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的人 | “金毛鬼仔”中元庆典满场飞 郭燕美奔波街区筹款




农历七月,“金毛鬼仔”最忙碌。这时节,槟城庆赞中元普度的一些街区,总见一金发女子的身影。她顶着一头卷发,在庆典的联欢晚宴上灵巧如燕,满场飞。
ADVERTISEMENT
如果桌上出现盛着蒜米配辣椒酱的小碟子,这就意味:她来了!但她不总是在座上,而是跟一行人捧着筹款箱逐桌去。转眼,她又已经站到了台上。

她是“有故事的人”——槟州中元联合会街区拜访主任郭燕美(59岁)。中元节是她最忙碌的季节。下班后,她扮美美,开着小小的面包车出发到街区的联欢晚宴,无论市区或郊外,餐厅酒楼还是偏僻的神坛,都有她的足迹。三十年来,她练就了“人肉地图”的能耐,导航也找不到的定位,只要跟着她,就能到达目的地。
因为总在鬼门开的时候出现,所以她被街坊戏称为“鬼仔”;而“金毛”的外号则源自那头夺目的发色。
她说自己不曾染过金色,只是第一次染头发(深褐色)以后,染色剂褪去,竟变作了金发。她的头发从小就是黑色偏褐,曾染过不同深浅的褐色,还有红色。最想尝试的是青色。然而,她最常以深褐色或金发的形象示人。对她来说,打扮不只是自娱自乐,也是一种礼貌。

她不时变换的发色给人留下充满生命力的印象,然而,她生命的内在动力远不止于此,而是源自一个强烈的动机。
曾为学校义唱筹获8000
槟城的大小街区有个传统,就是在中元普度庆典举办的宴会,现场为州内华校或慈善机构筹款。中元联合会作为一个联合组织,负责集合各街区捐款,然后转交给受惠单位。郭燕美的工作就是处理这些事。
有时为了冲刺筹款,她会上台唱歌,而最令她津津乐道的辉煌纪录,就是她曾为一所学校义唱,即筹到了8000令吉。

别看她身型娇小,只要抓起麦克风,便即刻展现不凡的气势。在这个岗位上,经常需要临场应变。有时碰到不熟悉流程的主办方,她毫不犹豫临阵上场,一下子就把事情安排好,接着就当起主持人炒热气氛,吁请大家捐款,甚至还要献唱。做这些事,她一分钱也不收。
“要人捐款,我有自己的办法!我不会讲历史故事,但我知道大家听了什么高兴!”

开心被赋予责任不计较酬劳
被劝酒是必不可免的事,但她总能靠着歌声来“交易”,持守喝酒不超过两杯的原则。她善于交际,总能瞬间融入街区街坊。中元联合会跟各街区之间的合作绝非一年一次的例行公事而已,平常的联谊也很重要。
所以,她不只是“鬼门开”的时候才露面而已。她是一名高楼住宅管理员,一年到头,她得利用下班后的时间,或者假期,拜访槟岛超过200个街区和神坛组织,跟组织负责人交陪,更新资料。
她因为被赋予责任而感到开心,从不计较有没有酬劳。这些年来,她见证街区、中元联合会和社会大众是如何同心协力,为多所华校成功筹募发展及迁建校基金。
虽然,她没有立下捐款百万的功绩,却为公益和华教发展,献出了小人物不可或缺的力量。看到一栋栋育人之所拔地而起,造福无数学子,让她更有干劲。

爱唱歌误打误撞踏上公益之路
如果说她走上公益之路是因为怀抱伟大的理想,未免矫饰。实际上,她只是因为一个强烈的动机,才误打误撞走上这条路。这动机很纯粹,就是爱唱歌。
“刚离婚的那段日子,我每天过得浑浑噩噩,不知道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

