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思薇 · 二手烟无处不在


 
                            
                        
上周,我前往某神庙采访九皇爷游行活动。活动尚未开始时,我在庙外一角的石椅上坐下等候。就在我沉浸于周围气氛时,一名中年妇女走来,坐在我身旁。
ADVERTISEMENT
起初我并未在意,直到一阵刺鼻的烟味突然飘来,那股味道浓烈得让我瞬间皱眉。
由于家中无人抽烟,我自小对烟味特别敏感,尤其是二手烟,更让我感到头晕与反胃。
我转头环顾四周,才发现“罪魁祸首”正是身旁那名妇女。她神情自然,毫不避讳,在人群中点燃香烟,任烟雾四散。
周围除了我,还有几名年长的信众与小孩,而她却毫不在意他人的感受或健康。
我被烟味呛到,喉咙被刺激得不断咳嗽。她似乎才意识到不妥,勉强挪了几步,但依旧没有熄烟。没办法,我只得起身离开。
几天后,我在快餐店的“得来速”通道等候取餐时,又遇到类似的情况。
前方点餐机器附近,一名男子正自顾自地抽烟,显然没有考虑到排队车辆中的乘客。
所幸,我事先通过手机应用程式点单,不必停在点餐处,才能“逃过一劫”。

短短几天内的两次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公共吸烟问题的严重。虽然政府在多年前已推行“禁烟区”政策,许多公众场所及餐馆皆被列为禁烟范围,但仍有不少人视法规为无物,随意点烟。
特别是在户外及半开放空间,他们往往以“户外没关系”为理由,忽视了二手烟对他人的危害。
事实上,二手烟并非只是“味道难闻”的问题。根据医学研究,二手烟含有多种致癌物,对于老人、孕妇与儿童而言,吸入二手烟更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心血管问题,甚至影响免疫系统。
我认为,除了执法单位应加强巡查与罚款外,社会大众也需提升自身的公共意识。抽烟者有抽烟的自由,但更应有分寸与责任,尊重他人不吸烟的权利。
若能自觉地远离人群、远离庙宇、学校或排队区等公共空间抽烟,便是对社会最基本的体谅与文明表现。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