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家后巷拟辟“第二道路” 颜友鹰:接通大路方便救灾



焦点社区:中路南德园
(巴生2日讯)早期兴建的花园区住屋后巷都是被“拦腰斩断”或成“死路”,使得在发生紧急事故尤其是火灾时,面对消防车无法开入救火的窘境。
为了解决这项普遍存在于旧区的老问题,好让住户安心,负责当地的巴生市议员颜友鹰探讨把中路南德园慕达24路的后巷,能与外边的圣淘沙32路相为连接,以便能发挥后巷应有的“第二道路”功能。
ADVERTISEMENT
将反映市厅再派员勘察
他今日与巴生新城州议员柯鹏飞服务中心助理王颖毅,一同实地视察向媒体指出,根据初步勘查,当地后巷路一旦开通连接大路,经过的两旁草丛屋地皆为私人地,但相信中间位置乃须保留于兴建后巷的政府地,所以建路应当不是问题。
“我会先向王城市政厅工程组反映,要求派遣官员前来视察,以探讨对开通后巷路的方案,判断是否可行。”
他表示,按照程序,涉及5万令吉以上耗资的工程须公开招标;少过这笔数额的,则可用内部安排方式进行,使得工程能更快进行与到位。
他坦言,南德园从开发以来至少数十年历史,他不解发展商当初为何没有把后巷路建完衔接到大路,使得留下如今这道“手尾”。

有效减少罪案发生
颜友鹰披露,他是在接获角头屋的屋主申诉,指屋后应当要有的后巷路,却长年被一片乱树杂林给包围。除了道路不通,也担心会有蛇鼠等窜入屋内构成危害,以及沦为滋生罪案温床,所以希望能获得整治。
询及一旦接通后巷路后,会否“吸引”窃贼等更容易“光顾”,引发治安亮红灯忧虑;他反驳这番说法,指目前存在屋后的树林杂乱无章更加危险、更容易成为贼徒匿藏造案的场所。
他认为,只要后巷路能顺利接通,到时的屋后景象为呈现一番明亮整洁,窃贼担心会被路过的车辆发现蹊跷,进而能减少造案的机会。

慕达24路沟渠提升近竣工
另外,对于市厅耗资4万9050令吉,为慕达24路进行的沟渠提升计划,目前工程几近尾声,只剩下一些工程手尾待完成,从而有望解决当地民宅因地势问题,一再遭受雨水冲蚀而致损害的问题。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