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胆岛变文化互动舞台 108艺术家“艺”起来



(吉胆岛16日讯)2025年第五届吉胆岛国际艺术节吸引来自全球16国家与地区108名艺术家齐聚吉胆岛,带来跨越国界的文化与艺术交流,展现吉胆岛的独特魅力与作为国际艺术交流舞台的潜力。
为期5天的艺术盛会是在昨天开幕,将举行至本月19日;期待艺术家的精彩作品,让吉胆岛因艺术而更加闪亮。
ADVERTISEMENT
参展艺术家来自加拿大、中国、台湾、埃及、德国、希腊、印度、印尼、意大利、日本、韩国、缅甸、菲律宾、泰国、越南及马来西亚。
艺术节活动内容涵盖绘画、雕塑、蜡染、装置艺术等多元形式。艺术家将在华联小学现场创作表演,让公众近距离感受艺术创作的灵动过程。此外,还设有特色展示与售卖环节,包括传统文化代表作皮影戏(Wayang kulit)的展演及学生创意产品展销,增添文化互动的多样性。

陈峋吉:全民共享文化盛典
筹委会主席陈峋吉致开幕致词时指出,吉胆岛国际艺术节不仅是艺术家的舞台,更是一场全民共享的文化盛典。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以艺术为桥梁,汇聚多元文化与创意,让吉胆岛成为国际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不仅能够丰富吉胆岛的文化内涵,更能助力吉胆岛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
他感谢旅游、艺术及文化部及雪兰莪旅游局的支持,及吉胆岛艺术协会会长丹斯里林宽城的领导,使艺术节得以延续并注入新活力。

蔡钦仁:盼更多人认识吉胆岛
吉胆岛村管会主席蔡钦仁表示,吉胆岛拥有超过180年的历史,红树林生态与渔村人文风情独特而珍贵。随着旅游业逐渐成为当地的重要经济支柱,吉胆岛正以生态保护为基础,结合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期望让更多人认识并走进吉胆岛。
他强调,吉胆岛将旅游经济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并践行“昌明大马”理念,推动社会和谐与持续进步。
他补充,在吉胆岛艺术协会与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国际性艺术活动得以持续推动,提升了当地的国际知名度。

蔡依霖:注重环保社区教育
雪州旅游局首席执行员蔡依霖指出,吉胆岛艺术节最珍贵之处,在于它并非由政府主导,而是源自于当地艺术家与社区自发推动,随后才获得政府与机构的支持与加入,这正是区域文化与旅游永续发展的最佳典范。
她坦言,当前许多年轻人选择离开小岛和小镇,到大城市发展,导致乡村与渔村面临人口外流的挑战。然而,大城市也有过度拥挤与种种难以解决的城市问题。相较之下,若能善加发展,岛屿与乡镇反而具备以永续方式成长的潜能。
“我们必须思考,如何让渔村不仅是渔民的家园,同时也能吸引游客前来,带动地方经济,从而留住年轻人。”
她也特别赞扬艺术节除了艺术展示外,还注重环保与社区教育,例如推动垃圾分类与清洁意识,改善渔村环境卫生。
“过去10年,社区透过艺术节不断努力,岛上的环境已有显着改善,这令人深受感动。”
约翰施维持尔:从社区感受归属感
来自加拿大的艺术家约翰施维持尔(John Schevers)指出,自己5年前曾到访吉胆岛,如今再次回归,深深感受到社区给予艺术家的温暖与归属感。
“你们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家,让我们能在这里再次团聚。艺术不仅点燃了灵感,也将像海浪般扩散,启发世界各地的人们。”

谢易伸:学生设计专长带入社区
新纪元大学学院设计系讲师谢易伸说,自今年1月起,团队便已着手筹划艺术节相关设计与周边工作,整个过程历时9个月,规模庞大。
他指出,此次策划由新纪元大学学院、双威大学,也获得吉胆中学学生,逾40名学生志工,并在总策划陈卿隆“阿龙哥”的统筹下完成各项准备。他们也曾多次带学生实地走访吉胆岛,了解当地环境与社区文化,再将所学应用于艺术节活动。
“这不仅是一次艺术创作的实践机会,更让学生能够把设计专长带入社区,与岛民产生连结,贡献社会。”
他表示,艺术节开幕当天的出席人数远超预期,原以为只有约百人,结果到场观众突破200人,座无虚席。
“学生、岛民和艺术家的积极参与,证明这是一场非常成功的艺术节。”

吴一昇:学生宝贵学习机会
双威大学副教授兼系主任吴一昇指出,继去年师生首次参与吉胆岛国际艺术节后,今年该校再度组团投入盛会,并由他亲自率领约20名学生共同参与。
他表示,参与艺术节不仅是艺术创作的舞台,更是学生宝贵的学习机会。
“在课堂上,学生无法真实体验这种大型活动的临场状况。但在艺术节里,他们必须面对突发状况,学习如何应变,如何与陌生人建立默契并分工合作、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能力、纪律性与团队精神。”
他强调,这是一次真正的实践课堂,让学生把所学应用于现实,并从社区与国际艺术家的交流中获得成长,也为社区注入更多年轻力量与活力。
出席者包括旅游、艺术及文化部部副总监凯鲁安华、吉胆岛艺术协会副会长拉惹莫哈末尼赞及吉胆华联小学副董事长王木财等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