡善信也常包巴士前来,顺天宫的香火影响远超新村本地。”

铁元帅是沿海居民守护神
沈顺源指出,顺天宫供奉的铁元帅,据闻源自诏安、漳浦一带的沿海,是一位勇猛的将军,获得百姓的爱戴,目前在南洋西马半岛和泰国沿海都有供奉铁元帅,是沿海居民的重要守护神。
他强调,铁元帅向村民传达的教诲朴素却深刻,便是要“以善为主,多做善事”。
他说,该宫除了庆祝铁元帅圣诞,也会在每年元宵节(正月十四、十五),让善信求福品与糕品祭拜。
他不讳言,在顺天宫的大日子里,村民总是自动自发前来协助,无需通知,也无须动员。


19理事承接守护庙宇
“庙务理事会共有19名理事,全部来自本村,世代承接着守护庙宇与社区的使命。”
沈顺源指出,该宫过去每3年一度的游神活动,因为疫情而暂缓,未来不排除重新复办。
他说,顺天宫如今也盼望,未来能将现由其保管的“顺天宫多元化广场”正式拨作庙地,让庙宇发展空间更宽敞。目前庙地约四千平方尺,已略显不足。


戴子咏:贯彻铁元帅多行善事教诲
丹绒士拔新村管委会主席兼秘书戴子咏表示,顺天宫不仅是当地村民的信仰依托,也积极投身慈善和教育事业,贯彻铁元帅“多行善事”的教诲。
他说,顺天宫多年来都办慈善活动,包括提供贫困者生活支助和医药支助,也会在每年农历新年前施赠贫老。

他指出,顺天宫也会每年颁发学生奖励金与助学金,而且有需要支助的大学生若,也能获得该宫教育资助。
“在丹绒士拔,顺天宫的作用已超越宗教范围,不但守着信仰,也长期为村民的生活与社区发展提供支撑。”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