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都市动态

发布: 2:28pm 02/11/2025

心脏

猝死

“沉默杀手”

心脏

猝死

“沉默杀手”

林巧雯:掌握急救关键定期检查 2措施降低猝死风险

(八打灵再也2日讯)内科兼心脏电生理学顾问林巧雯医生表示,心脏被誉为“最致命的沉默杀手”,患者往往在短短几分钟内突然失去意识与呼吸,如未在黄金时间内获得救治,死亡风险极高,唯有掌握急救关键与定期检查,才能降低猝死风险。

林巧雯医生周六下午,在由星洲日报《医识力》主办的线上讲座“掌握关键抢回生机——心脏猝死无预警”中,作出上述提醒。此次活动分别在脸书和优管频道同步直播,获得双威伟乐城医疗中心赞助,由营养师刘怀友主持。

ADVERTISEMENT

她指出,全球每年约有400万人死于心脏猝死,占所有自然死亡的15%至20%,其中男性及40至65岁人群风险较高。最常见的原因是心脏病发作(心肌梗塞),当心脏血管突然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电传导系统失灵,就可能诱发心室颤动或其他致命性心律不整,最终引发血压骤降与休克。

“导致心脏猝死的病因以冠状动脉疾病最为普遍,占70%至80%。此外,心肌病、离子通道疾病(如长QT综合症与Brugada综合症)、心肌炎、心瓣膜疾病,以及电解质紊乱或药物引起的心律失常,也可能触发猝死。”

她提醒,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吸烟及肥胖等都是重要危险因素。若有家族性猝死病史,更应提高警觉。

应普及化AED及急救知识

虽然心脏猝死往往毫无预警,但部分患者在事前会出现胸痛、心悸、头晕或呼吸困难等征兆。因此,她再三提醒,如症状反复或愈演愈烈,尤其有心脏疾病病史者,应及早求医,以免延误治疗。

她强调,一旦不幸发生心脏猝死,救援需争分夺秒,旁人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进行心肺复苏术,并尽快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若能及时除颤,生存率可达50%;但若拖延超过10分钟,死亡率则超过90%。”

因此,她呼吁社会应普及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和急救知识。

大都会/心脏猝死无预警线上讲座/配1图
心脏内科兼心脏电生理学顾问林巧雯医(左)和主持人刘怀友在线上讲座结束后合影。
建议高危群采用植入式除颤器

林巧雯医生提到,对于曾经心脏病发作、心脏衰竭或左心室射出分率低于35%的高危族群,医生通常会建议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以预防再度发生致命性心律不整。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能在侦测到异常心跳时,自动释放电击恢复心律,是目前降低猝死复发风险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她指出,尽管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手术存在出血、感染及血管或肺部损伤等风险,但整体安全,术后患者仍可进行如步行或骑脚踏车等低强度运动,唯应避免碰撞性活动。

从日常着手维护心血管健康

林巧雯最后呼吁,预防胜于治疗,民众应从日常着手维护心血管健康,包括戒烟限酒、定期运动、控制血压、血糖与胆固醇,并定期进行心脏检查。

“心脏猝死看似无预警,但若及早识别危险征兆、落实健康管理,加上提升急救反应能力,便有机会抢回存活希望。”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