1996年,她阅报得知中元联合会歌唱班正在招生。这消息瞬间重燃了她对生活的一丝热情,于是就加入该会,随后开启了拜访街区的工作。
这些年,她担任过康乐组和妇女组主任,也一度离开,后来再重返组织服务。2023年该会新设“拜访主任”一职,委任郭燕美担任至今。
这段历程,为她提供了舞台,逐渐从一段令人窒息的婚姻中解困,由此展开一趟追寻自我的旅程。
来自保守家庭 明星梦受阻
也许是人如其名。郭燕美从小就是个爱燕语呢喃的女孩,一天到晚唱不停,冲凉的时候唱、洗碗盘也唱、煮饭、扫地、倒垃圾,无时无刻都在唱。歌声天天如燕子般,掠过邻里的屋檐。
“起初我还觉得纳闷,怎么自己在不在家邻居都一清二楚。后来才知,原来他们是靠歌声来猜的!”
谈起这段过往,她忍不住羞涩地笑了起来,自嘲当时真的好幼稚。她曾经怀抱明星梦,却因为来自一个思想守旧的家庭,面对重重阻力。
她自认是个五音不全的人,尽管如此,她还是到处参加歌唱班、拜师学习,不放弃练好唱功的机会,还因为偷偷跑去学唱歌被父亲发现,挨了一顿痛打。父亲白天在建筑工地做工,晚上在家中为病人看诊,她对中医感兴趣,但父亲传男不传女,她只能躲在旁边偷偷看、悄悄学。
她也常跑到戏棚去看福建戏,却毫不关心剧情,因为她的目的是学习发音,唱好福建歌曲。
她曾经上过口才、司仪课程,但这些练习总让她感到别扭。直到站上真正的舞台,直接面向观众,她才豁然开朗,感到自由。
2017年,她出席一场社区中秋晚会,负责国语的司仪临时缺席,大会拖到很晚还没开始,她自荐上台主持。虽然那是她的首秀,表现却十分熟练,似乎终于等到了厚积薄发的一刻。
“我三个舅舅都是唱将,大舅还是雪兰莪州的冠军歌王呢!直到今天,我跟几个舅舅还经常在社交平台的私人群里,互传唱歌的视频PK(比拼),实在太过瘾了!”

成功解决问题是生活动力
学好一件事,成功解决问题,是她生活的动力。
中四辍学后,她到超市打工,虽然中学念的是英校,但真正掌握英文是出来社会工作以后。她打工的超市客人多数是外国人,她是在服务客人的过程中,学好这门语言。
“曾经有个接受英文教育的街区理事,因为一些误解而跟我争论。我以英语说理回应,最终对方心服口服。隔年我再次到访,受到热情招待,大家成了朋友。”
讲得一口流利国语被误为马来人
她也讲得一口流利的国语,连马来人都误以为她是马来同胞。
“刚出来工作时,我的华人同事讲得一口流利马来语,不看脸,还以为是马来人在讲话。我当时就想,我也要变成那样厉害!”
那时她每天找马来同事吃饭,模仿他们的腔调,久而久之就会了。后来,她抓弄电话另一头的人,成功让对方误以为她是马来人,令她非常得意。
她当过销售员、服务员、接待员、理发员助理、补习老师,也曾担任过团结官两年,助人向政府部门提出各种申请。
因为享受伴随解决问题而来的成就感,所以她总是进取地行动或提供建议,希望事情可以顺利运作。
不过,总有一些事,她显得无能为力,至今仍找不到解方。

梦想能与2女儿团聚
燕子也有飞不起来的时候。郭燕美在23岁步入婚姻,成了笼中鸟。
5年后,婚姻结束。两个女儿由夫家抚养,那时大女儿5岁,小女儿3岁。
“离婚后,我无法接触女儿,只能跑到学校,趁休息节在一旁看她们。”

这些年来,她尝试联系女儿,却得不到回应。虽然幻想过无数次伴着女儿走上红毯,但女儿婚宴当晚,郭燕美只是呆在家里默默流泪。
她经常重复做同一个梦,那是关于她跟两个女儿团聚的梦。她相信总有一天会梦想成真。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不再婚?”
她撇了撇嘴,低声说:“才不要呢!”
这些年来,邀她对唱的男子总是点唱《无言的结局》、《男人情女人心》,其实,她早已唱厌了重复无数遍的悲情歌。
唯有唱歌这件事,她永不厌倦。乘着歌声,她可以犹如燕子般自由、欢快地飞舞。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